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版公文排版要求

合集下载

公文排版标准

公文排版标准

公文排版标准机关行政公文格式有规范的排版标准【见《国家行政公文格式》(GB/T9740- 1999)】。

(1)设定版心国际GB/T9704-1999要求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幅面尺寸为:210mmx297mm,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 正(负)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正(负)1mm,版心尺寸为:156mmX225mm(不含页码)。

设定页边距:纸型选A4纸,方向选纵向。

选择“页边距”,根据上述规定,可算出页边距尺寸为:“上”设定值为3.7cm;“下”设定值为3.5cm;“左”设定值为2.8cm;“右”设定值为2.6cm。

按此数值设定即可实现版心尺寸156mmX225mm(不含页码)。

(2)设定每页行数、字数国际GB/T9740-1999规定公文排版每页22行,每行排28个字。

设定:打开页面设置,选定“文档网络”标签,选择“指定行和字符网络(H),不选择“不改变字符跨度”,“字符”行设为28,“行”每页设为22,“栏数”用默认值1,“文字排列”选“水平”,“应用于”选“整篇文档”。

以上设置完成后,点击页面设置左下角的“默认”会出现选择性提示:“是否改变页面的默认设置?此更改将影响所有基于NORMAL模板的新文档”,点击“是”,以后建立新文档时,将以上述设置为默认设置。

(3)字体设置国际GB/T9740-1999规定公文“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设定: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对话框,选定“字体”,中文字体选“仿宋-GB3212”,字形选“常规”,字号选“3号”其他设置不变。

点击对话框左下角的“默认”,将上述设置保存为默认值。

标题字可另行设置。

(4)插入页码国际GB/T9740-1999规定公文排版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1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吗居右空1个字,双页码居左空1个字。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一、字体要求1. 字体:政府公文应使用标准的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字体颜色为黑色,不得使用彩色字体。

2. 字体:政府公文应使用标准的黑体或楷体,字号为二号。

字体颜色为黑色,不得使用彩色字体。

3. 段落间距:政府公文段落间距应设置为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4. 页边距:政府公文页面应设置上下左右各2.5厘米的页边距。

二、格式要求1. 页眉页脚:政府公文应设置页眉和页脚。

页眉居中,可放置公文或单位名称等信息;页脚居中,可放置页码等信息。

2. 格式:政府公文应居中,字体为黑体或楷体,字号为二号。

与之间应空一行。

3. 格式:政府公文应左对齐,段落间距为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内容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4. 签字盖章:政府公文末尾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供领导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应位于下方,右对齐。

5. 附件格式:政府公文如有附件,应在下方注明“附件:”字样,并逐项列出附件名称。

附件内容应与内容紧密相关。

6. 页码格式:政府公文页码应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3”等。

7. 公文编号:政府公文应按照单位内部规定的编号方式进行编号,如“〔2023〕1号”。

编号应位于公文下方,居中。

8. 公文政府公文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公文内容。

过长时,可使用副进行补充说明。

9. 公文文号:政府公文文号应按照单位内部规定的文号格式进行编写,如“〔2023〕政发字第1号”。

文号应位于公文下方,居中。

10. 公文发布日期:政府公文发布日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23年1月1日”。

发布日期应位于公文文号下方,居中。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一、字体要求1. 字体:政府公文应使用标准的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字体颜色为黑色,不得使用彩色字体。

2. 字体:政府公文应使用标准的黑体或楷体,字号为二号。

字体颜色为黑色,不得使用彩色字体。

3. 段落间距:政府公文段落间距应设置为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公文格式国标

公文格式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条文释义Layout key for official document of administratio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章规定了标准的内容范围、适用范围和特定范围。

(1)内容范围内容范围只涵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以下简称“公文”)格式中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各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并不是公文格式的全部范围。

对公文格式的完整要求应是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格式的要求与本标准结合起来学习。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可参照执行。

所谓参照执行的含义是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执行。

(3)特定范围《办法》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文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字体、字型和书写习惯与汉字不同,执行本标准在某些地方可参照本标准另行规定。

2 引用标准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在本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标准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主要规定了印刷、书写和绘图纸的幅面尺寸,在一般的公文用纸中,主要是采用印刷纸和书写纸。

由于该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218等同采用过来的,因此其中的纸张幅面尺寸完全与国际标准一致。

在A系列纸型中,公文用纸的纸型为A4型,即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并规定各裁边的误差为土 3mm。

