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案例:银行股票投资决策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股票投资一直被视为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投资股票并非易事,需要正确的策略和合理的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五个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案例一: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作为最著名的股票投资者之一,沃伦·巴菲特的成功投资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股票市场中的巨头。
巴菲特通过选择具有潜力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股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回报。
他善于发现行业领军者,并投资于这些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巴菲特的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并耐心等待回报。
案例二: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彼得·林奇是著名的基金经理,他在投资界享有盛名。
林奇主张选择高成长的小型或中型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找到具有潜力的股票。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来选择股票,而不仅仅依赖于市场热点。
林奇的策略告诉我们,投资者应该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追随市场。
案例三:约翰·波格尔的价值投资约翰·波格尔是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他以深入分析公司的价值和估值而闻名。
波格尔选择那些低估而且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
他相信市场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低估的股票,并等待市场重估这些股票的价值。
波格尔的投资策略提醒我们,正确评估股票的真正价值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案例四:约翰·纳维尔的技术分析约翰·纳维尔是技术分析领域的专家,他的投资策略主要基于图表和价格走势分析。
他相信历史价格走势可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
纳维尔利用技术指标和趋势线等工具来研究股票的价格波动,并准确预测市场的趋势。
他的成功案例表明,技术分析在投资决策中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案例五:乔治·索罗斯的套利交易乔治·索罗斯是一位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卓越成就的投资者,他以套利交易而闻名。
股票投资策略的成功案例分析

股票投资策略的成功案例分析在股票市场投资中,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位成功投资者的案例,探讨股票投资策略的实践方法和成功之道。
案例背景该投资者名叫张先生,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股票投资者,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
他的投资策略注重长期投资,并采取了一些特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来选择和管理股票投资。
投资策略一: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张先生的主要策略之一。
他相信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他通过对市场的宏观分析和对个股基本面的深入研究,选择那些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长期投资不仅能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更能够让投资者分享企业长期价值的增长,并实现可持续的回报。
张先生在投资过程中更注重公司的财务健康和战略前景,而非短期市场的涨跌。
投资策略二:技术分析除了长期投资,张先生还运用了技术分析这一策略。
技术分析通过研究股票价格的变动,找出市场的趋势和规律,进而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
他通过对历史股价走势的图表分析和指标计算,找到那些有较高概率的股价反转和趋势延续的点位,及时进行买卖操作。
技术分析能够帮助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更精准地捕捉市场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
张先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多种技术分析方法,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和MACD等,这些都成为他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投资策略三:风险控制成功的投资者都懂得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张先生在投资中也非常注重风险控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投资的风险。
首先,他分散投资组合,不仅仅关注个别个股的表现,而是通过投资多个行业和板块,实现有效的风险分散。
其次,他设定了严格的止损位和止盈位,及时割肉止损,同时留下部分仍有上涨潜力的股票。
最后,他定期进行投资回顾和调整,及时纠正投资决策中的错误。
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张先生在投资中能够避免大额亏损,保护资金的安全,并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
结论张先生的成功投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性和务实的股票投资策略。
投资组合案例

投资组合案例资产配置方案:资产配置方案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投资方案: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因此不能对资产进行太多的选择,应该进行风险程度的均衡配置。
风险程度均衡配置的目的是分散风险,让资产变得更有弹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这种资产配置的目标是追求投资组合相对长期平均水平的稳健收益,不追求短期波动率对投资结果的影响,也不追求过高的预期收益率指标。
资产配置方案应当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则可适当增加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和投资标的;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则可适当减少投资标的中的风险资产比例,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程度。
例如:一个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如果对资产选择上存在疑问,那么可以将其配置在相对长期平均水平高风险等级(最高30%)甚至更高风险水平(最高50%)的资产上。
1、价值投资策略选择一只优质公司股票,利用该公司股票价格在较低水平或者较高水平的股息率来获取投资溢价。
股息率是股息收益率*(1+β)*(1+α)即每年股息率 X%。
当股利收益率在长期平均水平以下时,会在短时间内带来丰厚收益。
对于价值型投资者而言,选择优质公司的股票在短期内往往难以获得不错的回报,但是这些公司却有着优异的基本面(如行业政策等)和持续的现金流(如企业运营状况)。
因此,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之后做出投资决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司所处行业对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公司一般价值较大或者价值非常显著,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需要对这些公司进行估值判断。
一般来说,对于价值型投资者而言,价值估值策略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公司业绩出现了非常明显上升或下滑时;二是公司存在严重亏损或严重行业政策变化时。
该策略下需要采用动态估值策略进行估值操作策略,具体操作包括动态加权(即加权风险比率)和动态估值策略(即加权价值率*市场平均股票价值)。
2、长期投资策略短期内,投资者可将其在某一段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投资于收益率较高、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且在某一时间段内价格波动和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好且价格波动和风险比率比较低的资产。
经典投资学案例

