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合集下载

学生食堂营养配餐方案

学生食堂营养配餐方案

学生食堂营养配餐方案
一、配餐的原则
1、均衡性:食物种类多样,养分均衡;
2、合理性:有助于营养吸收和补充,以满足生活活动的需要;
3、安全性:食品安全、无毒、无病原体。

二、配餐的参考标准
1、蛋白质:瘦肉、鱼虾、鸡蛋、奶制品等;
2、脂肪:橄榄油、大豆油、香油等;
3、碳水化合物:米饭、面食、淀粉类等;
4、维生素:蔬菜、水果等;
5、矿物质:碘盐、钙盐等。

三、配餐方案
(一)早餐
1、第一块:煎蛋、面包、牛奶
2、第二块:牛肉拌面、荞麦面、苹果
(二)午餐
1、第一块:炖骨头、米饭、清汤
2、第二块:炒鱼片、海带汤、芹菜
3、第三块:水果拼盘
(三)晚餐
1、第一块:煮豆腐、煎饼、番茄汤
2、第二块:黄桃酱拌面、蔬菜沙拉、椰子面包
3、第三块:水果拼盘
四、配餐要求
1、祛湿补肾:重点摄入芥菜、藕、芦笋、西红柿、百合、蜂蜜、紫薯等;
2、补钙养颜:重点摄入卷心菜、韭菜、豆腐、鸡蛋、大豆、芝麻、椰子、牛奶等;
3、增强免疫:重点摄入芹菜、红萝卜、洋葱、大米、杏仁、核桃、玉米、火腿肠等;。

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

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

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第一条:引言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我校特制定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明确餐饮管理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条:加餐时间和地点1. 学校将在早晨、上午和下午各设置一次加餐时间,具体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2. 加餐地点将设在校园内指定的区域,确保学生安全用餐。

第三条:加餐食物选择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营养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加餐食物供学生选择。

2. 加餐食物应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

第四条:加餐食物供应1. 学校将负责统一采购加餐食材,并委托专业的厨师进行加餐食物加工和制作。

2. 所有加餐食物将在加餐时间点前完成准备,确保学生按时用餐。

第五条:加餐用餐规范1. 学生应在规定的加餐时间和地点用餐,不得擅自离开用餐区域。

2. 学生应按照自己的饮食需求选择适量的加餐食物,并保持用餐区域整洁。

第六条:加餐监督和管理1.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加餐监督和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加餐食物的质量和卫生情况。

2. 学校将定期对加餐食物进行抽检,确保学生的用餐安全。

第七条:加餐成效评估1. 学校将定期对学生的饮食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加餐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

2. 学校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加餐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第八条: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调整。

2. 学生、教职员工和食堂工作人员应共同遵守本制度,确保加餐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3.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学校食堂管理委员会。

以上即为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学校配餐制度条例

学校配餐制度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提高学生营养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校所有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学生、寄宿生及走读生。

第三条我校配餐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二)营养均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三)规范管理,提高配餐服务质量;(四)家校合作,共同监督配餐工作。

第二章配餐企业选择与管理第四条学校应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格、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配餐企业为学生提供配餐服务。

第五条学校配餐企业选择程序:(一)学校成立配餐企业选择小组,负责配餐企业选择工作;(二)配餐企业选择小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配餐企业选择标准;(三)配餐企业根据选择标准,提交相关材料,参加学校配餐企业招标;(四)配餐企业选择小组对投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中标企业。

第六条学校与配餐企业签订配餐服务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配餐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

第七条学校对配餐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持续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三章配餐服务内容与标准第八条学校配餐服务内容包括:(一)营养早餐、午餐、晚餐;(二)水果、点心等辅助食品;(三)饮用水。

第九条学校配餐服务标准:(一)配餐企业应按照国家营养膳食指南,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二)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三)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四)配餐服务应确保食品卫生、口感、质量,满足学生需求。

第四章家校合作与监督第十条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宣传配餐政策,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学校建立配餐服务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对配餐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学校设立配餐服务监督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五章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

学生配餐管理制度

学生配餐管理制度

学生配餐管理制度一、营养搭配1.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膳食的全面营养。

2. 按照膳食结构要求,确保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的合理比例。

3. 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精制食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材。

二、食材选择1. 严格选择新鲜、安全、无公害的食材,提倡有机蔬菜和无污染的肉类。

2. 配餐人员应具备相关防止食品中毒的知识,准备食材时要做到分开储存、分开加工,避免交叉污染。

3. 食材采购要有明确的来源,合理利用季节性食材,减少食材浪费。

三、餐具卫生1. 餐具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 餐具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严格要求用餐时的卫生习惯。

3. 餐厅环境要保持整洁,禁止吸烟、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

四、食堂服务1. 食堂应当具备饭菜清晰明了的标识,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成分和热量。

