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消费和消费观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件(38张)

政治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件(38张)

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合作探究·核心突破
易错辨析·误区警示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3.保护环境,________: (1)主旨:保护消费者________、节约资源和保护________。 (2)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 4.勤俭节约,________: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对点训练] 国家对消费实行鼓励政策,是不是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精神过时了?
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合作探究·核心突破
易错辨析·误区警示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________: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________:避免________,避免________消费,避免只 重物质消费而忽视________的倾向。
易错辨析·误区警示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知识点击]
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合作探究·核心突破
易错辨析·误区警示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核心语句] 1.当前引发人们消费的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 理。 2.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 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合作探究·核心突破
易错辨析·误区警示
课时演练·水平测试
答案: 一、1.(1)跟风 (2)盲目从众 2.(1)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2)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教材分析:
1、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影 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2、难点: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学情分析: 12级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中职学校的学习,同时已经具备 了相应的学习和分析的能力,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尤其是理 科班,学生能较好地与老师沟通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 进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斧子
=
1把斧子

20千克大米 20吨大米
不同商品可以相互交换,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换比例。
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是因为
在商品中都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 即消耗了相同的体力或脑力劳动
共同的东西: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商品和货币
2
价格和价值规律
3
消费和消费观
4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 作用,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 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理解科学消费观的内 涵。 2、情感目标: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 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 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运用能力:能识别商品,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 的作用。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的曲线图, 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用科学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 根据家庭的收入,设计家庭月消费方案。树立和增强环保 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 是 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 否
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 是

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

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商品。
思考:P3《走进生活》
2、商品的基本属性(8分钟)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劳动(体力和脑力)。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辨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商品都有使用价值。”
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补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例:越南用麻袋装钱去买东西;现在物价飞涨,青菜从几角涨到几块。
思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好不好?
以上两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师:第一句话是错误的,氧气有使用价值,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它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的氧气罐中的氧气就是商品,因为它必须要通过交换(购买)才能取得。
思考:两种不同的商品如何进行等价交换呢?
比如一把斧头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交换是等价的呢?
师:这就由商品的价值量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一把斧头能够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交换,说明它们所包含的人类的劳动量相同,也就是价值量相同。
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以哪种消费心理为导向?
3、科学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拓展思考:你对信贷消费理解吗?你对这种消费方式有什么看法?
补充:国外的消费方式和国内消费方式的对比。
三、课堂小结(4分钟)
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3.2.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3.2.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分类回收、pp循t课件环再生
保护自然p、pt课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现 在过时了吗?它与“扩大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 否矛盾?
ppt课件
深入学习 观点创新
几个朋友聚会,吃喝一顿花去了1000多元。回家说起,老妈子 怪我不知节俭。我说花钱是搞活流通,是爱国.被她斥为奇谈怪论.
攀比心理引发 有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的消费
态 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 有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的消费
态 度:值得p提pt课倡件
不要以为消费只 是个人的事情,与 别人无关,
其实,消费对生 产、对社会都有极 大的影响
消费萎缩 消费扩张 生产缩小 生产扩大
ppt课件
点评:只挣不花,多挣少花,都想做个小财东,
你的观点如何? 实质是个守财奴,何称美德?艰苦奋斗,吃苦耐
劳,拼命地挣,积极地花,做一头勤耕地又勤吃 草的牛,竭尽牛道,才是好牛!
ppt课件
ppt课件
小结
消费心理面面观 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心理的表现评

从众心理引发 的消费
有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 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 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 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 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 的消费
有 利:展示个性、也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 品的出现 有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 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PPT课件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PPT课件
自然状态的声音不是商品,但美国加州某青年游 遍全世界,录下了各种鸟鸣,松林喧哗,瀑布奔泻,小溪潺 潺的声音.经过剪辑,开办了“自然之声”豪华商店,满 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成为许多失眠者的催眠妙 曲,生意兴隆.这种“自然之声”是商品吗?为什么?
.
9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 是商品。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送来了自家养 的鸡和种植的大米;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
.
10
经济政治与社会
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 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人们进行商品交 换的基本条件。
.
11
经济政治与社会
说一说
你到商店买过下列商品吗你为什么会买这些商品呢
2.商 品的 基本 属性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
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
23
经济政治与社会
①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价格。
标价牌上写的表现的是什么? 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
24
经济政治与社会
②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
.
36
三、消费和消费观
1、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的方式:钱货两清;
信贷消费——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等。
.
37
2、常见消费心理 ①求同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求名心理; ④求实心理
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以哪种消费心理为导向?
.
38
3、科学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第一篇: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下面,我将从学生情况、教材内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信息反馈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学情分析首先,从认知水平看,中职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从思想道德看,他们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我们温州的学生过分优裕的家庭生活,在他们身上很容易养成像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等不良消费习惯。