经典投资学案例
经典投资学案例是指在投资领域中被广泛引用且被认为具有重
要意义的案例。
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并在决策时提供指导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受人尊敬的经典投资学案例:
1. 贝尔哈德(Billiard)案例:这个案例涉及到投资者如何在
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调整其投资组合。
贝尔哈德案例强调了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走向来调整其资产配置,以实现最大的投资回报。
2. 科尼什(Kuhnisch)案例:该案例涉及到投资者应该如何评
估股票的价值。
科尼什案例强调了投资者需要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管理质量和市场前景等因素来确定股票的价值。
3. 格雷厄姆(Graham)案例:这个案例涉及到价值投资的原则。
格雷厄姆案例强调了投资者需要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并且需要通过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来确定其真正的价值。
4. 巴菲特(Buffett)案例:该案例涉及到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原则。
巴菲特案例强调了投资者需要寻找长期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并且需要对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这些经典投资学案例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和指导,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1 -。
行为金融学中投资组合的不充分分散案例

行为金融学中投资组合的不充分分散案例每次买了某只股票之后,它就开始跌,卖了却又开始涨?本想冲进熊市抄底,结果亏得更惨?明明把钱放在了几个篮子里,结果还是没有躲过风险?学了一大堆投资知识,最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你的投资中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你是否想解决这些问题?是时候了解一门新兴学科——行为金融学了。
因为想要在投资中获利,不仅需要掌握金融学知识,更需要了解人性,知道人的行为会对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芝加哥大学流传着一个笑话。
有人惊呼:“地上有100美元!”传统金融学家说:“这不可能,有的话早被捡走了。
”行为金融学家则说:“怎么不可能?”他跑去一看,地上果然有100美元,于是开开心心地把它捡走了。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的区别。
传统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应该是”什么样,从均衡的角度来看,地上不应该有100美元,这是长期的趋势和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实际是”什么样。
在看待任何领域的事物时,“应该是”的视角帮我们把握长远基准,“实际是”的视角帮我们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
金融学研究的是金融社会运行规律,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交叉的学科,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趋势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因此,行为金融学擅长投资实战,更贴近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和人的实际行为。
越来越多的顶尖基金公司开始采用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华尔街的投资者会一直紧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高校,只要一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基本上都是一座难求。
甚至连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对它青睐有加,2002年、2013年、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行为金融学家,足见行为金融学在实务界和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要深入系统的了解行为金融学,首先需要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有限理性假说、有限套利以及前景理论。
银行个人理财分享银行行业内个人理财产品和策略的案例

银行个人理财分享银行行业内个人理财产品和策略的案例在当今社会中,个人理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各种个人理财产品和策略,旨在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
本文将分享银行行业内个人理财产品和策略的一些成功案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价值。
一、财富管理产品——综合投资组合财富管理产品是银行个人理财的核心产品之一,它通过将客户的资金投资于各种不同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黄金和房地产,实现资产的多样化配置,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某银行的财富管理产品“稳盈一号”。
案例:某银行的财富管理产品“稳盈一号”该产品面向稳健型投资者,投资期限为3年。
投资额度从10万元起,最多不超过100万元。
该产品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并由专业基金经理进行管理。
根据该产品的历史业绩表现,以往的年收益率在5%到8%之间波动。
虽然相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这一收益率可能并不算高,但考虑到该产品的风险较低,受到了许多保守型投资者的青睐。
该产品背后的原理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投资策略。
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领域和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可以降低整体的风险。
而专业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和操作技巧,则是保证产品获得稳定回报的关键。
二、储蓄型保险产品除了财富管理产品,银行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其中,储蓄型保险产品是一种结合了储蓄和保险功能的产品,旨在为客户提供保障和收益。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某银行的长期储蓄型保险。
案例:某银行的长期储蓄型保险该产品旨在为客户提供长期的保障和财务规划。
客户每月缴纳一定的保费,并获得储蓄和保险双重收益。
产品的投保期限可灵活选择,最长可达30年。
该产品的保单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同时,客户在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保险保障。
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核心理念是为客户提供长期的保障和积累财富的机会。
三、个人投资咨询服务除了产品,银行还为客户提供个人投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理财策略。
最新12篇金融投资案例评析

