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除尘器设计.
大气除尘器除尘课程设计

大气除尘器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结构组成;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除尘器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了解其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大气除尘器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计算大气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除尘器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到科技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大气除尘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但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除尘器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大气除尘器基本原理:介绍大气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重力除尘、惯性力除尘、电除尘和湿式除尘等;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2. 大气除尘器的结构组成:分析不同类型大气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如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大气除尘设备》。
3. 大气除尘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举例介绍大气除尘器在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第四节《大气除尘技术的应用》。
4. 除尘效率的计算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计算大气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进行数据分析;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评价与优化》。
除尘设备设计计算DOC

除尘系统管道计算管道直径 D=[Q( 气流风量 )/(2820*V )]在开方 .V 为气体流速。
一、设计题目30 锅炉型号 DZH4-1.25-WIII额定蒸发额定蒸汽热效率允许压力空气过剩系数量压力损失4t/h 1.25MPa 75% <2000Pa 1.2烟气密度烟气温度压力空气粘度粉尘真密度1.40kg/ m3 400K 98kPa =2.4 10-1960kg/m35 Pa﹒s,煤质分析表C H O N S W A 低位热值66% 6% 5% 1% 0.5% 6.5% 15% 21020kJ/kg水的蒸发热为 2500kJ/kg: 锅炉烟气中烟尘产生量为灰分的 15% 企业工作制度,每天工作 8 小时,年工作天数为 300 天污染物排放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中的二类标准执行,烟气浓度(标况):200mg/m3, 二氧化硫(标况):900mg/m3设计要求:旋风除尘器 +湿法脱硫除尘,最后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根据自己的设计,计算出最终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年排放量提交文件:设计 +旋风除尘器图(专用纸手绘)二、旋风除尘器理的工作原理(摘抄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旋风除尘器内气流与尘粒的运动概况: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
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由除尘器的排气管排出。
自进气口流人的另一小部分气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气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心气流一同从诽气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走2.旋风除尘器的特点(1)旋风除尘器与其他除尘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低、操作维修方便以及适用面宽的优点。
除尘器烟囱设计规范

除尘器烟囱设计规范
1、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和省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不得新建烟囱。
2、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尘器设备排气筒,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合并成一个排气筒。
3、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高度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或对排放废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或对排气筒实施整治。
4、对有破损、漏风的排气筒必须及时修复。
5、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凡有条件的,均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改为有组织排放。
新扩改项目,原则上不得设置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电除尘器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院系:水利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环境工程学号:姓名:日期:20**-6-17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任务题目、目的和要求一、设计题目某燃煤锅炉房除尘系统设计(振动炉排式链条炉+强制送风+800吨/年)。
