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题精选】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试题精选】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题精选】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
第23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
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堂同步练习(A)]
一、堂训练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明
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

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

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自学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能够说明它的历史作用。

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3、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自学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自学指导]对于闭关政策,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既要看到其作用的支流(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其作用的主流(消极作用)。

[自主探究]清朝的闭关政策[合作探究]对比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达标反馈]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鉴真2、明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3、“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驾驶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4、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④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④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C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6、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应是()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7、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问题:(1)从年到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九十篇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九十篇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童谣见证历史。

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此童谣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鉴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闭关自守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决定性的抵制作用B、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D、不利于中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东南亚一带C、印度洋一带D、非洲南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对外自由开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戚继光B、岳飞C、韩世忠D、文天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中⑤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历史: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23课 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认定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自主学习】1.郑和下西洋(1405—1433):(1)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2)下面的航行图有些模糊,请你标出郑 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3)郑和下西洋起到了 什么积极作用?(4)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闭关政策(1)什么是闭关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2)闭关政策给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共同探究】(1)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唐朝的繁荣起到了什么作用?(2)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3)不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呢?(4)请思考,清朝和唐朝为什么会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不必写出答案)【归纳整理】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再回顾一遍。

【拓展练习】1.(2010·广东东莞)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2.(2010·山东临沂)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3.(2008·安徽中考)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0·江苏南京)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单元测试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单元测试北师大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同步测控名师导航●要点导学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405~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条件如下:(1)明朝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时期,此时明朝国力雄厚,武力强大,库藏充实,这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指南针广泛使用,天文、地理知识不断积累,为郑和远航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

(3)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等是郑和下西洋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4)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国威,并招致各国前来朝贡,正是这种开放的对外政策,才有了郑和的远航壮举。

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3)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4)郑和下西洋的主观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它指清王朝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二:一是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二是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个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北师大版拔高训练七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北师大版拔高训练七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北师大版拔高训练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水陆交通发达B、边境贸易繁荣C、城市中坊市分罝D、商业市镇兴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这一规定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大机户兼并小机户现象严重C、政府扶植手工业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阻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二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岳飞抗金B、郑成功收复台湾C、威继光抗倭D、左宗棠收复新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口岸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中外交往B、加强君主专制C、鼓励商业发展D、实行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A、北京B、广州C、苏州D、泉州【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A、社会风貌B、君权强化C、民族关系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央视新闻频道曾对“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进行现场直播。

发现明代古沉船的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郑和下西洋成功实现的条件不包括( )A、国力强盛B、造船业发达C、指南针的应用D、蒸汽机的应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A、卫温B、郑和D、郑成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的是(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防御西方殖民势力D、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答案】:第6题【单选题】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A、害怕外国人危机自己的统治B、中国工商业发达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时船队没到过的(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C、经济文化繁荣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600多年前,先后七次远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

初一历史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试题

初一历史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试题

初一历史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试题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A.明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B.造船航海技术先进C.明统治者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D.掠夺土地和财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故选C。

AB选项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条件。

D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郑和下西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原因、情况和影响。

2.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财政困难,郑和下西洋不得不被废止,故选B。

ACD选项都不是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

【考点】郑和下西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原因、情况和影响。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早半个多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练习题及答案
第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
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堂同步练习(A)]
一、堂训练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明
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