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解释

合集下载

红楼梦诗词解读

红楼梦诗词解读

红楼梦诗词解读红楼梦诗词解读一、导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瑰丽多姿的古代小说长卷”。

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逐一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美丽与哲理。

二、“黛玉葬花”系列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诗出自第五十七回,黛玉在芳官的葬花活动中,由于伤感失落而写下。

诗中表达了黛玉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并以此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2. “葬花吟”这是黛玉在第九十七回出殡时写下的诗,表达了她对自我的颓废和对人世间事物的无奈和痛惜。

通过婉转悲伤的词句,展示了黛玉敏感的情感世界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三、“秦淮烟草之歌”1. “斜阳照墨池,绿水青芙蓉。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窗。

”这是贾宝玉在第五十九回到花袭人府中时,对即将过去的时光感叹所写的词。

词中抒发了他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四、“蝶恋花”系列1.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悲悼暴风雨中重逢时的对话。

贾宝玉用此词来表达他对黛玉的爱慕之情,将黛玉比作花朵,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纯洁美丽的赞美。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贾宝玉在第二十五回梦游大观园时所见的画面。

词中以文人意境描绘出了一树牡丹的美态风姿,将牡丹与少女相比,表达了作者对花与人之美的联想和赞美。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一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贾宝玉在红楼初建时,对庆幸自己遇见的人与事表示感慨时所写的词。

以红楼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激之情。

六、“夜雨寄北”系列1.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贾宝玉在第十六回悼薛蟠时写下的词,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词句婉约而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七、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集诗词之美于一体的艺术之作。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为故事情节增添了魅力,也成为了人们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几首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鉴赏。

第一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草虫刚过雨初晴,葵叶向阳嗅袅袅。

翠毛红袖间移动,转娇不动又脉脉。

”这首诗出自《贾环赞》中,诗人通过描绘草虫在雨后初晴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诗中的“翠毛红袖间移动”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虫轻盈的动态,以及娇弱而又迷人的样子。

这首诗词在语言之间的运用非常巧妙,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意境。

第二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用了元稹的一首《遣怀》。

“原来是新丰送舅家,小园昨夜东风啊。

酒闲早上花含露,雨歇未眠云欲霞。

”这首诗出现在贾母荣府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送舅家,小园中春风吹拂、花朵含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恬静的语调,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红楼梦中温馨而又雅致的环境。

第三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别房巧笑情偏妩,傍人芳插玉晨砂。

双脸和云韶伎舞,一声冰碎水金华。

”这首诗出现在贾琏与秦可卿暗通消息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描绘贾琏与秦可卿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两人之间脆弱而又深厚的感情。

诗中的“别房巧笑情偏妩”,以及“傍人芳插玉晨砂”等词语的运用,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情感的复杂和缠绵。

第四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

“潇湘何事等闲空,夜夜声声尘梦红。

最冻初冬雁栖树,恨书剪刀过对弄。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身陷绝境时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潇湘妹子的哀愁和心事,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苦闷。

诗中的“夜夜声声尘梦红”,以及“恨书剪刀过对弄”等词句的运用,深入挖掘了红楼梦中对爱情的无奈和痛苦的描绘。

通过以上几首诗词的鉴赏,我们不难发现,《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在情感表达上独具创新,而且对于描绘场景、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个形象鲜明、内心复杂的角色,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歌不仅在情感表达上丰富多样,而且在意境描绘上独具匠心。

下面我们将一同来欣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几首诗歌,并对其进行解析和品评。

1.《省亲诗》手植丹桂青云树,别祝恩光度太虚。

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离京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

贾宝玉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寓意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

其中,“丹桂青云树”暗喻母亲的高贵,象征着对母亲的赞美和祝愿。

而“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预示着贾宝玉心灵的彷徨和不安。

2.《葬花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草,争折花枝贴画屏。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花园中看到落花的时候。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花谢花飞的情景,表达了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感伤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游丝、落絮、绣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谢的景象。

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则寄托了贾宝玉对生命的期待和对长久幸福的向往。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江南游玩的时候,他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氛围。

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色,给人以生动的感受。

而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贾宝玉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富有意境的描绘而脱颖而出。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人生的追求。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歌不仅是小说情节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挖掘和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

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

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

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

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

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痛苦和遗憾。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

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红楼梦》诗词鉴赏(五)

