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新工艺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标题: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引言概述: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涌现,为污水处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一、生物膜工艺1.1 利用生物膜去除有机物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通过生物膜的附着和代谢作用,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污染。
1.2 提高处理效率生物膜工艺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附着率和生物降解效率,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处理效率。
1.3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相比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生物膜工艺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更加环保的污水处理。
二、膜分离技术2.1 过滤固体颗粒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微生物截留在膜表面,实现固液分离。
这种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提高水质。
2.2 分离微生物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分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
通过微孔膜的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提高水质。
2.3 节约能源膜分离技术相比传统的沉淀过滤方法,能够节约能源,降低处理成本。
微孔膜的过滤作用更加高效,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三、电解氧化技术3.1 氧化有机物电解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通过电解过程产生的氧化剂,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3.2 消毒灭菌电解氧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水中微生物的消毒灭菌。
通过电解过程产生的氧化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障水质安全。
3.3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电解氧化技术可以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降低处理成本。
通过电解过程产生的氧化剂,可以替代部分化学药剂的使用。
四、超滤技术4.1 过滤微生物和胶体颗粒超滤技术利用微孔膜将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截留在膜表面,实现水质的提升。
这种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新型污水处理工艺1. 引言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效率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2.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膜过滤的方法来处理污水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高压驱动下,将污水逆向通过半透膜,将其分离为纯净水和浓缩的废水。
反渗透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产品水质优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3. 生物膜工艺生物膜工艺是利用微生物附着于载体上形成膜,并利用这些微生物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的工艺。
常见的生物膜工艺包括生物膜反应器(MBR)、固定化生物膜工艺等。
生物膜工艺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优势,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4. 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力冲击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分解为可降解的碎片的技术。
通过将污水经过高压水流的冲击作用,可有效破坏有机物质的化学键,提高其生物降解性。
水力压裂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以减少污泥产生,并提高处理效率。
5. 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反应催化材料来降解有机物质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化氧自由基,进而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6. 电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是利用电解方法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施加电流,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电化学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能量消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的特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含重金属的废水。
7. 结论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的出现为污水处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
反渗透技术、生物膜工艺、水力压裂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电化学氧化技术等都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污水处理工艺。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固液分离和废水回用等五个部份。
一、预处理1.1 筛网过滤:通过筛网过滤,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颗粒物去除,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沉砂池:将污水中的沉积物和沙粒沉淀到池底,采用机械或者水力设备将其清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1.3 调节池:通过调节池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调节,平稳进入下一步的生物处理过程,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处理:将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这一步骤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
2.2 厌氧处理: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并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这一步骤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2.3 脱氮除磷:通过生物反应器和添加特定的生物菌群,将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以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
三、深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污染物。
3.2 膜分离技术:采用超滤、纳滤或者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将污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溶解物质分离,得到更清澈的水质。
3.3 高级氧化:采用光催化、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对残留的有机物和难降解物质进行进一步降解和去除。
四、固液分离4.1 沉淀池:将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将悬浮物和污泥分离,得到清水。
4.2 浮选: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4.3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或者滤布,将污水中的弱小颗粒物和胶体分离,得到清澈透明的水质。
五、废水回用5.1 灌溉用水:经过综合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淡水资源的需求。
污水处理新工艺简介

物膜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技术。根据沉淀器置于氧化 光催化剂有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其中又以二氧
沟的部位,一体化氧化沟又分为沟内式、侧沟式和中心 岛式。
化钛(TiO2)使用最多。此项技术反应机理是:光 波辐射到半导体上时使导带激发产生激发态电子
三槽式氧化沟是一种连续运行的大型氧化沟系统, (e-)和带正电荷的空穴(h+),电子与氧发生还原
合工艺;当与生物膜内亚硝化结合时称为生物膜 污水处理新工艺时势必要精简工艺,降低造价,把高效、
内自养脱氮工艺(C A N O N )。前一种工艺主要针 低能耗、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的工艺作为优选方
对高浓度氨氮污水,进水首先进入一悬浮增长、 案,当然也还需在工艺自动控制、一体化方向进行大力
无污泥停留的 SHARON 单元,运行温度为 35 ℃, 研究和发展,使污水处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
底部的氧化沟中。这种工艺的特点是投资费用低,能耗 能将硝酸氮还原为氮气后,研究人员正实验各种
低,占地面积小。
将反硝化脱氮与生物除磷有机地合二为一的污水
生物膜氧化沟是在普通氧化沟内放置合适填料,使 处理工艺。BCFS 工艺是一种反硝化除磷工艺,其
之成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混合污水处理工 工艺流程是:污水一开始进入厌氧池,厌氧池以推
积利用率低,对设备的质量要求高。
无毒、稳定并可重复使用,可利用太阳能作为光
船形沟内澄清池氧化沟将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及出 源激活光催化剂。
水控制等过程通过船形沟内澄清池一体完成。运行过程
中,该沉淀池如一条船浮在水中,在其底部均匀地设置 7 可持续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许多小型的污泥斗,沉淀下来的污泥直接回流到沉淀池 在发现反硝化除磷细菌在生物摄磷的同时,
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创新

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创新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增加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创新,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如筛网和沉淀池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许多创新。
1. 微滤膜技术微滤膜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孔滤膜将水中细菌、固体颗粒等物质截留下来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并且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
2. 电解沉淀技术电解沉淀技术是利用电解作用来改善污水中固体颗粒的沉淀效果。
通过电解产生的气泡可以增大颗粒的密度,使其更容易沉降。
