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考点汇总
儿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重点整理第二单元第一节要点二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要点: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呈一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
一般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
第一个生长高峰:头3个月第二个生长高峰:青春期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自上到下);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先会控制腿到再控制脚的活动(由近到远);先会用全手掌握持物品,以后发展到能以手指端摘取(从粗到细);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图、画人(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和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受遗传、性别、孕母情况、营养、生活环境、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
体格上的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显著,青春期差异更大。
本要点试题及答案:1.人体发育成熟最早的系统是A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E.生殖系统2.人体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E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E.生殖系统3.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不符合的是C A.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B.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C.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是一致的D.有一定的个体差异E.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小儿生长发育中错误的规律是C A.自上而下B.由近到远C.由细到粗D.由简单到复杂E.由低级到高级(5~8题共用备选答案)A.神经系统B.生殖系统C.淋巴系统D.皮下脂肪E.肌肉组织5.发育先快后慢的是(A)6.发育先快而后回缩的是(C)7.发育先慢后快的是(B)8.学龄期加速的是(E)。
儿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重点整理第二单元第一节要点一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要点:小儿年龄分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各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
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该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
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
新生儿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此时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2/3。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足7天。
此期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此期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又称乳儿期。
对热能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但此期小儿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故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婴儿期的后半年,因从胎盘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此期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但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中毒;同时由于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传染病发病率仍较高,防病仍为保健重点。
乳儿乳牙出齐,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需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5.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四年)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护理的学科。
它不仅需要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还需要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深入的了解,以便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对儿科护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儿童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规律1、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2、顺序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3、个体差异性: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都有所不同。
(二)体格生长1、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出生时体重约3kg,生后前 3 个月体重增长最快,约为出生时的两倍;生后 3 个月至1 岁,体重增长速度减慢,约为出生时的 3 倍;1 岁至2 岁,体重增长约 25 35kg;2 岁至青春期,体重增长缓慢,每年约 2kg。
2、身高(长):出生时平均身高 50cm,1 岁时约 75cm,2 岁时约85cm;2 12 岁儿童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年龄×7 + 75(cm)。
3、头围:出生时头围约 33 34cm,1 岁时约 46cm,2 岁时约 48cm,5 岁时约 50cm。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4、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 1 2cm,约 32cm;1 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1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约等于年龄减去 1。
(三)神经心理发育1、感知觉发育: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在儿童时期逐渐发展完善。
2、运动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精细的规律。
如 2 个月抬头,4 个月翻身,6 个月会坐,8 个月会爬,1 岁会走。
3、语言发育:经历了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二、儿童营养与喂养(一)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
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一般每次哺乳 15 20 分钟。
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分章知识点

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分章知识点第一章: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
1. 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及评估方法
2. 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特点
3. 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阶段与特点
4. 儿童常见生长发育障碍的类型及护理要点
5. 儿童营养需求及常见营养问题的预防和护理
第二章:儿童常见疾病及护理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3. 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4. 儿童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5.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育与行为问题
1. 儿童心理发育的阶段与特点
2. 儿童常见心理发育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3.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原因和处理原则
4. 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护理要点
5. 儿童常见心理危机事件的护理要点
第四章:儿童家庭护理
1. 儿童常见家庭护理问题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2. 儿童常见家庭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3. 儿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及作用
4. 儿童家庭护理的原则与方法
5. 儿童家庭护理的特殊考虑事项
第五章:儿科专科病房护理
1. 儿科专科病房的工作职责和特点
2. 儿科专科病房的环境调控和感染预防措施
3. 儿科专科病房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4. 儿科专科病房的特殊护理技术和手术护理
5. 儿科专科病房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以上是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的分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咨询。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个生长高峰:婴儿期(1岁)和青春期②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神经发育较早(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最基本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评价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
2.【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男婴3.3kg ;女婴3.2kg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3.【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定义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排出可致体重暂时性下降3%~9%4.【第1个生长高峰】:生后第1年是体重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5.①3个月时体重达出生时的2倍②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10kg)③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
6.【儿童体重的关键参数和估算公式】7.【身高】/【身长】的定义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称【身长】8.【出生时平均身长】:50cm9.【1岁时的身长】:75cm10.【2岁时的身长】:86-87cm11.生后第一年身长平均增长约25cm,呈现第1个高峰。
中点恰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下部量13.【儿童身高增长的关键参数和估算公式】14.【坐高】/【顶臀长】的定义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67%降至14岁时的53%。
16.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软骨营养不良),可使坐高/身高停留在幼年状态。
17.头围是反映脑发育和颅骨的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出生时平均头围】:33-34cm19.【3个月时头围】:40cm19.【1岁时的头围】:46cm20.头围的测量在2岁前最有参考价值。
,1岁-青春期时,胸围>头围,胸围超出头围部分(cm)=小儿岁数-122.【小儿头围及胸围的关系】23.【小儿生长发育汇总】第三节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1.【颅骨缝、前囟、后囟的闭合时间】2.【前囟的测量】: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出生1.5-2.0cm)3.【脊柱的发育】4.【长骨生长结束的标志】:当干hóu骺端与骨干融合时5.【骨龄】的定义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地出现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 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6.【新生儿长骨发育成熟的标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7.【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年龄+18.10岁时腕部骨化中心出全,共10个。