《红楼梦》诗词鉴赏(五)

《红楼梦》诗词鉴赏(五)嘲顽石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诗词鉴赏】第八回写宝玉去探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宝玉把玉解下来递给宝钗。

就在此处,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诗。

女娲补天丢弃不用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人世,变成了通灵宝玉,同时又是贾宝玉其人。

这是作者凭空虚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它荒唐而又荒唐。

石头由自由自在的神物,变成一个被人百口诮谤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否定,其实是作者在发抒他对人生社会幻灭后的愤激情绪。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暗示宝钗、宝玉夫妇命运蹇涩,将由花柳繁花的顶峰,跌入贫困凄凉的底层。

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显得很突兀,然而只有这样出入意料的有“分量”的句子才能把全诗结住。

它告诉读者,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转眼即逝的过程,最终全告毁灭。

书中这类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讳言,其作用是消极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要会读,会分析,作正确的弃取。

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通灵宝玉铭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金锁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诗词鉴赏】这四句铭文分别铭刻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出现在第八回中。

这两句铭文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

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

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

其实不过是表面吉利的两句空话而已。

谜语十首贾环谜语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诗词鉴赏】第二十二回书中写元妃从官里派太监到荣府送谜语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也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给元春猜。

红楼梦诗词注解

红楼梦诗词注解

红楼梦诗词注解红楼梦诗词注解《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里面也写着很多的诗词,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红楼梦诗词注解,一起来看看吧!一、惜春原文:后面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译文: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长久,道装一披立刻改尽当年红装;可怜那侯门闺秀的千金小姐,孤独地睡在青灯和古佛身旁。

注解:勘破句:勘,仔细审查;勘破,看破;三春,指暮春;时值春末,所以说盛景不长。

又,三春,隐指元、探、迎三春,惜春从她们“景不长”中看破了世情,决心出家。

缁衣:指道装。

绣户:富贵人家的闺房。

青灯:清冷的灯光,指寺院里幽暗的灯光。

二、王熙凤原文: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译文:鸟中的凤凰偏偏生活在末代,人们只知道夸赞她一生的才干;试看那“听从”“冷漠”“休弃”三部曲,哭返金陵的结局更使人悲哀。

注解:凡鸟:“凤”的拆字,隐王熙凤名。

一从二令三人休:拆字,指贾链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最初是听从,然后是冷漠,最后是休弃,曹雪芹原书只有八十回,凤姐的结局是否如此不得而知,高鄂续书,也没有凤姐被休事。

三、巧姐原文: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纱:势败休荣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译文:势运衰微就不要说那当年的阔气,家业凋零也不要说什么骨肉之情;因偶然帮助过一位村妇,到后来才巧遇救命恩人。

注解:家亡:家业凋零。

村妇:指刘姥姥,此二句写王仁、贾芸拐卖巧姐,为刘姥姥所救。

四、李纨原文:后面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披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好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译文: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结子又凋残,到头来谁象她那样幸运有盆兰;冰水虽好难免消融空使人嫉妒,白白地专供别人作无谓的笑谈。

注解:桃李句:桃李,一“李”字,完与“纨”同音,暗喻李纨名字。

《红楼梦》诗词鉴赏:史湘云诗

《红楼梦》诗词鉴赏:史湘云诗

《红楼梦》诗词鉴赏:史湘云诗史湘云诗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诗词鉴赏】海棠诗社刚成立时,湘云不在场。

过后,宝玉特意把湘云请来。

湘云来后,兴头极高,立即依韵和了如上两首。

湘云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宝钗就要数到她。

她像宝钗一样健美,像黛玉一样聪明,是一个介于薛、林之间的人物。

首里的“自是霜娥偏爱冷”、“秋阴捧出何方雪”,隐指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薛宝钗;“非关倩女亦离魂”、“雨渍添来隔宿痕”,隐指在苦恋中魂牵梦惹、沼渍不干的林黛玉。

第二首里,为“悲秋”而“断魂”的是林黛玉。

被“晶帘”隔破的花影,也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水中月”、“镜中花”之类关于宝、黛爱情的判词。

相对的,花难寻偶、玉烛滴泪等句,也像是隐指宝钗未来的“寡居”生活。

湘云的诗说了宝钗,又说了黛玉,也就等于说了她自己。

虽然我们已无法知道曹雪芹如何写她的结局的具体情节,但“湘江水逝楚云飞”、“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词已说明了她的结局同样是凄惨的。

