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练习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实验器材的选择:1)本实验应在环境下进行。

(较暗\较亮)2)实验选用玻璃的目的是:。

3)直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

4)两段等长的蜡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眼睛在玻璃板,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

2、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_____ ____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的像的,同时还可以确定。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像.所以如图2所示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烧痛(会/不会).4、将A、B的位置连线,发现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

分别测量B和A到平面镜的距离。

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次,是为了:。

实验现象分析5、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6、实验中发现,蜡烛有两个重叠的像,产生“重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克服该现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它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克服该现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向镜面前进0.5 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 1 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4.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docx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 8-1 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1m B. 2mC. 3m D. 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 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 21∶ 10B.10∶ 21C. 10∶ 51D.12∶ 016.图 8-3 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 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 v B.2v C.v/2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入射角是00 0 ,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 8-4 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 , 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 、“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 ________________ ,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 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 ,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面玻璃幕就像平面一,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一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就被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在客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填人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出了科学性的,将句子找出来.(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居民生活来的不便或危害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防光染?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 8-5 所示,上A点停着一只,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从上的P 点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到面的笆上的B点它的路程最短。

平面镜成像规律与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规律与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规律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A. 像与物等大B.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 像为实像D.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A. 水中的倒影B. 透镜成像C. 钢勺在水中弯曲D. 光的折射3. 当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米处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A. 1米B. 2米C. 4米D. 0.5米二、填空题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是:______。

3. 平面镜成像的像是:______(实像/虚像)。

三、判断题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平面镜成像的像可以是实像。

()3. 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四、简答题1. 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为什么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 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位置?五、作图题1. 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A'B'。

2. 请画出物体CD在平面镜EF中的成像C'D',并标出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六、综合题1. 一根木棒垂直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从侧面观察,木棒在水面处看起来是弯曲的。

请解释这个现象,并说明与平面镜成像的关系。

2.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他的身高为1.6米。

请计算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并画出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图。

七、计算题1. 如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眼睛距离地面1.5米,平面镜的高度为2米,求此人在镜中的像的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

2. 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30厘米,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多少厘米?3. 一辆汽车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镜面5米,汽车实际距离镜面多少米?八、应用题1. 在舞台上,一盏聚光灯照射在演员身上,为了使观众能够看到演员的清晰像,舞台后面的平面镜应该怎样放置?2.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头顶在镜中的像刚好被镜子下边缘遮挡,已知此人身高1.8米,镜子的高度为2米,求此人距离镜子的最远距离。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打印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打印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A. 正立、等大、虚像B. 倒立、等大、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D. 倒立、缩小、实像2. 当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时,像的大小会如何变化?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3. 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平面镜成像的必要条件?A. 物体与平面镜平行B. 物体与平面镜垂直C. 物体与平面镜接触D. 物体与平面镜不透明二、填空题4.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5. 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镜面对称,且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7. 假设有一个物体距离平面镜2米,求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五、实验题8.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六、论述题9. 论述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1. A2. C3. C4. 垂直5. 等6.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线从物体射向平面镜时,它们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形成虚像。

7. 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米。

8.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放置一个物体在平面镜前;(2) 观察物体在镜中的像;(3) 测量物体与镜面的距离以及像与镜面的距离,比较两者是否相等;(4) 移动物体,观察像的位置变化,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关于镜面对称。

9.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应用,如梳妆镜、后视镜等。

它们帮助人们观察自己的形象,或者观察后方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注:以上内容为练习题示例,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一、填空题1.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艳阳下的大明湖畔绿柳成荫,景色美不胜收!游人看到苍鹭从水面飞上树梢,它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绿柳”看起来显绿色,是因为“绿柳”只绿光。

3.若某同学以0.6m/s的速度垂直向一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同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对所选择的蜡烛A、B的要求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0.5m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平面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红和小丽站在平面镜前,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6.天佑同学周末在联盛超市购物时,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像,与吊灯大小;但他又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这是因为光照射在地毯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7.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双胞胎兄弟小明和小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

(1)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若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像到他的距离为m;(2)小华走近办公楼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8.生活中我们经常以镜正衣冠,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当他向镜子前靠近0.4m后,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形成两个像。

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3平面镜成像(练习)

2.1.3平面镜成像(练习)

2.1.3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爱美之心熊亦有之。

如图所示为长沙生态动物园引进的大熊猫“双双”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下列中的()A.B.C.D.【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熊猫的像与熊猫之间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的只有D,故D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A正确;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C错误;D.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3.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B.2点35分C.3点55分D.12点40分【答案】D【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现实中图为实际时间应是12∶40,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答案】C【解析】【分析】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A错误;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小平面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从而进行观察,故C正确;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

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平面镜来帮助测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1),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米。

2、王璐瑶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刻是______;何洪宇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_。

3、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 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
有关系?答____。

(选填“有”或“没有”)。

4、平面镜前有4个发光点,如上图所示。

则图中的眼睛不能看到其虚像的发光点是()
A、a
B、b
C、c
D、d
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40°角,入射角应为,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是______.
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
的光竖直向下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A.镜子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7、如图2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3中的()图
8、张苏岱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
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
是;
(2)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
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为了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实验最好在较(填:亮或暗)处进行;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如果实验过程中张苏岱发现:无论怎么改变蜡烛B的位置,都无法使蜡烛B与蜡烛A 的像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

9、如图中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
平面镜中的像S′。

10、在图8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1、(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2)在图10中的方框内画出适合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12、完成图11的光路图。

图12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