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2020.05.05)

合集下载

残疾人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残疾人社会工作通常在( )开展。

A 专门的组织机构B 任何机构C 政府部门D 社E 家庭【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参考第六章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在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工作,如社会服务部门、医院、人住设施、有关的非政府机构等。

第2题根据( )规定的主要内容,可在儿童福利院针对残疾儿童开展文化知识普及及技能培训。

A 医疗康复B 技能培训C 基础教育D 职业康复E 教育康复【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参考第六章第二节。

应用文化教育及技能教育等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称为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主要在各地各级盲校、聋哑学校、启智学校、儿童福利院以及社区康复站点开展。

第3题主要由社区卫生部门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的康复模式属于( )。

A 社区服务模式B 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C 家庭、社区模式D 世界卫生组织模式E 家庭病床模式【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参考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家庭病床模式,主要由社区卫生部门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向社区康复对象提供在家庭中(如家庭病床)进行的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服务。

第4题( )在我国正成为重要的协助残疾人康复的方法。

A 个案工作B 小组工作C 社区工作D 社区康复E 教育康复【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参考教材第六章第三节。

社区康复在我国正成为重要的协助残疾人康复的方法。

第5题因药物中毒导致失聪,这属于( )造成的残疾。

A 传染性疾病B 营养不良C 慢性病和老年病D 意外事故E 其他因素【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参考第六章第二节。

国开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参考答案

国开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参考答案

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2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残疾人观是人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3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4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残疾人小组工作的结束期,社会工作者应协助小组与原先建立关系的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及有关机构保持联系。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5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规划模式的目标源于社区问题,强调的是一种任务目标,其着眼点是特定存在的问题,即以解决社区实际问题为主要的工作取向。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6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行动模式以任务目标为主,其根本在于结合社区力量,以寻求社区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使处于弱势的残疾人居民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7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个案社会工作介入不仅要着力于案主本身心理问题的解决,而且也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8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支持网络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问题的“第一线”。

()选择一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9正确得分2.00/2.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智力残障者的康复社会工作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0正确得分3.00/3.0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的方面,即()。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次形考作业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次形考作业

第一次形考作业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A。

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B消除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歧视C开展残疾人教育D、大力xx人道主义精神2、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B。

A使残障者都接受教育B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C解决残障者的就业问题D健全有关残障者权益的法律法规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A。

A《残疾人保障法》B《社会保险法》C《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D《残疾人教育条例》4、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B。

A获得社会救助难B就业难C学习劳动技能难D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5、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D。

A电视节目配字幕B电视节目配手语C出版物有盲文版本D信息和交流无障碍6、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D。

A道路的路牙B建筑物的台阶C地铁站的坡型通道D卫生间的蹲便7、下列哪类残疾会影响残疾人的创造性(CA.肢体残疾B.视力残疾C.精神残疾与重度智力残疾D.听力残疾8、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B。

AxxBxxCxxDxx9、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C。

A12月1日B12月2日C12月3日D12月4日10、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A A 《残疾人权利公约》B《残疾人公约》C《儿童权利公约》D《北京宣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ABC)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B.生理C.人体结构D.四肢2.《残疾人保障法》保障的残疾人主要包括ABCD。

A.肢体残疾者B.听力、视力残疾者C.智力残疾者D.精神残疾者3.残疾人享有哪些权利ABCDA.社会福利权B.社会保险权C.社会优抚权D.社会救助权4.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ABCDA.康复工作B.特殊教育C.劳动就业D.社会适应5.残障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有哪些功能ABCDA.提供物质帮助B、给予心理支持C、促进能力发展D、维护合法权益6.残障社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具有什么功能ABCA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B.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C.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D.促进社会文明与良好道德风尚发展7.残障社会工作与多个学科有密切关系这些学科主要指ABCDA.医学社会学B.伦理学C.康复工程学D.医学心理学8.改善残障者的生活质量着重要做好ABC 方面的工作。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fj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fj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单位为了支持残疾人就业,将本单位部分保洁工作交由社区残疾人承担,但残疾人在工作时,遭到其他员工的歧视,有人经常让残疾人替他们完成本应自己完成的工作,这些残疾人敢怒不敢言。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 )。

