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噪声即噪音。

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一.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现代城市中环境噪声有四种主要来源:1、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

2、工业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

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3、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

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4、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

二. 噪声对人的危害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

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二)损伤听觉、视觉器官①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③噪声对视力的损害。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

(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

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

三、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①控制噪声源。

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②阻断噪声传播。

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1听听声音 作业设计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1听听声音 作业设计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设计)1.1听听声音一、选择题1.明明站在观众席对面喊豆豆。

明明发出的声音,主要是(A)振动产生的。

A.声带B.舌头C.嘴唇【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人的声音产生的原因解答即可。

明明站在观众席对面喊豆豆。

明明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2.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属于(C)。

A.自然界的声音B.动物的声音C.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详解】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自然界、动物、人类生产生活都可以发出声音,以此分析题目可知,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3.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C)。

A.机器的轰鸣声B.午夜的钢琴声C.教师上课【详解】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音,广义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是噪音。

根据噪音的概念解答即可。

机器的轰鸣声、午夜的钢琴声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烦躁感,属于噪音,教师上课的声音不是噪音。

4.《听听声音》中描述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科学词汇。

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C)。

A.窃窃私语声B.钢琴声C.鞭炮声【详解】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给出的选项中,窃窃私语声的音量很小,钢琴声有节奏感,比较悦耳。

鞭炮声声音较大,比较刺耳。

5.不是耳朵的结构是(A)。

A.耳郭B.外耳C.中耳D.内耳【详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6.有经验的人买碗时常常把两只碗碰一碰,通过辨别声音的(C)来判断碗的好坏。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

买碗时,将两只碗碰一碰,好碗和有裂缝的碗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能辨别出碗的好坏,所以C符合题意。

谈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

谈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

谈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作者:朱柏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6期摘要: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家庭设施的日益丰富,城市噪音污染日益严重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城市噪音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对城市噪音的防治对策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见解。

关键词:噪音城市环境防治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从物理学观点看,是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

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们讨厌的、烦躁的和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音。

噪音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生活噪音和商业活动噪音。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音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音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根据发生噪音的性质可以分为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生活噪音等。

其中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市民的影响比较大。

噪音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必须加以控制。

1 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1.1损害听力据有关检测表明,噪音损伤人类听觉,人短期处于噪音环境时,即使离开噪音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噪音对语言交流也产生干扰,噪音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

1.2引起多种疾病噪音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

噪音可引起多种疾病,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会不断增多。

某一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噪音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噪音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衄压增高。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论文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论文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论文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稠密地区的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形象。

工程施工单位与周围居民因噪声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群众投诉日渐增多。

如何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城区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其产生的噪声一般都超过国家施工临界噪声限值,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针对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噪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危害,防治对策一、概述随着城市的进程及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稠密地区的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形象。

工程施工单位与周围居民因噪声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群众投诉日渐增多。

如何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标准,即一切影响他人的声音均为噪声,无论是音乐或者机械声等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

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

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

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

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

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

l~140分贝是人的听觉的全部范围。

1分贝是听觉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的音的强度,而140分贝则是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

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预防噪音危害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噪音源。

已有感音性耳聋或严重神经衰弱者,更应注意避开噪音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

有检测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分贝值表示的是什么?分贝值表示的是声音的量度单位。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10分贝。

分贝值每上升10,表示音量增加10倍,即从1分贝到20分贝表示音量增加了100倍。

人低声耳语约为30分贝,大声说话为60-70分贝。

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

浅析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浅析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浅析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摘要: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从物理学观点看,是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

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们讨厌的、烦躁的和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商业活动噪声。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根据发生噪声的性质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等。

其中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市民的影响比较大。

噪声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噪音污染;问题;措施1当前城市噪音污染为城市市民带来的影响1.1严重伤害人体听力据现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噪声会不同程度损伤人类的听觉,当人处于噪声环境中即便是很短的时间就离开噪声环境,人体的听力器官也会出现短期听力下滑的现象,专业人员将其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

当人们在连续听到汽车的轰鸣声后,若是时间超过 2 小时人体听力器官就会受损;若是在一些气氛比较热烈嘈杂的音乐厅,超过 30 分钟人的听力就会极大受损。

城市噪音污染对人体语言交流也会造成一定干扰,此种噪声影响,程度轻一点的会造成人体短暂失聪,重则直接导致听力丧失。

1.2 引起连锁疾病城市噪音污染除了会伤害人们的听力之外,还会引起一些人身损害。

城市噪音污染问题还会不同程度的引起许多疾病,据当前我国对城市噪音影响市民健康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强烈的噪音污染环境下,高血压患病率会不断增加。

区域内噪音指数每上升一个分贝,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增加 4%。

同时,城市噪音污染问题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由于噪音自身声音较大且吵杂,会引起情绪紧张、心跳不断加快、呼吸不顺畅、血压升高等。

噪声还会导致人体的唾液、消化酶分泌功能降低,引发人们易患胃病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除此之外,一些建筑施工噪声调查结果中明确指出,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要比室内办公的人发病率更高。

初三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下列标志属于禁止鸣笛的是()【答案】A【解析】A选项,此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

B选项,此标志一般是在桥梁上的,表示通过该桥梁的机动车辆质量不能超过15t。

C选项,此标志是一个限速的标志,表示通过此路段的机动车速度不能超过60km/h。

D选项,此标志为禁止长时间停放放车辆。

正确的选择是A。

【考点】生活常识2.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道路两旁植树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答案】B【解析】噪声防治途径有三条:1.在声源处防治噪声;2.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3.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

