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突破与经典例题讲解及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质量和密度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说法正确.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C.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3.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50mm3B.50cm3C.50dm3D.50m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又331.010kg/m ρρ≈=⨯人水,根据密度公式m Vρ=得 333350kg0.05m 50dm 1.010kg/mmV ρ====⨯; 故选C 。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下面选项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其中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B.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并且电流表示数不随人体重的改变而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无论压力增大还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不管变阻器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压表都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 、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 、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3.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B .1∶2C .4∶3D .2∶1【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32m g m g ⨯=⨯甲乙所以23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C 正确。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 .3cm 3。
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 2和52.5cm 3。
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 ) A .l: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零件的质量为m ,由题可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两纯金属的质量也为m ,已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体积分别为96.5cm 3和52.5cm 3,所以甲的密度:396.5cm mρ=甲 乙的密度:352.5cm m ρ=乙已知零件的体积为V =61.3cm 3,设零件中含甲金属的体积为V 甲,则零件中乙金属的体积:361.3cm V V V V =-=-乙甲甲①零件的质量:m V V ρρ=+甲甲乙乙即:3396.5cm 52.5cm m V m mV =+甲乙② ②式两端同时除以m ,并把①式代入可得:33361.3cm 196.5cm 52.5cmV V -=+甲甲()解得:319.3cm V =甲,则:33361.3cm 19.3cm 42cm V V V =-=-=乙甲零件中甲金属的质量:3319.3cm 96.5cmV mm ρ==⨯甲甲甲 零件中乙金属的质量:3342cm 52.5cm m m V ρ==⨯乙乙乙所以零件中甲乙两金属的质量之比:333319.3cm 196.5cm 442cm52.5cm m m m m ⨯==⨯甲乙故选C 。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8.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 .3.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 .铁球的质量大 B .铜球的质量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答案】B 【解析】 【详解】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mV得V =m ρ可知,则铜的体积小于铁的体积。
但两球的总体积相等,则说明铜球内部空心体积大于铁球内部的空心体积,将两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铜球装的水多,所以最终铜球的质量大。
故选B 。
4.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4∶1 B .2∶1C .1∶2D .1∶4【答案】C 【解析】 【分析】知道两物体的质量相同,和体积之比,利用密度公式mVρ=求解。
【详解】质量相同,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根据mVρ=可得,密度之比为111 122 m v m v m m v v 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选C 。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质量与密度(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质量与密度(含解析)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常用符号m表示。
2.单位:(1)国际主单位: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2)单位换算:1t=103kg1g=10-3kg1mg=10-3g=10-6kg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1)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等。
(2)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及科研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和电子天平。
二、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主要构造: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指针、平衡螺母、托盘等。
每架天平都配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2.天平的使用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用镊子把游码拨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3)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左偏右调,右偏左调);(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加砝码先大后小)。
如果最小砝码放进右盘后,天平横梁仍不平衡,可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6)把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把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1)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即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感量”就是能测量的最小质量,即横梁标尺上1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天平的“称量”会损坏天平;小于物体的“感量”,将无法测出质量。
(2)已调好的天平,当位置移动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3)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4)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例题1】在下列有关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在飞船中能游离于舱内,因为宇航员在航行中质量变小了B.1kg的铁比1kg的松木的质量大C.铁水铸成铸件时,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铁的质量也变了D.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不等的水,一杯水比半杯水的质量大【答案】D【解析】AC.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则宇航员在飞船中航行时质量不变;铁水凝固成铸件时,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而铁的质量不变,故AC错误;B.1kg的铁和1kg的松木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D.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水比半杯水所含有的水这种物质要多,因此一杯水的质量比半杯水的质量大,故D正确。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取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ρA 大于ρB B .ρA 小于ρBC .ρA 等于ρBD .ρA 和ρB 大小无法判断【答案】B 【解析】 【详解】设两种密度不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第一种情况:取等质量m 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 A =2m ,由mVρ=可得,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11mV ρ=,22mV ρ=,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A 1212mmV V V ρρ=+=+,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A 12A 21A121212222 m m mm m m m V ρρρρρρρρρρρ====+++; 第二种情况:取等体积V 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 B =2V ,则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122m V m V ρρ==,,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B 1212m m m V V ρρ=+=+,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B 1212B B 22m V V V V ρρρρρ++===; 因为()()()()221212121212B A 121212420222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所以,B A ρρ>。
