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牡丹江市观光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所 属地进行住宿 、 度假 和游乐 , 提升他们假 期生活
的价值 ; 三则游客 可以走进农 民的生 活 , 直接 了解 农 民质朴 的生活方式 ,体验悠 闲 自得 的 田园生 活 ,
休 闲的生活方式充满 着强劲 的现实 需求。 观光休 闲农业 的 出现恰恰 迎 合 了城市居 民对 休 闲的生活方式 的需 求 。 所谓 观光 休 闲农业是指利 用农 村基础设施 和农 业生态资源 ,依托农 业产品 、
第 2卷 1
第6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u n o M d n n U ie s o r a f u a j a g n v r t t i iy
Vo1 1 o. .2 N 6 J . 20 2 un 1
2 1 年 6月 02
文章编号 :10 .7 7 (0 2 60 3 .3 0 88 1 2 1 )0.0 90
业 态恰 好迎合 了都 市居 民的需求 ,由此带动牡丹 江市观 光休 闲农业 快速发展 。然 而 ,牡 丹 江市观光休 闲 农业在 其发展 过程 中存在诸 多问题 ,需要 寻找对策给 予解 决 ,因此 ,本 文从探讨观光休 闲农 业功能 出发 , 对牡丹 江市观 光休 闲农 业现 状进行 了介 绍 ,客观 地提炼 出存在 的 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 出解 决问题 的对策,
亮点 ,农 民增 收的新依托 ,农业 发展的新方 向。
( ) 闲功能。完善的观光休 闲农业具备旅 一 休
游业 的六大要 素 ,即游 、购、娱 、食 、住 、行。一
单 调 ,“ 久在 樊笼里 ”的都市居 民 自然产生 “ 复得 返 自然 ”的欲 望 ,他 们 向往 近距 离地接近大 自然 ,
品位 的条件 , 因此 , 城市居 民提高幸福指数 的潜在 需 求正在形成 。 旷 日持久 的城市喧嚣 、 紧张和忙碌 的生活令人 身心疲惫 , 狭小 和灰色 的城市 空间使人感到压抑 和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我国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农业观光项目,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田园风光、新鲜农产品、农耕文化等农业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地区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
2.农业观光项目单一。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观光项目主要以采摘、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化,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3.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部分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合理,农业观光项目的规划粗放,缺乏规划设计,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4.服务水平不高。
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农家乐和农业观光点的服务质量不过关,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分析1.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休闲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对中西部地区休闲农业的关注度,引导和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休闲农业项目,减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2.拓宽农业观光项目内容。
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拓宽农业观光项目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采摘、体验农耕文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丰富内容,打造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
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规划设计,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泾县是山区县,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茶叶、蚕桑、蔬菜是传统产业,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业。
该文通过对泾县农业观光园的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打造“泾县—乡村旅游胜地”形象。
关键词: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泾县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
茶产业是泾县的主导产业,在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中,泾县茶区建有标准化茶园,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兴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1泾县农业观光园及乡村旅游业现状全县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46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26个,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500万以上)2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遍及全县11个乡镇。
泾县于2013年度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水墨汀溪风景区、查济景区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泾县至江南第一漂、汀溪乡、蔡村镇、赤滩古镇、宣城”的旅游线路入选2014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蔡村镇月亮湾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示范村,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特色村4个,县级旅游特色村21个,全县有农业园区总数15家,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3家,农业观光采摘园垂钓园12家,休闲农庄18个。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产品系列化深度开发不够目前泾县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2.2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泾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内的道路、停车场、标示牌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于完善,导游解说、咨询和消息发布等服务系统不够健全,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不甚了解。
2.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景区,既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对外宣传促销,这就需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而当前泾县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有所不足。
蓝田县休闲农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蓝田县休闲农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蓝田县休闲农业的现状蓝田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蓝田县的休闲农业产业逐渐兴起。
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农业、旅游等元素的新型产业模式,通过提供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乡村游等服务,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度假,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蓝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比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等,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农民们也开始注意到休闲农业的潜在商机,纷纷转变经营模式,将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与休闲观光结合起来,开设农家乐、果园采摘等项目。
