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案例2010年6月4日,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正式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被列入示范校四大重点专业之一,截止目前已经开展实施工作近2年,各项工作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任务书》内的阶段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紧锣密鼓,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现将我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培养发展之路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背景:1998年2月24日在职教中心第一任领导班子杨有良校长等领导的多方努力下,武安市职教中心专门成立了武安平调落子戏曲专业教学班,1998年8月,秦现仓接任校长,戏曲班仍由教务处负责代管,校长们都经常深入到戏曲班的日常教学、实践和下乡演出中亲自参与指导工作,关心慰问戏曲班师生的生活冷暖;2009年8月,王保顺接任职教中心校长,为了继续办好戏曲艺术班,接力承担起培养平调落子艺术接班人和传承这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两次提高戏曲班专业演员的工资待遇,为解决戏曲班人员的编制问题王校长多次往返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政府机构,呈送申请报告、提交提案等,考虑到毕业留校的戏曲专业演员的出路、职教中心工作的整体发展、塑造校园文化内涵的长远性工作,经校委会研究决定,2010年8月起成立了戏曲艺术部。

发展之路:我校戏曲艺术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办以来,一直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文化名人和专家的指导帮助,先后有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国家一级编剧孙德民、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著名导演魏青、邯郸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导演袁锡章、国家一级演员房志彬以及我市平调落子专业人员杜银芳、陈淮山、路有宽、白敬忠、白诺夫、李巨梅、孙巧凤、王宏伟等专家教师到我校进行教学和艺术指导工作。目前有原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著名鼓师、国家一级伴奏员杜延明,武安市剧团退休老艺人、著名戏曲作曲家孟永祥,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海云,著名器乐演奏家李艳红等武安平调落子精英在校任教,培养出了像李秀钊、朱静娜、等器乐演奏员。目前,已排练出18部优秀整本剧目及多个折子戏和歌舞类节目。

主要目标:戏曲艺术部自成立以来依托武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武安平调、落子两个优秀项目为载体,自觉担当起继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集传承、光大、研究、教学、培养为一体,不断丰富发展、继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将戏剧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相融合;不断拓展优秀文化艺术的办学质量和招生规模,开展以武安平调、武安落子为主,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美术等为辅的综合艺术素质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

为了加强示范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在校长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建设。同时,为了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建立了周例会制。于每周就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安排部署后期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

1、校本教材

为填补地方戏曲基本功一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主的这一空白,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制改革,特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舞台上实用、常用技巧、遵循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

基本技巧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本书根据学制去繁就简,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

在教材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编写资料。以“河北戏曲研究资料.1”为基础,共开发出四章。

第一章软毯子功

通过这一章的练习提高学生各部位关节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下一章的动作练习打好基础。

第二章硬毯子功

在软毯子功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讲解了跟头的种类,并由简到难制定出了练习次序,也可根据学生自身条件选练项目。

第三章把子功

本章主要讲解了枪、刀、大刀等武器和徒手搏斗术语。让学生能够掌握把子课基本的程式动作。

第四章基本步伐

作为演员,从出台就会用到步伐。本章着重讲解舞台上常用的几种步伐,如:圆场、矮子步等。

由于水平有限,教材在编写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能由于条件所限和学生个体发育情况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2、课堂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的改革

(1)行动导向教学法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它有着独立的专业特性,学生年龄跨度大,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法在我部根本行不通。在综

合了各项因素,我部推行“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法”,学习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领悟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意义和特征。通过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思维导图、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引导课文等方法,借助于多媒体展示台投影、多媒体课件、软木展板或配有磁吸的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掌握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及其常用方法的应用,并进行编写行动导向示范课的设计方案、教案和任务书。

(2)技能学术月的发展与创新

进行实践课程技能考核改革,以赛代考,以赛代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举办校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编制了《技能竞赛方案》,详细制定实践技能课程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并于2012年12月举办了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学术月”的各项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我部于2012年12月28号下午14:30在多功能教学楼六楼舞蹈室举办了戏曲艺术部学生第一届专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模式。(3)他山之玉