故B 正确,ACD 错误。
2.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mm 3 B .50cm 3C .50dm 3D .50m 3【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又331.010kg/m ρρ≈=⨯人水,根据密度公式m Vρ=得 333350kg0.05m 50dm 1.010kg/mmV ρ====⨯; 故选C 。
3.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4∶1 B .2∶1C .1∶2D .1∶4【答案】C 【解析】 【分析】知道两物体的质量相同,和体积之比,利用密度公式mVρ=求解。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6-质量和密度

重难点剖析
重难点1 密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
类型一 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
1.盒装牛奶,盒上“250 mL”字样。已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m3,
若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 g/cm3,剩余牛奶的质量是 kg。若宇
航员将整盒牛奶带到月球上,则1这.2盒牛奶的质量将
(选填“0.变15大”“变小”
看:使用前观察它的 和 。
冰的砝密度码是0,. 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读: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凸液面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 。
(
B
)
千克每立方米,符号: kg/m3
A.①②③④⑤⑥ 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液体
考点1: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应用
B.②①④③⑤⑥
考点2: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2×103 kg/m3,若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 g/cm3,剩余牛奶的质量是 kg。
放8×:10使3 k用g/时m3把B。量.筒放“在水铁平台杵上。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4)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 。
C.冰的密度是0.9×10 kg/m ,表明1 m 冰的质量是0.9×10 5×103 kg/m3 C.若a、b的体积相等,则a的质量小 D.a、3b的密度与它们3的质量、体积有关 3
真题精讲
考点2: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7.(2020·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
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8下×列10说3 k法g/正m3确①。的是将( )游A.码a的密移度是至b的标密度尺的2倍左B.端a的的密度“是0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剖析及练习题 (含答案)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 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 5,质量之比是 1: 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1: 5B .5:1C .4:5D . 5:4【答案】 D【 解 析 】 由 ρm 甲、乙两块金属的密度之比:得 ,Vm 甲甲V 甲m 甲乙1 5 5 ,故 D 正确。
m 乙V乙m 乙 V 甲2 2 4V 乙2.题目文件丢掉! 3.题目文件丢掉! 4.题目文件丢掉! 5.题目文件丢掉! 6.题目文件丢掉! 7.题目文件丢掉!8. 如下图,一冰块下边悬吊一物块 A ,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 A 的密度为 ρ,且1.4 ×10 3 千克 / 米 3<ρ<2.0 ×10 3千克 / 米 3,冰块融化后,水面降落了1 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 50 厘米 2,冰的密度为0.9 ×10 3 千克 / 米 3,水的密度为 1.0 ×103千克 / 米 3, 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A . 0.05 千克B . 0.10 千克C . 0.15 千克D . 0.20 千克【答案】 C【分析】设冰的质量为 m ,则由题意可知:代入可得: 解得;则冰的体积;设物体 A 的质量为 M ,则,依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化简得:已知物体 A 的密度范围为: 1.4 ×10 3kg/m 3<ρ< 2.0 ×10 3kg/m3;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 A 质量的范围;则可求适当密度取最小值时:;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
应选: C。
点睛:综合考察了浮力和密度的有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必定难度,除以上数学的剖析方法,还能够直接利用水面的降落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再依据物体与水的密度差,选项能否切合题意。
9.如下图,台秤上搁置一个装有适当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 100cm 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 A 用细线吊着,而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视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 10N/kg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 A 的密度是 2g/cm 3B.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 4.5NC.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答案】 C【分析】A. 物体 A 的密度是:A m A600g3 =2g/cm 3,故 A 正确;V A300cmB. 物体 A 的重为:G A m A g0.6kg 10N/kg=6N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遇到的浮力为:F浮水 gV排 1.0103 kg/m 3 10N/kg1300 10 6 m3 1.5N ,2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正确;C.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遇到的浮力为 1.5N,因为力的作用互相,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因此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p F浮 1.5N150Pa,故C错误;S100 104 m2D.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p F m A g F浮0.6kg 10N/kg+1.5N750Pa,故 D 正确;S S100 10 4 m2故 C 错误,切合题意.点睛:重点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因此两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10.将一个边长为4cm 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飘荡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33的酒精38.4cm ;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0.8 ×10kg/m中,待木块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16cm3B.木块的密度为 0.6 kg/m 3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38.4cm3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 5: 4【答案】 A【分析】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V=64cm 3,木块在水中飘荡,其质量等于溢出水的质量为m= 38.4g,因此可得木块的密度为ρ=m/V= 38.4g/64cm3=0.6g/cm 3=0.6 ×103kg/m 3,故 B 错;木块的密度是小于酒精的密度的,因此木块在酒精中是飘荡的,排开酒精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为 38.4g,则排出酒精的体积为38.4g/(0.8g/cm 3)=48cm 3,故 C 错;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64cm3-48cm3=16cm 3,故 A 正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38.4: 48 =4: 5,故 D 错;应选 A .11.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5 ,乙的质量是甲的 4 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A. 5: 12B. 20: 3C. 3: 20D. 12: 5【答案】 A【分析】【剖析】【详解】依据题意知,甲3①,m甲=1②,乙5m乙4因此②得:m甲乙=V甲=5①甲m乙 V乙1212.实心平均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