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各科考点比例分析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各科考点比例分析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各科考点比例分析试卷分布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总题量180道小题,分ABX三种题型。

在试卷内容结构上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占50%。

若按考试比重,一次排序如下:内科学、生理学、外科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数据表示依次为:30%、20%、20%、15%和15%。

在题型方面,A题型(120道选择题,其中90道每题5分的题、30道每题2分的题),B题型(30道每题1.5分的题),X题型(30道每题2分的题)。

考查内容1、生理学——20%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生殖。

2、生物化学——15%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和生化专题。

3、病理学——15%细胞与组织损伤、修复代偿与适应、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免疫病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和其他。

4、内科学——30%诊断学、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和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5、外科学——20%外科总论、胸部外科疾病、普通外科、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骨科。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接收推免生章程接收达到所在学校推荐免试条件且获得推荐名额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学校必须为具有教育部推免权的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咨询电话:(010)82885878陈老师:1275181476@陆老师:1398338755@一、接收类型及相关要求(一)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推免直博生)1.英语必须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合格水平(合格线为430分)。

2.招生人数请查阅《本校推免(直博)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推免直博生招生人数”。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doc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doc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2016 年7 月)Ⅰ.考试性质联考西医综合考试是为全国医科院校(独立设置)研究生院联盟高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联考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四、试卷题型结构A 型题第1~9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35 分第91~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B 型题第121~15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X 型题第151~18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2016年考研西综外科精讲课程外科学普外-第八章讲义

2016年考研西综外科精讲课程外科学普外-第八章讲义

考研西医综合外科学讲义外科学-小肠疾病主讲老师:徐琦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第八章小肠疾病【考试大纲】1.肠梗阻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2.肠炎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一、解剖生理概要(一)构成:⏹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全长3-5.5米;十二指肠长25—30cm,小肠上2/5为空肠,下3/5为回肠;(二)淋巴:⏹空肠黏膜下有散在的孤立淋巴结;⏹回肠黏膜下则有许多淋巴集结;(三)生理功能:⏹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四)肠道血供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五)小肠血供⏹来自肠系膜上动脉⏹12-16支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二.肠梗阻(一)肠梗阻的原因肠梗阻血运有无障碍⏹单纯性肠梗阻: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鄣碍;⏹绞窄性肠梗阻: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肠梗阻部位:⏹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结肠梗阻(第八版更新):属于闭袢性肠梗阻;1998-160-X.哪几种疾病所致的肠梗阻属闭袢性肠梗阻?A.肠蛔虫堵塞B.乙状结肠扭转C.横结肠癌2005-98-A.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A.肠管扭转B.肿瘤C.肠道闭锁D.铅中毒E.嵌顿疝答案:D(二)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四)诊断1.是否肠梗阻?什么性质?⏹是机械性还是麻痹性?①机械性:绞痛+肠鸣音亢进+X线部分肠管气液平;②麻痹性: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全部肠管(包括结肠)扩张;⏹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①腹痛持续性剧烈疼痛;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④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⑤消化道出血者;⑥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拌、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的?2.是什么部位?⏹高位:呕吐早,频繁;①粘连性肠梗阻:既往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者;②新生婴儿:肠道先天性畸形;③2岁以内小儿:肠套叠;④儿童:蛔虫团;⑤老年人:肿瘤及粪块堵塞;1997-86-A.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出现腹膜刺激征B.持续剧痛无缓解C.呕吐血性或棕褐色液体D.肠鸣音消失E.X射线显示膨胀突出的孤立肠袢随时间改变位置答案:E2004-85-A.下列哪项不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C.腹部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D.移动性浊音阳性或腹穿有血性液体E.呕吐呈反射性,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答案:E2006-95-A.急性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并休克,最可能的疾病是A.急性阑尾炎B.绞窄性肠梗阻C.泌尿系结石,肾绞痛D.外伤性肝破裂E.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答案:B2006-89-A.男性,26岁,餐后打篮球,半小时后剧烈腹痛,6小时后来院,伴恶心呕吐。

2016 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三)

2016 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三)

