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园林的水之美

合集下载

苏州——水上的园林_苏州园林作文500字

苏州——水上的园林_苏州园林作文500字

苏州——水上的园林_苏州园林作文500字
苏州被一条清亮的小河包围着,四面环水,城市里一片片美丽的园林,传递着江南建筑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夏秋交替之际,苏州河面就显得热闹非凡,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明亮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整条苏州河如同一条光带,闪闪发亮。

往日平静的河面多了很多的船只,船只一会儿排成一列,一会儿形成一排,一会儿又如群星般分散在各个角落,五花八门的队形使得河面充满了乐趣。

船上,人们正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演唱评弹,有的在弹奏音乐,有的在大声聊天,聪明的船家还借机推销起了印有苏州景点的扑克牌,好不热闹!
城市里的园林更是著名,里面的风景极为优美:凉亭上飞翘的屋檐像四条鲤鱼,高高地翘起它们修长而又精美的尾巴,向人们炫耀着它们的高贵与美丽;走廊的顶上爬满了紫藤,直垂下来,像紫色的鲜花窗帘,遮住了半边走廊;两边的树木抓住夏天的尾巴,在枯萎之前,竭力招展着枝叶,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生机;草坪上有着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啼鸣的公鸡,有的像狂吠的小狗,还有的像张着大嘴的恐龙。

正因为有了这些美丽园林的点缀,苏州才有了“园林之城”的美称。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苏州,既是中国的威尼斯,又是我国园林建筑的骄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文化遗产知识:江南水乡——领略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知识:江南水乡——领略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知识:江南水乡——领略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江南水乡,苏州。

其园林,堪称中国园林之精华。

超过2000年的历史,率先形成并达到了长足的发展。

古城中以缤纷多姿的园林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

园林中极具代表性的还有拙政园,寒山寺,留园,网师园等。

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领略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州园林建筑,是以庭院和假山为主导,河流、湖泊、池塘等天然水系为装饰,结合建筑和园林植物营造的人工景观,以及周边生活、业务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综合艺术。

其园林风格特点在于倡导自然、生动、不露痕迹、并融合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髓,富有温馨柔美,惟妙惟肖。

园林的“大写意”风格,是中国园林文化的表现。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代表作之一。

它被誉为“东方第一园林”,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庭院规摹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她充分彰显了古代中国文人墨客悠然自得、心神意气的精神状态,展示了古代中国文人在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柔性、自然、明仁的审美体验。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街218号,是一座以僧侣住所和佛教神殿为主的寺庙,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寺庙周边被山势环绕,建筑的佛像,假山,以及池塘,一应俱全。

整座寺庙中处处体现着寺庙园林的韵味,给人沉静、祥和之感。

游人在此,仿佛如同进入了一个清新、优雅、清净的佛教境界,使人内心得以平静。

留园,是一座中国传统园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路。

其园林风格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主的特点为突出,给游人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

留园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是“琴台”和“满庭芳”,游人可以在此品茶、品琴、赏花,并重温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用一句话来形容留园,就是“园内有园,景景皆以文诗为本”。

网师园是一个以平湖为中心的私人园林,位于苏州市区东南部的河滨之地。

苏州园林与水景

苏州园林与水景

苏州园林与水景--苗彦喜摘要:苏州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它的水景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首先对水景和园林的定义做了相关解释;其次,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历史和布局,使人们对于它有了整体的了解;最后,本文着重讲解了苏州园林与水景的关系,以及其中的水景作用。

本文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关键词:苏州园林;水景;园林;设计苏州园林与水景庭院有水则灵。

水在园林设计中是画龙点睛之笔,有水才会使人如入仙境。

梦幻般神秘莫测的水中倒影,令人心驰神往的涟漪清波,柔美凉爽的溪流瀑布都各显神迹,独具魅力。

一泓池水为周围的绿树带来无穷的韵味,也拂去了草地的孤寂单调。

水的灵气与柔性,使其可以适宜于任何一种庭园,无论是迷你小池,还是浩瀚湖光,庭园中的优雅静谧都会因水悠然而生。

因此,每一处景致都需要事先的巧妙构思,而水景的设计更得益于周密的计划。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它的水景更是引人入胜。

一、水景与园林简介1、水景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命有机体赖以生存之本。

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水景—浩瀚的海洋、灵动的清泉、气势磅礴的瀑布,带给人无与伦比的审美感受。