二、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总结课程学习的成果,加深对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完整过程。
2、掌握大气污染物处理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3、掌握编制设计方案(除尘方案比较选择与确定)。
4、掌握除尘器选型计算,系统布置,烟风道阻力计算,风机选型等。
5、除尘系统平面的布置、立面、除尘装置布置、及主要构筑物设计。
6、工程造价估算。
三、设计要求方案选择合理,系统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计算准确,图纸绘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图纸线条均匀,标注准确,说明齐全)。
第二节设计依据一、大气质量标准当地大气质量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级标准。
二、烟尘排放浓度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级标准。
本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
II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锅炉(含在I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建的锅炉)见表1。
三、锅炉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总设计确定新建锅炉烟囱周围半径200ni的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ni以上, 达不到此要求时,锅炉烟尘排放浓度限值及黑度按“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域的浓度标准执行。
烟囱的高度由锅炉蒸发量确定见表2。
四、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根据锅炉锅炉销售出厂时间按表3的时间段规定执行。
第三节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参数烟气粘度:2. 4X10-5pa. s 烟气温度:473K 允许压力损失:lOOOpa 烟气密度:1. 18kg/m3 烟气真密度:2. 25g/cm3二、煤质表三、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表第二章除尘器的选型及计算根据现在环保要求,采用电除尘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除尘器、烟囱、风机电机设计计算参考20201209(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计算参考1.除尘器的设计(1)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CC s -=1η式中C——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3/m mg ;s C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3/m mg 。
%93.919193.01048.220013==⨯-=η(2)除尘器工况烟气流量)/(3h m TT Q Q '='式中Q ——标准状况下的烟气流量,h m /3;T '——工况下烟气温度,K;T ——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K。
)/(8.8811273)273150(56873h m T T Q Q =+⨯='='则烟气流速为:)/(45.236008.881136003s m Q =='(3)除尘系统选择方案净化系统的布置要考虑到占地面积小,沿程损失少,一次投资小、维修管理方便以及系统总除尘效率高等。
在净化系统处理烟气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次污染,要做好系统的密封性和处理烟气的高效率。
该燃煤厂锅炉排放烟量不大,但其烟气含尘浓度及含硫浓度都比较大,选择除尘器时应该考虑除尘效率、处理烟气流量、脱硫效率等。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量是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规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要达到900mg/m3。
本工艺方案是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标准进行设计。
根据烟尘的粒径分布或种类、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的种类、型号及规格。
本设计确定除尘器为无锡市四方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ST-4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按Q/320211ARQ01-2002《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和Q/320283JUHF01-2002《高效脱硫消烟水膜除尘器》标准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
其生产性能规格见表-1,设备外形架构尺寸见图-1。
表--1ZST-4型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性能规格表型号配套锅炉容量(t/h)处理烟气量(m3/h)除尘效率(%)排烟黑度设备阻力(Pa)脱硫效率(%)ZST-4412000>98林格曼黑度<1<1200>82图-1ZST-4型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外形结构尺寸2.烟囱的设计(1)烟囱高度的确定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3)确定烟囱的高度。
除尘器技术方案设计

