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的饲养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散养土鸡的饲养方法

散养土鸡的饲养方法

散养土鸡的饲养方法1、场地选择。

一般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

2、场地消毒。

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1:600倍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四种方法进行场地喷雾消毒。

3、选择优质良种土鸡。

4、温度要适宜。

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标准是: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可脱温。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的分布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室内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室内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室内温度较为适宜。

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都应及时进行调整。

4、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

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

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

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

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5、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

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

6、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

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

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

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

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7、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

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

8、饲养密度。

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0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平方米,直到脱温后可进行野外放养。

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散养土鸡是一种优良的养殖方式,较传统的集约养殖模式更加健康、环保和有机。

在散养土鸡养殖过程中,需要考虑饲养环境、饲料、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将详细介绍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

一、饲养环境1.土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避免养殖在高湿度的地区,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2.圈舍建设:要建造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圈舍。

圈舍内部应保持干净整洁,防止疾病的传播。

3.饮水设备:饮水器应当放在鸡群能够方便取水的位置,并保持水源清洁,每日更换饮水。

4.鸡窝设置:每只母鸡应有一只专用的鸡窝,以保证产蛋期母鸡的舒适度和蛋的质量。

二、饲料1.饲料成分:饲料应包括粗粮、矿物质、蛋白质等成分,可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比例。

饲养土鸡可选择有机饲料,不使用化肥和农药。

2.饲料投喂:饲料应分时分量投喂,不可过量。

投喂前要检查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以防止给鸡带来疾病。

三、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对鸡群应按照计划接种疫苗,以预防重要传染病的发生。

2.环境卫生: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圈舍的卫生环境。

清洗饮水器和饲料器,以防止水源和饲料受到污染。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如体重、毛色、精神状态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爆发。

四、管理注意事项1.鸡群雏鸡的选育:选用苗龄适中、健康活泼的雏鸡。

2.羽毛修剪:为了防止鸡随意飞跃,可以适当修剪鸡翅,但不可过度修剪。

3.群鸡性别分离:当鸡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应将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以防止公鸡之间发生争斗。

4.鸡群活动:为鸡提供充足的户外运动空间和食物,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土鸡与集约养殖相比,更加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在养殖散养土鸡过程中,务必要合理安排饲养环境、饲料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事项,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农村散养鸡技术各阶段饲养管理方法大全

农村散养鸡技术各阶段饲养管理方法大全

农村散养鸡技术各阶段饲养管理方法大全农村散养鸡管理技术相对来说和其他养殖方式有共同的特点,鸡发生死亡的主要阶段是0~30日龄,由于受温度、环境、饲养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为因素,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农村散养鸡技术吧!育雏阶段1、温度: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

保温的方法视鸡的多少而定,鸡少可用纸箱和灯泡,即将雏鸡放在箱内,挂上一个60W左右的灯泡,同时放上水瓶、食槽。

鸡多可用育雏室,室内用煤炉等加温,但煤烟应用铁管排出室外。

为保证温度的准确性,除观察雏鸡的状态外,室内应挂温度计,同时勤除粪便。

2、光照:育雏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以保证雏鸡昼夜都能采食和饮水,促进生长发育,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

光照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纸箱育雏,如温度不够,可加开水在容器内用布包起来,置于箱内加热。

3、密度:1~14日龄,50~60只/平方米,15~21日龄35~40只/平方米,21~44日龄25只/平方米,60日龄以后12只/平方米。

脱温后的小鸡可笼养、平养或放牧养,只要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均可。

4、饮水: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喂食,将育雏料放在料桶内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水杯内放入清水。

育雏头20天饮用冷开水,以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雏鸡采食量少,新陈代谢旺盛,为防止营养不良,头10天内必须在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脱温饲养1、笼养:将脱温后的小鸡转至成鸡笼内饲养,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发病少,同时便于抓鸡,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

