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四章自测评题..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第4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第4章习题答案

• 14、包晶偏析---由于包晶转变不能充分进 14、 包晶偏析---由于包晶转变不能充分进 --行而产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行而产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P • 15、组织组成物---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区 15、组织组成物-----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区 别一定形态特征的组成部分, 别一定形态特征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称 为组织组成物。 为组织组成物。 P45
• 5、间隙化合物---由过渡族金属元素与原 间隙化合物-----由过渡族金属元素与原 子半径较小的C.N.H.B C.N.H.B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 子半径较小的C.N.H.B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 化合物。 化合物。P35 • 6、渗碳体---是钢铁中一种最重要的具有 渗碳体-----是钢铁中一种最重要的具有 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碳原子直径与铁 原子直径之比为0.61 0.61。 原子直径之比为0.61。 P35 • 渗碳体--- Fe的化合物 ---C 的化合物( )。P47 渗碳体---C与Fe的化合物(Fe3C)。P47 • 7、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具有复杂的斜方 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具有复杂的斜方 晶格, 晶格,其中铁原子可以部分地被其他金属 原子所置换,形成以渗碳体为基的固溶体。 原子所置换,形成以渗碳体为基的固溶体。 P36
• 8、相图---是一种简明的示意图,它清楚 相图---是一种简明的示意图, ---是一种简明的示意图 地表明了合金系中各种相的平衡条件以及 相与相之间的关系。 相与相之间的关系。 • 9、共晶转变---成分为E点的液相Le同时结 共晶转变---成分为E点的液相Le ---成分为 Le同时结 晶出两种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αM αM+ 晶出两种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αM+ 这种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βN 这种转变称为共晶转变。P40 • 10、共析转变---从一个固相中同时析出成 10、共析转变-----从一个固相中同时析出成 分和晶体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新固相的转 变过程。 变过程。P45

第四章第一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第四章第一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弹性-不均匀塑性(屈服平台)-均匀塑性型
幻灯片20
(1)纯弹性型
A陶瓷、岩石、大多数玻璃
B高度交联的聚合物
C以及一些低温下的金属材料。
(2)弹性-均匀塑性型
A许多金属及合金、
B部分陶瓷
C非晶态高聚物。
(3)弹性-不均匀塑性型
A低温和高应变速率下的面心立方金属,
B某些含碳原子的体心立方铁合金
C以及铝合金低溶质固溶体。
K=σ/(ΔV/V)=6.89Mpa/[1-0.9883]=193.7Mpa
E=σ/ε=516.8Kpa/2.1%=24.6Mpa
ν=0.5(1-E/3K)=0.48
幻灯片36
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的变形通常表现为普弹性,主要的特点是:
A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瞬时产生,
B应力去除后瞬时消失,
C服从虎克定律。
比例极限
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严格成正比关系的上限应力
p = F p / S 0
条件比例极限
tan’/tan=150%
p50
代表材料对极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
切线
幻灯片45
(条件)弹性极限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弹性比功弹性应变能密度。材料吸收变形功而又不发生
永久变形的能力W=/2=2/2E
残留变形时的应力
高分子材料通常表现为高弹性和粘弹性
幻灯片37
幻灯片38
2.有机聚合物的弹性、粘弹性
Elasticity and Visco-elasticity of Polymers
⑴高弹性,即橡胶弹性(rubberlike elasticity)
①弹性模量小、形变大。
A一般材料,如铜、钢等,形
变量最大为1左右,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五、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评分依据
考核
占比
平时作业
能够将材料复合相关原理用于特定复合材料体系选择、复合材料合成及制备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30分)
3
分等级评分表法
分等级评分,评分标准见附录
30%
期中考试
阐述金属Fe、Al冶炼及粉末材料的制备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将其用于原料制备的配方设计、工艺实施和检测分析的表述。(13~17分)
能够将材料复合相关原理用于特定复合材料体系选择、复合材料合成及制备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未能认识到复合材料合成及制备有多种方案可选择;未能获取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3
授课
(3)
讨论
(1)
11金属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
能够辨别冶金复合、铸造凝固成型;认识喷射成型、轧制复合、挤压成型、拉拔复合法,认识到复合材料合成及制备有多种方案可选择。
PPT讲授
课堂提问
3
授课(2)
12陶瓷复合材料
12.1概述
12.2增强体的制备
12.3颗粒弥散
12.4晶须强韧化
12.5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
一、课程简介
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已经掌握有关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材料工程方面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知识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将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工程特点为依据,归纳并按照其在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材料改性、材料复合四个主要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进行讲授。通过基础知识和理论讲解,并列举工程方法的实例、及成果,使学生理解三大材料体系的合成过程、评价及原理,了解各材料体系的基本加工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材料的改性技术,并建立和了解材料复合的原理和途径及材料设计的基本思路。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1、何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冷变形:温度低于回复温度,变形过程只有加工硬化无回复和再结晶。