最新12篇金融投资案例评析案例1:A公司的成功收购案在这个案例中,A公司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成功地收购了B公司。
A公司的成功来源于其对B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准确判断,以及在谈判过程中的灵活应对和交流能力。
这一案例展示了投资者在收购过程中应具备的分析能力和战略眼光。
案例2:C公司的失败投资案C公司在这个案例中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导致他们的投资项目最终失败。
C公司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因素,并且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尽职调查。
这个案例提醒了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具备全面的信息和风险评估能力。
案例3:D公司的股票投资成功D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投资了一支具有潜力的股票,最终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他们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准确判断和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成功地选择了一只增长性强的股票。
这个案例向投资者展示了正确的投资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案例4:E公司的风险投资案E公司在这个案例中进行了一笔高风险的投资,最终收益丰厚。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选择了一个有创新潜力的项目,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这个案例提醒投资者在追求高回报时应注意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案例5:F公司的战略投资案F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成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并提升了竞争力。
他们在投资过程中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
这个案例向投资者展示了战略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作获得双赢的结果。
案例6:G公司的投资失败G公司在这个案例中未能正确评估市场风险和公司实力,导致投资项目遭遇了重大损失。
他们在投资决策中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充分的尽职调查,结果导致项目失败。
这个案例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要注意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
案例7:H公司的杠杆投资成功H公司通过杠杆投资,成功地实现了资本增值。
他们在投资决策中融入了杠杆工具,通过合理的资金杠杆比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这个案例向投资者展示了如何利用杠杆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
案例8:I公司的风险对冲投资I公司在这个案例中利用风险对冲工具,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
投资决策案例分析

