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基本知识
保育员基础知识100题

保育员基础知识100题保育员是托管中心和幼儿园中最具责任和关键性质的职业之一。
保育员们需要具备广泛的基础知识,以确保儿童得到适当的关爱和教育。
为了帮助保育员们更好地提供服务,许多机构和组织都提供了“保育员基础知识100题”的考试。
本文将对这些题目进行全面的讲解。
1. 什么是保育员的职责?保育员的职责包括提供安全、卫生、营养以及充分的发展环境给幼儿。
2. 什么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照顾?保育员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给予关怀和教育。
3. 保育员需要了解孩子的哪些事情?保育员需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评估孩子的进展。
4. 保育员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保育员需要关注儿童的安全、卫生、营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5. 保育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保育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儿童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并遵守机构和组织的规章制度。
6. 保育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保育员需要具备沟通、观察、记录、安全、卫生等技能,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7. 如何与幼儿建立有效的沟通?保育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简单的语言和互动来与幼儿建立有效的沟通。
8. 保育员如何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发展?保育员可以通过记录幼儿的言语、行为、社交技能等来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发展。
9. 保育员如何维持传染病的控制?保育员需要保持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卫生和清洁,为每个儿童准备独立的用品,并通过手卫生等措施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10. 什么是情绪支持和情感发展?情绪支持和情感发展是保育员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知、探索自我和表达情感的过程。
11. 保育员应该为未来做哪些规划?保育员应该为幼儿的未来做循序渐进的规划,并为幼儿提供教育和发展的资源。
12. 什么是安全预防?安全预防是保护幼儿免受任何伤害的行动,包括营造安全的环境和监控幼儿的活动。
13. 保育员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保育员需要负责准备健康和营养的食品,并采取正确的储存和处理方法,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保育员必知的儿童安全知识

保育员必知的儿童安全知识儿童安全是我们作为保育员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童安全知识,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保育员必知的儿童安全知识,包括家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游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家庭安全1.防火安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场所,保育员要时刻注意家庭防火安全。
确保家里的烟雾报警器安装完好并能正常工作。
教育儿童不轻易玩火,不接触易燃物品,不私自使用厨房电器等。
2.电器安全教育儿童正确使用电器,避免插头接触水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定期检查电器插座和线路,确保没有漏电现象。
禁止儿童单独使用电器,特别是高温电器。
3.卫生安全保育员应教育儿童保持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检查儿童的衣物和床上用品,确保干净卫生,防止细菌滋生。
二、食品安全1.食品储存保育员应妥善储存食品,避免放置过期食品。
严格控制食品的保存温度,尽量避免食品变质。
儿童食品应单独储存,避免与其他食品交叉污染。
2.饮食安全确保儿童饮食均衡,不偏食。
合理安排食物摄入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或营养过剩。
特别注意食品过敏等问题,避免给儿童食用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
3.食品烹饪保育员在为儿童烹饪食物时,要选用新鲜、健康的食材。
烹饪前要彻底清洁食材,并注意食物的加工程度,确保食材煮熟煮透。
三、交通安全1.过马路安全儿童过马路时要手牵手,并在安全的地点过马路,避免在车流密集的地方过马路。
保育员要示范正确的过马路姿势,并教育儿童观察红绿灯信号,确保安全过马路。
2.乘车安全儿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保育员应选择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
教育儿童在车内不乱跑、不乱动,并注意车上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紧急出口等。
3.安全意识教育保育员要加强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向他们传授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
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交通安全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四、游戏安全1.场地安全保育员要确保游戏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并清理场地上的危险物品,如尖锐的玩具、破损的游乐设施等。
保育员基础必学知识点

保育员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知识:包括婴幼儿的身体发育过程、大脑发育、
感官发育、运动发育等。
2.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知识:了解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认
知发展等,能够理解婴幼儿的行为和反应。
3. 婴幼儿的饮食和营养知识:了解婴幼儿的饮食需要和营养摄入,包
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婴幼儿辅食的选择和加入时间等。
4. 婴幼儿的睡眠规律和睡眠习惯:了解婴幼儿的睡眠需要、睡姿和睡
眠环境的管理,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5. 婴幼儿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如何正确给婴幼儿洗澡、换尿布,以
及常见的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6. 婴幼儿的安全知识:掌握婴幼儿的安全知识,包括家庭安全、用具
安全、游戏安全等,预防事故的发生。
7. 婴幼儿的教育方法:了解婴幼儿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包括亲子互动、游戏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婴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8. 婴幼儿的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了解常见的婴幼儿行为问题,如哭闹、焦虑、攻击等,学会正确和有效地处理。
9. 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识别和处理:了解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异常
的特征和处理方法,如发育迟缓、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10. 儿童保护知识:了解保护儿童安全和权益的相关知识,包括儿童性侵害、虐待问题的识别和报告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保育员重要基础知识点

