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毛概笔记(第一章)
郑州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各章节重点总结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4·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5·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选择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实践论》和《矛盾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毛概重点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 (1)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1)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2)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作为选择或者判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词解释)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单选与判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16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整理版]毛概笔记(第一章)
![[整理版]毛概笔记(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74a21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e.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 P4、5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意义】历史进程: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大(胡锦涛)----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不断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15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P16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P17 实事求是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P17 群众路线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P18 独立自主六、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P19七、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P19【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与意义】P20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三节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P24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P25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P25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P25五、其他涉及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国防、党的建设…… P26【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意义】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P26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P26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27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概知识点1-12章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4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四个全面是什么?及关系?P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P33《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分针,政策,办法来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的是否是真理。
而不是依主上觉得如何而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P45——P70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道路线。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P53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P53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主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与可能性P56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大一毛概笔记第一章知识点

大一毛概笔记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大纲和内容的介绍大一毛概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了毛概课程的大纲和内容安排,为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的指导。
第一点: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指导着我们正确看待世界和解决社会问题。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它以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追求人类社会的最终解放。
第二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贯通于马克思主义始终的思想方法和观察世界的认识论。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理论学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它包括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丰富经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政治规律。
第三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它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思想路线和人民战争。
统一战线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建立广泛团结的联盟来开展革命斗争。
统一战线的核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思想强调武装斗争在农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武装斗争的三个基本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持久战和武装夺取政权。
毛概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实际需要。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但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少数到多数,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陈独秀:在1922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于两条: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于两条:第一,第一,“实际研究精神”。
第二,“实际活动精神”。
他说“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的各种情形,他说“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的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
1929年毛泽东:一是要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一是要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 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 二是告诫全党同志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求党员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查与研究,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93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围绕着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问题,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
]2.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这个命题。
] [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
……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毛概重要知识点(第1-7章)

毛概重点(2013年修订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选1、P1: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P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P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4、P2:在党的七大报告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P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6、P9: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的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P18: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多选1、P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P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P1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4、P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2021年版毛概《第一章》笔记:适用专插本考试复习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19世纪未和2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思想条件:十月革命带来马克思王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萌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提出新民生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功考察报告》❖初步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成熟时期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重点关注: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运用马恩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党内“左”和“右”的错误。
❖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代表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关联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 P4、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意义】
历史进程: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大(胡锦涛)----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不断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15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P16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P17 实事求是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P17 群众路线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P18 独立自主
六、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P19
七、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P19
【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与意义】P2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P2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P25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P2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P25
五、其他涉及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国防、党的建设…… P26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意义】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P26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P26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27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地位与指导意义】
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P31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南; P32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P32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顾。
【其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P37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P38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