缺点是饲养时间较长的鸡群,应激反应较大,鸡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现病变。

2、平养:平养又可分为网上平养和地上平养,网上平养同于笼养,但鸡的活动量大,不易发病,当然成本较高。

地上平养成就是在水泥地上垫上麦草、谷壳、菜籽壳等到垫料,将小鸡放在上面饲养,其好处是节约成本,鸡的胸部和腿部不易发生病变,由于土杂鸡活动量大,垫料也不需要更换,不足之处是小鸡直接排粪在垫料上,容易诱发一些疾。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一、场地选择与搭建1.场地选择:散养鸡场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优美的地区。

同时,要避免选择疫病传播高风险区域。

2.场地规划:场地应进行合理规划,包括鸡舍、饲料槽、饮水设施、活动场地等。

活动场地应尽量宽敞,以满足鸡只活动需求。

3.鸡舍搭建:鸡舍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保暖和遮阳功能。

建筑材料可选用砖、木等坚固耐用的材料。

鸡舍内地面可采用水泥硬化或铺垫稻草、木屑等。

二、鸡种选择与繁殖1.鸡种选择:散养鸡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适中的优良品种,如土鸡、绿壳蛋鸡等。

2.孵化设备:采用孵化机或自然孵化方式。

孵化期间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3.繁殖管理:合理安排繁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种鸡在产蛋期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提高产蛋率。

三、饲料与饲养管理1.饲料选择:散养鸡饲料应以天然、无添加剂为原则,可以选择玉米、豆粕、鱼粉等原料配制。

饲料要定期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2.饲养管理:饲养员要定期观察鸡只的精神、食欲、排泄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3.光照与密度: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密度,有利于鸡只的生长和繁殖。

光照时间可根据鸡只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密度要适中,避免拥挤。

四、疾病防控与保健1.疫苗接种:按照养殖规范,及时为鸡只接种疫苗,预防疫病发生。

2.定期驱虫:鸡只易感染寄生虫,需定期进行驱虫处理。

3.疫病监测:定期对鸡只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疫情及时隔离、治疗。

五、屠宰与产品质量检测1.屠宰加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屠宰加工,确保产品安全。

2.产品质量检测:对屠宰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微生物、残留药物等指标,确保产品合格。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散养鸡养殖方法,可提高养殖效益,同时确保鸡肉品质。

养殖户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升养殖水平,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散养鸡肉。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做好准备,量力而行。

养鸡不但要做好场地、饲料、用具等物质准备,要好做好养殖知识的准备,首先要结合现状比如技术水平、经济能力、设施状况、市场信息、当地环境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是否育雏及育雏的数量。

切忌盲目而上,贪大求多。

二、精心选种选雏,确保成活率。

要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品种,雏鸡确实有效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雏鸡体重大小均匀,最好是来自同一种鸡群。

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还要从种鸡场孵化厂了解以下情况:出雏时间和存放环境。

如果出雏后存放时间过长、温度过低、通风不良,会严重影响雏鸡质量。

另外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等也是影响雏鸡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T种鸡高产期的种蛋孵出的鸡雏更健壮。

有可能的话,再了解一下种鸡群的免疫情况。

三、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尤其是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0~45日龄)由于雏鸡的生理特点如不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旺盛的新陈代谢,及消化力弱、抗病力差。

在饲养管理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育雏前的卫生消毒工作。

在进雏前6天,要把育雏舍内外清扫干净,地面用1%。

2%的火碱水冲刷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洗净、晾干的鸡笼等用具与育雏室一同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天后,排尽气味后调试加温系统,在进雏前一天使室温达到30℃以上。

2.育雏舍温度及湿度。

第一周以33℃~35℃为宜,以后每周降2℃—3℃,五周后降到22℃~25℃。

温度计所示温度作为参考,鸡群在适宜的温度中表现为不聚堆,不张嘴喘。

育雏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可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3.光照主要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育雏前3天光照时间23~24h,40w灯泡,灯间距3米,距地面2m。