2016中西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三)
22.肾病综合征
23.尿路感染
24.慢性肾衰竭
25.缺铁性贫血
26.再生障碍性贫血
27.急性白血病(助理不考)
2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助理不考)
2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1.糖尿病
32.类风湿关节炎
33.系统性红斑狼疮(助理不考)
34.脑梗死
35.脑出血
36.癫痫
37.帕金森病(助理不考)
38.病毒性肝炎
39.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40.乳腺增生病
41.急性阑尾炎
42.肠梗阻
43.胆石症
44.前列腺增生症(助理不考)
45.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助理不考)
46.湿疹
4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8.闭经(助理不考)
49.盆腔炎
50.先兆流产
51.异位妊娠
52.产褥感染(助理不考)
53.子宫肌瘤(助理不考)
54.小儿肺炎
55.小儿腹泻
56.急性肾小球肾炎(助理不考) 57.过敏性紫癜(助理不考)
58.水痘
59.流行性腮腺炎(助理不考) 60.桡骨远端骨折(助理不考) 61.肩关节脱位
62.颈椎病
63.腰椎间盘突出症
64.肺胀(助理不考)
65.不寐
66.头痛
67.眩晕
68.呕吐
69.腹痛
70.泄泻
71.便秘
72.胁痛(助理不考)
73.水肿
74.郁证(助理不考)
75.血证
76.痰饮(助理不考)
77.自汗盗汗
78.内伤发热
79.厥证(助理不考)
80.痿证(助理不考)。

中西医-执业-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6年版

中西医-执业-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6年版

(2)周围血管征 12.腹部检查 (1)视诊(腹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 震颤) (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 (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13.脊柱、四肢检查 (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 14.神经系统检查 (1)肌力、肌张力 (2)共济运动 (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5)拉塞格征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推拿技术 1.滚法 2.揉法 3.按法 4.推法 5.拿法 6.抖法 7.捏脊法
四、西医临床技能 (一)体格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查(生命体征、发育、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步态) 2.皮肤检查 3.浅表淋巴结检查 4.眼检查(眼睑、结膜、巩膜、瞳孔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集合反射、眼球运动) 5.口腔检查(咽部、扁桃体) 6.鼻窦检查 7.颈部检查(血管、甲状腺、气管) 8.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 9.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 (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听诊(听诊方法、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10.心脏检查 (1)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界) (4)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1.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016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2016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一、医患沟通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确立治法(四)选方与用药(五)预防与调护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一)中医四诊(二)针灸常用腧穴1.尺泽2.孔最3.列缺4.鱼际5.少商6.商阳7.合谷8.手三里9.曲池10.肩髃11.迎香12.地仓13.下关14.头维15.天枢16.梁丘17.犊鼻18.足三里19.条口20.丰隆21.内庭22.公孙23.三阴交24.地机25.阴陵泉26.血海27.通里28.神门29.后溪30.天宗31.听宫32.攒竹33.天柱34.肺俞35.膈俞36.胃俞37.肾俞38.大肠俞39.次髎40.委中41.秩边42.承山43.昆仑44.申脉45.至阴46.涌泉47.太溪48.照海49.内关50.大陵51.中冲52.外关53.支沟54.翳风55.风池56.肩井57.环跳58.阳陵泉59.悬钟60.行间61.太冲62.期门63.腰阳关64.命门65.大椎66.百会67.神庭68.水沟69.印堂70.中极71.关元72.气海73.神阙74.中脘75.膻中76.四神聪77.太阳78.定喘79.夹脊80.十宣(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13.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14.神经系统检查(1)肌力、肌张力(2)共济运动(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4)脑膜刺激征(5)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1.外科洗手2.戴无菌手套3.穿手术衣4.手术区消毒5.穿脱隔离衣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7.伤口换药8.脊柱损伤的搬运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0.心肺复苏术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2.导尿术13.胃管置入术14.胸腔穿刺术(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心房、心室肥大(3)典型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5)过早搏动(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室性心动过速(9)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2.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肠梗阻(7)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肌钙蛋白(13)B型心钠素(14)抗链球菌溶血素“O”(15)甲胎蛋白(16)类风湿因子(17)漏出液、渗出液(18)血气分析五、临床常见病证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支气管哮喘5.肺炎6.肺结核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8.慢性呼吸衰竭9.心力衰竭10.心律失常(1)过早搏动(2)室上性心动过速(3)室性心动过速(4)心房颤动(5)房室传导阻滞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高血压病13.胃炎14.消化性溃疡15.上消化道出血16.胃癌17.溃疡性结肠炎18.肝硬化19.肝癌20.急性胰腺炎21.慢性肾小球肾炎22.肾病综合征23.尿路感染24.慢性肾衰竭25.缺铁性贫血26.再生障碍性贫血27.急性白血病2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糖尿病32.类风湿关节炎33.系统性红斑狼疮34.脑梗死35.脑出血36.癫痫文都网校37.帕金森病38.病毒性肝炎39.有机磷杀虫药中毒40.乳腺增生病41.急性阑尾炎42.肠梗阻43.胆石症44.前列腺增生症45.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6.湿疹4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闭经49.盆腔炎50.先兆流产51.异位妊娠52.产褥感染53.子宫肌瘤54.小儿肺炎55.小儿腹泻56.急性肾小球肾炎57.过敏性紫癜58.水痘59.流行性腮腺炎60.桡骨下端骨折61.肩关节脱位62.颈椎病63.腰椎间盘突出症64.肺胀65.不寐66.头痛67.眩晕68.呕吐69.腹痛70.泄泻71.便秘72.胁痛73.水肿74.郁证75.血证76.痰饮77.自汗盗汗78.内伤发热79.厥证80.痿证。