热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被再结晶抵消,变形后具有再结晶等轴晶粒组织,而无加工硬化痕迹。

温变形:金属材料在高于回复温度但低于再结晶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塑性变形过程。

2、简述金属的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它包括在热态或冷态下能够进行锤锻,轧制,拉伸,挤压等加工。

可锻性的好坏主要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

(1)内在因素(a)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其可锻性不同;(b)合金组织: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其可锻性差别很大。

(2)外在因素(a)变形温度:系指金属从开始锻造到锻造终止的温度范围。

温度过高:过热、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温度过低:变形抗力↑-难锻,开裂(b)变形速度:变形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变形程度(c)应力状态:金属在经受不同方法进行变形时,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性质(压应力或拉应力)不同。

3、自由锻和模锻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1、自由锻锻件的精度不高,形状简单,其形状和尺寸一般通过操作者使用通用工具来保证,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对于大型机特大型锻件的制造,自由锻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3、自由锻对锻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

模锻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

(2)锻件成形靠模膛控制,可锻出形状复杂、尺寸准确,更接近于成品的锻件,且锻造流线比较完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3)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4)操作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生产过程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材料化学第四章课后答案李奇陈光巨编写word资料6页

材料化学第四章课后答案李奇陈光巨编写word资料6页

第四章1、试用热化学求KCl 晶体的点阵能,所需要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ΔH 生成 ΔH 升华 I K ΔH 分解 Y Cl 数值/kJ ·mol -1-43584418243-368解:根据Hess 定律2、已知KCl 晶体具有NaCl 型结构,晶胞棱长628pm 。

试计算KCl 晶体的点阵能,并与上题所求的结果比较。

解:根据201(1)4A AN Z Z e U R mπε+-=-将N A 、e 、ε0等按国际单位所给数值代入,得 KCl 具有NaCl 晶型,即A=1.748,又Z +=Z —=1,1(99)2m =+=9 所以7101.389410 1.748111(1)(/)687.5/3.14109U kJ mol kJ mol --⨯⨯⨯⨯=⨯-=⨯ 3、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l 与MgOde 晶格能。

MgO 的熔点为2800℃,NaCl 为801℃,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解:NaCl 、MgO 同属于NaCl 型结构,根据201(1)4A AN Z Z e U R mπε+-=-将N A 、e 、ε0等按国际单位所给数值代入 对于NaCl ,R 0=279pm=2.79×10-10m Z +=Z -=1 m=(7+9)/2=8所以7101.389410 1.748111(1)(/)761.7/2.79108U kJ mol kJ mol --⨯⨯⨯⨯=⨯-=⨯ 对于MgO ,R 0=210pm=2.10×10-10m Z +=Z -=2 m=(7+7)/2=7所以7101.389410 1.748221(1)(/)3965.2/2.10107U kJ mol kJ mol --⨯⨯⨯⨯=⨯-=⨯ 参考: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表示离子键的强弱。

晶格能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点也就越高。

因为U MgO >U NaCl ,,所以mp MgO >mp NaCl 。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第四章答案与翻译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第四章答案与翻译

根据本章给出的结构,画出下列链节结构:(1)聚氟乙烯:—CH2—CHF—;(2)聚三氟氯乙烯:—CF2—CFCl—(3)聚乙烯醇:—CH2—CHOH—计算下列聚合物的链节分子量(1)聚氯乙烯:—CH2—CHCl— : m = 2+2+=mol(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OCH2-CH2OCOC6H4CO—m = 10+8+4=mol(3)聚碳酸酯:m = 16+14+3=mol(4)聚二甲硅氧烷:C2H6OSim = +2+6+3 = mol聚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0 g/mol,计算其数均聚合度。

