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钗黛诗词赏析(原创)

合集下载

红楼梦诗词研究——黛钗诗词对比

红楼梦诗词研究——黛钗诗词对比

红楼梦曲
〔第二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 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 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 案,到底意难平! 〔第三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 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 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咏菊花诗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解


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 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 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看他讽刺宝林二人着手。】 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
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 同。】 【原作“借得梅花一线魂,从诸本改。】 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柳絮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
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 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 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 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

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

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

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

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

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痛苦和遗憾。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

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钗“愁”与黛“怨”——《红楼梦》两首《咏白海棠》诗赏析

钗“愁”与黛“怨”——《红楼梦》两首《咏白海棠》诗赏析

钗“愁”与黛“怨”——《红楼梦》两首《咏白海棠》诗赏析《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写到“探春结社”(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六册),这个由七人组成的诗社,在成立当日就举行了以“白海棠”为题、以“门”为韵的七言律诗现场写作比赛。

红楼女儿是敏于感受美、善于鉴赏美、精于创造美的精灵,白海棠激起了她们的雅趣诗兴。

一炷三寸长、灯芯草粗细的“梦甜香”未待燃尽,先是探春,继而宝钗,后面黛玉相继完卷。

“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的稻香老农李纨最后作出的评判是:“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指黛玉写的“半卷湘帘半掩门”诗——括号内为作者注,下同),若论含蓄深厚,终让蘅芜(宝钗)。

”社长探春随即说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黛玉)当居第二。

”七人中,只有宝玉对这个评价略有微辞:“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

”这一小插曲只表示宝玉采用了“以人为本”、先入为主的文学评论方式,可以不采纳。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

蘅芜君薛宝钗写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高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潇湘妃子林黛玉写的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之前,迎春曾提议要“先赏后作”,宝钗以为不必,即便“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

可见,白海棠是托物,真正要表达的是写作者的“兴情”。

这两首诗,不仅表现了钗黛迥然异趣的风采神韵,同时也打上了她们性格命运的印记。

宝钗诗第一句借白海棠自喻,“珍重”是刻意而为,有加意爱惜之义,极写这个出生于皇商世家的豪门闺秀端庄矜持的仪态。

第二句透过“自携手瓮”一层,可以看出宝钗是个“有为”的人,她的人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作为贾府的客人,她进入贾府,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竞选宫中的才人赞善,从此一登龙门做人上人,光宗耀祖;二则当首选计划落空,退而求其次,争当宝二奶奶,实现金玉良缘。

钗黛结好除心防赏析

钗黛结好除心防赏析

钗黛结好除心防赏析蘅芜君,潇湘妃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不离妃,妃不离君。

所以我认为这个妃子应该不是对应北静王的,钗黛多好!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的善良真诚,让大观园里的这些才情女子爱她敬她,湘云、岫烟等唯她是瞻,她甚至改变了红楼里最聪明最敏感的黛玉,成为金兰之好。

曹公写钗黛关系时的回目: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我们查一下什么是金兰契。

百度里是这样解释的:《“香闺结友倍情痴, 盟重金兰不疑” ——近代中国的女同现象》一文里如此描述,缔结金兰契的女性之间情逾骨肉,相恋相依,为了在一起生活相约终身不婚,或者已婚的也拒绝返回夫家,这更接近于一种恋人或伴侣关系。

金兰契的关系比较多见于珠三角地区,以广东顺德最为有名,同时在湘南地区也有发现。

目前比较早的关于金兰契的记载,出现于清朝前期。

如乾隆年间的《番禺县志》记载:“其俗尚矜,往往厉奇节至于过中。

国朝百年来,番禺一邑其所称贞女者志不绝书,而其甚者相约不嫁,联袂而死。

”“相约不嫁,联袂而死”实际上就是金兰契的早期形态,只是还没有后世比较成熟的仪式形态罢了。

金兰契不同于金兰,结义金兰,同生共死类似异姓兄弟姐妹的关系。

而金兰契在当时是严重反礼教的,中国古代礼教上,贵族士大夫的男男关系是可以允许的,所以有断袖、龙阳等等;女女关系却是绝对禁止的。

曹公却把黛钗的关系定义为金兰契,你们说钗黛的关系如何?可以同生共死的姐妹关系?我觉得说是女同,说是CP,说是灵魂知己都不为过。

读红楼,对于黛玉大家应该基本看得明白,读者们主要还是看不清宝钗,特别是程本流行以来。

在知乎里都很明显,喜欢黛玉的远多于宝钗。

我想主要原因一个是续书的不好作用,第二是实用主义和宫斗。

我个人也曾喜黛过钗,但曹公本意是钗黛双峰,可惜无后文了。

钗黛的关系,这里说说钗黛合一。

蘅芜君,潇湘妃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不离妃,妃不离君。

所以我认为这个妃子应该不是对应北静王的,钗黛多好!钗黛两人虽然表象不同,但共用一个判词、一首曲,实为一体,这就回到了钗黛合一上来了。

咏白海棠薛宝钗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赏析1. 求解《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咏白海棠》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

