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工艺优化方案设计
高精密数控圆锯机优化方案

高精密数控圆锯机优化方案高精密数控圆锯机优化方案高精密数控圆锯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的高端设备,其具有精确、高效、安全等优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圆锯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第一步:提升切割精度为了实现更高的切割精度,可以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精密的传感器。
通过精确控制锯片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实时监测工件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减小切割误差并提高切割精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自动校正系统,及时修正切割误差,保持切割精度的稳定性。
第二步:提高切割速度为了提高切割速度,可以采用高速电机和先进的切割算法。
高速电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切割力和更高的转速,从而加快切割速度。
同时,通过优化切割算法,减小切割路径的长度和复杂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切割速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并行切割技术,同时进行多个切割操作,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步:增强安全性能为了增强圆锯机的安全性能,可以采用多重安全措施。
首先,可以在机器上安装紧急停止按钮和安全光幕等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止机器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器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步:提升用户体验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可以改进机器的人机界面和操作方式。
通过采用触摸屏或声控等先进的交互方式,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操作效率。
此外,还可以增加机器的自动化功能,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同时,还可以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维护和故障率,提高机器的可用性和持久性。
综上所述,通过提升切割精度、提高切割速度、增强安全性能和提升用户体验等优化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精密数控圆锯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推动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
数控加工提效方案

数控加工提效方案数控加工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加工方式,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加工任务。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的运行效率不高或者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数控加工的效率低下。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提效方案来优化数控加工的效率。
1.设备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数控加工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
例如,选购具有高速、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并配备先进的数控系统和刀具。
同时,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减少设备之间的移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对数控加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使加工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3.加工程序的优化编制:合理编制加工程序,可以减少空程时间和重复操作,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通过对加工路径、切割顺序、刀具切换等进行优化,可以减少加工时间和减少人工干预的机会,提高加工效率。
4.操作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加工意识,可以提高数控加工的效率。
通过培训,操作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错误和停机时间。
5.质量管理的优化:通过加强对加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数控加工的效率。
例如,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加工中的问题,减少返工和废品的产生,提高加工效率。
6.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并提高加工效率。
同时,及时更换刀具和保持设备的清洁,可以减少机器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总结起来,通过设备的优化配置、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加工程序的优化编制、操作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质量管理的优化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方案,可以提高数控加工的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数控镗床的工艺改进与加工优化

数控镗床的工艺改进与加工优化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控镗床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设备,能够满足机械制造业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数控镗床的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加工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数控镗床的工艺进行改进与加工优化。