注重校际合作交流。组织有关教师和领导赴北京、青岛邢台、邯郸、山西等地相关院校考察学习精品课程建设、礼仪教育、艺术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工作。对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部李淑梅曾先后随同校长及其他优秀教师到张家口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初步建立了“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倡通过多种教育创新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行为习惯、文化涵养、

道德品质、生活能力等各方面有所收获,力求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卓越能力、积极乐观精神、健康向上心态的全面发展的人。

李淑梅老师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7月11日-8月19日)的培训。一并参加了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培训(共计40学时),通过了礼仪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礼仪训练教师资格。史邓海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为期六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能很好掌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核心和前沿课程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重要操作技能、深入理解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发展、岗位技能需求、人才规格需求等,为进一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的发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所必须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受训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趋近“双师型”骨干教师水平。

选派7名教师参加下企业、进对口剧团、艺术院校学技能培训,并考察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组织27人参加了《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公修课)、多媒体教学设备规范使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与专业技能训练等为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校企合作建设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条件保障

(1)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书籍、软件资料等,完善实训条件,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在现有校内实训场所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充、补充实训设备。新建了舞蹈室1个,音乐室1个、电钢琴室1个、声乐室2个,装修改建了原有的舞蹈室、器乐室和军乐队的排练厅。目前正在兴建的戏曲艺术实训中

心,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它将集教学、实训、展示为一体,是目前河北省职业类学校规模、档次、功能、质量最好的文化设施项目,艺术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室内场馆建设装修设计和大型灯光、音响各类设备器材采购招标。

(2)为了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积极联系、开辟文化馆、乡镇(社区)、工厂、私人企业、文化产业中心、商务中心等实训平台,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学校与社会办学的无缝对接合作办学。与石家庄卓越艺术学校、邯郸市学步琴行、邯郸市星海艺术教育集团、邯郸市金话筒艺术学校、邯郸市电视台、邯郸平调剧团、武安市剧团等单位实施合作培养计划,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拓宽了合作领域。

四、风雨两载结硕果

经过了两年的起步发展,我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已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瑰宝的领地、武安市文化艺术先进的代表,是填补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类戏曲艺术教学“空白”的“旗帜”,2011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我们将以武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武安平调、落子两个优秀项目为载体,继续承担起继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集传承、光大、研究、教学、培养为一体,不断丰富发展、继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将戏剧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相融合。

目前,我校已排练出了武安平调现代戏《太行情》,古装戏《妯娌教子》《雁门关》(第一、二本)、《一片桃花红》、《诸葛亮招亲》《彩楼记》等优秀剧目20多部及多个折子戏和歌舞类节目,两年来我校已高水准完成

下乡演出任务1600余场,场场观众爆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完成《武安平调落子音乐表演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教师编写了《武安平调落子唱腔入门》、《演员舞台实用手册》、《武安职教中心排演剧目精粹》等校本教材。丰富了课件库、电子教案库,目前音乐、图片、视频资料库正在后期制作完善阶段。

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河北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九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河北赛区推选活动》荣获4个特金奖、4个金奖、3个银奖、5个优秀奖。组织学生参加武安市、邯郸市的艺术节文艺汇演、元旦联欢会、职教20周年校庆活动增加锻炼学生的机会。

体会与思考:

虽然首批命名中职业类学校全省仅我们一家,全国仅8家,这说明我校的戏曲艺术和文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职业类学校的前列,成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名符其实的品牌学校,我们在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同时,更要思考:国家政策给我们提供的新机遇,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这一契机,外树形象,内聚人心,集中精力,如何借助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资源优势,统筹戏曲、艺术、文化与教学、教育、德育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校长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大会上提到的五个延伸:一是由学戏、唱戏、演戏向戏曲艺术并重延伸;二是由戏曲艺术并重向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并举延伸;三是由对戏曲艺术继承式教学向开发式教学延伸;四是由对戏曲艺术技能型中职培养向技术性升学培育延伸;五是由中华优秀文化