答:链节为—CH3CH—CH2—,其分子量:m = 3+6= g/mol(a) 计算聚苯乙烯链节的分子量答:链节为CHC6H5CH2,分子量:m = 8+8=(b) 计算重均聚合度为25000的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答:= 25000 g/mol = 2603800 g/mol下表列出了聚丙烯的分子量,计算(a) 数均分子量(b) 重均分子量(c) 数均聚合度(d) 重均聚合度x i w i 分子量分布(g/mol)8,00016,00016,00024,00024,00032,00032,00040,00040,00048,00048,00056,000答:(a)= 12000+20000+28000+36000+44000+52000 = 600+3200+6720+10080+8800+3640 = 33040 (g/mol)(b)= 12000+20000+28000+36000+44000+52000 = 240+2000+5600+10800+11880+10920 = 41440 (g/mol)(c)聚丙烯链节的分子量:m = g/mol(d)下表列出了某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计算(a) 数均分子量(b) 重均分子量(c) 如果已知这一聚合物的重均聚合度为780,指出此聚合物为表所列聚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d) 这一材料的数均聚合度为多少分子量分布(g/mol)x i w i15,00030,00030,00045,00045,00060,00060,00075,00075,00090,00090,000105,000105,000120,000120,000135,000答:(a)= 22500+37500+52500+67500+82500+97500+112500+127500 = 900+2625+8400+17550+19800+11700+9000+3825 = 73800 (g/mol)(b)= 22500+37500+52500+67500+82500+97500+112500+127500 = 225+1500+5775+16200+22275+15600+13500+ 6375 = 81450 (g/mol)(c)此聚合物为聚苯乙烯根据下面的分子量分布和重均聚合度为585的条件,判断是否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分子量分布(g/mol)x i w i8,00020,00020,00032,00032,00044,00044,00056,00056,00068,00068,00080,00080,00092,000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节分子式为:C5H8O2(—CH2CH3COOCH3C—);其分子量m = 5+8+2=mol重均分子量为:=14000+26000+38000+50000+62000+74000+86000=140+1300+4560+12500+16740+15540+7740=58520与条件相符,能形成均聚物高密度聚乙烯通过诱导氯原子随机取代氢而被氯化。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引言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重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现代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包括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材料是任何工程的基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因此,熟悉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学习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学习目标如下: - 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 掌握材料制备、表征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技术; - 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 开发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2.1 晶体的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长程有序固体结构。

晶体的结构可以通过晶体的晶胞来描述,晶胞是最小的重复单元。

2.2 晶体的缺陷晶体的缺陷指的是在晶体结构中存在的不完整或不规则的区域。

晶体的缺陷可以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类型。

点缺陷包括空位、插入原子和替代原子等。

线缺陷包括位错和脚位错。

面缺陷包括晶界和层错。

第三章: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3.1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指材料的一些基本物理特性,如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等。

物理性能的好坏对材料的应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2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力学作用下的表现。

常见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可塑性等。

力学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和耐久性。

第四章:金属材料4.1 金属的结构与特性金属是指电子云密度较大、以金属键连接的材料。

金属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密堆结构和离域电子特性。

4.2 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对磨损和腐蚀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受材料的组织和处理方式的影响。

第五章:陶瓷材料与玻璃材料5.1 陶瓷材料的分类与特性陶瓷材料是以非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分为晶体陶瓷和非晶态陶瓷两大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

材料科学与⼯程基础习题第⼀章原⼦排列与晶体结构1. fcc 结构的密排⽅向是,密排⾯是,密排⾯的堆垛顺序是,致密度为,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数为,把原⼦视为刚性球时,原⼦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bcc 结构的密排⽅向是,密排⾯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数为,原⼦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hcp 结构的密排⽅向是,密排⾯是,密排⾯的堆垛顺序是,致密度为,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数为,原⼦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体积是,每个晶胞中⼋⾯体间隙数为,四⾯体间隙数为。

3. 纯铁冷却时在912℃发⽣同素异晶转变是从结构转变为结构,配位数,致密度,晶体体积,原⼦半径发⽣。

4. 在⾯⼼⽴⽅晶胞中画出)(211晶⾯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上的⽅向。

在hcp 晶胞的(0001)⾯上标出)(0121晶⾯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

6 在铅的(100)平⾯上,1mm 2有多少原⼦?已知铅为fcc ⾯⼼⽴⽅结构,其原⼦半径R=0.175×10-6mm 。

第⼆章合⾦相结构⼀、填空1)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单相固溶体合⾦的强度,塑性,导电性,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2)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1);(2);(3);(4)和环境因素。