蓝田县的休闲农业产业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蓝田县休闲农业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休闲农业转型的重要性休闲农业转型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生活品质。
休闲农业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休闲农业可以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演艺等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休闲农业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休闲农业转型对于蓝田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和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目标。
2. 正文2.1 蓝田县休闲农业转型存在的问题蓝田县休闲农业转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品牌和营销策略、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农民收入较低。
蓝田县休闲农业从业者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了解,导致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
缺乏创新意识也使得休闲农业项目在吸引游客和投资方面缺乏吸引力。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提升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值达 6 .1 63 亿元 。2 0 0 8年底 , 江省休 闲观光农业 行业协会 成 浙 立, 它标志着休 闲观光农业进入 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 2类型 多, . 多样化 突 出。近年来 , 浙江省通过大力调 整农业 产业结 构 , 现代农 业发 展迅 速 , 于农业 功能 拓展 的休 闲观光 基 农业 由此获得 了巨大 的发展 空间 ,形成 了观光农业 多类型 、 多
、
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点
样化发 展的 良好 局面 。根 据休 闲观光农业 依托 的载体形态 、 休
闲 内容 、 观光对象及 活动项 目的差异 , 浙江省观光农业 大致 有 7
浙江省人 口多 , 耕地少 , 素有“ 七山一水 二分 田” 之称 , 内 境
地貌差异 显著 , 旅游 资源丰 富多样 , 地处经 济发 达的世界 第 又 六大都市圈——长 三角 都市圈的南翼 , 城市 密集 , 通发达 , 交 休 闲观光农业的客源市场广 阔 , 旅游 消费需 求旺盛 。 同时 , 浙江省 民间资本 实力雄 厚 , 投资观光 农业能 力强 , 而农 业产 业结构 调 整的不断深人 , 又使特色农业获得 了长足发展。 综合各种 因素 , 浙江省发展休 闲观光农业 的综合条件十分优 越 , 市场 、 科技 、 资
境 与文化资源保护 , 给农 业经济和旅 游业发展注入 新 的活力 , 促进 农业增效 、 民增收 , 农 是实现农 业和农村 可持 续发展 的 必然选择 。 浙江省 的休 闲观光农业发展起 步晚 , 发展 快 , 已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 、 业 社会和 生态效 益, 总体 尚处于初步发展 但 阶段 , 在规制完善 、 经营管理水平 提升、 品体 系优化 、 产 人才 队伍建设等方 面仍存在 着诸 多问题 。只有创新破 难 , 才能有效 化解瓶颈 要素 , 更好地发 挥休 闲观 光农 业发展 的综合 比较优 势, 强 区域竞 争力 , 续提升休 闲观光农 业对农 业经济 、 增 持 旅 游经济和新农村建 设的贡献率。
休闲观光农业情况汇报材料

休闲观光农业情况汇报材料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结合农业生产、农村风情和乡土文化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特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通过开展农家乐、采摘园、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另一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存在问题。
然而,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户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和模式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导致经营不善、产品单一。
其次,一些地方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时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缺乏特色和创新,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游客。
三、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品质。
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进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创新和改造,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安全检查和质量监控,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四、展望。
展望未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增加,休闲观光农业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相信,在政府、农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休闲观光农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认真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休闲农业是指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资源的开发及运用,实现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农业等服务功能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当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农业也因此成为一种热门的产业。
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和应对。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浪费。
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休闲农业,大量耕地转为休闲农业用地,严重浪费了农业资源。
尤其是一些宝贵的耕地被用于发展高消费、低产出的休闲项目,导致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困境。
2. 生态环境恶化。
一些休闲农业项目与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冲突,一些建设过度、管理不善的休闲项目,对周边的土地、水资源、空气等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给农田生产和农民居住带来了不良影响。
3. 乡村文化丢失。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部分休闲农业项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改变了当地的村庄风貌和传统的村民生活方式,导致当地村庄的文化特色逐渐丧失。
4. 村庄基础设施滞后。
一些地方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导致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滞后,给游客出行和居住带来不便,影响了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
二、对策1.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应当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科学确定休闲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避免浪费。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休闲农业项目的选址和规划应该进行科学论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障农田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稳定。
3. 保护乡村文化。
在休闲农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乡村文化,尊重当地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使休闲农业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避免文化的丧失。
4.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应该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和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当地的服务水平,为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讨论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_概述及解释说明

