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3一、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庄子》中所说的“坐忘”是(ABCD)A.无己B.无名C.无待D.无功2.墨家的主张是(AC D)A.无为B.天人合一C.非攻D.非乐3.涉及“轻重之术”的文献有(ABCD)A.《海王》B.《山权数》C.《山国轨》D.《国蓄》4.早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有(ABD)。

AXXX不害C慎子DXXX5.关于圣贤的人生设计,正确的是(ABC)A.XXX的“君子”思想B.XXX的“大丈夫”人生C.XXX的“逍遥人生”D.黄老家的宗教人生6.下列对XXX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正确的是(BCD)A.少年时苦学“六艺”,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B.三十岁时举一反三“六经”,创办私学C.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D.晚年专心整理文明文籍,献身文明教育事业7.中国古代政治大体经历的两个阶段包括(AC)A神权政治B宗教政治C王权政治D擅权政治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BCD)A.户部省B.XXX9.西周时代所谓的“五服”设想包括(ABD)A.甸服B.荒服C.卫服D.侯服10.明代的太监被天子赋予的大权有(ABCD)A.采买B.开矿C.管税D.镇守2、简答题1.谈谈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

(5分)一、这XXX的思想。

以XXX为代表的历代儒家人士,人政者,正也的立论高度出发提一系列为人、为官、为政的原则和规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廉政思想。

二、为德以廉的思想。

儒家叫想认为,官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谦政。

廉洁是从政者必备的基本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复习资料1、下列哪种观念并不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a. D、重农轻商b. B、重实轻理;c. A、重道轻技;d. C、重直觉务实际;参考答案:C、重直觉务实际;2、下列哪个是我国最早的农书?a. C、《农政全书》;b. D、《本草纲目》c. A、《农书》;d. B、《齐民要术》;参考答案:B、《齐民要术》;3、以下( )不是传统的春季习俗。

a. ( 1)元宵节b. (4)上巳c. (3)社日d. (2)伏日节参考答案:(2)伏日节4、春联的发展与历史上的()皇帝有关a. (3)朱元璋b. (2)唐玄宗c. (4)乾隆d. ( 1)汉武帝参考答案:(3)朱元璋5、自()起,服饰开始成为了等级和礼法的象征。

a. (3)秦代b. (2)春秋战国c. ( 1)周代d. (4)西汉参考答案:( 1)周代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 A.郭沫若b. C.陈梦家c. B.于省吾d. D.徐中舒参考答案:C.陈梦家7、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 B.勤农观b. C.占验观c. A.天象观d. D.地利观参考答案:B.勤农观8、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 C.祖冲之b. D.蔡伦c. 张衡d. B.毕昇参考答案:D.蔡伦9、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 C.商代b. B.周代c. D.秦代d. A.夏代[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周代【题目】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 秦代b. B.汉代c. C.隋唐d. D.明代[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隋唐【题目】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 A.物质文化b. C.精神文化c. B.制度文化d. D.生产生活文化[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精神文化【题目】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 《孙子》b. B.《尚书》c. D.《诗经》d. C.《春秋》[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孙子》【题目】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 B.仁b. 孝c. D.礼d. C.义[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仁【题目】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 D.《荀子劝学》b. B.《孟子》c. A.《论语》d. C.《礼记大学》[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礼记大学》【题目】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 C.讲究装饰b. 木结构c. B.左右对称d. D.廊柱结构[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左右对称【题目】“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 B.《乐》b. 《书》c. C.《礼》d. D.《易》[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乐》【题目】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 B.崇拜b. C.恐惧c. 禁忌d. D.避讳[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崇拜【题目】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 两次b. D.五次c. C.四次d. B.三次[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两次【题目】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 A.道家思想b. D.杂家思想c. B.儒家思想d. C.佛家思想[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儒家思想【题目】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a. B:《梦溪笔谈》b. D:《本草纲目》c. A:《天工开物》d. C:《齐民要术》[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梦溪笔谈》【题目】中国古代人强调要节约粮食,是从爱惜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讲的。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内蒙古)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内蒙古)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A. B. C. D.
·选项、
西汉时期
隋朝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答案】
唐宋时期
·题目、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选项、
周公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答案】
孟子
·题目、
河姆渡文化兴起于()
·选项、
长江中下游地域
黄河中下游地域
淮河中下上游地域
钱塘江流域
【答案】
钱塘江流域
·题目、
最早的汉字是()
·选项、
仁爱孝悌
诚信知报
克己奉公
修已慎独
【答案】
仁爱孝悌
·题目、
书写时,数字甚至一行连成,以飘逸为特征的书法艺术我们称之为()。
·选项、
行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答案】
草书
·题目、
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
·选项、
节日文化
音乐文化
礼乐文化
民俗文化
【答案】
礼乐文化
·题目、
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出现在()
·选项、


