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两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最为惨痛和黑暗的篇章之一。
这两场全球性的冲突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列强之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夺愈发激烈。
2、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
欧洲列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同盟——协约国和同盟国,这使得小规模的冲突很容易升级为大规模的战争。
3、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被煽动,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局势。
过程: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卷入战争。
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分为西线和东线。
西线战场以英法联军与德军的对抗为主,进行了多次惨烈的战役,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东线战场则是俄国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交锋。
此外,战争还蔓延到了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
影响:1、人员伤亡惨重。
据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约 1000 多万人丧生,2000 多万人受伤。
2、经济遭受重创。
战争使得各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工厂、农田被摧毁,贸易中断,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3、国际格局发生变化。
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崩溃,新兴的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诞生。
4、推动了科技发展。
战争期间,军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如飞机、坦克、毒气等武器的出现和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1945 年)原因:1、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趁机崛起。
2、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复习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复习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两次战争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与伤亡,也造成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本文将重点复习这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旨在增强读者对历史的理解与思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其原因复杂多样。
以下为主要原因的简要说明:1.1 列强之间的帝国主义竞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资源,进行了激烈的帝国主义竞争。
这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
1.2 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在欧洲迅速蔓延,各民族对于独立和自主的渴望与日俱增。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民族冲突,如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紧张局势。
1.3 军备竞赛与同盟体系的形成为了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各国开始进行军备竞赛,导致军备水平空前增长。
同时,各国也组建了一系列军事同盟,形成了强弱对立的体系。
1.4 误判和错误外交决策许多国家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例如,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采取了极端行动,引发了危机。
各国双方的不理智行为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如下:2.1 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最血腥的战争之一,约有17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
战争也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破坏,许多国家陷入困境。
2.2 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帝国崩溃,新的政治实体出现。
例如,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分裂成多个独立国家,使得欧洲地图发生了剧变。
2.3 对德国的巨额赔款与领土削减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承担了战争的全部责任,并被迫支付巨额赔款。
此外,德国还失去了一部分领土,这导致了德国的经济崩溃和民众的不满情绪。
2.4 国际关系体系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
国际社会成立了国际联盟,旨在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世界大战的起源

世界大战的起源(正文)一、引言自上世纪末至今,世界上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全球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这两次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战争本质的深思。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呢?本文将探讨世界大战的起源,并分析其中的因素。
二、经济冲突与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扩张和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冲突。
各国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展开了殖民争夺战,这种经济竞争最终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敌对情绪的加剧。
同时,在这个时期,民族主义的思潮在欧洲兴起。
民族主义者追求自身民族的独立和权益,他们主张各个民族应该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这种民族主义思潮也导致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进而成为导致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军备竞赛和同盟体系军备竞赛是世界大战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各国开始大规模地提升军事实力。
各国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强武装力量的建设,并积极研发新的武器和战术。
与此同时,欧洲的国家之间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同盟体系。
这些同盟体系以保障成员国的安全为宗旨,但同时也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和敏感。
当一个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时,其同盟国也将被卷入战争之中,进而引发更广泛的战争。
四、政治争端和领土争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政治争端和领土争夺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例如,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以及紧张的国际关系,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此外,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也是导致世界大战的重要推动力。
在殖民地时代,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进行争夺和占领,而这种争夺和占领行为引发了国际关系的剧烈对抗。
五、总结综上所述,世界大战的起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经济冲突、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同盟体系、政治争端和领土争夺共同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总结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总结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两场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本文将归纳总结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并对其产生的长远影响进行分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崛起等等。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奥匈帝国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其他国家的卷入,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协约国和中央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其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导致了德国的削弱和失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此外,世界观念的变化、妇女权益的提升、国际关系的调整等也是战争的重要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的复仇心态、乔治·肯南·卢斯的扩张主义等都是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
这场战争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战争集团:同盟国和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各地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其次,战争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冷战的爆发和军备竞赛的加剧。
此外,纳粹德国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也使全世界对人权和民主产生了更深远的思考。
三、两次世界大战的长远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而且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激起了人类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战争导致了科技的进步,如核武器的发展、航空技术的突破等。
此外,战争还加速了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促进了民族自决的实现。
总结起来,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它们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与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等因素有关。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变革性的时期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影响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归纳。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1.1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多个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a)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竞争——国家追求殖民地和资源的争夺引发了紧张局势,导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b) 军备竞赛——国家之间为了提升自身军事实力,不断加大军备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c) 民族主义和民族冲突——各国间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族冲突逐渐升级。
d) 君主主义和同盟体系——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结盟与文化冲突加剧了紧张局势。
1.2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a) 无数人的牺牲——大量的士兵和平民在战争中丧生,导致人口减少和伤残问题。
b) 阵亡和伤残人员的问题——战争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加剧了社会动荡。
c) 崛起的新兴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君主制国家的解体以及新兴国家的崛起。
d) 瓦解的殖民地秩序——欧洲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导致多个殖民地获得独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2.1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多个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a)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扩张主义和侵略行为引发了紧张局势。
b) 寻求资源和领土——日本和意大利为了获取资源和领土,向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c) 刚占领法西斯的意欲之国家的觊觎——德国和意大利分别侵略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d) 列强的不作为——国际上的动荡形势导致一些列强不愿采取决定性措施维护和平。
2.2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包括:a) 巨大的人员伤亡——战争中数以百万的士兵和平民丧生,战争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民众。
b) 崩溃的帝国和殖民地体系——战争导致了日本帝国的解体以及多个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独立。
c) 冷战和冷战格局的形成——盟国间的胜利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世界大国之间的势力平衡重塑。
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
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2.社会根源(导火线):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3.历史原因: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4.直接原因: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
这些事件充分说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战争是二战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5.加速原因:英、法、美祸水东引战略以及绥靖政策和苏联的祸水西指,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美等国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同时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本能的仇视,尽可能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法西斯国家扩张欲望。
这种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历史微型课世界两大战争的原因

历史微型课世界两大战争的原因[正文]历史微型课:世界两大战争的原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两次大规模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两次战争的原因。
一、经济冲突和领土争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各国间的经济冲突和领土争端。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了追求殖民地和市场,不断扩张其帝国势力,导致了殖民地和领土的分配不平衡。
这使得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和领土争夺压力,最终引发了战争。
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大战结束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各国之间仍存在领土纷争和经济冲突。
此外,德国因第一次大战的失败而面临经济崩溃和民众失业的问题,这为纳粹党上台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了全球的危机和战争爆发。
二、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受到了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欧洲国家强调本族民族主义,试图通过扩张领土、争夺影响力来增强自己的国家实力。
而帝国主义思潮则使得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更加激烈,导致了更多的冲突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崛起与德国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潮密切相关。
希特勒通过煽动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实施了一系列侵略行动,并试图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
同样,日本也出于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动机,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了侵略。