以后每周减2-3h,5w 灯泡,光照强度3w/m2,直至自然光照。

4.饲养密度。

养殖技术-农户散养鸡的方法

养殖技术-农户散养鸡的方法

养殖技术-农户散养鸡的方法散养鸡的程序一般为雏鸡→育雏室培育→野外散养→成鸡→出栏。

一、雏鸡培育为了提高鸡成活率,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进行育雏。

(一)品种选择散养鸡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鸡种,地方品种更佳。

雏鸡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入雏鸡。

(二)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这是育好雏的基础工作。

1.饲养季节的选择。

农户饲养雏鸡受季节的影响较大,雏鸡饲养季节最好以早春为好。

春季雏鸡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2.育雏室、育雏用具的清洁和消毒。

一般育雏室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舍内光照适宜,要对育雏舍、料槽、饮水设备、保温炉等进行检修。

育雏舍内及舍外附近一定范围内应打扫干净后进行消毒。

消毒药可用来苏儿、1%高锰酸钾、1%苛性钠等溶液泼洒及生石灰铺洒。

用具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日光下晒干备用。

幼雏饲养,首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为1千克,然后再铺上2~4厘米的垫料,通常用轧碎的秸秆、稻草、木屑等,必须干燥、无霉变,垫料可促进幼雏生长发育,垫料于育雏结束后一次性清除。

雏舍内铺好垫料后,在进雏前1~2天要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湿度为60%~70%。

(三)雏鸡(0~30天)饲养管理技术措施雏鸡购进或孵出后,应迅速将雏鸡搬进育雏室。

1.饮水。

雏鸡第1次饮水称为“开饮”,保证幼雏饮水充足。

雏鸡1日龄最好饮用糖水,浓度为8%,可以减少育雏死亡率。

2日龄饮水可供0.01%~0.02%高锰酸钾溶液,3 日龄后可饮3%~5%的醋水,以调整胃肠机能,防止感冒。

20日龄之前应供应25~33℃的温开水。

20日龄后可饮清洁自来水,水的质量要符合饮用水标准。

2.开食。

雏鸡第1次喂料称为“开食”。

一般雏鸡在“开饮”3~6小时后可开食,饲量为每100只雏鸡400~500克。

3.喂养得法,管理周到。

雏鸡的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新鲜,适口性好。

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饲营标准饲养。

饲料可购入全价料,也可自配鸡料。

饲喂定时,喂量少,次数多,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方法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方法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方法散养鸡是指鸡只在户外自由活动的养殖方式,相比于笼养鸡,散养鸡更能满足其天性和健康需求。

散养鸡要求养殖环境、饲料和管理都具备一定的条件,下面详细介绍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方法。

一、养殖环境1.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是散养鸡养殖成功的基础,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距离城市和村庄较远,远离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干道;(2)地势稍高,排水良好,避免积水;(3)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噪音;(4)光照充足,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2.栏舍搭建栏舍是散养鸡的栖息地,应根据鸡只数量来设计栏舍规模和数量。

栏舍应具备以下特点:(1)通风良好,保持新鲜空气的流动;(2)密封性好,防止侵入寒冷的天气;(3)保温性良好,避免温度过低;(4)栏舍内应有适当的灯光设施,保持适宜的光照时间;(5)栏舍内应设有饮水系统和饲料自动投放系统。

3.环境设施为了保证散养鸡的舒适度和健康发展,还需要为其提供一些环境设施,包括:(1)足够的饮水设施,供给鸡只随时饮水;(2)整齐的饲料器,供给鸡只自由进食;(3)几处草坪和树荫,供给鸡只休息和活动;(4)合适的沙浴场所,供给鸡只沙浴清洁羽毛;二、饲料供给散养鸡需要提供均衡的饲料,保证其健康和成长。

饲料供给方法包括:1.营养饲料饲料应包括粮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选用商店购买的配制饲料。