一、工艺改进数控镗床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数控镗床的工艺改进中,提高加工精度是首要任务。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改进方法:1. 选用高精度刀具。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在数控镗床的工艺中,需要选用高精度的刀具。
同时,也需要定期对刀具进行检修和更换,以确保刀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2. 优化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的设置对于数控镗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有影响。
因此,在工艺改进中,需要优化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送进量、切削深度等参数设置,以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同时得到提升。
3. 改进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的合理设置也是提高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各项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包括工件夹紧方式、工序安排、加工次序等方面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数控镗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二、加工优化除了工艺改进外,加工优化也是数控镗床加工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加工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是一种基于高精度生产的加工方法,可以在数控镗床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增加加工轮廓的细节,实现对产品的薄壁加工和小孔加工。
该方法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2. 加工稳定性分析。
加工过程中的变量和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会影响数控镗床的工艺精度和加工效率。
因此,在加工优化中,需要通过稳定性分析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分析和调整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3. 数字化分析。
数字化分析是指在数控镗床加工过程中,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来模拟加工过程,找出加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基于UG的数控多轴加工工艺优化和工装夹具设计

基于UG的数控多轴加工工艺优化和工装夹具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许多企业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优化CNC多轴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的设计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劳动者、生产对象、生产工具这三大要素中,除了要熟练地运用生产工具外,还需要熟练地掌握生产技术。
为了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必须对CNC工艺进行持续的改善,并设计出更加可靠的工装夹具,以达到交货周期,提高质量。
关键词:多轴加工;工装夹具;机床仿真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大型工件的加工方法,其中金属半环是一类具有复杂外形和易于变形的多面体件;由于其特殊的外形,使其不易进行装夹,且工件易发生变形、弯曲等工艺难题。
但是,电机外壳是一种批量大、表面质量高的产品,采用常规的工艺,必然会导致产品的外观品质下降。
本文主要介绍了UG/CAD软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多轴数控加工所需的模具夹具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采用UG/CAM软件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多轴CNC编程。
它是根据机床四、五轴的旋转特点,利用特殊的工具夹具,进行特殊的刀具定制,实现多轴的定点加工。
通过UG刀道模拟功能,对刀具刀柄、工装夹具、工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过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加工过程进行了后置处理,并产生了数控程序。
1、概念1.1UG的CAD模块与CAM模块UG的CAD主要包括实体建模、特征建模、自由形状建模、工程绘图、组装等。
CAM模块则提供数控加工CLSFS的创建和编辑功能,包括铣、车、线切割;此外,它还支持了图形后处理和机器数据生成,并提供了生产资源管理系统、切削仿真、图形刀轨编辑工具,如机床模拟及其他模拟及辅助处理。
1.2多轴定点加工多轴方向切削是多轴加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多轴定位主要是用来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刀具轴和程序座标仪Z轴的向量。
1.3数控多轴机床加工技术概述1.3.1原理通常,CNC多轴加工是一种三个以上的连杆加工,是一种精加工作业方式,5轴多轴加工工艺是世界各国衡量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一技术在船舶、航天、模具、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以及优化方法,旨在指导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首先,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刀具库、刀具传递机构和换刀动作控制。
刀具库是存放刀具的地方,通常设计成可自动旋转、抬升和倾斜的结构,以便于刀具的选择和取放。
刀具传递机构用于将所需刀具从刀具库传递到机床主轴上,并确保刀具的正确位置和方向。
换刀动作控制则通过编程和传感器来实现,保证换刀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
首先是刀具库的设计,刀具库的容量和结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刀具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
其次是刀具传递机构的设计,传递机构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传递能力,同时要考虑到刀具重量对传递机构的负荷影响,确保稳定性。