A.为承担保洁工作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B.评估这些残疾人身心方面的适应性,疏导他们的情绪,以便做好工作C.在员工中开展残疾人权益宣教工作,消除对残疾员工的歧视D.探访残疾人,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答案】C解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大力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激励残疾人的自强自立精神,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题中,社会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在员工中开展残疾人权益宣教工作,消除对残疾员工的歧视。

2.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在家庭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中扮演辅助性角色。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

这种分工模式是( )。

138A.两性生理基础上的分工B.符合两性特点的分工C.两性各取所长的分工D.社会建构的两性分工【答案】D解析:传统的、定型的社会性别观念规定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的发展路径,而且男性优越于女性的性别定型认识阻碍了妇女的发展。

因此,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定型认识,重新反思和认识社会性别,这对妇女的发展、男女平等的实现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3.王奶奶患有重度痴呆症,她的子女因忙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将王奶奶送到护理院照顾。

根据王奶奶的情况,护理院的社会工作者在为王奶奶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

109A.控制和缓解王奶奶身体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B.关注及预防王奶奶被疏于照顾或被虐待C.陪伴王奶奶看电视,提高其生活质量D.鼓励王奶奶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答案】B解析: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要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

残疾人社会工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 2. 方案设计题案例分析题请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1.某酒店清洁工李女士在酒店5楼擦玻璃窗时,因为擦的地方比较高,就拿了一个小凳子来垫脚。

谁知脚一滑,不慎从窗台上跌落,从此失去了双腿。

酒店给了她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李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

李女士家里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非常懂事,上学前后都细心地照顾妈妈。

李女士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李女士主要面临的困难和优势有哪些? 2.针对李女士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正确答案:1.上述案例主要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李女士的情况来进行分析:(1)环境的优势:李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她;(2)个人的优势:李女士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是一个勤恳的人。

(3)环境的缺失: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李女士平时缺乏照料;(4)个人的缺失:个人层面是李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李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她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措施:(1)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李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2)张女士目前自认为自己没用,是家庭的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于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3)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李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1.选择本案例的原因是:可帮助考生了解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一些特殊困难和实际需求。

要运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对案主的个人与社区状况进行评估,采取符合案主实际情况的介入模式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她跨越人生的障碍,发挥潜能,从而实现增强社会功能的目的。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二)多选题(2020.05.05)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二)多选题(2020.05.05)

形考作业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1.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A、B )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B.生理C.人体结构D.四肢2.《残疾人保障法》保障的残疾人,主要包括(A、B、C、D )。

A.肢体残疾者B.听力、视力残疾者C.智力残疾者D.精神残疾者3.残疾人享有哪些权利?( A、B、C、D )A.社会福利权B.社会保险权C.社会优抚权D.社会救助权4.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 A、B、C、D )A.康复工作B.特殊教育C.劳动就业D.社会适应5.残障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有哪些功能?( A、B、C、D )A、提供物质帮助B、给予心理支持C、促进能力发展D、维护合法权益6.残障社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具有什么功能?( A、B、C、D )A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B.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C.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D.促进社会文明与良好道德风尚发展7.残障社会工作与多个学科有密切关系,这些学科主要指( A、B、C、D )A.医学社会学B.伦理学C.康复工程学D.医学心理学8.改善残障者的生活质量着重要做好( A、B、C、D )方面的工作。

A.建设无障碍环境B.残障者特殊用具的配置C.组织残障者参加社会活动D.调动残障者工作的积极性9. 目前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具有( A、B、C、D )特征。

A.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B.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C.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D.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10.残障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反映(A、B、C、)。

A、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B、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C、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D、一个社会的正义程度1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多项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 A、B、C、D )。

A.社会福利政策B.法律援助制定C.医疗救助制定D.就业政策12.对残障现象的出现,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 A、B、D )A.社会代价论B.标签理论C.回归社会理论D.社会排斥理论13.残障者面临的社会排斥最主要的有( B、C、D )。