保育员重要基础知识点作为一个保育员,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是理解和实施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1. 儿童发展阶段:了解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这将帮助保育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来制定适当的教育计划和活动。
2. 安全与卫生:了解儿童安全和卫生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包括如何预防事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应对常见疾病。
3. 早期教育和启发:熟悉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游戏、音乐、艺术和观察。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4. 情绪管理:了解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表达和处理情绪。
这包括学习如何倾听和支持儿童,以及教导他们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5. 与家长合作:了解与家长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沟通和建立合作关系。
这将帮助保育员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以及家庭的期望,以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教育。
6. 多样性和包容性: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并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和能力的儿童。
保育员应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经验,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身份和认同。
7. 冲突解决和团队合作: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并教导他们如何解决冲突。
保育员应该在儿童之间创建一个积极和支持性的环境,并鼓励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
8. 继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保育员应该积极寻求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会,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
这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进修课程和参与专业社区来实现。
以上是作为保育员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保育员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照顾和教育,帮助儿童实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保育员必备基础知识

幼儿园保育员必备基础知识幼儿园保育员是一份具有责任和挑战的工作,他们负责照顾和教育孩子们,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保育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保育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保育员。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幼儿园保育员必须熟悉的基础知识之一。
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阶段对于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学生的需求非常重要。
保育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和发展任务,以便在日常工作中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充分的发展支持。
二、保健知识幼儿园保育员需要具备基本的保健知识,以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急救知识以及儿童的饮食和营养需求等。
保育员应该定期检查幼儿的健康状况,并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孩子得到适当的医疗和保健。
三、教育教学知识作为幼儿园保育员,他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需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保育员需要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教育方法和教具的使用等。
他们应该有能力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沟通与协作技巧幼儿园保育员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技巧,与幼儿、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们应该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家长合作,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他们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五、安全保障知识幼儿园保育员需要具备适应和响应突发事件的能力。
他们应该了解安全保障知识,包括火灾逃生、地震应急措施和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等。
保育员需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并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幼儿的安全。
六、观察与记录技巧观察与记录是幼儿园保育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需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情绪和发展变化,并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参考。
通过观察与记录,保育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进展,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
总结: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保育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保育员基础知识

保育员基础知识保育员是负责照顾和保护动物、植物和环境的专业人士。
他们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护理,确保动植物得到必要的照顾,同时促进它们的健康和繁殖。
作为一名保育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履行职责。
本文将介绍保育员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专业领域。
一、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育员需要了解野生动植物的基本知识。
这包括不同物种的习性、饲养需求以及潜在的生态威胁。
例如,保育员需要了解哪些动植物濒临灭绝,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建立保护区、进行繁殖计划等。
此外,保育员还需要了解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法律和国际公约,以确保合法、合规的工作实践。
二、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及其适应环境的学科。
作为保育员,了解动物行为学对于提供恰当的环境和照顾至关重要。
保育员应该了解不同物种的社会结构、交流方式和求偶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这将帮助他们设计和实施适合动物需求的饲养环境,使动物能够展示其自然行为,并减少潜在的压力和焦虑。
三、动物医学基础知识保育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物医学基础知识,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动物的健康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动物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此外,保育员还需要学习动物麻醉和手术的基本知识,以便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
四、环境教育保育员在执行保护任务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
他们可以开展导览活动、举办讲座和展览,向公众普及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因此,保育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知识和技巧,以便有效地传达信息,并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
五、团队合作与领导保育员通常是在团队中一起工作的。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其他保育员、兽医和管理人员共同协作。
此外,保育员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带领团队并做出决策。
保育员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培养一名合格保育员的基石。
保育员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保育员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职业操守:保育员应该始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规范,发扬良好的职业风范。
2. 尊重儿童:保育员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理满足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的意见并给予正面的建议和引导。
3. 保护儿童安全:保育员应该切实负责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坚决杜绝各种可能对儿童造成危害的行为,及时制止危险和事故发生。
4. 保障保密工作:保育员应该严格遵守职业保密规定,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家庭信息,不泄露保密资料和内容,不向不有关人员透露相关信息。
5. 持续学习和提高:保育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职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保育员专业知识大全