传承大校向国家级优质文化艺术强校延伸。其实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戏曲艺术部很年青,我们的老师很敬业,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但专业内涵建设、师资培养工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软件建设得需要时间和实践验证。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共同参与下,以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更新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课程体系,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依据。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第二,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第三,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项目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

1.以项目结构的课程模式为主导。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项目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①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②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农业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组课程内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2.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我们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旧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课程内容紧扣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定位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覆盖的就业岗位,如果树生产工、蔬菜生产工、花卉生产工、植物保护员、农资营销员、物业绿化管理员等岗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能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各门项目课程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比以往有所拓宽。 3.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把项目课程体系改革与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项目课程以一个个真实的农业生产项目整合工作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

【精选】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试行)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精品学校、名牌学校,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活力课堂教学”特色模式,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活力课堂。以翻转课 堂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活力课堂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具有蒋垛小

学特色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所有教师认真领会活力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课堂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打造活力课堂”为突破口,把“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活力课堂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活力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活力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活力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活力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活力课堂”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活力课堂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寺坪镇中心小学卞涛结合新课程教育理论观念,通过典型的课堂教学范例,即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和如何实施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带动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化。 一、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背景:我国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等词语出现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形成共识,掌握了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学生专业成长,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二)内涵: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描述分析,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引导讨论的一种教研方法,它是对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它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研究,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际能力。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通过示范课、优秀课的展示或说课、评课活动等,提供了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机会,即怎样具体地安排一节课,怎样分析各种任务,理解学生的活动,怎样设置问题或开展讨论,使教学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遍布于多种多样的实例中,并穿插在各个教师和各个情景之间,这些问题常常是隐蔽而不易察觉到的,但往往是大部分教师会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所以,每个课堂教学案例都有一个展开教学细节的网状结构,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反思。 (三)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提供教学研究的资源,我们可以不必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促进案例研究的研究者、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反思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调整或改进教学,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突破,对于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