【答案】

·题目、
贴春联这一民间习俗来源于道教。
·选项、


【答案】

·题目、
中国伦理思想抽象发展和大一统的阶段是汉唐。
·选项、


【答案】

·题目、
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白马寺。
·选项、


【答案】

·题目、
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教派是禅宗。
·选项、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古代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古代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古代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中国古代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一、介绍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辉煌的文化之一。

它包括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礼仪等方面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概览中国古代文化。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封建社会: 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社会,皇帝统治下的等级制度与礼仪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孝道、仁爱、责任等价值观。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孝道、仁爱、责任等价值观。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 → 中国传
统文化概要形考任务3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形考任务3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览,总结主要内容并回
答形考任务3中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众多方面,如语言、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礼仪等。

其中一些核心特点如下: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强调仁爱、忠诚、孝道和义务等伦理原则,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成长。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谐,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它强调
无为而治和谦逊为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它强调个人的涵养和解脱,追求智慧和慈悲。

诗词和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多样的诗词和文学艺术。

这些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感悟。

形考任务3回答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诗词和文学艺术等。

2. 儒家思想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主要原则包括仁爱、忠诚、孝道和义务等。

3. 道家思想追求的是什么?
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和谐、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它强调个人的涵养和解脱,追求智慧和慈悲。

5.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丰富多样,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感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览及形考任务3问题的回答。

如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提问。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三1、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选择一项: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B.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C.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D. 明智的政治态度2、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选择一项:A. 与“信”的观念相同B.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C. 跟“忠”的意思较近D. 更注重主体性3、“恕”的本意是指 ( )选择一项:A. 严格地要求别人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原谅别人的过失D. 严格地要求自4、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选择一项:A.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B.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C.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D. 恭也就是敬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A.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B. 给父母尽孝C. 为师父尽孝D. 为自己尽孝6、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选择一项:A.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B.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C.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选择一项:A. D、博爱B. 术C. 兼爱D. 仁8、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选择一项:A.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B.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D.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9、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 封建法制不健全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C.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10、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A.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册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业册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1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 业三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 业三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

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3.孔门私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国子学、四门学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11. 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国学和地方入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社学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乡约、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 察举、岁贡和科举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国子监、满族官学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

自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3.孔门私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国子学、四门学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
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11.历次兴学、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国学和地方儒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社会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乡约、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察举、岁贡和科举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国子监、满族官学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隋炀帝时期正式设臵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18. 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19.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20.宋代的科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21.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22.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即童试、岁试和科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23.我国最早的教育思想,是载于《尚书?周书》中的箕子、周公的教育思想。

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思想,还是从孔子开始的。

24.我国夏商时期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其中至少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

孔子关于“有教无类”、重视德育和智育的思想,还有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都闪耀着素质教育的火花。

25.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诗经》、楚辞和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26.文学史上习惯于把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植则代表当时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27.从“初唐四杰”到陈子昂,唐诗逐步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28.南宋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
人”。

29.散文方面,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中唐古文运动,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优良传统,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

30.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是元代的文学代表。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31.“诗言志”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32.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从整体结构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远古及先秦艺术、秦汉至隋唐艺术和宋元明清艺术。

33.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乐舞,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和小调。

34.三国时的画家曹不兴是第一位画佛能手,东晋时的画家顾恺之、张僧繇和陆探微合称“六朝三杰”。

35.中国书法艺术源远长流,应当说从甲骨文就开始了。

但是从总体上讲,书法艺术的真正形成是在汉魏时期。

36.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

37.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和《皇甫诞碑》、褚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薛稷的《升仙太子传》等都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传世名作。

38.张择端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大画家,其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当时风俗画的代表。

39.《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誉为法贴之冠。

40.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在武则天时已修建到—千多佛龛,所以又称“千佛洞”。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
1.(124)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

①礼②乐③画④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有(134)。

①法家②名家③儒家④道家
3.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1234 )。

①学而不厌②温故知新③诲人不倦④以身作则
4.《学记》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有(123)。

①预防性原则②及时施教原则③长善救失原则④有教无类
5.《学记》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有(124)。

①讲解法②问答法③讨论法④练习法
6.朱熹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1234 )。

①立志②居敬③存养④省察
7.朱子读书六法包括(123 )。

①循序渐进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④温故知新
8.(1 )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①孔子②周公③韩愈④董仲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