水的声、色、光、影,几乎集聚了环境景观所要求的全部特性,从而使水景成为景观设计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们利用水体流动、多变、聚散、蒸发、渗透等特性造景,动静相衬,声色互补,艺术地再现自然,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内涵。

根据不同的形式,水景可分为静水、溪流、瀑布、喷泉水景、堤岸水景、旱溪与旱池等。

2、园林在台湾学者王济昌先生译的《景园建筑学》里,有一段富有诗意的话:“大地的景观变化无穷,人,这大地的居住者,在这上面已徘徊了将近一百万年,首先学会生存,接着由逐步适应,而达到文明的繁荣。

”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将自然环境的山水等因素加以提炼、浓缩、因籍,并辅以种种建筑、道路、光环境、公共艺术等人为设计的手段而共同构成的风景人文景观,成为园林。

拙政园水元素分析

拙政园水元素分析

拙政园水元素分析园林之水元素分析——拙政园拙政园被誉为文人园林的典范,处处诗情画意,水元素成为山水格局的灵魂,与其他几个要素紧密相关,游园半日,水要素的巧妙运用即可了然于胸。

拙政园占地约5 公顷,位于苏州闹市区,平地造园,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园五分之三,总体布局以大小水系串联各个空间和建筑庭院。

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水系贯通。

园林整体山水结构和空间组织巧妙,是中国私家园林造园特色的代表,江南私家园林的翘楚之作。

(图1)而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晰、既婉约又坚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

(图2) 1“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水无形、无色、无味,因此它的可塑性很大,水景的艺术表现有动静之分。

静水:常以湖、塘、池等形式出现,客观形象地反应出周围景色,不同气候条件下还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怪石以及亭台楼阁。

风吹波动,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

一池静水,给庭院带来的光辉和动感,确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诸如拙政园之类的大园会采用设堤桥、岛屿,临水建亭,形成离心、扩散的空间特征。

动水:包括河流、溪流、喷泉、瀑布等。

它与静水相比,具有活力,令人兴奋、欢快和激动,如小溪的涓涓流水,喷泉散溅的水花,瀑布的轰鸣等,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审美感知。

水与园林建筑相辅相成,常有的是水亭、桥、水榭、廊等。

水亭(图3):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

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矶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

一般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

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桥: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成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无论是古诗词《天净沙?秋思》还是无主题诗人林沛中秋诗词《小桥流水》,小桥流水这个意象都成为了诗人抒发自己强烈情感的最佳介质。

中 国的水乡文化苏州古典园林

中 国的水乡文化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的水乡文化苏州古典园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座拥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典雅的古典园林闻名于世。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不仅是苏州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河道纵横。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苏州古典园林的营造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园林中的水池、溪流、瀑布等水景,与周围的建筑、山石、花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在这里,水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元素,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延续。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这些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营造的。

园林的主人往往将自己的情趣、理想和审美观念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之中,使得每一座园林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走进苏州古典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曲折蜿蜒的回廊。

回廊将园林中的各个景点连接起来,使游人在行走过程中能够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回廊的墙壁上常常镶嵌着精美的漏窗,透过这些漏窗,可以看到园林中若隐若现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

园林中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

亭、台、楼、阁、轩、榭等建筑形式多样,造型精美。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亭子常常建在水池边或山顶上,供游人休憩、观赏风景;楼阁则高耸挺拔,成为园林中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的门窗也十分讲究,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有的还镶嵌着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绚丽多彩。

山石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园林中的假山多以太湖石堆砌而成,这些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仙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假山与水池相互配合,营造出一种山水相依的意境。

此外,园林中还有一些独立的石峰,如著名的“瑞云峰”,其造型优美,纹理清晰,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

花木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的山水园林有何鬼斧神工

苏州的山水园林有何鬼斧神工

苏州的山水园林有何鬼斧神工苏州,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山水园林闻名于世。

当我们踏入这片园林的天地,不禁为那鬼斧神工的景致所震撼。

苏州的山水园林,首先令人惊叹的是其巧妙的布局。

园林的设计者们仿佛是天生的空间魔法师,他们精心地将有限的空间划分得错落有致。

一进门,或许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引领着你逐渐深入园林的核心。

沿途,亭台楼阁、假山水池、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安排。

每一处景观的位置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拥挤,又不会让人觉得空旷。

比如拙政园,以水为中心,萦绕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建筑,从任何一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再者,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堪称一绝。