饲料的种类和配比可以根据鸡只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以满足其需要。

2.自然野食自然野食可以作为补充饲料,包括草、昆虫、蚯蚓等。

为了保证散养鸡采食补充的自然野食,可以增设一些围栏和覆盖网,以防止鸡只外出过远或者被天敌捕食。

三、饮水管理散养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其身体健康。

饮水管理包括:1.水源选择饮水水源应选取清洁新鲜的水源,最好是自流水或者地下水,远离污染源。

2.饮水器管理饮水器应定期清洗消毒,以保证饮水器的卫生和水质的新鲜。

3.饮水自由散养鸡应随时随地可以饮水,要经常检查饮水器是否供水正常,及时加水。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1.土地选择与围栏建设:选择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土地,应避免潮湿的地区以防止鸡群患病。

围栏可以采用竹子、木材等材料搭建,确保围栏高度适宜,可以防止鸡群逃跑或被其他动物捕食。

2.饲养密度控制:散养土鸡饲养密度较低,一般不超过每平方米1-2只鸡。

这样可以避免鸡群拥挤导致争食、争地盘等问题。

3.饲料供给:土鸡可以采用自然草地觅食,但在饲养初期或因天气恶劣不能外出觅食时,需要提供足够的饲料。

饲料可以选择豆饼、玉米、谷子等谷物,与它们所觅食得到的昆虫、杂草等一同喂养。

4.清洁与卫生: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要注意饮水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确保鸡群的饮水清洁无污染。

5.预防与治疗疾病:鸡群散养会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感染寄生虫和各种疾病。

因此,要定期给鸡群驱虫,预防寄生虫的滋生。

发现鸡群出现异常表现和病症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请兽医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6.维持鸡群社交:土鸡是群居动物,需要有足够的社交环境。

可以选择合适的母鸡和公鸡比例,让其自然交配繁殖。

同时,鸡群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互动,增加活动量和运动空间。

7.防范天敌:在散养土鸡的过程中,要注意野生动物的可能入侵,如狐狸、豪猪等。

可以采取设置电网或安装报警器等方法来防范野生动物的进入。

8.定期观察和记录: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鸡群的行为和生长情况,记录鸡群的体重、饮食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9.市场销售与推广:合理规划产量,了解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

在农村散养土鸡的养殖过程中,要注重鸡群的自然生长和健康养殖。

通过合理管理和科学养殖,可以提高土鸡的产量和养殖效益,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土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养鸡的饲养技术方法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
庄河鸡、三黄鸡、杏花鸡、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
沙栏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

它们耐粗饲,抗病
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
润大,
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
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

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

(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

(3)场地内要有
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
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
的草坡。

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搭棚方法。

鸡舍
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

一般
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

在棚顶
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
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
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
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
林加12.5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
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最好是利用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建
新棚。

散养鸡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
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

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

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

因此,在饲养管
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
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喂料。

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

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
杀菌,预防雏鸡白痢。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般开饮后即可开食。

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一、存在的问题
1.品种差
90%的养殖场户选购鸡苗就地取材,到每家每户收购鸡蛋,集中
孵化,或者到农村一些散养鸡孵化厂直接购进鸡苗,购进的鸡苗品
种差、杂,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生产性能低。

2.饲料搭配不科学。

(1)饲喂量不足。

多数养殖场户选择的散养地点虫、草不多,或
连续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圈舍进行饲养,虽
然有鸡活动的地方,可已经没有适合鸡吃的虫、草了,补喂料量也
不够,鸡生长、产蛋所需的营养不足,这必然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和
产蛋率下降。

(2)饲料单一,搭配不合理。

一方面,养殖场户往往只在早晚给
鸡撒一些能量饲料(多为玉米)。

另一方面,配料时不使用豆粕、鱼粉、氨基酸添加剂,不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及维生素或添加比例不当,造成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缺乏。

能量与蛋白饲料缺乏
的表现为开产期体重不达标,体成熟与性成熟发育不协调,无产蛋
高峰或高峰时间,能量高时易胖影响产蛋,微量元素缺乏时鸡产蛋
率下降及蛋小、产蛋间隔时间
长或产软蛋。