这种技术具有除去颗粒污染物、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的优势。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方法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新技术和创新在化学处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1.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高氯酸和过氧化氢等)来分解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处理效率。
2. 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大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材料,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新技术将纳米级活性炭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提高了吸附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在生物处理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创新技术。
1. 厌氧氨氧化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硝化-脱氮工艺,这种新技术能够减少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2.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利用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同时产生电能。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废水的同时处理和能量回收,具有很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果,还减少了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一、生物处理技术1.1 厌氧氨氧化工艺:利用厌氧细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
1.2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结合厌氧和好氧生物反应器,提高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
1.3 基于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2.1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结合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和有机物去除。
2.2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臭氧、UV光、过氧化氢等高级氧化剂,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和微污染物。
2.3 吸附-生物处理技术:结合吸附剂和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率。
三、电化学处理技术3.1 电化学氧化技术:利用电解产生的氧化剂,降解有机物和氨氮。
3.2 电化学还原技术:利用电解产生的还原剂,去除重金属和氰化物。
3.3 电化学膜分离技术:结合电化学和膜分离技术,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和废水处理。
四、生物-物理化学复合处理技术4.1 生物-膜分离技术:结合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技术,提高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效率。
4.2 植物-微生物复合处理技术: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4.3 微生物-高级氧化复合处理技术:结合微生物和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和微污染物。
五、智能化控制技术5.1 过程在线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5.2 自动化调控技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废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
5.3 智能化运维管理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结论: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结合了生物、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废水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新技术

污水处理新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较为传统但又颇具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
通过在生物膜中培养特定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水质。
这种方法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且对水质稳定性要求不高,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
二、MBR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设置超滤膜,将生物颗粒物截留在反应器内,从而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和净化水质。
MBR工艺具有出水水质高、占地小、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高标准的水质要求场所,如饮用水处理厂。
三、厌氧氨氧化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新兴技术。
通过在缺氧条件下培养氨氧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化物和氮气,从而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
这种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需求高效去除氨氮的工业废水处理厂。
四、电成氧化技术电成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新型技术。
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压,产生活性氧化物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这种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等优点,适用于难处理的高难度废水污染物降解。
五、植物养殖技术植物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湿地植被对污水中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和转化的技术。
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植物的生长养分,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植物的良好生长。
这种技术具有环保、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水体处理和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六、智能控制技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自主调节,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行风险。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种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预处理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
预处理通常包括筛网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工艺。
筛网过滤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纸张、树叶等。
沉砂池和沉淀池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使污水变得清澈。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最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最新的好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固定膜法是在反应器中设置固定的膜,将污水通过膜的微孔,使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有机物质。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最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包括厌氧颗粒污泥法和厌氧膜法。
厌氧颗粒污泥法是将污水与厌氧颗粒污泥混合,在无氧环境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厌氧膜法是在反应器中设置厌氧膜,将污水通过膜的微孔,使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有机物质。
三、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残留污染物和微生物。
最新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等。
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臭氧氧化可以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可以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四、后处理后处理是对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最后的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最新的后处理工艺包括沉淀池和过滤器。
沉淀池可以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使污水变得清澈。
过滤器可以过滤污水中的弱小颗粒和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污水处理新工艺
15th. 生物1101张昭参考2013年以来文献,增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概略:
一、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工艺
采用“甲烷化+半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新工艺,实现了生活污水能源质回收及氮素低碳化去除。
结果表明,联合工艺出水NH4+-N≈0,NO2--N≤0.5mg,NO3—N 平均为3.6mg/L,溶解性COD<10mg/L,去除率高达98%。
其中,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固定床(U A F B)实现甲烷化,能去除80%以上的进水溶解性C O D。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实现半亚硝化,亚硝化累积率达到97%,出水基本达到厌氧氨氧化进水基质配比(NH4+-N∶NO2--N=1∶1.13),半亚硝化的主要作用是转化NH4+-N,转化率为36.59%. 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氨氮去除量、亚硝态氮去除量和硝态氮生成量之比为1∶1.18∶1.25,总氮容积去除负荷为0.62 kg/m3·d,对氮素去除的贡献率为56.91%,为氮素脱除的主导工艺环节. 新工艺通过厌氧产甲烷实现能源质回收,并通过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自养脱氮,为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
孙学影, 甲烷化. 基于能源回收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工艺[J].