306西医综合2016年考研复习生理复习感觉器官(一)

306西医综合2016年考研复习生理复习感觉器官(一)

(一)考纲要求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机能及其调节。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视觉的二元论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光-电换能。

视锥细胞和色觉。

视敏度和视野。

3.听觉器官: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及其机能。

考纲精要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将这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疏密波。

2.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去极化或超极化局部电位。

例如,视杆细胞的迟发感受器电位是超极化电位。

3.编码作用:感受类型的识别,是由特定的感受器和大脑皮层共同完成的。

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适应现象:指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适应现象不是疲劳。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

二、眼的功能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作用分别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完成。

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进行调节。

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感光系统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真正的感光细胞。

三、眼的调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晶状体曲率增加:视区皮层→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弹性回缩→晶状体前后变凸。

当物距大于6m时,反射入眼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无需进行调节;当物距小于6m时,需要调节折光系统的曲度。

视调节过程是眼内特定肌肉的运动过程,应该由“动眼”神经兴奋所致,而引起肌肉收缩的递质多为乙酰胆碱,因此,晶状体变化是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作用的结果。

306西医综合2016年考研复习大纲详解

306西医综合2016年考研复习大纲详解

外科学考点解析今年外科学大纲未发生任何改变。

外科学出题是比较大气的,因此同学们复习起来有相对的重点章节。

以下是对大纲的详细解析:外科学第一部分外科总论重点内容为常用灭菌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脱水类型的判断,注意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的比较。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鉴别。

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输血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各型休克的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urling溃疡、Cushing溃疡。

慢性疼痛的治疗。

术前准备,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处理。

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肠内外营养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脓毒症的鉴别。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治疗原则。

麻醉前准备及用药。

全麻用药、并发症及防治。

局麻方法。

椎管内麻醉几种麻醉方法。

心肺脑复苏操作要领。

第二部分胸部外科疾病重点掌握肋骨骨折好发部位,各类气胸血胸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的对比。

脓胸的临床表现。

肺癌的病理特点。

食管癌的诊断。

常见纵隔肿瘤。

第三部分普通外科重点内容为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亢的分类。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

乳房检查。

乳腺溢液性质及临床意义。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腹外疝一些常考概念。

斜疝、直疝、股疝的鉴别。

腹外疝的治疗。

肝脾破裂的特征及处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胃十二指肠疾病为考试重点,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

胃癌的病理、好发部位、转移途径、诊断及治疗。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

各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的鉴别。

结肠癌的病因及分期。

直肠癌与结肠癌的比较。

痣和肛裂的临床特点及区别。

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区别。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胆道疾病为重点内容,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

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的分节运动。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

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食物的能量转化。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

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

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

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

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

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

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和睡眠。

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

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

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

2.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

信息分子和受体。

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