这些假山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了精心的雕琢和布置。

有的假山模仿自然界中的山峦起伏,有的则像是怪石嶙峋的奇峰。

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让石头仿佛有了生命。

在狮子林,那些形态各异的假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

穿梭其中,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柳暗花明,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喜和乐趣。

而且,假山与周围的水池、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所在。

园林中的水池,或大或小,或方或圆,都清澈见底。

水面上常常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绿树红花,形成了上下对称的美丽景致。

水的流动也为园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有的水池中设有喷泉,水珠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有的则有潺潺的溪流,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网师园中的彩霞池,平静如镜,与周围的建筑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园林中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

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亭,或建于水池之畔,或立于假山之巅,供人休憩观赏。

台,高高耸立,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美景。

楼,高大宏伟,气势不凡;阁,则精巧玲珑,别具韵味。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内部的装饰也十分考究。

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梁枋上绘有绚丽的彩画,处处彰显着工匠们的匠心独运。

沧浪之水 解析

沧浪之水 解析

沧浪之水解析沧浪之水,是指中国苏州市著名的沧浪亭景区内的一条小河。

沧浪之水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备受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沧浪之水位于古城苏州的市中心,其优美的水系被誉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沧浪之水蜿蜒穿过整个景区,沿途有各式各样的古典建筑、石桥、廊亭和石像,展示了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沧浪之水的水质清澈,河面如镜。

在春夏季节,河水上漂浮着粉色的荷花和绿叶,景色宜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而在秋冬季节,沧浪之水的景色也同样美丽,让人陶醉其中。

周围的建筑物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形成了一幅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画卷。

沧浪之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州古城的建设时期,这条小河曾经是城市运输和商业活动的重要通道。

如今,沧浪之水成为了游客们休闲散步和观光的场所。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在河上畅游,欣赏沿岸的各种风景和古建筑。

此外,沧浪之水附近还有许多传统园林和历史文化遗址,游客可以一同参观,深入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沧浪之水是苏州城市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水乡独特魅力的体现。

它蕴含着苏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每年,无数游客都慕名而来,体验沧浪之水的美妙,感受到苏州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欣赏沿河而建的各种古建筑,还是品味道地的苏式园林特色,沧浪之水都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难忘的旅行体验。

总之,沧浪之水作为苏州市的一张名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景观之一。

无论是对于文化爱好者还是游客来说,沧浪之水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美丽之地。

浅论苏州园林中水体的铿訇丝竹之美

浅论苏州园林中水体的铿訇丝竹之美

苏 州 园林 是 一 个 有 声 空 间 与 无 声 空 真 的可 以说 是~ 部 完美 的 时空 穿梭 ” 是 天 乐 ” 是 一 种 纯 自然 的 音 乐 , 态 , 生 间 相 互 交 织 相 与 错 综 的 艺 术 世 界 。苏 机 。 州 园林 中的水 除 了流动之 外 , 随而来 伴 的 音 乐 .一 种 没 有 过 人 工 雕 凿 与 刻 画 .
清 乾 隆 帝 对 园 林 建 筑 也 是 十 分 精 通 随 机 的 音 乐 , 由 品 赏 者 自身 感 悟 的 音 全
的 另 一 个 特 征 就 是 ” 声 的音 乐 ” 车 尔 的 .尤 其 是 对 江 南 园 林 更 加 喜 好 。在 中 乐 .或悲 或 喜 或跺 、或逸均 由听者 有 。 尼 雪夫 斯 基 在 论 述 大 自然 中 水 之 美 的 时 南海有一 亭便 是取浙 江绍兴 兰亭典 故而 随 性 品 悟 。 这 种 音 乐 真 真 地 可 以 说 是 候说 道 “ 永流驶 ……它奔 流 , 回 曲 水 迂 建 ,内 有 九 曲 流 觞 , 名 “ 杯 亭 。康 ” 必 丝 与 竹 .山 水 有 清 音 ” 了 。 原 流 非
与错综 的艺术世界 。 苏州园林 中的水 除了流动之
外, 伴随而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 “ 有声 的音 乐” 。
意 境 的 创 造 是 区 别 中 西 方 艺 术 的 重 要 标 志 之