儿科护理学(精品)

儿科护理学(精品)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节小儿年龄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本节考点:(1)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2)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3)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一、小儿年龄分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 7 个时期。
(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 40 周。
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该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 28 天称为新生儿期。
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生活空间发生巨大变化。
由于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尤其是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使得在这一阶段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三)婴儿期自出生到满 1 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为小儿出生后体格、动作和认知能力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该期小儿对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各器官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够成熟完善,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1/ 3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自 1 周岁后到满 3 周岁前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前突出,同时接触社会事物渐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故在这一时期应加强防护,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作好预防保健工作。
同时,该期小儿消化系统仍不完善,断乳和其他食物添加应在幼儿早期完成,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五)学龄前期自 3 周岁后到 6~7 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此期,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逐步趋向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同时小儿发展语言能力。
拓展社会关系,自我观念开始形成,好奇多问,模仿性强。
护考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考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科护理概述儿科护理是指对0-18岁儿童进行的护理工作。
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所以儿科护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儿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常见疾病的护理、重症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等。
儿科护理的特点包括:儿童心理特点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全面关注,包括身体、智力、社会等各个方面;儿童生理特点差异明显,对检查和治疗的要求不同;家庭因素对儿童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儿童生长发育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理发育阶段婴儿期:0-1岁,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需要家长的照顾和呵护。
这一阶段是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注意饮食和睡眠的调节。
幼儿期:1-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走路和说话的时期,需要加强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训练。
学龄前期:3-6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上学的时期,需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学龄期:6-12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上学的时期,需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青春期:12-18岁,这一阶段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时期,需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2. 儿童生理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儿童不同的营养和锻炼。
(2)工作能力儿童的智力和社会能力逐渐提高,需要给予儿童适当的教育和培养。
(3)生理周期儿童的生理周期包括孕期、新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每个周期都有其特点和要求。
三、儿童常见疾病1. 儿童常见传染病(1)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咽痛等,需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室内外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需要及时就医,保持儿童的水分和营养供应。
2. 儿童常见非传染病(1)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非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喘息、气促、胸闷等,需要定期接受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天(一)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1.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2.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七)青春期: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第二节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2.身高:新生儿50cm 1岁75cm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703.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
在2岁前最有价值。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二)骨骼的发育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1—1.5岁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其岁数加1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三)牙齿的发育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一、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1.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至胎儿出生,约40周(280天)。
2.特点:
(1)胎儿期完全依赖母体而生存;
(2)孕母的健康对胎儿有直接影响;
(3)最初12周最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流产、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
胎儿期防畸形
(二)新生儿期
1.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内,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之内。
早期新生儿—第1周新生儿。
2.特点
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尤以早期新生儿最高。
死亡率:早期新生儿>新生儿
新生儿四周内,一周内更加危
(三)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1.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
2.特点
(1)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2)消化紊乱与营养障碍性疾病多见,提倡母乳喂养
(3)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见,按时预防接种。
婴儿期1岁内,长最快缺营养
防腹泻防感染,防佝偻重喂养
(四)幼儿期
1.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2.特点:
(1)体格生长速度稍减慢,但依然很快;
智能发育加快;
开始行走,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差;
饮食变化大,由乳类向成人饮食过渡;
(2)意外事故较多见;营养障碍性疾病、腹泻病也较多见
幼儿期特调皮,到处疯跑出意外
(五)学龄前期
1.3周岁后到6~7周岁入小学前。
2.特点
(1)体格生长较为缓慢,但稳步增长。
(2)智能发育最快,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较大,应注意早期教育,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卫生习惯。
(3)抗病能力有所增强,意外事故较多见,其他疾病较少。
学龄前期幼儿园,智力性格关键期
(六)学龄期
1.又称为小学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12~14岁)。
2.特点
(1)体格生长稳步增长,但相对较慢;
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外形本期末已接近成人;
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2)预防近视和龋齿。
心理、行为问题也开始增多。
(七)青春期
1.又称为少年期,中学学龄期,从第二性征出现(乳房萌育)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女孩一般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2.特点:
(1)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
(2)第二性征及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性别差异明显;
青春期性发育,身高体重二次窜
关于小儿年龄分期,错误的是
A.婴儿期是指自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前
B.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至胎儿出生为止
C.学龄前期是指自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D.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出生脐带结扎到满28天
E.幼儿期是指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
A.学龄期、青春期
B.学龄前期、学龄期
C.幼儿期、青春期
D.婴儿期、青春期
E.新生儿期、学龄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婴儿期和青春期。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新生儿期。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学龄前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A.学龄期
B.青春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意外事故较多见,营养性疾病亦多见的年龄段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幼儿期活动范围渐广,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意外事故较多见;同时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饮食开始已经从乳汁转换为饭菜,营养性疾病亦多见。
意外事故较多见,其他疾病减少的年龄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学龄前期小儿抗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因接触面广,意外事故较多见。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二)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体格发育:快→慢→快;
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等。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