残疾人社会工作考试

残疾人社会工作考试

李明是上海市某街道中度智障的小伙子。

由于智力问题,一直未婚,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姐姐在国外打工。

以前李明的生活主要由母亲来照顾,但前几年母亲患中风病卧床,家里只能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母子俩生活,经济上靠姐姐在国外寄钱支付。

小时候,李明活泼好动,但由于个人缺陷,经常受到街道上人们的欺负,后来家里人害怕有人欺负、嘲笑李明,很少让他与外人交往,有时候甚至把他关在家里,并通过吓唬等手段打消其到街上玩闹的念头,案主只和家人保持交流,有时候,李明会趴在窗口看着楼底下的人们聊天或听父母的帮父母干点家务活。

但随着姐姐去国外,父亲去世和母亲患病,和家里人的交流也比较少了,他也开始越来越封闭自己,不敢喝街坊邻居打交道。

以前,李明在福利厂工作,后来因厂子效益不好而下岗,他就无所事事,在街道里乱转。

但是一般都躲着人走。

母亲看到儿子如此,非常着急,但是由于有病在身,对儿子的交流与帮助都无法实现。

远在国外的姐姐已经定居在那里,偶尔会打电话回来和弟弟交流,但总体来看李明都是听得多,说得少。

一、假如你是社区社工,请根据以上内容,制定出服务计划。

1、问题评估(侧重案主认知和行为情况)2、辅导目标3、辅导阶段二、想象一个具体的沟通情景,描述你和李明的沟通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三、要走进李明的内心世界引导其重归社会,请问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提示,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其他社会环境角度方面考虑)四、经过接触,如果你发现李明在踢足球方面有一定特长,请围绕此主题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的简单方案(二者选一即可)。

五、结合你接触过的智障人士,谈谈他们的身心特点(围绕生理、心理中的知情意、社会性方面展开)。

六、结合本案例,谈谈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具备哪些素质?。

202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章节题库-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202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章节题库-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202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章节题库-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圣才出品】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精神病患者B.残疾人C.功能缺失者D.残障人士【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二条对残疾人的定义是:残疾人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2.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我国共有8296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中国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偏低,说明我国对残疾人的“认定标准”()。

A.比较低B.比较高C.非常低D.非常高【答案】B【解析】中国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偏低,说明我国对残疾人的“认定标准”比较高。

这个“标准”随着中国的福利制度改革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享有残疾人社会福利。

3.残疾人()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A.康复权B.教育权C.劳动权D.文化生活权【答案】A【解析】残疾人康复权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残疾康复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4.残疾人社会工作采用的工作方法不包括()。

A.个案工作B.小组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工作【答案】D【解析】残疾人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一样,都使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和手段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5.下列各项属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总目标是()。

A.恢复残疾人的身体健康B.恢复残疾人的心理健康C.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D.促进残疾人的家庭和谐【答案】C【解析】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总目标是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推动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全面提升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达成“共建、共享、共融”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化,从而提升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考作业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
1.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 )。

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B.消除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歧视
C.开展残疾人教育
D、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2.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 B )。

A.使残障者都接受教育
B.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C.解决残障者的就业问题
D.健全有关残障者权益的法律法规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 A )。

A.《残疾人保障法》
B.《社会保险法》
C.《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
D.《残疾人教育条例》
4.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B )。

A.获得社会救助难
B.就业难
C.学习劳动技能难
D.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5.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 D )。

A.电视节目配字幕
B.电视节目配手语
C.出版物有盲文版本
D.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6.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 C )。

A.道路的路牙
B.建筑物的台阶
C.地铁站的坡型通道
D.卫生间的蹲便
7.下列哪类残疾会影响残疾人的创造性?( C )
A.肢体残疾
B.视力残疾
C.精神残疾与重度智力残疾
D.听力残疾
8.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B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9.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 C )。