“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

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

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

“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

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

“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

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2. 如何赏析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林黛玉,是心细如发,内心极度敏感的一个少女.从进贾府伊始,其行为举止莫不小心翼翼,深恐有失礼仪,从而被贾府的人小瞧.基于这种心理,她平素以清高的外衣来掩饰自己那颗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心.林黛玉的性格形成,我认为和她所处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在贾府之中,勾心斗角,关系复杂(曹先生原著是这么说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宝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的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场所),所以她必须保护自己,林黛玉不像薛宝钗,在贾府又有亲人照顾,且出身名门,所以与外界少接触也许是林黛玉唯一能够躲避纷争的做法,更何况以她的身份,又能如何与人争长论短(原著中有一段送花的情节,最后两支是宝玉送与了黛玉的,她因此说:“别人挑剩下的,反倒送与了我”反映了林的性格,明知无法争长论短,却气苦无依.第七回)林黛玉的人际关系不如薛宝钗原由如此.林黛玉的性格从她写的诗中也可反映出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遮遮掩掩恰似娇羞无限,半遮半掩又如其人,让人如觉雾里看花;冰土为盆,虽高雅脱俗,却让人读来有无人间烟火的味道,以白海棠一株小花,却让她抬得如此之高,有自抬身价之嫌,又有自命清高,不凡之意.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此句妙在两个字上:偷和借.由此两字可以看出,林黛玉绝非薛宝钗那样的大家闺秀,实乃小家碧玉.这两个字虽用得绝妙,却显得太寒酸了!实非大户人家子女的手笔,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在贾府的吃穿用度方面可能不宽裕.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把白海棠的形象喻作嫦娥,倒是一个不差的拟人修辞,但差在缝缟袂.为什么这么说呢?文人笔底的文字一般反映的都是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林黛玉之所以写得出这样的诗句,势必自己亲身经历过.同时嫦娥的似人修辞,却可以看出林黛玉可能常常孤单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解闷,打发时光.下句写“秋闺怨女”则更悲苦.人都形容少女闺房为“春闺”,而“秋闺”则说明此房中的女子则已经成为大龄青年矣,能不成为“怨女”吗?能不哭吗?此二句虽写出白海棠惹人怜爱的形象,实则写的是自己要人疼惜的心理.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是啊!自己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没人能理解我啊!累了,倦了的时候,伴着西风,等着黎明(夜已昏,用词相反,实则是写天已亮了)曹先生乃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奇人,吾不敢妄加评论.但他从人物角度出发的诗作实乃奇观,深感佩服!引篇解析乃是我个人片面之词,供自己闲暇品尝之。

红楼诗词《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原文及鉴赏

红楼诗词《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原文及鉴赏

红楼诗词《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诗词《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原文及鉴赏【导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警幻仙姑)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1),堪怜咏絮才(2)。

理解林黛玉容易,理解她不容易——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

理解林黛玉容易,理解她不容易——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

理解林黛玉容易,理解她不容易——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展开全文理解林黛玉容易,理解她不容易——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2017-11-08 红楼梦/爱情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鉴赏:此诗是薛宝钗在大观园诗社开社时所作同题诗歌,乃蘅芜君夺魁之作(李纨评),艺术水准很高(不下潇湘妃子)。

这首诗不仅昭示了宝钗的性格和命运,暗含一种“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风流态度,而且特别符合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诗歌标准的评价,像什么“温柔敦厚”“格调”“肌理”之类的评价似乎都可以用在这首诗身上。

仅仅这样似乎也无法说它出色,关键是它还蕴含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细品之,似乎比潇湘之作更耐咀嚼。

当然,二者风格不同,如春兰秋菊(林妹妹是春兰烂漫的话,宝姐姐就是秋菊芬芳),各有特色,抛却封建文人的视角,不应该有所谓高下之分。

首先来看第一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明明题目是写花,却实为写人,这也是为了突出每个人的不同形象。

不过,林妹妹的《咏白海棠》似乎将人花合一得更无痕和彻底,而宝钗的却只是写心迹。

即便本人长得娇艳如花,却也不肯轻易抛头露面,故而道得一个“珍重”。

这“珍重”里有自重,也有自傲,显而易见一般人是很难有机会窥察到她的内心的。

明明是白天,却因“珍重芳姿”而昼“掩门”,这也暗示了宝钗含蓄内敛的性格,不似林妹妹一般锋芒毕露。

“自携手瓮灌苔盆”说明她对花儿十分珍爱,又间接照应了前一句的“珍重”(不是珍重如何亲自浇水?)。

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

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

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

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

我们似乎可以说,这“芳姿”,这浇灌,其实都是为的她自己,指的是她为了培养自身的修养气质才华等等所做的一切。

这白海棠,自然也是她自己——一朵盛世“白莲花”(这里用网络义,不过毕竟人家写的是白海棠其实无所谓了,好像这个花儿只要是白色的是哪种无所谓了,《红楼梦》里宝钗抽中的花签实际是牡丹)。