保育员专业知识大全一、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知识1、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如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的发展阶段和速度,以便为幼儿提供合适的营养和运动指导。
2、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的特点,例如幼儿的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波动等,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3、幼儿营养需求清楚幼儿每日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幼儿营养均衡。
二、卫生保健知识1、日常卫生清洁熟练掌握教室、寝室、玩具等的清洁消毒方法,保持环境整洁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2、疾病预防了解常见幼儿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如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等,及时发现幼儿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急救处理学习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处理擦伤、烫伤、噎食等突发状况,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三、教育教学知识1、幼儿教育原则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游戏活动组织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3、观察与评估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策略。
四、生活管理知识1、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洗漱、穿衣等,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2、班级管理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维护班级秩序,营造和谐有序的生活氛围。
3、安全管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
五、沟通与合作知识1、与幼儿沟通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2、与家长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3、与教师合作与班级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员基本知识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2-3 )小时。
2、幼儿园教育应以( 游戏)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3、活动室、卧室开窗每日至少( 2 )次,每次至少( 20—30 )分钟。
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按时开窗通风换气。
在无条件做到开窗通风时,每天应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 2 )次。
4、为避免婴幼儿中暑,炎热的夏季,户外活动时应避开的时间段是(10:30—14:30)
5、(右侧卧或仰卧)是儿童正确的睡姿。
6、传染源是指(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菌痢的传播途径有(粪便)、食物、(手、(口)。
7、幼儿餐具每餐使用后清洗消毒,水杯每天清洗消毒。
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8、擦手毛巾每天消毒一次。
抹布、拖布等卫生洁具每次使用后消毒。
9、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天消毒一次。
厕所地面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时清理消毒。
10、使用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
环境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方法一定符合要求。
11、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班级地面。
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
便池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12、、幼儿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
要求每人一(巾)一(杯)一(餐具)。
13、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要求幼儿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甲,保持服装整齐。
14、园内工作人员应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15、房屋空间消毒。
每天下午幼儿离园以后,关好门窗,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不论是何种规格的消毒灯,均要掌握好有效消毒面积,否则达不到消毒目的。
也可使用3%的广威消毒剂或84液喷雾,门窗关闭,1小时后擦洗窗台、门把手、家具等。
活动室消毒时间一般定在幼儿午睡时或下午幼儿离园后进行。
公共走廊、楼梯等均用3%氯酸钠或84消毒液擦洗。
16、毛巾消毒。
在集体生活中,毛巾消毒不到位,极易造成沙眼、流感等病毒传播。
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
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水开后蒸20-30分钟。
或放在阳光下曝晒,用消毒柜消毒,也可用84消毒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毒液浸泡5-10分钟。
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消毒。
17、水杯消毒。
水杯要专人专用,如果一天中水杯只用来喝水,不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只要消毒一次就可以了。
如果用水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