因此GB/T 9704一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的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的依据就是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字 Word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
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 首字对齐 公文中涉及附件处的标注 内容、附件说明处的标注 内容及附件的标注内容前 后要相一致
在正文下空一 行左空二字编 排“附件”二 字,后标全角 冒号和附件名 称
附件名称较长 需要回行时, 应当与上一行 附件名称的首 字对齐
☆联合行文时,若发文机关标志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机关署 名的顺序应与发文机关标志的排列顺序一致
(二)主体部分
(1)不加盖印章的公文: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单一机关 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 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
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如果既没有份号,又没有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特急、加急,中间是否空一字,与“密级”保持一致,没有密级时,中间空一字“特 急
”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使用发文机
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红头 取消了各级党的机关以往大量使用的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形
注: (1)主送机关是指对公文负有处置、答复或执行责任的机关 (2)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
关名称移至版记部分,置于抄送机关的上一行,与抄送机关之间不加 分隔线
(二)主体部分
3.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
(一)版头部分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 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 涉密文件应当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 数字,实际编号时推荐采用3-6位阿拉伯数字, 编 虚 位 补 齐 , 即 第 一 份 公 文 可 以 编 为 001 、 0001、00001、000001,不应编为1、01 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最权威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最权威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最权威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在公文写作时,你是否会遇到格式拿不准的情况。

团团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分享给大家,在起草公文拿不准格式时,可以先直接对照国家标准最后的式样,还不能解决的,就要仔细查阅国家标准正文了。

为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并规定自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

作为配套的文件,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字word标示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字指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3篇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3篇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3篇第1篇: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一)“页边距”1.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5厘米。

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一)“字体”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28磅。

(三)内容要求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磅。

三、设置正文(一)“字体”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三号。

4.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5.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

(二)“段落”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公文格式(新国标)解读

公文格式(新国标)解读
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 说明)一行之内,印章下边缘与 成文时间下边相切。
•发文机关署名 在成文日期之 上、以成文日期 为准居中编排。 用全称或规范化 简称。

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 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使 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印章顶端应当上 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 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印章下边缘与成文时间下边相 切。 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
总体要求
37mm 28mm
版面要求_页边和版心尺寸
本标准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
)为37mm±1mm,订口(左白
26mm
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 为156mm×225mm。
35mm
总体要求
版面要求_行数和字数
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 以适当调整。 如无特殊说明,公 文格式各要素一般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 角第一行。中间不空,后面不 加冒号(有序号时应加序号, 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 第3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 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 述一致。

附件格式要求与正文相同。
主体部分
附件

举例:中电投蒙能发电〔2013〕55号附件1
版头部分
紧急程度: 用3号黑体字,顶格 标识在版心左上角。
版头部分
如需同时标识份号、密级和保密 期限、紧急程度,则按照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 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如只标注部分要素,则从第1行 起自上而下顺序标注。
版头部分
1. 同时标注时,紧急程度字间不空格; 2. 只标紧急程度时顶格放第1行,字间空1字;
抄送机关之间用逗号或顿号隔开(一般同级、同类 别单位之间用顿号,不同类别单位之间用逗号),最 后一个抄送机关标句号。

现行公文排版模板

现行公文排版模板

现行公文排版模板
一、纸张和字体
1.公文用纸采用A4纸型,幅面尺寸为210mm x 297mm。

2.公文标题使用小初号宋体字加粗,居中放置。

3.公文中正文使用三号宋体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4.公文中如有表格,表格内文字使用小五号宋体字,行距
为固定值18磅。

5.公文中的附件应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中放置。

二、排版格式
1.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公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公文的正文应分段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每段开
头应空两个全角空格。

3.公文中如有引用、注释等,应使用括号,并注明出处。

4.公文中如有表格,应按照先列后行的顺序排列,每列数
据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5.公文中如有附件,应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三、公文中的数字和日期
1.公文中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

2.公文中的日期使用公元纪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


如:2023年3月15日。

四、公文中的标点符号
1.公文中的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符号使用中文全角符
号。

2.公文中的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使用中文半角符号。

3.公文中的引号使用双引号,并注意前后引号的平衡和对
称性。

4.公文中的括号使用圆括号,并注意括号的平衡和对称性。

5.公文中的破折号使用长横线“——”,占一个全角字符
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标版公文排版要求
软件:office 2003 word
纸型:A4纸(297毫米×210毫米)
页面设置:上空3.7厘米,下空3.3厘米,左右各2.5厘米,每页22行,每行28字。

行间距:固定值29磅(可根据公文实际适当调整);
字体:
1.标题:二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臵,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文件头中字体:30磅,楷体。

3.副标题:三号楷体。

4.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一般用三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为三号楷体;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体加粗。

5.附件:附注用三号仿宋体;“附件”二字用三号黑体,其他参照正文要求设臵。

6.行文机关和印发日期:三号仿宋体。

附注: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

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

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首页不显示页码。

标点符号:采用规范全身标点,“一”后面用“、”,“1”后面用“.”,主送机关后面用全角“:”,附件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装订:左侧装订,原则上采用骑马订(中缝装订),页码不宜使用骑马订时采用平订。

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臵,居中排布。

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臵。

“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臵,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
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

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版记: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

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抄送机关: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
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

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臵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特殊情况说明: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臵,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
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