道路两旁植树和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都是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A、C 选项不符合题意;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B选项符合题意,选填B;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D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噪声防治途径识别3.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答案】 B【解析】人们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巧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噪声危害宣传知识

噪声危害宣传知识

噪声危害宣传知识定义: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而职业领域的噪声数值超过85分贝时,会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职业噪声在作业场所普遍存在,分布范围广,危害人数众多。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1.用焊接或压接代替钾接,用挤压代替冲压,用压力机代替锻锤。

2.对鼓风机、电动机可采取隔离措施或移出室外。

3.用滚压机矫正或弯曲钢板,代替用敲打的方法矫正钢板;拆卸生锈的螺旋时,用液压钳子代替塞子。

4.用发声较小的材料制造的齿轮代替金属齿轮,或将发声较小的材料制成的零件安置在金属零件之间。

5.对排气噪声较大的机组设置专用消声器。

6.提高齿轮制造的精确度,减少转向装置的活动间隙。

7.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可以减少噪声对生产人员的影响。

(2)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1.吸声一一利用吸声材料装饰室内墙面或顶棚面以减低室内噪声。

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

2.消声一一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现在最常用的消声器主要有三种类型: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符合消声器。

3.隔声一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

隔声结构应该严密,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声结果。

4.减振一一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初设隔振和减震装置,如胶垫、沥青等。

(3)卫生保健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

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30分贝左右。

5.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音)噪声聋是最为严重的耳部疾病,它将直接导致耳聋。专家指出:从事高噪声行业的职工 到40岁时听力就远不如过去60岁老人了。当然,噪声对耳朵的伤害并非立竿见影,而是经过若干 年后才表现为听力减退或失聪。目前,噪声的危害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 年德国因某些职业存在噪音引起的听力减退患者人数为6872例,占全部听力患者的37%。而我国, 在职业病目录中,涉及噪声的行业多达60余种,大都以纺织、采矿、建材等行业为主。这里是石 家庄市某交通岗,川流不息的汽车,每日发出的声响声不绝于耳。记者在这里监测得知,目前噪 音为()分贝,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接受的程度。(画面人流、车流、汽车噪声、纺织厂噪声等)






第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 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 治实 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路、 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 自的 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 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 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 位 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
•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
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 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 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 和人的大声说话等。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 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损害听 力。有检测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 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 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 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 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配音)随后,记者进入了织布生产车间。隆隆的机器声掩盖了一切声响,工人们每天就在这样 的环境中工作。隔壁的张小占隔着一堵强都受不了这样的嘈杂声,那么这些织布工人呢。记者在 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抓紧生产,纺织工们一天24小时都在这个地方,噪声,用他们的话来说早已 经习惯了。然而,据有关专家介绍,每日接触高强度的噪声,虽然起初甚至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 何感觉,但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噪音这种“看不见的杀手”到底对 人体有哪些危害呢?为此,记者到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采访。 (同期声)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病防护科主任 徐颖: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以耳部为主 的全身性的危害。长时间接触噪声以后,就可能出现一些长期的症状,比如说它可以出现耳鸣, 再严重的危害就会出现一种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出现永久性的挺立损伤。听力损失就是指某 一个频率上的,就是你在这个频率听不着了,那么听力损伤就是综合频率上的都听不着了。最严 重的就可以引起噪声聋。 (配音)噪声通常用分贝来表示,一般说话的声音为40到60分贝,嗓门大的人说话声音可达60分 贝到80分贝,相当于一台针式打印机或一台割草机发出的声音。而人类接受噪声的最大限度不超 过80分贝,也就是说,当噪声超过80分贝时就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造成危害。(画面:人们 说话、打印机、电脑特效制作) (同期声)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病防护科主任 徐颖: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以耳部为主 的全身性的危害。长时间接触噪声以后,就可能出现一些长期的症状,比如说它可以出现耳鸣, 再严重的危害就会出现一种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出现永久性的挺立损伤。听力损失就是指某 一个频率上的,就是你在这个频率听不着了,那么听力损伤就是综合频率上的都听不着了。最严 重的就可以引起噪声聋。
调 查 地 点 分 贝 噪 音 情 况
工 地
厂 房
马 路 边
机 场 旁
农 村
10 0 dB
很 吵
11 0 dB
很 吵
90 dB
较 吵
13 0 dB
非 常 吵
30 dB
安 静
城 市 中 心 80 dB 适 中
白 云 山 上 40 dB 安 静
公 园
40 dB
安 静
清 早 茶 市 70 dB 较 吵

(配音)张小占家住的这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着纺织生产,由于织机在生产 时产生的隆隆机声,致使他们一家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 记者:这是什么声音? 同期声 张小占:织布机(的声音) (配音)据张小占介绍,他家的隔壁就是一个小型的纺织车间,大约有三、四台织 机,每天从早到晚不间断的生产,其噪声使他们无法正常生活。 记者: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 同期声 张小占:有三年多了,他们白天晚上生产,从来就没有停过,如果停点有 发电机。我这三年来,我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如果不是困的不行根本睡不着。 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配音)为了了解隔壁邻居家织布机的方位,记者装扮成采购员进行了暗访。进入 后,记者首先看到的是生产车间紧紧的贴着张小占的家。 现场声:生产镜头以及织布机与房墙的位置。 记者:你这都什么时候生产? 同期声 生产住:每天都生产,从没有停过,如果停电我们家有发电机。


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 进经济和社会 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 会生活中所产 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并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 境保护规划, 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 目和区域开 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 和建设布局, 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