3)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和。

4)按照溶质原⼦进⼊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和。

5)⽆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性能变化的⼀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塑性,导电性。

6)间隙固溶体是,间隙化合物是。

⼆、问答1、分析氢,氮,碳,硼在α-Fe 和γ-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

已知元素的原⼦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α-Fe :0.124nm ,γ-Fe :0.126n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四章共20组选择题,约300个小题。

请按10个小题为一组进行抽样组合测评,正确率达到60%,方可进入下一组抽题测试。

另外请将页面设置为不能打印和下载。

选择题第一组1.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

()BA. 正确;B. 错误2.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A. 正弹性模量(E);B. 切弹性模量(G);C. 体积弹性模量(G);D. 弯曲弹性模量(W)。

3.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BA 温度;B 形状和大小;C 载荷频率4.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

A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5.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

B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6.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DA. K=E /[3(1+2ν)];B. E=2G (1-ν);C. K=E /[3(1-ν)];D. E=3K (1-2ν);E. E=2G (1-2ν)。

7.“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A 弹性;B粘弹性;C 粘性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A、E=σ/εB、G=τ/rC、K=σ。

/(△V/V)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GPa)CA、10-102、<10,10-102B、<10、10-102、10-102C、10-102、10-102、<10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

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A、小形变、不可回复B、小形变、可回复C、大形变、不可回复D、大形变、可回复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

A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ey/ex ()BA. 正确;B. 错误第二组1、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扭转;D. 均匀压缩2、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基本类型()A, B, D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弯曲;D. 均匀压缩3、“Tension”的意义是()AA 拉伸;B 剪切;C 压缩4、“Compress”的意义是()CA 拉伸;B剪切;C 压缩5、陶瓷、多数玻璃和结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表现为纯弹性行为。

()AA. 正确;B. 错误6、“Stress”and “strain”的意义分别是()AA 应力和应变;B应变和应力;C应力和变形7、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A, C, DA. tension;B. torsional deformation;C. shear;D. compression8、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tension;B. shear;C. Flexural deformation;D. compression9、对各向同性材料,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是()AA tension, shear and compression;B tension, shear and torsional deformation;C. tension, shear and flexural deformation10、非金属态聚合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AA、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B、固溶态、橡胶态、流动态。

C、玻璃态、高弹态、流动态。

11、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上限温度BA 正确B 错误12、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非晶态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BA 正确B 错误13、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生如下变化()AA、应力增大、应变减小。

B、应力增大、应变增大。

C、应力减小、应变增大第三组1、“永久变形”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BA Elastic deformation;B Permanent deformation;C plastical deformation2、“塑性变形”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CA Elastic deformation;B Permanent deformationC plastical deformation3、“dislocation”的意义是()AA 位错;B 滑移;C 变形4、滑移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进行切变过程。

()AA. 正确;B. 错误5、孪生是发生在金属晶体内整体的一个均匀切变过程。

()BA. 正确;B. 错误6、材料的永久形变有两种基本类型,以下哪种不属于该类型。

()AA. 滞弹性变形和流动;B. 塑性流动;C. 粘性流动。

7、金属材料的强化(抵抗永久形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

()AA. 提高结晶度强化;B. 晶粒减小强化;C. 固溶体强化;D. 应变强化8、塑料形变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和进行切变而产生的滑移。

BA、晶向、晶面B、晶面、晶向、C、晶面、晶面9、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塑性形变的滑移面为()BA、(110)晶面B、(111)晶面C、(010)晶面10、塑性形变的滑移面是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

AA. 正确;B. 错误第四组1、“屈服强度”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BA. Fracture Strength;B. Yield Strength;C. tensile strength2、“断裂强度”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AA. Fracture Strength;B. Yield Strength;C. tensile strength3、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是同一种强度,对同一材料而言其数值是一致的。

()BA. 正确;B. 错误4、对同一材料进行拉伸实验时,其屈服强度与拉伸强度在数值上是一样的。

()BA. 正确;B. 错误5、抗冲强度与其它强度的量纲是一致的。

()BA. 正确;B. 错误6、材料内部银纹的存在,使材料的强度降低。

()BA. 正确;B. 错误7、同一种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在数值上相同。

()BA. 正确;B. 错误8、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一般在Mpa范围内。

BA、<10B、10-100C、100-2008、低密度聚乙烯比高密度聚乙烯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T)AA. 正确;B. 错误10、高结晶度、具有球晶织构的聚合物具有更的冲击强度,更的拉伸强度,更的延伸率。