2. 提供不同口味和风味的菜肴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食堂服务员要有礼貌,耐心为学生提供服务,解答他们的问题。

五、配餐制度1. 每日食谱要提前制定,保证膳食的多样性和卫生安全。

2. 学校要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确保食材质量和餐饮服务的合格性。

3. 学校食堂要与校医院、学生会等部门建立联系,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六、食物回收处理1. 食材和剩菜剩饭的回收利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食物浪费。

2. 食品过期、变质的处理要及时,不得再次使用或出售。

3. 食物残渣、餐具废弃物等垃圾要分类处理,促进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七、食品安全监测1. 每餐食品品质抽检,确保菜肴的质量符合标准。

2. 食品安全监测的数据要及时公示,让学生和家长了解食品安全情况。

3.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结语学生配餐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膳食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只有在学校食堂的配餐管理制度下,学生才能享受到安全、健康的膳食,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集体配餐制度内容范本

学校集体配餐制度内容范本

学校集体配餐制度内容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师生饮食安全,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配餐原则(1)安全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材新鲜、合格,食品加工、运输、储存、分发环节安全卫生。

(2)营养均衡:根据师生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科学搭配菜品,满足师生营养需求。

(3)质量优先:注重食品口味、外观、温度等方面的质量,提高师生就餐满意度。

(4)服务至上:优化配餐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师生按时、有序就餐。

2. 配餐范围(1)校内师生:为全体在校师生提供集体配餐服务。

(2)校外人员:如有需要,可事先预约,提供校外配餐服务。

3. 配餐时间(1)早餐:07:00-08:00(2)午餐:11:30-12:30(3)晚餐:17:30-18:304. 配餐流程(1)食材采购:严格挑选合格供应商,确保食材质量。

(2)食品加工: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质量。

(3)运输储存:采取保温、防尘、防蝇等措施,确保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4)分发配餐:按照预定的配餐计划,按时将饭菜分发至各个配餐点。

(5)就餐管理:引导学生有序就餐,维护就餐秩序。

5. 陪餐制度(1)陪餐人员:包括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

(2)陪餐任务:陪餐人员需对当餐食品的安全、卫生、口味、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陪餐记录:陪餐人员需填写陪餐记录表,记录就餐情况,包括菜品名称、外观、口味、质量等。

6. 反馈与改进(1)设立意见箱:鼓励师生和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定期通报:学校定期公布配餐情况,包括菜品质量、服务水平等。

(3)改进措施:针对师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配餐服务。

7. 费用结算(1)师生就餐费用:按照学校规定的餐标收取,实行据实结算。

(2)陪餐人员就餐费用:自费就餐,与学生同餐同价。

8. 违规处理(1)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依法追究责任。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饮食搭配最主要的搭配原则包括患者一定要饮食多样化,要做到三餐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摄入全面的营养物质,下面分享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每日膳食中应包含食物结构中的各类食物,各种食物及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做到营养平衡。

三大营养素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5%,20~25%,60~70%。

2、一日三餐能量比例大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

每餐的能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晚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40%较适宜。

3、确保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量。

所需的蛋白质中,除由粮食提供部分外,其总量的1/3~1/2必须是优质蛋白质,需由肉类、蛋类、大豆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

4、确定蔬菜、水果的供给量,一般正常人一天应供给500克左右的蔬菜和200—400克水果,其中最好要有深绿色蔬菜或有色的叶类蔬菜,品种应多样化。

若新鲜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不足或估计烹调中损失过大,则应适当补充富含抗坏血酸的`新鲜水果。

5、食物搭配注意酸碱平衡、色彩平衡。

主食应做到杂与精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副食做到生与熟的平衡、荤与素的平衡。

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部位的不同,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个菜肴所含的营养素更全面、更合理。

荤菜方面,即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没有腿的鱼贝类;蔬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果类,还要有豆类和菌藻类,达到日平衡即可。

6、菜要多变化烹饪手法,如:烹、滑溜、烧、炝、卤、蒸、汆、塌、爆、炖、焖等。

7、要充分利用调味品,如番茄酱、咖喱粉、黄酱、糖醋、鱼香、椒盐等。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1、餐餐有主食,粗细搭配餐餐有主食不难做到,粗细搭配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但粗粮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很多人并不清楚。

校园午餐营养管理规定

校园午餐营养管理规定

校园午餐营养管理规定1.背景紧接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校园午餐的营养管理变得更加十分有利。

就是为了只要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会制定了以下校园午餐营养管理规定。

2.目标本规定的目标是以保证校园午餐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食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业成就。

3.营养要求-提供给多样的食物:午餐菜单应和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等多个食物类别,以行最简形矩阵学生其它营养需求。

