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作业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作业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一1、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B.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D. 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易经》B.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C. 楚辞D. 《诗经》3、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选择一项:A. 书法B. 钟鼎C. 诗歌D. 舞蹈4、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康熙字典》B. 《永乐大典》C. 《本草纲目》D. 《四库全书》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选择一项:A. 轴心时代B. 鼎盛时代C. 蜕变时代D. 黄金时代6、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西南地区D. 沿海地区7、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选择一项:对错8、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印刷术B. 造纸术C. 火药武器D. 指南针9、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选择一项:A. 两汉之际B. 西汉时期C. 秦汉之际D. 先秦时期10、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选择一项:A.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B.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C.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D.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11、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选择一项: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2、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蜀道难》B. 《丽人行》C. 《梦游天姥吟留别》D. 《将进酒》1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选择一项: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B.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14、“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中学传统文化作业设计

中学传统文化作业设计

中学传统文化作业设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设计了一份中学传统文化作业。

这份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古诗词鉴赏学生需要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分析。

他们需要解读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理解其中的美学价值。

同时,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写下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二、传统节日习俗调研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对其习俗进行调研。

他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亲友或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这个节日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

在调研报告中,他们需要详细描述节日的传统习俗,解释其中的文化含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传统手工艺制作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制作。

他们可以选择剪纸、扎染、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相关的技巧和知识,并记录下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古代文化名人研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古代文化名人进行研究。

他们可以选择孔子、李白、王羲之等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成就和影响力。

在研究报告中,他们需要详细介绍这位文化名人的贡献和影响,并分析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五、传统艺术形式欣赏学生需要选择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欣赏。

他们可以选择京剧、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观看演出或听取专家讲解,了解其演变过程、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在欣赏报告中,他们需要详细描述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并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和体会。

通过这份中学传统文化作业设计,学生既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调研,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份作业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中学教育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和青岛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传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和青岛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传统文化作业练习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 (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7、庄周梦蝶体现了道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

9、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10、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

二、选择题1、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B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孙子兵法》是 B 学派的经典著作。

A、法家学派B、兵家学派C、名家学派D、阴阳五行家学派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C 。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程颢5、“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 B 的思想。

A、天人交相胜的观点B、天道自然的思想C、天人相分的观点D、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6、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A、《论语》B、《庄子》C、《易传》D、《孟子》7、“白马非马”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之辩。

A、天人之辩B、动静之辩C、名实之辩]D、形神之辩8、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A 之辩。

A、知行之辩B、形神之辩C、动静之辩D、天人之辩9、范缜以刀刃比喻形体,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说明锋利乃为刀刃所派生。

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

A、名实之辩B、知行之辩C、形神之辩D、动静之辩10、 A 说:“朝闻道,夕死可以”。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孙膑三、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作业一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作业一

一.传统十章
1.孝以顺敬双亲,勤劳报恩,人子事亲,顺承意命,克尽天良。

2.悌以手足情深,恭兄友弟,兄友时每刻付出的艰辛,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
从而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从小事入手,养成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的行为习惯。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现在还要靠父母抚养照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家庭、对父母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相反,我们应该自觉自愿地去做一天的父母回到家,迎面看到我们的笑脸和递过来的拖鞋、茶水,该有多么温暖。

第四,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

尊敬长辈,仅靠说教是不够的。

你可以通过遵守一些家规,学会孝敬。

比如,吃东西时,要先拿给长辈;好吃的东西,要与老人一同分享;出门之前,同老人打招呼;当长辈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上前帮助;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等等。

要明白,有些规则,不仅是需要遵守的,而且是一种美德。

当遵守了规则,能发自内心地尊敬长辈了,你就真正拥有了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孝心了。

3.忠以尽责力行,事持圣贞,谒诚尽责,献身国族,正直无私。

4.信以履约崇实,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言重九鼎,诚实毋疑。

5.礼以伦常宗守,蹈矩循规,分别尊卑,谦恭逊让,言行安分。

6.义以公道合理,贯彻初衷,患难相扶,荣辱与共,无分贱贵。

7.廉以俭朴不苟,清白毋贪,随遇而安,操守高洁,俭朴节约。

8.恥以私欲有戒,心身知辱,不贪财色,知足常乐,明所羞惭。

9.仁以天道博爱,毋轻伤残,爱己及人,体恤天物,博遵人道。

10.智以聪明悉辨,力学求知,广求见识,审察是非,奋发自励。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并列为对人伦关系的概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2.《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主要描述的是____的生活和情感。