BA、高、低、低、B、低、高、低、C、低、低、低、11、延性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等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材料断裂时的应力值BA. 正确;B. 错误12、粘接剂对材料表面的浸润性决定其粘接强度。

BA. 正确;B. 错误13、一般情况下,非晶态材料比晶态材料的强度低、硬度小、导电性差。

AA. 正确;B. 错误.14、陶瓷样品的尺寸越小,拉伸断裂强度越高 AA. 正确;B. 错误.第五组1、从“Brittle fracture”的特征,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BA 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B 有一定的永久形变C 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

D 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征兆可寻,断裂是突然发生的2、从“Ductile Fracture ”的特征,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BA 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B 明显的永久变形,并且经常有缩颈现象C 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

D 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征兆可寻,断裂是突然发生的3、“Brittle fracture”和“Ductile Fracture ”的含义分别是()AA 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B 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C 脆性断裂和永久变形;D 塑性变形和永久变形4、格列菲斯公式a c =2Eγ s / (π.σc 2 ) 中,a c 是()BA裂纹失稳状态的临界应力;B临界半裂纹长度;C 裂纹失稳状态的临界半应力5、格列菲斯公式a c =2Eγ s / (π.σc 2 ) 中,σc 是()AA裂纹失稳状态的临界应力;B临界半裂纹长度;C 裂纹失稳状态的临界半应力6、下列哪个不适用于表征材料的延性大小(拉伸)()BA. Percent elongation;B. Stain;C. Percent reduction in area7、脆性材料就是脆性的与延性无法转换()BA. 正确;B. 错误8、Griffith(格列菲斯理论)可以解释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的巨大差异。

()AA. 正确;B. 错误9、材料的脆性断裂在微观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以下错误的是()CA. 解理断裂;B. 晶间断裂;C. 分解断裂10. 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

BA. 正确;B. 错误第六组1、脆性-韧性转变过程中,提高加载速率起着与降低温度类似的作用。

()AA. 正确;B. 错误2、不考虑裂纹形状因子,应力强度因子用公式()计算BA K=2Eγ s / (π.σc 2 );B K= σ (π. a)1/2;C K= σ (a)1/23、考虑裂纹形状因子Y,应力强度因子用公式()计算BA K=2E Y / (π.σc 2 );B K= Yσ (π. a)1/2;C K= Yσ (a)1/24、“Fracture toughness)”的意义是()CA. 断裂;B. 强度;C 断裂韧性5、断裂韧性是一个既能表示强度又能表示脆性断裂的指标。

()AA. 正确;B. 错误6、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的物理意义是相同的。

()BA. 正确;B. 错误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A切应力促进塑性变形,对韧性有利;B 拉应力促进断裂,不利于韧性。

C 应力与韧性无关B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是相关的8、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切应力促进塑性变形,对韧性不利;B 拉应力促进断裂,利于韧性。

C 应力与韧性无关B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是相关的9、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具有较高的韧一脆性转变温度BA. 正确;B. 错误10、随着钢中的含碳量增加,其韧一脆性转变温度明显提高,韧性增强。

BA. 正确;B. 错误11、名义应力是σ=F/S。

AA. 正确;B. 错误12、面心立方晶格金属具有优良的韧性、具有高的韧一脆性转变温度 BA. 正确;B. 错误第七组1、“hardness”是()AA 材料抵抗表面形变的能力,抵抗外物压入B 与材料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质无关2、硬度与摩擦系数无关()BA. 正确;B. 错误3、高聚物的摩擦系数与其极性有关()AA. 正确;B. 错误4、高分子材料的低摩擦系数与分子结构相关()AA. 正确;B. 错误5、橡胶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A. 正确;B. 错误6、关于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BA 弹性体与硬物表面接触,局部产生高速大变形,导致弹性体局部韧性恶化而被撕裂B 与材料的硬度无关C 与材料的抗张强度相关D 与材料的疲劳强度相关7、耐磨性评价及磨损试验方法包括()AA 失重法和尺寸法;B失重法和DSC法8、“Friction”和“Wear”分别是()AA 摩擦和磨损;B 磨损和摩擦9、按照粘附摩擦的机理,摩擦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