.20t/h锅炉配套除尘设备设计方案丹东黄海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6年03月目录一、工作原理 (3)二、项目概述: (3)三、高效布袋除尘器设计方案: (3)四、供货范围: (8)五、项目其他要求: (8)六、设备分交界面: (8)七、电器控制及设置说明: (8)八、质量保障: (9)九、运输安装: (10)十、工程验收: (10)十一、资料交付: (10)十二、售后服务: (10)十三、分项报价: (10)一、工作原理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离线分室”脉冲清灰,气体净化方式为外滤式,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进气室,经过导流板由底部进入过滤室,含尘烟气先通过沉降室去除大颗粒及未燃尽的火星颗粒物后进入过滤区域,气流通过导流分布装置,适当导流自然流向分布,从下部均匀进入袋室,整个过滤室内气流分布均匀,含尘气体中大颗粒粉尘及大颗粒未燃尽火星在进风道内通过沉降室自然沉降直接落入灰斗,飘逸粉尘在导流装置的引导下,随气流进入中箱体过滤区,吸附在滤袋外表面。
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排风口排出。
设备型号规格设备型号:LCM-D设备规格:8500mm×4500mm×14000mm二、项目概述:_公司为了将锅炉大气污染物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排放的要求,现阶段国家实行了节能减排政策,对烟尘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给燃煤工业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治理增加了难度。
环保部门要求对锅炉烟气治理要实行除尘,同时处理效果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标准。
三、高效布袋除尘器设计方案:本公司经现场勘查并结合现场基本条件,设计满足环保要求的除尘技术方案如下。
3.1 工作介质:燃煤锅炉烟气3.2 设计参数(1)设计风量:50000m³/h,(2)过滤面积:1220m²(3)过滤风速:0.7m-0.9m/min,(4)运行阻力:≤1500Pa(5)脉冲阀规格:DMF-Y-76s(6)分室气缸:SC-100-600H-FA(7)灰斗数量:4个(8)电器控系统:西门子(9)压缩空气系统:3m³/min 0.8MPa 一用一备(10)烟道:设计风速12-15m/s3.3 项目预期达到指标3.4 设计喷吹技术特点采用“分室离线”脉冲清灰,清灰时清灰箱室与风机气道关闭,气室处于常压状态,喷吹压缩空气无须克服风机气压阻力,清灰彻底,保持最佳过滤性能,提高除尘稳定性,提高布袋使用寿命,N室交替进行。
大气除尘设计计算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气)》(除尘部分)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12月一、工程概况 (1)二、设计说明 (1)2.1 设计原则 (1)2.2 设计范围 (2)2.3 设计规模 (2)2.4 设计参数与指标 (2)三、工艺选择 (2)3.1 除尘技术简介 (2)3.2 可供选择的除尘技术 (3)3.3 方案的技术比较 (3)四、处理流程 (4)4.1 除尘系统 (4)4.2 除尘器系统 (4)4.3 输灰系统 (4)4.4 控制系统(不作设计要求) (4)五、预期处理效果 (5)六、主要设施与设备设计选型 (5)6.1 设计计算 (5)6.1.1 烟气流量与净化效率计算 (5)6.1.2 除尘器设计计算 (6)6.1.3 管道的设计计算 (10)6.1.4 风机的选择计算 (12)6.1.5 除尘器的总装配图 (13)6.2 主要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确定 (14)七、技术经济分析 (15)7.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5)7.2 人员编制 (15)7.3 工程概算 (15)7.4 运行费用分析 (16)一、工程概况已知杭州市某厂新建2台35t/h燃煤工业锅炉(沸腾床锅炉直径4m),其除尘系统管道布置如图1。
每台锅炉产生的烟气量估计为:基数61000 Nm3/h+学号序号*100Nm3/h,烟尘浓度为35.0g/Nm3,其粒径<5μm占70%,烟气经降温至120℃进入除尘器,烟窗的直径3m,高度45m,局部阻力损失60Pa。
试设计该除尘净化系统。
排放烟尘浓度要求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重点地区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规定。
图1 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二、设计说明2.1 设计原则(1)基础数据可靠,总体布局合理。
(2)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能耗,近期远期结合、满足安全要求。
(3)采用成熟、合理、先进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符合处理要求;(4)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具有适当的安全系数;(5)在设计中采用耐腐蚀设备及材料,以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6)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事故的排放、设备备用等保护措施;(7)工程设计及设备安装的验收及资料应满足国家相关专业验收技术规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_DZL2_13型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概论 (1)2电除尘器 (1)2.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2.2电除尘器的主体结构 (2)2.3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2)3燃烧计算 (4)3.1空气量的计算 (4)3.2烟气量的计算 (5)4电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6)5氨法脱硫工艺净化含硫烟气 (10)5.1湿式氨法原理 (10)5.2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12)5.3氨法脱硫设计参数 (12)5.4设备结构的计算 (13)5.4.1 确定塔的直径 (13)5.4.2 塔高的设计 (14)5.4.3 物料平衡计算 (14)6烟囱设计 (15)6.1烟囱高度的计算 (15)6.2烟囱直径的计算 (16)6.3烟囱底部直径的计算 (17)6.4烟囱阻力的计算 (17)6.5烟囱高度的核算 (18)7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 (19)7.1管道直径的确定 (19)7.2系统阻力的计算 (19)7.3系统总阻力的计算 (20)8风机电机的选择 (21)8.1风机风量的计算 (21)8.2风机风压的计算 (21)9核算 (21)10结束语 (23)11参考文献 (24)1 概论烟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有害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在选择除尘技术时,应充分考虑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影响。