水杯厨是开启式的。
水杯厨每周清洗消毒一遍,每天清晨用消毒液抹一遍。
18、餐巾消毒。
餐巾应在每次餐前消毒。
放到消毒柜,为防止餐巾烤糊,盖一个托盘或盖子。
没有消毒柜的可将餐巾放在特制的布袋里,进行蒸汽消毒或煮沸消毒,也可以将清洗好的餐巾放到消毒液里浸泡10分钟。
幼儿使用餐巾,应先擦干净嘴巴,再擦干净双手。
19、保温桶消毒。
保温桶是每天用来给幼儿盛开水用的,一般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每天晨间打扫,应将保温桶四周及盖子、桶的壶嘴,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每周清内胆一次,先用洗洁精水清洗一遍,然后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
传染病流行季节要每天消毒。
20、生活用具、玩具、桌椅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肥皂粉清洗,冲洗干净后放阳光下晒2小时。
对不怕高温或不变型的玩具可清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柜消毒。
如毛绒玩具、布玩具、木头玩具。
图书、金属玩具等,尽量通过日光消毒。
玩具柜每月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塑料筐、盒等可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
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可每周放消毒柜消毒,或用消毒液擦洗。
21、被褥、床垫幼儿应该每人一床一垫一被一枕。
幼儿用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暴晒一次,每次2小时。
床单、被套每月清洗一次,暴晒,枕头套可每周清洗一次。
凉席子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22、桌椅用具消毒。
每日用消毒液擦一遍,一块抹布不能一用到底,每抹一张桌子,抹布要搓洗一下。
饭桌应在每次开饭前15-30分钟进行消毒,揩干后让其自然干燥即可。
椅子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纱门纱窗每周擦洗一次,家具、窗台、门把手每日晨间打扫时用消毒液抹一遍,空调和电扇在不用时要罩起来。
23、厕所洗手池清洁消毒。
厕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冲洗清刷一遍,保证无垢、无异味。
洗手池每日用碱水或肥皂水擦拭,早、午各一遍。
簸箕、扫把要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拖把每日使用后用清水冲净。
24、餐具要求在伙房清洗消毒,要求有专用洗碗盆或桶,不得兼做他用,洗碗前用洗涤剂将油腻洗净,然后要求用清水冲洗两遍,洗好的餐具要放在专用容
器内,等到进餐前消毒使用,不得将餐具倒在洗手池里洗。
二、简答题
1、保育员在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工作有哪些?
答:(1)协助老师为幼儿做好场地、运动器具等准备工作;
(2)协助老师为幼儿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必要准备,如入厕、增减衣服、整理装束、系好鞋带等;
(3)照顾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活动的幼儿;
(4)协助老师在户外活动时对幼儿的照料。
2、餐具消毒中常用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饭前10-15分钟消毒餐桌;
(2)先用浸泡0.5%洗消的湿抹布擦桌面,待间隔5-8分钟后,用清水抹布再擦一遍餐桌。
注意:抹布对折成长方形,擦一张桌子翻一个面,一块抹布擦2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3、幼儿入厕应掌握的技能是什么?
答:(1)教幼儿会正确使用卫生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对折,叠好再擦一次,便后将裤子提好,内衣塞进裤子里,不露肚脐与后背;
(2)教育幼儿便后冲净,洗手。
4、在配合教育活动方面应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答:(1)了解教师教学活动内容,主动配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桌椅、教具的摆放,活动中及时、适时、周到、适当配合教学,提醒纠正幼儿不良姿势、握笔和纪律行为;
(2)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收拾整理教具、幼儿作品等(桌、椅、教具放回原位,
打扫干净)。
5、在配合户外、体育活动时应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答:(1)了解教师体育活动内容,需做哪些配合,检查场地是否安全,有无碎石、树枝等危险物品,检查游戏器材和玩具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活动前将所用器材摆放好;
(2)活动过程中,配合教师做好教导及保护幼儿安全;
(3)对全体幼儿及体弱儿给予照料,根据活动量、气温为幼儿擦汗、增减衣服;(4)活动结束时,给幼儿拍扫身上尘土,将运动器材收放好。
6、幼儿发生烧烫伤时应如何处理?
答:(1)轻度烧烫伤可用苏打水(一杯水放一小勺苏打)冷敷或涂獾油、清凉油、烫伤药膏等;
(2)伤部已起泡,不要弄破,以免感染,伤处涂烫伤膏药;
(3)如水泡破裂,应将皮剪去,用盐水洗净,然后消毒包扎,衣服、鞋袜不要硬拉,剪开后,慢慢脱,重者要用清洁被单包裹,立即就医。
7、幼儿发生骨折时应如何处理
答:(1)闭合性骨折(皮肤未破裂)应将骨折处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关节,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选择长短、宽窄合适的木板、木棍等作为夹板,搬动时避免引起进一步损伤,及时送医院治疗;
(2)开放性骨折(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垫加压包扎,然后用夹板固定,在送往医院途中将伤肢适当垫高,注意检查绷带松紧是否适度并密切观察患儿全身情况。
8、如何对毛巾、水杯进行消毒?
答:毛巾:(1)先用自来水浸泡,清洗一遍;
(2)用热水沏好洗衣粉,将毛巾浸泡20分钟左右;
(3)认真搓洗,个别脏的毛巾,用肥皂单独搓洗;
(4)漂洗干净浸泡5-10分钟(或煮沸15-30分钟,蒸气10-15分钟),然后需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水杯:(1)用百洁布擦拭杯口、杯内(沾去污粉或洗涤灵);(2)用小刷子刷洗杯把手;(3)用流动水冲洗干净;(4)用0.5洗消净浸泡5-10分钟(或煮沸15-30分钟,蒸气10-15分钟)然后需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