3.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____来保持和提升这种善良。

4.中国古代文学中,____是重要的诗歌形式之一,它以四言为主,讲求韵律和文采。

5.中国传统建筑中,____是宫殿建筑的主要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6.中国传统音乐中,____是指用琴、筝、箫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

7.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之一,它强调的是对他人的____和关爱。

8.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其中李白被誉为“____”。

9.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____来调节身体机能和治疗疾病。

10.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的是一种____的境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2.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一、填空题1.原始宗教崇拜包括、、、、。

2.在儒家经典文献系统中,六经指的是、、、、、 .3.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编订《四书》,指的是、、、。

4.《老子》一书又称,其通行本共分为章。

5.在散文领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与。

8.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

9.《四库全书》分为、、、四部。

10.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

11.隋唐时期主要佛教派别有、、、。

12.被称为北宋五子的著名理学家是、、、、。

13.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是、、和。

14.《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学者的农学著作。

15.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

16.《尚书·洪范》篇中所谓的“五行”是指、、、、。

17.《诗经》分为、和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1.三纲八目2.道统3.道法自然4.心学5.新文化运动6.百家争鸣7.中体西用8.仁政9.中庸10.关学11.五经12.三纲五常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你对“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

2.简述科举制的内容与意义。

3.简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

4.简述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核心思想。

5.简析现代文化思潮中的“全盘西化”主张。

6.简述原始宗教信仰。

7.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8.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意义。

9.简述明清实学思潮及其意义。

10.简析经学与玄学的区别。

11.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12.禅宗及其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辩证法思想。

2.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认识与反思。

3.试述近代文化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思想层的发展历程4.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5.试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含义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一、选择题1、“层叠地造成中国古史”是____提出的说法。

A 、内藤湖南B 、王国维C 、吕思勉D 、顾颉刚2、下列关于五帝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照层叠说的观点,先有五帝传说,才有三皇传说。

B 、五帝中的人和神大多来自于地方传说。

C 、《大戴礼记》之《五帝德》中对五帝的说法被《史记》所采用。

D 、战国时,五帝与五行相生说结合起来。

3、内藤湖南认为,夏和商都是来自东方的部族,其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条?A 、夏与商需要面对共同的敌人。

B 、夏与商都重视祭祀。

C 、夏统治晚期的商主和夏主的姓名中都含有干支。

D 、夏与商都曾有相似的洪水传说。

4、夷夏东西说是____的提出的。

A 、蒙文通B 、傅斯年C 、徐旭升D 、张光直5、下列说法,哪条与“三系学说”的观点相悖?A 、黄帝属河洛民族;炎帝属江汉民族(炎族) ;舜、禹属海岱民族。

B 、河洛民族为“游猎民族”,“为行国”,“强武而优于政治组织”。

C 、江汉民族为“农稼民族”,“为居国”,“崇幽灵、信鬼神”,其俗“放旷浪漫”。

D 、海岱民族兼耕牧和渔猎,“富于研究思考”,“长于科学、哲学”。

6、下列关于一夫一妻制以前的中国婚姻阶段,顺序正确的是____。

①亚血族群婚,②血族群婚,③原始群婚A 、①③②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②③①7、舜娶尧之二女,而舜弟象与之并淫。

这句话体现了____这一婚姻阶段。

A 、亚血族群婚B 、血族群婚C 、原始群婚D 、一夫一妻8、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代表了____文化类型,据史学界考证,大致符合我国的____时代。

A 、仰韶,三皇五帝B 、大汶口,三皇五帝C 、龙山,三皇五帝D 、二里头,夏9、____文化代表了晚商文化类型。

A 、下七垣B 、殷墟C 、二里岗D 、二里头10、下列哪一个时期中,统治者没有频繁迁都的情况?A 、夏B 、先商C 、早商D 、晚商11、下列有关周代封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封建制的背景是宗法制,前者表现为地缘关系,后者表现为血缘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诗》、《书》、《礼》、《易》、《乐》、《春秋》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道德经》、81章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6.民族、民权、民生7.民主、科学8.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9.经、史、子、集10.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1.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12.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3.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14.徐光启15.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16.金、木、水、火、土17.风、雅、颂二、名词解释1. 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