除尘技术受到当地条件、现场条件、燃烧煤种特性、大气污染物质排放标准和需要达到的除尘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气体中去除或捕集固态微粒或液态微粒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或除尘器。
根据主要除尘机理,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①机械除尘器;②电除尘器;③袋式除尘器;④湿式除尘器等。
2 电除尘器]4[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机上,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
电除尘过程与其他除尘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分离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分离粒子耗能小、气流阻力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 (2)§1工程概况 (3)一、设计原始资料 (3)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5)§2烟气除尘 (6)一、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6)二、选择除尘器 (7)三、除尘器的设计 (11)一、脱硫技术简介 (12)二、设计计算 (13)三、新鲜浆料的确定 (15)四、塔径(D)的确定 (15)五、塔入口烟道的设计 (16)六、塔出口烟道的设计 (16)七、喷淋层的设计 (16)八、除雾器区域的设计 (17)九、除硫效率 (17)§4烟囱的设计 (17)1. 烟囱高度的确定 (17)2. 烟囱直径的计算 (18)3.烟囱的抽力 (19)§5系统阻力的计算 (19)1.摩擦压力损失 (20)§6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22)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22)2. 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22)§7风机和电动机选择计算 (23)1.风机风量的计算 (23)2. 风机风压的计算 (23)3、动机功率的计算 (24)§8设计体会 (25)§9参考书目: (26)§1工程概况一、设计原始资料1、单位生产情况设计项目为1⨯60t/h+1⨯75t/h三废锅炉,燃料为某工业区洗中煤,掺烧化肥厂造气炉排出的废渣和废气。
其中60t/h三废余热锅炉:燃用洗中煤及炉渣:12~16t/h,造气炉吹风气气流量50000~80000m3/h,H2S含量800~1000mg/m3;其中75t/h三废余热锅炉:燃用洗中煤及炉渣:15~20t/h,造气炉吹风气气流量50000~80000m3/h,H2S含量800~1000mg/m3。
治理工程在厂区内60 m ⨯50 m范围内,烟管出锅炉房的相对标高为3.5 m。
2、煤质资料参数3、灰成分分析4、气象和地理条件5、排放浓度按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基本熟悉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选用原则。
掌握管道设计与计算,初步达到具有独立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能力。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编写设计计算书:根据设计说明书确定的工程主要设计参数、工艺条件,计算各工艺设备、管道工程、动力工程。
计算出的设计设备及其大样应画附图,并注明相关尺寸。
管道工程等应列表计算。
8、图纸要求:(1)、除尘系统图一张(推荐图幅A2)。
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2)、除尘系统平面图一张(推荐图幅A2)。
§2烟气除尘一、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1.标准状态下的理论空气量Qaˊ=4.78(1.867CY+5.56H Y+0.7SY-0.7OY)(m3/㎏) =4.78×(1.867×0.24+5.56×0.02+0.70×0.006-0.70×0.09 )=2.3922(m3/㎏)式中CY,CY,SY,OY――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2.标准状态下的理论烟气量Qsˊ=1.867(CY+0.375S Y)+11.2HY+1.24WY+0.016Qaˊ+0.79Qaˊ+0.8N Y=1.867×(0.24+0.375×0.006)+11.2×0.02+1.24×0.015+0.016×2.3922+0.79×2.3922+0.8×0=2.622(m3/㎏)式中Qaˊ--标准状态下的理论空气量,m3/㎏WY—煤中水分所占质量分数,%N Y –N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分数,%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Qs =Qsˊ+ 1.016(α-1) Qaˊ(m3/㎏)=2.622+1.016×(1.4-1)×2.392=3.594(m3/㎏)式中α—空气过量系数注意: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以m3/h计,因此,Q =Qs×设计耗煤量=3.594×15.5×1000=55707m3/h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C =( d sh×A Y )/Qs (㎏/m3)=(0.2×0.5)/3.594=0.0278式中 d sh–-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A Y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Cso2 =(2S Y)/ Qs×106 (mg/m3)=(2×0.006)/3.594×106=3338S Y --煤中可燃硫的质量分数二、选择除尘器确定除尘器的种类,型式和流量时,应考虑以下要点:1、粉尘的分散度选择除尘器的型式时,首先要确切掌握粉尘的分散度,例如,粒径在10um以上时应选离心力除尘器,在粒径为数微米以下粒径占大部分时,应选择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或洗涤器。