讨论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休闲农业作为一种融合了农业、旅游和休闲娱乐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需求逐渐增长,休闲农业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城市居民可以亲身参与农耕体验、采摘果蔬、观赏风景等,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休闲农业的定义和背景,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成功案例。
在第三部分中将重点讨论存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管理与经营能力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探讨,涉及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建设以及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和培训水平。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将总结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从而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休闲农业的个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休闲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2.1 定义和背景:休闲农业是指农村地区基于农业资源、特色产业和乡村文化,以提供农村旅游、观光度假、参与型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乡村休闲生活的追求,休闲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2.2 发展趋势:当前休闲农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多元化体验。
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因此休闲农业正朝着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方式发展,例如采摘水果、亲子游乐、DIY手工制作等。
其次,融合产业。
休闲农业逐渐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例如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与娱乐产业结合,打造主题公园;与健康养生产业结合,在乡村建设养生度假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伍什家镇人民政府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来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应县委信息科关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信息约稿的要求,现对伍什家镇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伍什家镇基本情况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伍什家镇位于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全镇占地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旱地面积6.5万亩;林地5.28万亩;草地面积2.3万亩,荒地面积11.75万亩。
全镇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户数7228户,总人口16704人。
粮食种植面积达8万亩,西瓜、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0.8万亩。
镇党委、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交通便利。
“呼-铺高速公路”、“呼-城铁路”贯穿全境,“村村通水泥路”逐年增加,全镇公路通畅率达100%。
“呼-城铁路”复线及呼-准-鄂高速铁路即将完工,新引进两大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项目。
投资3.88亿元的国电蒙鑫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3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18万度。
山路集团光
伏发电项目已经完成了展厅建设、项目区前期建设工程及光伏小镇区示范户分布式上网发电,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量22.4万度,为光伏产业落户伍什家镇做好了示范。
伍什家镇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初具规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幸福、宜居、美丽托克托”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截至现在,伍什家镇大黑河流域的小井壕、新河等村已发展集休闲垂钓、养殖于一体的淡水养鱼塘达4处,涉及淡水养殖的水域面积达2000余亩。
所养殖的鲫鱼满足供应县城及周边各村村民所需,平均年销售鲜鱼4万斤,年销售收入6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另外,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什拉壕村昊葉温棚蔬菜基地占地面积1080亩,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太阳能日光温棚290个。
其中:145个大棚的葡萄预计今年秋季可以上市,135个大棚于今年3-5月份实施“活树搬家”方式移栽葡萄苗60000株。
目前10个大棚种植时令蔬菜,主要品种有角瓜、黄瓜、韭菜、西红柿、香瓜等。
后续建设完成后,昊葉温棚蔬菜基地与西部各村的淡水养鱼塘将逐步形成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以及钓鱼休闲为主的休闲农业基地。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加速了休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
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热情将迅速升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
届时形成的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观赏、采摘、垂钓、餐饮,尽享农家田园乐趣。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体验和农村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伍什家镇将形成构建发展休闲农业与环境保护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
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激活乡村旅游业,而且带动了农家果蔬、家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就地配送销售。
特别是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休闲农业集吃、住、游、玩、购于一体,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又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拆迁户、下岗工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搭建新的平台。
伍什家镇通过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近年来引进各类饲草、杂粮种植及苗木培育的合作社10余家,集中流转土地53138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14.5万亩的37%。
使农民获得租金和工资双份收入,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
南有昊葉千亩温棚蔬菜种植基地;北有伊利万头奶牛养殖牧场;中有兴伍种畜公司千头生猪养殖基地;西有旺达西瓜专业合作社万亩西瓜种植基地和新河淡水养鱼专业合作社千亩鱼塘。
二是改善农村地区环境。
由于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可吸引大批投资者继续投资。
随着大批投资者的进入,既提升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也间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昊葉温棚蔬菜基地不仅整修硬化了通村干道2公里,还进行了水渠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往大黑河东堤的主力汉—新河8公里的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正在进行。
该路段建成后,既方便了村民进出,又改善了村容村貌,还为雨季大黑河流域开辟了防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