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001]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培训质量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对培训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参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培训师选拔:选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培训师,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材料更新:及时更新培训材料,确保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
培训计划调整和完善
培训场地:具备安全培训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如教室、实验室、演练场等。
设施保障: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演练器材等。
培训环境:确保培训场地的安全和舒适,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设施维护:定期对培训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培训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培训计划:根 据企业实际情况和 员工需求,制定科 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培训教材和课件制作
培训教材: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人员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 课件制作:采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制作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课件。 内容更新:定期更新培训教材和课件内容,以适应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变化。 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和课件制作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培训师资团队负责。
培训场地和设施保障
培训师资队伍的 组成:企业内外 部的专业人士和 行业专家
培训师资的资质 要求:具备相关 领域的教育背景、 实践经验和教学 能力
培训师资的培训 与发展:定期开 展师资培训、研 讨和交流活动, 提升教学水平和 专业素养
培训师资的评估 与考核:建立完 善的评估与考核 机制,对师资的 教学质量、效果 进行跟踪评估和 反馈
事故处理:培训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调查与分析、责任认定与处理等方 面的知识,以帮助企业规范事故处理流程,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培训效果评估方式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3篇)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国家、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的学习和理解。
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等的学习和掌握。
3. 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安全生产风险的识别、评估方法和过程等的学习和实践操作。
4.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安全事故案例,总结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安全技术操作培训:根据具体工种和工作岗位,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6. 安全培训考核: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确保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三、培训对象和周期1. 培训对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包括安全主管、安全员、安全管理员等。
2. 培训周期: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设置不同级别的培训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一次。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培训教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2. 模拟演练:通过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实地考察:组织参观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
4. 线上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培训,提高学习和培训效果。
五、培训管理1. 培训计划: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和周期。
2. 培训组织: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培训的组织实施。
3. 培训材料:编制培训教材和资料,供培训使用。
4. 培训评估:对每次培训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
5. 培训档案:建立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的内容、对象、周期和效果等信息。
六、培训督导和奖惩1. 培训督导:对进行培训的人员进行追踪和督导,确保培训的稳定实施。
2. 培训考核:对进行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培训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汇编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第一、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针对教育和培训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1、组织辖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简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三类人员”持证上岗。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
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强制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思,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
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安全资格证》。
③、特种作业人员。
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执行GB5306-85《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按国家、省、市各级和企业规定进行本工钟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上岗作业。
2、督促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拟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聘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①、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实习生)必须进行公司、厂级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严禁事项及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②、特殊工作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③、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
第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学时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2、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再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6学时。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培训内容
一、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具备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理能力,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任职。
二、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四、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五、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实施。
六、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必须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
某公司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包括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事故抢险
救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第一”公理的来由公理的由
1906 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 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 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 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
安全职责
2 企业 安全管理 人员职责
➢建立责任制 ➢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安全投入 ➢督促、检查安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这些预案 ➢报告事故 ➢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实施这些计划
企业负责人安全职责
2 企业 安全管理 人员职责
➢拟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拟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做记录 ➢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检查安全状况 ➢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 ➢制止和纠正三违行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行为 ➢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企业主要负责人 及安全管理人员
培训
企业负责人及安 全管理人员培训
1-我国 安全生产
目前,以《安全生产法》 为基本法的我国安全生 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 本形成。
法律体系
法律 行政 法规 地方性 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标准
规范性文件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培训内容
一、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具备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理能力,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任职。
二、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四、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五、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实施。
六、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必须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1.介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监管者,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执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
2.安全管理概述2.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解释安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强调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在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方面的责任2.2安全管理体系-介绍常见的安全管理体系,如I SO45001等-强调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3.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3.1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强调关注并遵守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等-解释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关键要求3.2安全标准和规范-介绍常见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等-强调符合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4.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4.1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介绍常见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法、层级分析法等-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步骤4.2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强调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提供常用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如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5.火灾安全管理5.1火灾预防和控制-强调火灾预防的重要性,包括火源管理、电气安全等-介绍火灾管控措施,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等5.2疏散和逃生-解释建筑物疏散和逃生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疏散和逃生指南,包括疏散路线规划、逃生器具使用等6.事故应急管理6.1应急预案编制-强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提供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和要点6.2应急演练和评估-介绍有效的应急演练方法和程序-解释应急演练评估的目的和方法7.安全培训和教育7.1安全培训计划制定-解释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的重要性-提供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的指南和建议7.2安全培训方法和工具-介绍有效的安全培训方法和工具,如培训课程、模拟演练等-强调根据受训人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和工具8.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实用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一、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知识培训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其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培训内容2.1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介绍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安全培训制度等,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执行情况。
2.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以及与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了解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和责任。
2.3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和解决办法,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危机应对能力。
2.4安全防范措施:介绍企业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预案制定等,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2.5应急救援知识:介绍企业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等知识,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培训方法3.1培训课程:根据培训内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
可以采用面对面授课、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多种培训方法,使学员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2培训材料: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料和手册,使学员能够随时翻阅和回顾。
3.3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评估,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可以通过笔试、口试、实操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四、培训周期和频次4.1培训周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
4.2培训频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结合定期会议、学习班等形式,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第一、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针对教育和培训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1、组织辖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简
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三类人员”
持证上岗。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
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强制教
育培训,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思,主动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
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
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
规的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经
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安全资格
证》。
③、特种作业人员。
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执行GB5306-
85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
求,按国家、省、市各级和企业规定进行本工钟专业培训、
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上岗作业。
2、督促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拟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计划,聘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建
立教育培训档案。
①、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实习生)必
须进行公司、厂级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
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知识、
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严禁事项及本工种的
安全操作规程。
②、特殊工作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
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③、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
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
第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学时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
间不得少于32 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 学时。
2 、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 学时;再培训学时不
得少于16 学时。
3 、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
4 学
时。
4、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
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 学时;再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0
学时。
第三、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
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的主要指导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考核后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其认清工作的危险性和安全性,必须经过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1 、安监局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负责组织企业主要负责
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复审考核安全
培训。
结合国家、省、市各级安全政策组织专项安全教育培
训。
2、督促、知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所属监管领域及企业的安全教育
培训工作。
督促、指导、检查企业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
好台账档案规范管理、
三级教育的要求:
①、三级教育由企业的安全、教育、劳动、技术等部门配合进
行;
②、受教育者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准予进行生产岗位;
③、每一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记录三级教育、
变换工种教育等教育考核情况,并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签
字后入册。
3、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
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采取有效手段督促、指
导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
意识,经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特定情况下的适时安全教育
①、节假日前后;
②、节假日加班或突击赶任务;
③、工作对象改变;
④、工种交换;
⑤、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施工;
⑥、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后;
⑦、新进入现场等。
第四、教育培训效果检查对安全教育与培训效果进行一下方面检查:
1、检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
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职工安全教育培
训制度,是否制定了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组织落实,
并建立了档案。
2、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年度培
训。
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按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是
否参加了安全强制培训,是否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
员进行年度培训,持证上岗。
包括企业内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
作的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