换刀动作控制需要精确控制刀具的位置和方向,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或编码器等传感器,通过编程实现动作的控制和判断。
为了进一步优化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方法。
首先是刀具库的优化,可以采用高效的刀具存放方案,如采用自动尺寸检测技术,将刀具按照尺寸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快速选择和取放。
其次是刀具传递机构的优化,可以采用更先进的传递机构设计,如采用电磁吸盘或气动夹持装置等,提高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换刀动作控制算法,优化换刀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优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故障率,我们可以通过选用高质量的部件和进行严格的测试来提高可靠性。
安全性是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我们需要设置安全装置,如机械锁或密码锁等,防止误操作或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结起来,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刀具库、刀具传递机构和换刀动作控制等关键技术。
浅谈数控加工过程工艺方案的优化设置与分析

中图分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T G6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6 — 3 3 1 5 ( 2 0 1 3) 0 1 — 1 3 3 — 0 0 1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与普 通机 械加 工工艺规程相 比,最大 的区 影响较大 时 , 必须一次定 位好 , 按顺序 连续换刀加工 , 完成 同轴孔 别在于细化了工艺参数及走 刀路 线的合理化设置 。对于数控加工 的加 工 , 然后再加工其他坐标位置 的孔 , 以提高孔 系的同轴度 。在 来说 ,切削参 数及 走刀路线是通 过人 为设 定好以后输入计算机控 加工过程 中 ,应尽量采用相同工位集 中加 工的方法 ,尽量就近加 制系统 , 由数控 系统指挥机床进行 加工 的 , 因此 , 数控加 工过程工 工 , 以缩 短刀具 的移动距 离 , 减少空运行 时间 , 尽 可能采用同一把 艺方案的优化设 置直接 影响工件 的加 工质量及生产效率 。下面 以 刀具 完成 同一个工位的/ J n 3 : ,在一次装夹 过程 中要尽可能完成较 三类 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置 的过程加 以分析说 明。 多表 面或 型腔 的加 工 。
总第 7 1 5期
中职教育
浅谈数控加工过程工 艺方案的优化设置与分析
宋秀 侠
( 保 定 市 高级 技 工 学校 机 械 系 , 河北省 0 7 1 0 0 0 )
摘
要: 在 机械 加工过程 中 , 工 艺方案作为机械A _ T - 过程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来说 ,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 A_ T - _ r - 艺方案即工艺
一
、
数 控 车 削加 工工 艺方 案 的优 化 设 置
cnc品质和效率的改善方案

cnc品质和效率的改善方案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种先进的数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它以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能力而闻名。
然而,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改善CNC 的品质和效率成为了业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改善方案,帮助企业提升CNC的品质和效率。
1. 优化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CNC加工的核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CNC加工过程中,通过重新审查和优化工艺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加工效率。
同时,合理规划刀具的使用顺序和切削参数,能够减少刀具磨损和能耗,提高产品精度。
2. 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CNC加工的品质和效率也与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密切相关。
引入最新的CNC机床和辅助设备,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此外,装备高性能的数控系统和自动化辅助设备,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加工控制和快速换模,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对CNC加工的品质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可以提高其对加工设备和工艺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培训可以包括机床操作、刀具选择和加工参数调整等方面,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从而提升CNC加工的品质和效率。
4. 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CNC加工品质的关键。
通过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点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加工中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次品率和返工率。
此外,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也是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5.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通过对CNC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生产瓶颈和潜在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刀具磨损程度、加工时间和产品精度等,帮助企业掌握加工状态并及时做出调整。
同时,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开展改进方案的落地实施,并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改进效果的持久。
浅谈数控车床工件加工品质控制与优化方案