2. 道统论是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

3. 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4. 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5.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7.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

8.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

9.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
作业练习一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和的成果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的重要文献。

5、西周文化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

6、西周时期,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十五种地方性的民歌。

7、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文学方面,和是其杰出代表。

8、汉武帝、儒学上升为官学。

9、传统哲学历经汉代天人之学、魏晋玄学、隋唐中国化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主要阶段,其中的天人感应之学和的理气性命之学是两个高峰。

10、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唐朝时道教深受尊崇,形成三教并行的局面。

二、选择题
1、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
B、铜器
C、其他器物
D、纸张
2、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
B、古埃及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中国传统文化
3、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这是()中的人文主义。

A、中国文化
B、西方文化
C、印度文化
D、埃及文化
4、儒家文化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在其中居支配地位。

A、哲学
B、宗教
C、政治
D、道德
5、中国人本主义以()本位,以伦理为中心。

A、家庭 B、个人 C、天地D、鬼神
三、名词解释
1、文化
2、六艺四、
简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2、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五、问答题
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作业练习二
一、填空 1、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开始萌芽。

中已有明显的阴阳观念。

2、孔子在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就,所谓弟子三千,。

3、春秋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的。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颜子、曾子、子思、、等。

5、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他的思想核心是。

7、庄周梦蝶体现了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汉代哲学家。

9、玄学家们把、和称为“三玄”
10、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

二、选择题 1、秦始皇接受()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

A、李斯
B、商鞅
C、韩非
D、李悝
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孙子兵法》是学派的经典著作。

A、法家学派
B、兵家学派
C、名家学派
D、阴阳五行家学派
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周敦颐
B、张载
C、朱熹
D、程颢
5、“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的思想。

A、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B、天道自然的思想
C、天人相分的观点
D、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6、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A、《论语》
B、《庄子》
C、《易传》
D、《孟子》
7、“白马非马”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之辩。

A、天人之辩
B、动静之辩
C、名实之辩]
D、形神之辩
8、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之辩。

A、知行之辩
B、形神之辩
C、动静之辩
D、天人之辩
9、范缜以刀刃比喻形体,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说明锋利乃为刀刃所派生。

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A、名实之辩 B、知行之辩 C、形神之辩 D、动静之辩
10、说:“朝闻道,夕死可以”。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孙膑
三、名词解释
1、明清实学
2、名实之辩
四、简答题
1、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有那些方面
2、明清实学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五、问答题
1、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2、试述天人之辩的主要观点
作业练习三
一、填空 1、孔子“仁”的内涵是,“仁”的基本原则是。

2、管仲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

3、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列为“三纲,三纲五常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

4、战国末期的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在一书中对先秦各家伦理思想作了一定程度的综合。

5、明末杰出的思想家,是对宋明理学发难的第一人。

6、顾炎武倡导、的爱国主义道德观。

7、“仁”的核心是爱人,其根本是。

8、孝悌的基本内容是,兄友弟恭。

9、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这就是。

10、作为清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进一步从唯物论的角度批判了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虚伪性。

二、选择题
1、推崇自然人性,倡导任其自为的人生观是的思想。

A、儒家
B、墨家
C、魏晋玄学
D、佛教
2、“存礼灭欲”是的一致主张。

A、宋明理学
B、魏晋玄学
C、明清实学
D、汉代经学
3 在道德修养上倡导奉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A、魏晋玄学
B、宋明理学
C、明清实学
D、乾嘉学派、
4、韩愈在〈师说〉中曾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道德中的要求。

A、公共道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思想道德
5、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为最高伦理道德原则。

A、仁
B、义
C、礼
D、智三、名词解释 1、传统道德规范 2、仁爱孝悌
四、简答题
1、宋明理学基本的伦理道德观
2、修己独慎
五、问答题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2、中国传统道德对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的现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