2、按粉尘密度粉尘密度对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影响很大,这种影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除尘器。
所有除尘器的一个共同点是堆积密度越小,尘粒分离捕集就越困难,粉尘的二次飞扬也越严重,所有在操作上与设备结构上应采取特别措施。
3、按含尘浓度①、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除尘器中,一般说来,进口浓度越大,除尘效率越高,可是这样一般又会增加出口含尘浓度,所以不能仅从除尘效率高,就笼统的认为粉尘处理的好。
②、在文氏洗涤器、喷射洗涤器等除尘器中,考虑到喉管段的摩擦损耗和喷嘴堵塞等因素,希望初始浓度不要太高。
③、在过滤式除尘器中,初始浓度越低,整体的除尘性能越好。
在高初始浓度时,希望采用压力损失变化小的连续清灰方式。
④、电除尘器,一般初始浓度为30mg/m3(标)以下的范围内使用。
4、烟气温度的影响对于高温、高湿气体不宜采用袋式除尘器,如果烟气中含有SO2、NO等气态污染物时,可以考虑采用湿式除尘器,但是必须注意腐蚀问题。
①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η = 1-Cs/C1-200/29900=99.33%式中 Cs---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mg/m3)C--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3) ②根据烟尘的粒径分布和种类、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计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定除尘器的种类、型号及规格。
确定除尘器的运行参数,如气流速度、压力损失、捕集粉尘量等。
经以上分析,选 ZC型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又称空气过滤器,是利用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滤袋,将含尘气流中的粉尘捕集下来的一种高效除尘装置。
由于其具有除尘效率高,尤其对微米或亚微米级粉尘颗粒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除尘效率可达到99.9%以上,且不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运行稳定,对气体流量及含尘浓度适用性强;处理流量大,性能可靠等优点,因此广泛使用于工业含尘废气净化工程。
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通滤料不耐高温,若采用特殊滤料,则成本很高,另外不适宜净化黏性及吸湿性强的气体,否则气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会产生“糊袋”现象使除尘器不能正常运行。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
沉积在滤料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常用滤料由棉、毛、人造纤维等加工而成,滤料本身网孔较大,一般为20um~50um,因而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
颗粒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尘初层。
初层形成后,它成为袋式除尘器分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
滤布只不过起着形成颗粒初层和支撑它的骨架作用,但随着颗粒在滤布上的积聚,滤袋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
另外,若除尘器压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体量显著下降,影响生产系统的排风效率。
因此,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
清灰不能过分,即不应破坏颗粒初层,否则会引起除尘效率显著下降。
对于粒径0.1 um ~0.5 um 的粒子,清灰后滤料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下;对于1以下的效率在98%以下。
当形成颗粒层后,对所有粒子效率都在95%以上;对于1 um 以上的粒子,效率高于99.6%。
三、除尘器的设计过滤面积393060m vQ A ='=滤袋的尺寸单个滤袋直径:mm D 300~200=,取mm D 250=单个滤袋长度:m L 12~2=,取m L 2.8= 滤布长径比一般为40~5,2.8325.02.8==D L 每条滤袋面积344.62.825.014.3m DL a =⨯⨯==π滤袋条数条1444.14444.6930≈===a A n 滤袋布置按矩形布置:(A )a.滤袋分4组;b.每组36条;c.组与组之间的距离:250mm (B )组内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 (C )滤袋与外壳的间距:210mm§3烟气脱硫一、脱硫技术简介对烟气进行脱硫技术有三种技术,即湿式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其中湿式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且方法较多,技术成熟。
根据该厂的烟气特性选择用喷淋塔进行烟气除硫喷淋塔:一般塔底液面高度h1=6~15m;最低喷淋层离入口顶端高度h2=1.2~4m;最高喷淋层离入口顶端高度h3≧vt;除雾器离最高喷淋层距离≧1.2m(当最高喷淋层采用双方向喷嘴时,该距离≧3m;除雾器离塔出口烟道下沿距离≧1m,喷淋区的高度不宜太高≦6m,喷淋塔的空塔流速0.6~1.2m/s,阻力20~200Pa,液气比0.7~2.7L/m3。
第一级除雾器最高一层喷淋管道至少应为910~1200mm,最高一级除雾器截面收缩点或水平出口点低端应留1000~1500mm的距离。
简单示意图如下:二、设计计算1、喷淋塔内流量计算假设喷淋塔内平均温度为C 80 ,压力为120KPa ,则喷淋塔内烟气流量为:式中:—喷淋塔内烟气流量,;—标况下烟气流量-,;K —除尘前漏气系数,0~0.1; 代入公式得:46.6406.01120324.1012738027355.7Qv =+⨯⨯+⨯=)( 2、喷淋塔径计算依据石灰石烟气脱硫的操作条件参数,可选择喷淋塔内烟气流速s m v 4=,则喷淋塔截面A 为:4175.7vQA ==则塔径d 为:3.07d m === 取塔径3200D mm = 3、喷淋塔高度计算喷淋塔可看做由三部分组成,分成为吸收区、除雾区和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