她将像黛玉那样为婚姻悲剧而哭泣,像宝钗那样过孤寂无着的生活,当然情节不会雷同。

细细琢磨,可知曹雪芹为书中人物代拟的这些诗用了苦心,读者不可忽略其寓意。

因为这些诗既要咏物,又要加进寓意,两面都要兼顾,诗意就要朦胧些,不会丁是丁、卯是卯那样确定,所以我们理解时也不可太凿。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红楼梦诗词及鉴赏篇1《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词鉴赏】《红楼梦》的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识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奇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

石头的经受,便是贾宝玉的经受;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曹雪芹的影子。

《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痴,谁解其中味?【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诗词鉴赏】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如今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由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知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荣禧堂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诗词鉴赏】第三回书中写林黛玉在贾雨村护送下,来到荣国府外婆家。

见过贾母等人后,又去拜见其舅父贾政,中间经过荣国府正堂——荣僖堂,看到这副对联。

荣禧堂是荣国府的中心建筑。

“荣禧堂”斗大的三个大字是皇帝亲笔“书赐荣国公贾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还宸翰之宝”,这在当时社会是至高无尚的荣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解释《红楼梦》诗词解释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都说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

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

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

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

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注译:笏满床:笏,古时朝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象牙或木质的板,故又称象简,上记载事项以备忘,故又称手板,笏满床,是说家中做官的人多。

强梁:凶暴强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把具有反抗性的人也称为强梁。

膏梁:膏,肥肉,梁,精华,这里是富家子弟的省称。

他乡是故乡:在这里他乡是指功名宝贵、妻子儿女等尘世生活,故乡,指超脱一切尘世生活而归空幻虚无死亡。

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里是说空为别人忙碌。

四、警幻仙姑赋原文: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鬓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娥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行。

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

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琢;比美人之态度兮,风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

其静若何,松立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池沼;其神若何,月衬寒江。

一一远惭西子,近惭王墙,生于何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译文:仿佛鸟儿刚离开柳林,又象蝴蝶新飞出花房。

只要美丽的仙子在那里一走动,院中树上鸟儿就露惊奇模样;她的脚步刚要到的时候,身影儿早已过了九曲回廊。

仙子的衣刚一飘啊,早闻到浓郁的兰麝芳香;荷花般的衣将要动啊,已听到环佩声叮叮当当。

脸上的笑窝象春桃啊,流云似的发髻装饰着翡翠;张的嘴辰彷佛樱桃啊,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

看那苗条而匀称的腰肢啊,颤摇摇象雪花飞舞微风回荡;和珠玉钗环的光彩相辉映的啊,是描眉的鸭绿贴额的鹅黄。

在万花丛中时隐时现啊,生气和高兴都是一样;在清水池旁浏涟玩赏啊,风吹衣带象要腾空飞扬。

蚕须般的眉儿将要皱起啊,似要说话而却又未语;象踏着莲花的脚步刚一挪动啊,想要停步却仍然在行。

我羡慕美人良好的德性啊,象冰那样清澈象玉那样光亮;我爱慕美人的华丽衣裳啊,灿烂的花纹闪烁发光。

我爱慕美人的容貌啊,如同香料塑出玉石雕成一样;把美人的神态风度比作什么啊,就象凤在飞舞龙在翱翔。

她的洁白象什么?是早春的白梅带雪开放;她的纯洁象什么?是秋天的暮草披着淡霜。

她的安静象什么?犹如青松挺立在幽谷;她的艳丽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池塘。

她的文雅象什么?好似长龙在曲折池沼游荡;她的神采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秋江。

这样的容貌远说使西施惭愧,近说也使昭君羞愧难当。

美人啊你生在何方?你何处?你若不是从王母娘娘那里赴宴归来的瑶池里最漂亮的姑娘,也一定是吹箫乘凤飞去的仙宫里无与伦比的弄玉下降。

注译:荷衣:用荷花做的衣裳。

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叫坞。

袂:衣袖。

靥:面颊的笑窝,称洒窝。

云髻堆翠:云髻,云彩状的发形,古时都用云字形容妇女的头发黑而多的样子,翠,绿色的宝石。

楚楚:鲜明的样子。

的的:鲜明光亮的样子。

蛾眉欲颦:蛾,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古时用它比如妇女美丽的眉毛,颦,皱眉。

莲步:古时称美女的脚步为莲步,《南史齐东封侯记》: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妓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也。