三、政治体制的矛盾与对立政治体制的矛盾与对立也是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国结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协约国和同盟国。
这种相互对立的体制使得局势不稳定,最终引发了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纳粹轴心国摒弃民主政治,建立起专制政权。
他们的极权主义和侵略扩张的目标与其他国家的民主体制和国际秩序形成了深刻的对立。
这种政治体制的对立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战争。
总结起来,导致世界两大战争的原因包括经济冲突和领土争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潮,以及政治体制的矛盾与对立。
历史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影响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两次全球性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两次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轨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政治矛盾,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帝国主义竞争导致了欧洲列强之间的领土和经济利益争端。
各个国家为了获取殖民地和资源,展开了残酷的争夺。
其次,军备竞赛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氛围,各国相继增加军队规模和军备投入,即“军国主义”在欧洲的蔓延。
第三,民族主义兴起使得地区内少数民族争取独立,并寻求民族自决权。
最后,同盟体系的形成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对立和敌对态势,主要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组成的“三国同盟”以及以法国、俄罗斯和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形成了对峙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资本损失,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了大量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为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国际社会成立了国际联盟,旨在维护和平与安全。
其次,战争破坏了欧洲的经济体系,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战后,各国进行了经济重建,也推动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
再次,战争加速了各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革。
俄国革命爆发后,社会主义运动迅速扩散,影响了整个欧洲。
此外,战争还加强了女权运动和劳工权益保护的呼声,推动了一系列社会改革。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解决欧洲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要求付出巨额赔款并承担全责,这引发了德国人的强烈不满和恐惧感,为纳粹党的崛起创造了土壤。
纳粹党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对欧洲以及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更为复杂。
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未解决的问题、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资源争夺、领土争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战后处理的不彻底和不公平
•
背景: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
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
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
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
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
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
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
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因 两 同盟国:
发 展
大 德意奥
原
协约国: 英法俄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规律— 根本原因
• 2、各列强间的矛盾激化—主要原因 •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
原因 • 4、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导火线
总结:
综合以上多种事实证明,我们研究小组认 为二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出现在世界 局势上.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 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经济危机与战争的关系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 严重的经济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 危机,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激发了资本主 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使资本 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 界形势的紧张。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 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他们进一 步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歧途, 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以转嫁社 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危机。二战因此爆发
新奴役。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
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 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 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 治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
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 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 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遭受宰割而拥有极 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和
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 • ·不得组织空军。 • ·不得进出口武器。 •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四、战争责任 •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为什么会不平衡?
• 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 同;
• ②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程度不 同;
• ③各国人民民主意识、参与意 识强弱不同.
3.利益驱使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 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 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 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 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五、战争赔偿 •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
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德国对条约的反应
•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 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似乎德国并未意识到他 们对发动战争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已经战败, 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 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二、疆界的决定 •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
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 •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
•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 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 国在山东的权益。
•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4.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盾三 大 矛
烽烟再起
伟大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红色狂飒——十次突击
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美军攻克硫磺岛
和平与自由的降临
“胜利之吻”
武汉欢庆胜利 苏联胜利日阅兵
但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 入战争中,它对人类靠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第一次世 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 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 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 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 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 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 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 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 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 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 下了祸根界霸权 ……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 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 奥匈国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 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 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 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 的愤怒和复仇情绪。正如法军元帅福煦 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 休战。”
凡尔赛和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
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 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 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亿人,直接军 费开支总计约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 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 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 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凡尔赛和约
三、军事上的限制 • ·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 ·海军员额限制在15,000员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
• 后来成立的魏玛临时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总 理谢德曼被迫决定接受条约,随后陆军总司 令兴登堡称德军已无力再战。1919年6月28 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新成立的魏 玛共和国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决定接受条 约。
• 随后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 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 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 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 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 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 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 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 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 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 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 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而他们却 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 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 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 了广泛共鸣并被纳粹党所利用。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 一、根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这场由资本主义大国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前所未
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 爆发原因:1.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
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2.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大批 工人失业。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3.国际市场上滞销 的农场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4.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狂 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 崩溃准备了条件。5.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贷款,德国以 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过度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 因。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 • +表现:到处是一片萧条,银行倒闭,工商业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 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农民收入减少,濒于破产。各地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 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这时,法 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各国间矛盾和摩擦尖锐。 • 特点;1.范围特别广 2.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 经济危机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 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 界,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 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为了尽快摆脱困境。 美国罗斯福上台,大刀阔斧的对经济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 政”。而德国日本却走上了法西斯的歧途,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 侵略,以转嫁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欧亚策源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