而 苏 州 园林 就 是 这 种 意 境 创 造 的 集 大 成 者 。而
这 种 意 境 的 创 造 不 单 单 在 视 觉 上 有 很 大 的体 现 , 在
折 ,好 像 活 的 一 样 。潺 潺 的 流 水 好 似 有 熙 帝将 该亭题 为 曲涧浮花 ” 之后 乾 隆 , 生 之 物 似 的 .凑 着 我 们 的 耳 朵 絮 聒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01401013 汉语言文学师范一班钱美晶
浅谈苏州园林的水之美
苏州园林素来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它的水,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一说。

水是江南园林之魂。

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亭台楼阁依水而建,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

有了水,园林就有了活力,仿佛水是园林血液;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阳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一切,更有着“雾里观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意境。

所以说,“园林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

如果说,山是园林之骨,那么,水就可以说是园林的血脉。

”而清道光年间的画家郑绩在其《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泉》中对水也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言论:“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血。

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不得生。

”虽然这段话讲的是绘画中的山水关系,但也同样适用于园林美的构成。

在园林中山石、建筑为固体形态,属刚;而水为液体形态,属柔。

园林中山石建筑赋水以形,水则回报山石建筑以生意,从而达到“互妙”之作用。

水具有纯净清洁之美,水在自然界中一般来讲只有它物来污染水,而水绝不会污染它物,也只有水的本质是澄净的,可洗涤万物。

真可谓当暑而澄,凝冰而冽。

这是水的自然现象美,当天气变暖,水就会越发的变得温柔、澄净;当温度低到冰点以下,水就会变得刚烈、清冷;当水受到某些外界影响而变烟、化雾,就会变得越发的神秘、静逸。

因水的这些特性,水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云:“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由于水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在苏州园林中,对水的设计更是不可或缺。

有清澈的涓涓细流,有洁净如练的池塘,有喷薄澄澈的瀑布……如此众多的水体才使得苏州园林更加美轮美奂。

清代吴骞为苏州怡园的小沧浪题对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
者乐山”,因怡园西以水为胜,其间点缀藕香榭、小沧浪等景观,使得别有一种静谧的情趣,再因洁水映流云,整个怡园构筑更加典雅、剔透。

而水的这种“洁净之美”在某种意义上也被造园者借物抒怀,来表达自己的清正廉洁,如这一池洁水般,清澈透明,不与它物苟同,自洁高远。

再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有倒影楼,游者行于溪畔、廊间,可观楼影倒映水中的美景,不时有一叶小舟行于倒映在水面上的天光云影之中,周围有游鱼数尾嬉戏于小舟之旁,真好似“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

”天空和周围的一切景物都能如实地倒映于水中,后经过这“天下最高明的写生画家”——水体的二次创作,使其景物映于水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映”。

在苏州众多名园中,沧浪亭是水宅园中经典建筑。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

沧浪亭三面皆水,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古城“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可见,沧浪亭的水就像它的灵魂一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之,在观赏苏州园林中的水体时,人们会体会到其精神层面上的虚静之美。

水平如镜时,水体收纳万象于其中,体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天机之美。

虽说朱熹是借水喻文,但也同样适用于描述苏州园林中的碧水。

水是柔的,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水是刚的;水是真实的,水中倒影则是虚幻的,刚柔、虚实完美融合在一起。

江南多雨,苏州园林每每被这如丝般的雨水滋润的时候,那清澈的雨水有的顺着房脊流至“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般的屋檐上,后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抛物线落在五彩路上,何等的惬意、何等的雅致。

雨过天晴之后,园林中的景致更加迷人与婀娜。

漫步于水畔游廊,眼前的景物如出水芙蓉般新鲜,空气中还带着雨水与泥土的味道,忽而还有阵阵的沁人的花香,就连鸟鸣都显得比原来的清脆。

所以说园林不单单可以看,还是可闻、可听的。

更说明了雨水这一洁净的天上来物在洗涤了世间的尘霾后,留给我们的是洁净和欢愉,借而达到“畅神”的作用。

苏州园林因水而活,因水而美。

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把生意盎然的水元素的自然美和人类创造性艺术美融为一体。

它所表现出的造园艺术、水文化的建筑特色,皆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