闪烁文章:闪,火花跳动的样子,烁,光亮闪动,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

风回雪舞:旋风吹得雪花飞舞。

凤翥龙翔:翥,高飞,翔,翱翔。

素:未染的丝,此作白色解。

王嫱:即王昭君,古代著名美人,汉元帝时宫人,后被远嫁匈奴。

紫府无双:紫府,仙府,无双,独一无二的。

判词五、晴雯原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人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译文:雨后的明月多么难遇,灿烂的云霞容易消失。

刚强的心比天高,奴婢的身份这么下贱。

美丽聪明,招来了怨恨。

年青青就死去了啊,全因为污蔑和流言。

只有那多情公子,空自把你思念。

注译:霁月句:霁,雨住天晴,霁月:雨后月出,点出晴雯的晴字,彩云,成花纹的云彩,点出雯字,难逢和易散寓意晴雯的生活遭遇都不好。

心比天高:指她的反抗性格。

风流句:风流灵巧,指晴雯的美丽聪明。

寿夭句:未成年死去叫夭,寿夭,年岁不大就死去了。

多情公子:指宝玉。

六、袭人原文:观后面画着一簇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译文:说什么性情温柔心地和善,空夸品德美好象秋桂春兰;令多少人羡慕那优伶有福,谁知道公子反而与她无缘。

注译:优伶:旧时对歌舞戏剧艺人的称呼,她后来做了蒋玉函的妻子,故说优伶有福。

七、香菱原文:首页也是画,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蓬枯藕败。

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译文:菱根儿挨着莲花在脉芳香,一生的命运实在令人悲伤;自从那薛蟠娶了夏家金桂,致使美丽的灵魂返归天上。

注译:致使句:香魂,指女人的灵魂,这里还是香菱灵魂的双关语,故乡,指灵魂原来所在的地方,返故乡,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死去。

八、林黛玉和薛宝钗原文: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个株枯木,木上悬挂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也有几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一个象孟母般的贤德,可惜一个有谢道温的诗才;腰中的玉带空在林中高挂,头上的金簪又被大雪掩埋。

注译:咏絮才:咏絮,称女诗人有咏絮才,这里指林黛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玉带林中挂:带,黛音,玉带林三字为林黛玉的倒念。

玉带本腰中之物,今挂林间,不是正常现象,寓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金簪雪里埋:金簪,喻宝钗,雪,薛音,金簪雪寓薛宝钗的名字,雪埋金簪,喻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命运。

九、元春原文: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椽,也有一首诗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

译文:入宫二十年来辩出了是非,大红的榴花开放映照宫闱;三春时光怎及那初春美景,狡免遇见猛虎就命丧身归。

注译:二十句:元春43岁死去,指她感到入宫二十多年作皇帝的妃子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榴花句:榴花如火红,比如元春在宫中生活奢华,全句喻元春晋德妃事。

三春句:春季三个月分孟、仲、季三春,争及,全句喻迎、探、惜三春比不上元春荣耀。

十、探春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

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

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

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十一、史湘云原文:后面有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逝水楚云飞。

译文:生在富贵的人家又能怎么样?还在襁褓中父母就与你长违;放眼远方在落日斜辉里凭吊,只有那湘江水逝和楚天云飞。

注译:富贵句:富贵,指史湘云家的财势,又为何,又能怎么样?襁褓句:背小孩所包之被,褓,所用之网绳,襁褓之间,婴儿之时,父母违,父母死去。

展眼句:展,放,斜辉,斜阳,吊,凭吊,这句是说在夕阳西下时放眼展望,凭吊斜辉,似暗指史湘云晚年的命运,下句是答案。

湘江句:湘江,隐一湘字,楚云,隐一云字,因湘江在湖南,古为楚地,故称楚云,这里用湘江的逝去,楚云的飞散两个象征性的景物,表达式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情调,暗示了湘云后半生将如水逝云飞那样家势衰败,贫困潦倒。

十二、妙玉原文: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词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译文:想保持洁白何尝能洁,说弃绝尘世未必真能;可怜金玉般纯洁的人,最后还是陷在污泥中。

注译:云空句:空,佛教术语,指超脱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