浅谈数控车床工件加工品质控制与优化方案摘要:在现代的机械加工行业中数控车床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对轴类零件还是螺纹零件的生产,数控机床都是首选的加工工具。
相对于普通机床来说,数控机床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易于操作的功能,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品质;优化方案引言数控车床是现代机械加工制造中常用的机床之一,常用来加工轴类零件外圆、内孔、螺纹等,也可以对零件进行切断、切槽等,甚至像涡轮、蜗杆等形状不规则的零件也能加工,是一种集成了机械、PLC控制、气动为一体的机械设备,相比较于普通的车床,数控车床拥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加工等优势,在机械加工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正因为数控车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对数控车床工件加工品质进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文针对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加工品质的优化方案。
1数控车床构成在加工制造领域,数控车床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同部分:①主机。
在数控车床设备运行中主机是其核心部分,主机所涵盖了的机械部件有床身、立柱以及用于方便切削加工的零部件;②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作为数控车床执行机构的基础驱动部件,其涵盖了主轴电机、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以及进给电机等。
基于数控装置辅助控制作用下,使用电液或者电气伺服系统,从而完成进给驱动和主轴驱动;③数控装置。
在数控车床构造中数控装置部分主要涵盖了软硬件设备,它们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对数字化零部件加工程序进行有效输入和存储,并且会对大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分析,发挥出车床控制功能的作用;④辅助装置。
在数控车床中辅助装置是确保机床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重要基础,是车床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辅助装置在数控车床运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照明、排屑、冷却以及润滑等。
2数控车床工件加工品质控制2.1切削用量的控制对于数控机床的切削用量的控制要关注的参数是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削用量选择
(1)背吃刀量 外廓:粗车背吃刀量3.0mm
精车余量背吃刀量0.5mm 螺纹:粗车背吃刀量0.4mm,循环依次减少
精车余量背吃刀量0.1mm (2)主轴转速 该零件的加工面由圆柱面、球面、槽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工件材料为45号钢,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钢,粗加工 选择转速500r/min,精加工选择800r/min车削外圆,加工螺纹切削力不大, 采用400r/min来车螺纹,比较容易达到加工要求,切槽的切削刀较大,采用 350 r/min更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 比较稳妥。
数控工艺优化方案设计
主讲人:陈承行
指导老师:唐利平、周瑜飞
2014.12.6
本设计的合格率,就要提高 上艺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即在工艺规划设计中选用加工工 序可靠度高的数控机床。
然而数控机床加工工序的可靠度越高,就意味着由该机 床所完成的零件的加工工序的费用也越多,在实际加工工 艺规划设计中,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选用不同 精度等级的数控机床,使工艺方案的可靠度最大,工艺方案 的零件加工费用也最低,两者同时达到最优值是数控加工 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应善于分析,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 项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以 提高自己的工艺分析、处理水平。
加工工艺
优化方案
6
零件介绍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面、球面、键槽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有圆跳动、同 轴度、垂直度及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晰完整。 零件材料选45号钢,切削性能较好,加工后有热处理及硬度要求(见附图-复杂 零件图)。 成型表面组成:由圆柱面、球面、键槽以及外螺纹面组成。各表面精度要求较 高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轴段右侧有两段顺逆圆弧,应选用机械间隙补偿的数控机床去完成。 加工工件时选用数控机床加工,而不选用普通机床加工的原因: (1)数控车床的优点: 1)提高加工精度,结构上引入滚珠丝杠、采用软件精度补偿技术、加工全程由 程序控制加工,减小人为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尤其提高了同批零件加工的 一致性,使产品质量稳定。 2)提高生产效率,一般约提高效率3~5倍,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则可提高生产率5 ~10倍,节约时间与资金。 3)可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5)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机械加工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2)数控车床的缺点:
最后,感谢所有评审老 师!欢迎提出您的宝贵 意见和建议!
5.6.1数控加工刀具卡
参考资料
杨建明、邹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8 何冰、漆军 :数控加工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6 韩鸿鸾:数控加工工艺学课教学参考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2 何云 等著: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 熊显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9 何云: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3 卢万强、饶小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6 常旭睿: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8