《红楼梦》中林黛玉唯美诗词品鉴

《红楼梦》中林黛玉唯美诗词品鉴

《红楼梦》中林黛玉唯美诗词品鉴《红楼梦》中林黛玉唯美诗词品鉴引导语:《红楼梦》中林黛玉是这部经典之作的女主人公,那么哪些唯美诗词是写她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林黛玉唯美诗词品鉴,欢迎大家阅读!一、《世外仙源》(匾额)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命众妹题一匾一诗,林黛玉做了《世外仙源》。

人说诗词最忌讳动词,然则在笔者看来,本首诗作全然以动词取胜。

全诗清新自然,华丽中透出的也全是素雅。

二、《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杏帘在望》是元春省亲的时候,林黛玉作弊替宝玉而作,脂砚斋的批语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

这首诗作,或许也是贾宝玉整日醉生梦死的背景吧。

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此诗的得力之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颔联。

其实,林黛玉似乎也是一株白海棠。

没有香味,却非常的有风骨,能够感染人。

林黛玉孤高的性格,在别人看来,就是其人格没有让人亲近的香味吧。

但是她却遗世独立,让人爱,又让人有遗憾。

四、《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五、《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六、《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重芳姿昼掩门, 【蒙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
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 ……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 稿】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 雪招来露砌魂。 【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 ,终不肯作一轻浮语】淡极始知花更艳,【庚辰 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 更幽”也】愁多焉得玉无痕。【庚辰双行夹批: 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欲偿白帝凭清洁,【庚 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 不语婷婷日又昏。
月窟仙人是嫦娥,“缟袂”是飘逸的广袖。拭啼痕,又是黛玉之态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同谁诉”是说孤独。“倦”有病容,再加 “倚西风”更见凄寒。可与 宝钗“不语婷婷”比较。“夜已昏”比“日已昏”光线更昏沉暗淡,意 境悲凉。
这是黛玉的诗。李纨认为风流别致。
请问:甲乙丙丁分别是谁? 黛玉);乙(宝玉 );丙( 宝钗 甲( );丁(探春 )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真 题 回 放
指出下列诗句或曲词各出自《红楼梦》中何人手? 并指出诗句中透露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A.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B.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C.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D.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A:宝钗,理性,对权力富贵有强烈的向往之心 B:黛玉,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孤傲不阿 C:宝玉,情深意重,对生命充满爱惜珍重。 D:宝琴,英气豪迈,超凡脱俗。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柳絮词
指出下列柳絮词 是谁写的? 体现了作者怎样 的性格特点? 从哪里看出来?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唐 多 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 林黛玉写的。 个性特点:忠于爱情,多愁善感,由柳絮的飘 零,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寄人篱下,情绪幽怨 感伤。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猜猜这首菊花诗是谁写的?体现作者怎样 的性格特点?
簪 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探春写的。性格:豪迈洒脱,高标超然。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临 江 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 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 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写的。 个性特点:华丽不失沉稳,理性又不失热情, 洞明世相,看淡聚合,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昂扬 斗志。
名 著 复 习 系 列
《红楼梦》之
诗词与性格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真 题 回 放
《红楼梦》咏海棠诗那一回, 甲问道:“你们都有了?” 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看了这句, 乙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 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 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丙稿。”丁 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 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偷 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 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庚辰双行夹批: 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娇羞默默同 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看他
终结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气。逸才仙品固让颦儿 ,温雅沉着终是宝钗。今日之作宝玉自应居末】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借两字奇巧别致,用梨蕊形容其白 想象力极强,只有冰土玉盆才能培育出如此淡雅芳香的花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一缕魂”必是黛玉口吻。纤弱,袅娜,不胜风力之状跃然而出 。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菊 花 诗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菊花是诗题是谁拟的?体现了怎样的思路顺序?
是宝钗和湘云一起拟定的。依次是: 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 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菊》;访之既 得,便《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是《对 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是《供菊 》;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便《咏菊》;既 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便《画菊》;既为菊如是 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便《问 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便是《簪菊》; 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写菊花 的影子《菊梦》斜菊花入梦;最后是《残菊》总收 前题之盛。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限 “ 门 盆 魂 痕 昏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是谁的诗?李纨对此如何评价?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评价?
“婷婷”,美好状,并无病态忧愁,反是一种含蓄内敛稳重之态 。
这是宝钗的诗,李纨说含蓄浑厚,定为第一。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是谁的诗?李纨对此又作如何评价?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评价?
《 红 楼 梦 》 之 诗 词 与 性 格

珍重,可以指花,又可指人。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洗出,可见颜色微红。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此句可说花色淡雅。也可说人生态度低调含蓄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玉无痕,一说,形容花瓣上的褶皱,是因为愁多而致。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指出下列诗句或曲词各出自《红楼梦》中何人手? A.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B.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C.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D.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A:探春《簪菊》 B:宝钗《忆菊》 C:湘云《对菊》 D:黛玉《菊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