因此对他们进行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具有紧迫性。

二、教材分析1、地位分析本框题是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家庭消费的内容》这一框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讲授《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该课题与教材《经济生活》的第一课《生活与消费》密切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修内容。

2、教材结构本框题是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而展开的,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教材重点、难点根据教参的分析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框题是第七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如何树立正确消费观?教学难点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家庭消费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4、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理解家庭消费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懂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品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技能;特别是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政治课件】政治高考复习经济生活专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政治课件】政治高考复习经济生活专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徐茜
Christian-Dior中国区市场经理
温饱时代的我们,生活在“人以貌相”的选择中。
•穿化纤西装,不打领带的是民工 •打上领带就成了上门推销或在街头发传单的大学生 •换成毛料的西装,打上难看领带的是国企领导或乡镇 企业的小老板 •换成三粒扣总穿白衬衫的是年轻的白领 •只有外资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才恢复了西装的名誉 •看上去能让人眼睛一亮的是那些洋文不错的代理人, 穿旧西装、头发修理干净的通常是日本人
这是村委会墙上公示的月度救济粮发放名单。它提示我们 这里的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这个孩子只有10岁 ,他身旁跟他差不 多高的背篓,是他 每天的劳动工具。 他说他很想上学, 可是家里没有钱交 纳每年140元的学杂 费。现在,他在一 天天长大,他必须 用这个背篓来证明 自己活着的价值。 他没有白活。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冰淇淋球:28元/个
china
“梦幻天使”:78元/份
“冰火情缘”火锅:120到160 元
USA
美国哈根达斯饮的料价:格60也—只70有元中/杯国的1/3左右
超市:小桶装(一品脱):约4美元 (约28元RMB)。
餐厅:最便宜的小杯装: 约3美元 (约21元RMB)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解析] 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 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故答 案为D。
• (2012西安质检) 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 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 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 齐。”上述消费观念属于(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投资渠道单一,使某种商品成为投资者逐利的“热土”,如房地产,①可选。 受从从消费心理的影响,也可能使消费者热衷于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如抢购 风,④可选。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会使需求量下降。质量好的商品,成本高, 其价格一般比同类商品价格高,但其需求量仍随价格上涨而下降。②③不选。
• (2011高考广东文综25)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 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 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 性的应对措施是: •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 【解析】“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即未来物 价会上涨,那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 买的商品提前购买,故选A; • 物价波动与债务无关,B不符。 • 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可能使未来物价上涨,在债息 不变的情况下,债券收入会相对减少,但持有债券属 于投资,C不选; • “增加储蓄”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存款利 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增加储蓄”才是理性的应对 措施,否则,会使收益减少,故不能选D;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1)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联系:
•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 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如果你有钱了,你会像社会上 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左手一个iphone 右 手一个ipad吗?还是豆浆买两碗喝一 碗倒一碗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 该怎么花钱消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要学习的内容——消费和消费观
问题引领,学习新知
你认同上图中的哪种消费行为?为 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 师归纳,引出消费方式的种类、影响 消费的因素。
PPT展示图片、资料
新闻调查
新学期伊始,《现代教育报》记者对 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地的300名中职 生进行了一次消费情况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8%的学生 月消费在300至500元,有27%的学生在500 至1000元,让人咋舌的是有45%的学生月消 费达2000元以上。
房奴
车奴
合作探究—发表见解— 感性认识

量入为出 统筹兼顾 保护环境 勤俭节约
适度消费
合理消费
绿色消费
艰苦奋斗
归纳总结 反思提升
运用实践 反馈交流
社会进步, 节俭让步?
社会进步,
节俭同步? “PK”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无论是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是什么心理驱使 小林购买这套服 装?
我们应该如何看 待他的消费行为?
画面三:
我 一 身 的 名 牌
名牌
上述行为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画面四:李某的“货比三家” 李某每次购物都要货比三家,权衡利弊,最 后才选定商品。
•“货比三家”、
“追求实惠”体现 了什么消费心理?
小组讨论 突破难点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板书设计
不同消费行 为 常见的消费 心理 消费方式的种类
影响消费的因素
求同心理 求异心理
消费和 消费观
求名心理
求实心理
科学的消费 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体验探究 掌握重点 ppt展示四个画面
画面一:
sh 中学生抽烟 2009-06-0 http://ww 1713904
中学生吸烟
日 趋 严 重 !
大家都抽,我也抽 别人买我也买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画面二:
小林的奇装异服
小林的服装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 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 作响.别小看他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哩.
沦为房奴,车奴、卡奴是适度消费吗?
漫画展示:
小 儿 麻 痹 症
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 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是 否患“小儿麻痹症”?
资料展示: 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从2008年6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 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 的塑料购物袋。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实行限塑令?生活 中如何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