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报告

“三要素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报告 一、提出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3、构建太原市“343”新课堂教学模式,贯彻执行小店区“133”区域课改精神,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研究目标 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 三、采取措施 1、制定研究计划,召开动员大会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明确研究方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讨论并制定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通过动员和鼓舞,激发起全校师生的课改热情。 2、学习相关理论 组织我校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课堂模式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学习,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情况、师资情况,将理论内化为行动,使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具有创新性的进行研究。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全面推进我校课改工作的进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优良的基础。本学期加强推改进课程改革的方法、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特制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要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继续研究和实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堂改革,不断创新和规范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师生共同调和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具体实施内容 1.结合上学期在课改实验班级的课改工作,我们再次确定本学期课改方案,继续坚持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即把课堂教学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用训练”三个环节。 2.通过上学期课改的实施,我们学校觉得制订导学手册,有很多弊端,比如教师的时间无限,水平无限,很多知识和链接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发展,而且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在资源上也是很浪费。所以,这学期,我们经过研究探讨,决定不做导学手册了,而是给学生充塞的时间“自主学习”。学习形式不限,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但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或者明确目标。 3.严格要求任课教师做好分组工作,抓好学习小组建设。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要有名单记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小组评价机制,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通顺。 4.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必须做到跟当堂所学内容一致,确保训练的有用性。 5.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研读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操作模式,掌握其操作要领,领悟其变通方法。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400 余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有在校生400余名。 本专业经过13年的不断探索,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每年的专业实习检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参照《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课程要求,制定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经过培养计划的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任教师开展了“整合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如《环境卫生学》课程将原有四个分散的与水质检测相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事前做好实验设计,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从水样采集到水质分析和消毒的全过程实验,将片段式的知识点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乳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卫生质量检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性掌握乳类的卫生质量及营养价值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国家标准。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0-12-23 09:15)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我要分享 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基本程序和实施模式中“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5个阶段,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常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显著区别,然后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为背景,详细介绍了“CAD/CAM应用”和“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两个项目教学典型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大工程观 1998年,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与德国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自动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简称BAN项目),旨在学习借鉴德国高等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应用型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采用了德国“3+1”的教学模式,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十多年的改进与完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为此,本文主要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福建大田湖美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因此抓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从学情、校情出发,提出“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于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在湖美中学七年段先行先试,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预计2018年,此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全面推行。现就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试行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学校定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不定期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工作,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解决改革中带来的困惑,探索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有教师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教师对学生一百个不放心,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百个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探索实验“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分层优化”。 2、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环节:(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检测自学效果;(5)教师精讲点拨;(6)分层施教,分类指导;(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五、课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有许多方面需要探索、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有许多经验需要提炼。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个具体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合作时机不恰当、有的学生不会合作、有的合作乱而无序,真正合作的学生少。 2、学生展示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有的展示的问题价值低、有的展示的形式单调、有的展示没有重点、有的展示随意性大,真正展示的学生少。 3、教师点拨拓展不力。重点是有的抓不住学生问题的闪光点、有的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该点拨时不点拨、有的该拓展时不会拓展,教师的导学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 4、学生的“动”是表面的动。体现为有的学生身动而心未动、有的仍然是被动而非主动、有的课堂只是浅层次的“动”,课堂追求的只是表面的热闹。 5、课堂反馈检测不落实。有的没有检测内容、有的没有检测时间、有的检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检测,课堂检测、堂堂清成为一种空想。 6、课堂开放是“伪”开放。主要表现在有的课堂教师仍然讲的多、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2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点在杜郎口中学能充分得到体现。我校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前的杜郎口中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转变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势在必行。只要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一旦形成,我们的教改实验就成功了,提高教学质量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面向全体,不能关注到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学生上 课表现怠慢、不动脑筋,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生源较差,有本地农民子弟,父母识字的较少。有来自各地的打工子弟,父母工作不固定,各地辗转,导致孩子学前知识欠缺,学习较为吃力。 3、老师备课中不能很好的兼顾学情,重教轻 学,学生以听为主,不敢大胆地放手组织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以“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三、教改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邢丽平 副组长:邬琴 组员:苏瑞兰靳俊燕杨艳梅杨秀玲祁海荣吕海霞高思邬宝王春溪李慧杨慧张晓燕张瑞利周瑞琴 四、教改实验班级:三年级 实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实验教师名单:邬宝王春溪杨慧张晓燕周瑞琴刘慧秦丽媛 五、课改教学模式 现暂命名为“125”课堂教学模式。1--“一条主线”即先学后导;2--“两种课型”即自学跟踪课、合作展示课;5--“五个环节”即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六、教改实验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10月中旬、下旬) 1、召开全体实验教师教师会,组织学习实施方案,把思想统一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明确学习杜朗口教改实验是三年级近期教学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的示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