二、改良SBR脱氮新工艺
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工艺,针对改良SBR处理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效果进行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影响因素的规律排序,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回流比为200%,循环周期组成为曝气175min,沉淀时间为60min,排水时间为5min,HRT为8h,进水COD为800mg/L。
在最佳条件下处理稀释后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出水,NH3-N去除率为74.02%,出水NH3-N为24.86mg/。
雷英春, 李勇力, 张克强, 等. 改良SBR 脱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3,
33(8): 55-58.
三、生物同步脱氮除硫
1 反硝化除硫工艺
反硝化除硫工艺原理:反硝化除硫菌以NO3- 或NO2为电子受体,将硫化物氧化为SO4+或单质S。
2 包含反硝化除硫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
2.1 硫酸盐还原一自养反硝化一硝化(SANI)工艺
全过程在3个反应器中完成,废水中的NH4+有机物(COD)和SO4+先进入厌氧反应器,其中SRB利用COD还原SO4+为硫化物;然后进入缺氧反应器,其中溶解性的硫化物与从好氧反应器回流来的NO3-自养反硝化反应;最后通过好氧反应器发生NH4+硝化反应,并且将生成的NO3-流到缺氧区。
2.2 反硝化氨氧化(DEAMOX)工艺
其原理是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在自养反硝化条件下,将NO3-还原成NO2-,然后以NH4+为电子供体,NO2-为电子受体,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与传统ANAMMOX不同的是,DEAMOX工艺不单独生成NO2-,NO2-的产生和厌氧氨氧化在同一反应器内完成。
该工艺与SANI工艺不同之处在于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的出水一起进入到反硝化氨氧化反应器,出水没有回流。
3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工艺
3.1 有机环境条件下的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这个生物反应可以结合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获得,反应式为:
3.2 无机环境条件下的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无机环境条件下的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原理为:以SO4-作为氧化剂将NH4+氧化为中间产物NO2-进行厌氧氨氧化,其最终产物为单质S和N2。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发现使人们对厌氧氨氧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与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相比,该反应以SO4+取代NO2-作为电子受体,无需通过短程硝化获得NO2-
,降低了成本。
张丽, 黄勇, 袁怡, 等. 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 34(12): 70-73.
四、A2/O-MBR
面对我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强化脱氮除磷的需求,A2/O—MBR脱氮除磷效率高和出水水质好的特性使其在我国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得到规模化应用。
徐荣乐, 樊耀波, 张晴, 等. A2/O-MBR 研究与应用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13, 33(6).
五、两级A/O 填料型MBR 工艺的脱氮除磷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一部分从厌氧池底部进入,一部分按一定的分流比(RI)分流至缺氧池2,以强化脱氮效果。
厌氧池、缺氧池1和缺氧池2内填充填料,底部设有电动搅拌机,以防止污泥沉底。
好氧池1和好氧池2内投加棱长为2 cm的块状发泡填料,池内设隔板,沿一侧设有曝气器进行单侧曝气,以保持污泥和悬浮载体在池内循环,同时维持溶解氧在2.5 mg/L左右。
膜池内安装有中空纤维膜组件3片,膜面积共3.6 m2,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膜池曝气量
为1.2 m3/h,膜通量为11—25 L/(1112·h)。
膜池底部为锥形,沉积的污泥按一定的回流比回流至厌氧池底部。
张洪雷, 方舟, 努尔拉艾力江, 等. 两级A/O 填料型MBR 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J]. 中国
给水排水, 2013, 29(013): 42-46.
六、高负荷初沉发酵池
区别于没有搅拌作用的传统初沉池,高负荷初沉发酵池采用中低速混合搅拌,使污泥处于高、低密度物质分层悬浮状态,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位于池体底部,通过定期排泥去除,而以有机成分为主的低密度颗粒位于上层,因此VSS/SS值从下至上逐渐升高;在连续进水的条件下,这种不同密度下的污泥层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附着在悬浮颗粒上的有机物在搅拌力的摩擦作用下得以脱离,随着出水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系统。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的高泥位意味着初沉污泥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初沉污泥在池体内的厌氧发酵,部分难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下发生水解作用,产生小分子有机物,如挥发酸等,增加了出水SCOD的浓度,改善生物池进水中的碳源质量;同时高泥位的运行方式,使得泥层更加靠近出水位,亦可以提高中低密度有机组分进入生物系统的比例。
高负荷下运行的初沉发酵池相比传统初沉池大大缩短了水力停留时间,不仅节省占地面积和基建费用,也可避免较长的停留时间下,快速降解有机物在池内微生物作用下被消耗,使得高负荷初沉发酵池能够较好地保留进水中的优质碳源。
商莉莉, 范波, 郑兴灿, 等.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7):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