A.12月1日
B.12月2日
C.12月3日
D.12月4日
10。

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 A )。

A.《残疾人权利公约》
B.《残疾人公约》
C.《儿童权利公约》
D.《北京宣言》
11.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 A)制度。

A.福利院集中收养
B.家庭供养
C.社区供养
D.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2.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 C )。

A.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B.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
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D.中国肢残人协会
13.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

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 D )。

A.有遗传病的父母不生育孩子
B.来自地方病突出地区的孕妇进行严格的科学筛查
C.母亲孕期不接触放射线、甲及汞、农药等
D.孕期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14.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C )。

A.感知觉的发展
B.就业
C.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D.享有政治权利
15.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 A )。

A.社会网络理论
B.正常化理论
C.回归社会理论
D.增能理论
1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 B )。

A.满足基本需求
B.有尊严的生活
C.改善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生活
D.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17.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

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C)。

A.自由
B.隐私和保密
C.保护生命
D.最少伤害
18.社会支持网络的哪种特性是保持社会支持得以延续的最重要条件。

(A)
A、互惠性
B、亲密性
C、规模性
D、空间距离
19.(A)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A、家庭
B、朋友
C、孩子
D、父母
20.1990年通过的哪像法律,被称为是中国残障者扶助政策历史上的里程碑。

(B)
A、《公益事业捐赠法》
B、《残疾人保障法》
C.《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
D.《残疾人教育条例》
21.我国的助残日是(C)。

A、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
B、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
C.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
D.每年5月的第四个星期
22.(C)是孤儿和弃婴重返家庭、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

A.福利院养育
B.寄养
C.收养
D.自组家庭
23.寄养年满(A)周岁的儿童,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

A.10
B.12
C.15
D.18
24.各地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由当地残联规定,但不得低于(D)。

A.1%
B.1.2%
C.1.4%
D.1.5%
25.下列哪种心理特征是残障者最主要的心理特征(A )。

A.悲伤
B.愤怒
C.退行
D.怀疑
26.一个核心家庭包含的次系统中最重要的是(A)。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
C.手足关系
D.代际关系。

27.下列哪类人不会对家庭结构造成重大影响(C)。

A.残障者
B.慢性病人
C.运动外伤病人
D.老年病人
28.融入为本的社会支持模式认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A)。

A、自身的素质和奋斗
B、家庭的支持和鼓励
C、残障恢复程度
D、社会偏见的消失
29.在社会工作的各种沟通技巧中,主要的工具是(B)。

A、文字
B、语言
C、影像
D、肢体动作
30.下列哪类不属于肢体瘫痪者(D)。

A、截瘫者
B、偏瘫者
C、脑瘫者
D、风湿病人
31.下列哪类不属于视力残障者(A)。

A、老年人白内障致盲,可手术复明
B、一眼盲,一眼视力低于0.3
C.眼伤,经手术无法恢复视功能
D.先天性盲人
32.盲人的特殊用具不包括(D)
A.盲杖
B.盲表
C.盲道设施
D.导盲犬
33.下列哪类不属于听力残障(C)。

A.听力完全丧失
B.听力残留但辨音不清
C.听力残留轻度影响听说交往
D.不能进行听说交往
34.下列哪类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最强(D)。

A.肢体残障者
B.视力残障者
C.智力残障者
D.聋哑儿童
35.造成智力障碍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 )。

A.出生缺陷
B.脑外伤
C.发育期营养不良
D.老年智力衰退
36.轻度智障人士可从事的简单社会劳动中不包括(A)。

A.电脑程序员
B.按摩
C.家政服务
D.工艺美工
37.精神病人经治疗(B)年以上仍未痊愈而时有发作,属于残障。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38.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列哪项残障社会工作不参与(A)。

A、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农村残疾人的专项扶贫
C、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
D、开展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
39.下列哪项是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重点(B)。

A、聋哑人就业
B、盲人就业
C、轻度智障者就业
D、肢体残障者就业
40.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总体情况的是(D)。

A、各地康复工作不平衡
B、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C、康复经费普遍短缺
D、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切实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