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领先、国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高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外培训取证,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截止到2010年底,学校专任教师达到555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38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为346 人,其中教授6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57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其中1人为后备人才),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26名,专业带头人达到70人,2008~2010年,学校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数达到37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47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六个重点建设专业聘请兼职教师127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教师队伍专兼比例日趋合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一)多渠道提升教师四种能力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 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改革启动以来,经过课改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全面实施了改革,至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阶段性成果。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改革的基本过程 1、课程调研 为落实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本课改小组通过大量走访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 为收集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支持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以便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课改小组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开始高职学习前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意见反馈、学生对后续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建议,以及计算机技能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影响等。 因此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的起始计算机技能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在高职学习前对 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作技能、已有信息素质程度,以及高职学习前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2) 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用于本课程的时间、预习的次数、完成的学习任务数等。 (3) 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了解学生对教材、试题库、案例库的使用意见,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 (4) 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意见 了解学生对后续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类型及学习方式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在其专业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 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 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县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 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321”课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两线一拓展”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三做”:(1)教师方面: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的基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 实施方案 大东沟教学区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巩固发展课程改革多年来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坚持“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全镇所有基础教育学校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每个学校都要有试点年级、实验班,要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的引领保障,分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范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全县开展作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原则 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本镇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创新性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真正构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农村教情、学情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此项工作的归宿。 四、组织保障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镇教学区成立了以学区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等人为副组长,各中心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以各校教导主任、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查报告 目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比较机械、保守。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酒店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酒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酒店教育,注重研究酒店业市场,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酒店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酒店教育模式。 一、建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实现轮岗定岗、五星定位。 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企业的从业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酒店和酒店产品是及时消费品,所接受的是面对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专业的实践性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而且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制定实训方案。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尤其重要。前厅管理与服务能力、客房管理与服务能力、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康乐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展概论、形体训练、计算机应用及实习、普通话的训练、英语听说的训练等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以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对上述的主要课程进行训练,掌握主要的操作要领。 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

教学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教学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为落实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和改进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措施,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3月21日—30日,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组织了部分教师对市区中职学校进行了一次集中学习和教学调研活动。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尽管各中职学校都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体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及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还是相对迟缓和薄弱,具体表现在事业的发展与内涵体现的矛盾,多年来传统的职教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也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深化。 问题一:在如何解决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学校和教师的办法不多,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 过多的抱怨学生入学质量越来越差,行为和养成习惯不好,难以管理,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我们此次调研在学校各个层面上听到最多的声音。部分学校尤其是在职中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听不进,不爱学,教师少有办法,学校也少有对策,虽说多方面的因素都有,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还是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市在职业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得

到重视,这里面既有能力和力量的有限,也有主管部门、学校和教研部门在课改问题上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纵观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推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多种形态的教学手段,在最大限度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我们感到了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在针对性、实用性的运用方面还存在的差距。 建议: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职业学校服务的是学生,学校要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服务。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的实际,学校和老师还是要积极改进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想方设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处理好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技能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阶段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系。要围绕“成长、成人、成功、成才”的育人目标和“学做人、学知识、学技能”的培养要求,更新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找出解决差异性教学的办法和途径,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实际的课程体系,努力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实施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课程目标,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实训设备的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问题二: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学校缺乏有效的具有职教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2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点在杜郎口中学能充分得到体现。我校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前的杜郎口中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转变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势在必行。只要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一旦形成,我们的教改实验就成功了,提高教学质量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面向全体,不能关注到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学生上 课表现怠慢、不动脑筋,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生源较差,有本地农民子弟,父母识字的较少。有来自各地的打工子弟,父母工作不固定,各地辗转,导致孩子学前知识欠缺,学习较为吃力。 3、老师备课中不能很好的兼顾学情,重教轻 学,学生以听为主,不敢大胆地放手组织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的原则,转变观念,以“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0 分钟要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三、教改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邢丽平 副组长:邬琴

组员:苏瑞兰靳俊燕杨艳梅杨秀玲祁海荣吕海霞高思邬宝王春溪李慧杨慧张晓燕张瑞利周瑞琴 四、教改实验班级:三年级 实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实验教师名单:邬宝王春溪杨慧张晓燕周瑞琴刘慧秦丽媛 五、课改教学模式 现暂命名为“ 125”课堂教学模式。1--“一条主线”即先学后导;2--“两种课型”即自学跟踪课、合作展示课;5--“五个环节”即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六、教改实验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10 月中旬、下旬) 1、召开全体实验教师教师会,组织学习实施方案,把思想统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明确学习杜朗口教改实验是三年级近期教学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 2、学习观摩: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牵头,带领三年级全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