-完全控制食物热量:合理安排食物热量,尽量避免可以提供过于高热量食物,以能够防止学生肥胖问题的发生。

-只要蛋白质摄入量:提供适量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豆类和奶制品,以促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需要提供起码的膳食纤维:午餐菜单中应中有所含的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食品和水果蔬菜,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消化系统健康。

4.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采购:你选正规渠道采购食材,切实保障其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质量标准。

-食品加工:严格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只要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食品储存和运输:合理存贮食品,必须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尽量多措施以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食品检测:定时查看对食品参与检测,切实保障其条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并及时处理不合格食品。

5.信息公开与沟通-菜单公示:星期1网站公示下周的午餐菜单,包括食物名称、成分和热量等信息,以备万一学生和家长所了解。

-营养教育:是从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增加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投诉处理:暂设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对午餐质量的投诉,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措施。

6.考核与加以改进-考核机制:建立起校园午餐质量考核机制,定时查看对供餐单位通过评估,以保证其遵守规矩并提供高质量的午餐。

-改进措施:据考核结果,及时采取什么措施改进措施,进阶校园午餐的质量和营养水平。

以上是我们会制定的校园午餐营养管理规定,我希望按照这些规定还能够提供给健康、安全的午餐给学生,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学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方案

小学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方案

小学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方案一、营养配餐的重要性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午餐营养配餐方案。

二、主食的选择主食是午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供足够的能量,学校可以选择米饭、面食等。

同时,可以借鉴传统的中西餐文化,提供各种颜色和口感的主食,满足学生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

三、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小学生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为了满足他们的生长发育需求,午餐中应包含肉类、鱼类、豆类等高蛋白食物。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入奶制品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四、蔬菜的搭配蔬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为了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营养,午餐中应搭配不同种类的蔬菜,如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等,以确保多样的营养物质的摄入。

五、水果的选择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为了让学生爱上水果,可以选择多种水果进行轮换搭配,同时可以将水果制成鲜果汁的形式供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可乐、汽水等高糖饮料的摄入。

六、奶制品的供应奶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

为了学生的骨骼健康,午餐中应提供一定的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味,选择不同种类和口感的奶制品,以增加学生对午餐的兴趣。

七、糖和盐的限制过多的糖和盐摄入对学生的健康不利。

因此,午餐中应限制糖和盐的使用量,可尝试减少添加糖的食品,同时可以逐渐减少食物中的盐分,以降低学生对盐的需求。

八、菜品的调味为了使午餐菜品更加美味,学校可以采用天然的调味品,如酱油、醋、姜蒜等,来提升菜品的口感和香味。

同时,还可以利用传统的调味料,如香菇、蘑菇等,增加菜品的风味。

九、特殊营养需求的考虑有些学生可能存在特殊的营养需求,如过敏、素食等。

学校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午餐配餐方案,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十、营养教育的加强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可以加强营养教育的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
长期摄取一种主食。

主食可做些小花样,如金银卷、佛手包、小糖窝头、枣饼、紫米面馒头、可可花卷、小点心、蒸白薯、煮老玉米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隔周给猪肝(鸡肝、鸭肝、羊肝)一次,
以补充维生素A。

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
种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食谱设计形式一荤一素、一荤两素、一主荤一半荤一素、一荤一素一小菜等形
式。

2 营养午餐标准
以一周五天为单位的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午餐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占《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40%。

3 学生营养午餐所用食物原料的卫生要求:食物质量应符合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得采用有毒、有害、变质的食物。

4 各类食物应经常调换品种,尽可能地做到食物多样化。

5 食盐要限量,每人每日食用量以不超过 10 g为宜。

午餐不宜超过3克。

6 学生营养午餐中的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脂肪量的三分之一。

午餐不得以糕点、甜食取代副食。

4营养教育在本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应向学生进行营养教育,使学生了解何谓平衡膳食,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还应每周公布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带量食谱。

二、学生营养午餐的食谱一定要由营养师与厨师长共同三、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营养
素配比要合理。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长
期摄取一种主食。

蒸白薯、老玉米也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
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种
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 晚餐占30%
青少年每天的食物量谷类食物 - 400~500克(米饭、面条、馒头)
新鲜蔬菜 - 500克(绿色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100克
牛奶 - 至少300毫升鸡蛋 - 1~2个
鸡、鸭、鱼、肉 - 100~150克
大豆及其制品 - 50~75克食用油 - 15克
职工食堂一周食谱编制
重点确定标准人系数
1)确定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人数 2)确定活动强度分级及人数
3)折合标准人系数 4)按标准人编制食谱
5)根据食物交换份编制该食堂一周食谱
6)食谱评价与修改调整 7)计算食物采购量
食谱制订原则
1)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营养全面平衡。

2)三餐两点制
3)每日食物中应包括:粮食、肉蛋鱼豆类、乳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选择多样化。

4)食物的烹调加工要求与幼儿相比可以适当放宽,但仍需注意质地细软、易于消化,少吃油煎、炸过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