(3)喂料方法不当。

散养鸡多数不进行放牧或早上喂给鸡料多,
使鸡养成了惰性,不喜欢到远处寻食,导致散养鸡吃不饱。

另一方面,鸡在产蛋前或产蛋期不喂营养全的产蛋料,鸡产蛋达不到高峰,维持产蛋时间短,产蛋性能低,产蛋率低。

3.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1)供水不足及水质不良。

水是鸡体和蛋的主要成分,产蛋率越高,饮水量越大。

饮水轻微不足,可使产蛋率降低2%,缺水24小时,产蛋率下降达15%。

水质不良可使产蛋率和蛋的品质下降。


养鸡养殖场户大多不在放牧地或鸡舍外放充足的水槽或者只放几个
大水盆或水池,鸡常进入池或盆中,使水污染严重,造成鸡喝水不
及时,而且喝的是污染的水,产蛋性能降低。

(2)各阶段管理不到位。

育雏期管理。

第一,温度不适。

雏鸡出
壳后对温度要求高,可多数养殖场户的育雏温度低,或忽高忽低;同时,鸡舍保温性能极差,提供不了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降低了鸡
的生长发育潜能和免疫力,为某些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第二,
密度大,鸡舍卫生条件差。

农户散养鸡多数无专用的育雏室,不适
时分群,造成鸡舍内密度大;另一方面,鸡舍内不清扫、不消毒,舍
内卫生脏乱差,从而引起雏鸡疫病的发生。

4.疫病方面
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营养不全,疫苗使用不当等诸多因素使鸡群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疫病的感染,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

5.卫生、消毒意识差
养殖场环境脏、乱、差,消毒意识差,为疫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6.其他方面
一是购雏季节不当。

由于放养鸡利润高,许多养鸡户不考虑购雏季节,虽然有时育雏的舍温易控制,雏成活率高,但放养时间短,
不能充分利用草、虫资源,增加了饲料费用,也不能充分利用鸡的
产蛋季节,缩短了产蛋周期,减少了产蛋数量。

二是放养密度不合理。

某些养殖户一味追求放养,造成青饲料等严重不足,环境污染
严重,鸡吃不饱,生长速度减慢,体质瘦弱,增加了死亡。

三是忽
视天气预报。

散养鸡的放养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鸡的生长、产蛋、抗病力等都受到极大影响。

二、对策
1.选择优良的散养鸡品种
我国的地方优质散养鸡品种很多,如固始鸡、三黄鸡、芦花鸡、华北红羽鸡等,且具有诸多优点,是散养鸡的理想品种。

2.建造好的鸡舍
一方面要建保温性能好,通风好,能控制温度变化的鸡舍作为育雏室,其大小要据饲养量而定。

另外,要建笼养式鸡舍或棚式鸡舍,使鸡在夏天、冬天持续产蛋。

第三,根据饲喂散养鸡数量的多少搭
建适宜的凉棚,供散养鸡夏日避暑、风天避风、雨天防淋、休息等。

3.加强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1)保证育好雏。

雏进舍后的1小时内要饮到电解质水,饮完电
解质水后要及时地换药水,水中加些氟苯尼考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目的是防止雏鸡带来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病原菌。

(2)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以饲喂青饲料为主,适当补给
精料,补料量据鸡体重大小确定,对偏重的鸡减少精料喂量,相反
则增加喂料量。

淘汰弱小鸡,尽量让鸡有一个较高的均匀度。

做好
鸡的放养与调教,做好各种防疫。

4.严格防疫消毒
制订严格的防疫程序,要按照鸡疫病防疫程序进行防治。

同时,要搞好卫生消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恶劣天气或天气不好时不要上山放养,并及时将鸡群赶回棚内,避免鸡的死伤造成损失。

6.选择适宜的购雏季节
在购雏时一定要根据放养季节、各地气候条件和市场价格等因地制宜购进雏,在华北北部一般每年的2~3月进雏,7月中下旬至8月初进入产蛋期为好。

7.确定适宜密度
密度要根据放养地的面积的大小及草资源来确定,一般每亩果园或林地放养成年散养鸡60~100只。

看了“散养鸡的饲养方法”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