图5-2 零件装夹 综上所述,首先在普床上平端面、加工外圆去除表面的余量达到要求,然后把工件放 到数控车床上确定左段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加工球面、圆弧、倒角、退刀槽及螺 纹,最后用切割刀切断即可完成。
刀具选择
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经几何分析sina=OC/OK=6.5/7.5=0.866得到a=60度, Kr大于30为安全。 (1)粗车时循环车削轮廓——取一般硬质合金90度右偏刀,从右向左车外廓 ,副偏角为55度,取nk较大的刀以防止干涉,取刀杆直径D=20mmX20mm。 (2)精车轮廓——用硬质合金90度右偏刀,刀尖尖角为55度,刀杆D=20mmX20mm, 为保证刀尖圆角半径r小于结构上最小圆弧半径,取r=0.15~0.2mm。 (3)切槽刀:切削刀宽为5mm,刀柄D=20mmX20mm。 (4)螺纹刀:使用60度外螺纹硬质合金右刀,刀柄20mmX20mm。 (5)切割刀:切削刃宽为4mm,刀柄D=25mmX25mm。 (6)将以上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如下数控加工刀具卡。
1)由于费用高昂,加工大批量零件不利; 2)操作人员要求素质高,工资成本高; 3)系统复杂,修理复杂,维护费用高,需要好的工作环境。
加工顺序的优化
1)先粗后精:按照粗车半精车精车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在切削 加工中,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将毛坯的加工余量在较短时间内去掉,提高生产效 率。同时应尽量满足精加工的余量均匀性要求,接着安排换刀后的半精加工, 以满足要求。最后精车加工应一次走刀连续完成,加工的进退刀路线要认真考 虑,以尽量减少刀具在轮廓处切入、切出或停顿(切削力突然变化造成弹性变 形)而留下的刀痕。对于易发生变形的零件,由于粗加工后可能发生变形需对 其进行校正,在进行粗、精加工时,一般要将工序分开设计。 2)先近后远:数控车床加工中,一般先安排离刀具起点近的部分先加工,离刀具起 点远的后加工。可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走刀次数,提高效率,有利于工件 刚性的保证,切削条件的改善。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 后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此外,先近后远车削还 有利于保持坯件或半成品的刚性,改善其切削条件。 3)先内后外:为了改善加工条件,一般先进行内型腔加工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 序。 4)内外交叉:对既有内表面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件,应先进行内外表面的粗加 工,后进行内外表面的精加工。 5)基面先行:精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出来,定位基准的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越 小。 6)程序段最少:在保证加工效率的前提下,程序的简洁可减少编程工作量,降低编 程出错率,便于程序的检查和修改。
5)公差处理:尺寸公差取中值。
工艺加工顺序及路线的优化
在确定工艺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零件的加工余量和机床、刀具的刚度,需 要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来完成切削加工。 (一)加工顺序的优化 ①先粗后精 先安排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 工。 ②先主后次 先安排零件的装配基面和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的加工,后安排如键 槽、紧固用的光孔和螺纹孔等次要表面的加工。由于次要表面加工工作量小 ,又常与主要表面有位 置精度要求,所以一般放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之后 ,精加工之前进行。 ③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支架、连杆、底座等零件,先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和孔 的端面,然后再加工孔。这样可使工件定位夹紧稳定可靠,利于保证孔与平 面的位置精度,减小刀具的磨损,同时也给孔加工带来方便。对于此零件, 则加工平面。 ④基面先行 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所以,第一道工序一般是进 行定位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有时包括精加工),然后再以精基面定位加工 其它表面。
确定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定位基准 X方向:坯件回转轴线
Z方向:坯件端面 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与工艺基准三者重合;在相应加工之前基准端面要先加工。
(2)装夹方式 三爪自定心卡盘,手工夹紧夹持端。对坯料多余部分插入主轴内部,加工时依次完成 轴的加工。在数控机床上分别加工各成型面,最后用切割刀切除。
因此工艺方案作为机械加工过程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来 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理论 在数控车床编程中,数控工艺问题贯穿于数
控编程的始终。在数控编程前,必须先对零件进 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并要结合具体数控系统指 令,对数控工艺进行处理和应用。
数控编程中的工艺处理与应用有很大的灵活 性,在保证数控加工的质量、效率、低耗等基本 要求下,遵守数控车床编程中工艺处理的基本原 则,优化编程数控加工程序,正确处理好数控编 程中工艺及其优化问题。
(二)加工路线的优化 ①粗车外表面 先平端面,然后遵循由粗到精,从右到左(由近到远)的加工原则;加工时从右
到左粗车各面,粗车时留精加工余量0.5mm。加工时用复合固定循环中的轴向 粗车循环指令(G73)自动完成加工,以减少计算时间,方面编程。 ②精车外表面 编程时用G70指令对应G71指令进行精车,一刀完成。 ③槽加工 ④螺纹加工 由于螺纹系易损面,应后加工。编程时可用G92螺纹循环指令完成加工。 ⑤最后用切断刀切断。
加工方案的优化
1)加工内容:此零件加工包括车端面、外圆、倒角、倒圆角、螺纹、球 面、切槽等。
2)工件坐标系:该零件加工需调头,从图纸上尺寸标注分析应设置2个坐 标系,2个工件零点均定于装夹后的右端面(精加工面)。
3)装夹外圆,平端面,对刀,设置第1个工件原点。此端面做精加工面, 以后不再加工。
4)调头装夹外圆,平端面,测量总长度,设置第2个工件原点(设在精加 工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