投资决策案例分析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投资机会进行选择的过程。
为了在投资决策中取得成功,投资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风险评估,并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适当的决策。
以下将通过一个投资决策案例来进一步分析。
假设投资者面对两个投资项目:项目A和项目B。
项目A是一家新兴科技公司的股票投资,该公司目前处于初创阶段,拥有创新的技术和潜力巨大,但市场前景尚不明朗。
项目B是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的债券投资,该公司运营多年,市场地位稳固,收益稳定可预测。
首先,投资者需要进行市场研究。
投资者可以分析新兴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技术创新等因素。
同时,投资者也需要了解传统制造业行业的市场状况和竞争格局。
通过市场研究,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两个项目的潜力和风险。
其次,投资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对于项目A,投资者需要评估该科技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团队和财务状况。
投资者可以参考公司的财务报表、市场份额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评估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对于项目B,投资者需要评估该制造业公司的债务状况、利润稳定性和还款能力。
投资者可以参考公司的财务报表、信用评级和行业情况,评估该公司的还款风险和债券收益。
第三,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如果投资者的目标是长期增值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那么项目A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尽管该项目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但一旦该科技公司取得成功,投资者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如果投资者的目标是稳定收益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那么项目B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尽管该项目的回报较低,但风险较小且可预测。
最后,投资者需要进行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是指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者可以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以实现长期增值和风险分散。
在这个案例中,投资者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到项目A的股票中,以追求高回报;同时,将另一部分资金投资到项目B的债券中,以保证收益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组合案例四银行股票投资决策120103班第19组明31120001102014-12-01目录一、案例背景 (1)二、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1)三、相关财务指标计算 (1)1.股东价值....................... . (1)2.盈利性 (2)3.盈利的增长..................... . (2)4.收入的增长..................... . (2)5.费用率 (3)6.资产质量-----信贷损失准备 (3)7.质量资产----违约贷款 (3)8.资本充足率 (4)9.流动性 (4)10.信用评级 (4)四、对比分析 (5)1.蒙特利尔银行自身财务指标分析 (5)2.蒙特利尔银行与样本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7)五、结论 (7)附录 (8)一、案例背景省立雇员养老基金大约有1亿美元均等地投资在蒙特利尔银行、皇家银行、和多伦多自治领银行。
该养老基金有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是雇员养老金受益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基金现在的资产组合包括:40%投资于加拿大股票、10%投资于美国股票、8%投资在北美之外的股票市场上,其余的部分投资在固定收益、高流动性的证券上。
现在对基金会所持的蒙特利尔银行的股票进行重点研究。
二、当前经济形势分析1)1994年初加拿大利率调高以后,加拿大国民的增长速度渐缓,到1996年中期,中央银行调低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短期利率被太高,而长期利率下降,并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加拿大中央银行这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而此时的长期利率提高,是投资部门对加拿大银行股的进行长期投资的最好时机。
2)加拿大的年度通货膨胀率在1.4%左右,而美国则为2%,加拿大经济好像远未达到其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大约为9%,而美国的失业率则为4.6%。
通货膨胀率短期是利好,长期利空。
加拿大的年度通货膨胀率远低于美国,此时投资加拿大银行要优于美国银行股。
3)加拿大政府的财政赤字状况在过去几年中已明显改善。
在1993年-1994年财政年度,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了最高点420亿美元;预计1998-1999年财政年度赤字水平将继续下降。
加拿大的10个省中有7个省财政有盈余。
这意味着加拿大的货币发行量不会过高,经济将平稳发展。
而美国的财政赤字高,容易引发通过膨胀。
4)1998年1月23日,蒙特利尔银行和皇家银行出乎意料地宣布了他们将合并的计划。
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反映,两家银行的股票分别涨了23%,9%。
综上所述,加拿大的股票投资比美国更有价值。
三、相关财务指标计算这里采用10个关键的财务指标设计“记分卡”来平衡收益和风险。
其中6个指标是业绩指标,分别是股东价值,盈利性,盈利的增长,收入的增长,费用率,资产质量-信贷损失准备。
另外4个是经营状况指标,分别为违约贷款与承兑额占权益与信贷损失准备占比,第一级资产充足率,现金与证券占总资产比率和信用等级。
1、股东价值股东价值通过普通股股东的投资回报ROI来衡量。
这里运用5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以便在完整的经济周期的基础上更好地分析股东投资回报。
根据表1-1,可得蒙特利尔银行五年投资回报率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2、盈利性盈利性通过普通股权益的回报率ROE来衡量。
普通股的回报率为扣除优先股股利的净收益与普通股权益的比率。
比如,根据表1-2蒙利特尔银行1997年的净收入为1305百万美元,优先股利为83百万美元,则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净收益为:1305-83=1222百万美元其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为7165百万美元,则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22/7165*100%=17.1%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平均股股东权益回报率的相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图表所示:表23、盈利的增长盈利的增长以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EPS的年度变化来衡量。
根据表4-6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每股收益为$4.62,1996年的每股收益为$4.13,则1997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4.62-4.13)/4.13*100%=11.9%其1993年到1997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相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4、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以每年总收入的变化来衡量。
根据表1-4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总收入为7167百万美元,1996年的为6227百万美元,则其1997年的收入增长率为:(7167-6227)/6227*100%=15.1%同样可得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数据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5、费用率费用率用在同一税负率基础上的非利息支出与总收入(总收入为净利息收入与其他收入之和)的比例来衡量。
根据表1-4,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非利息支出为4613百万美元,总收入为7167百万美元,则其费用率为:4613/7167*100%=64.4%其1993年到1997年的费用率相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6、资产质量-----信贷损失准备衡量资产质量的方法之一是计算每年信贷损失准备PCL与平均贷款余额和承兑票据额(总体上视为贷款)的比率。
根据表4-9和表4-13,可得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信贷损失准备率如下表所示:表67、质量资产----违约贷款衡量银行资产组合质量的另一个方法是计算违约贷款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根据表4-10,可得蒙特利尔银行993年到1997年的违约贷款与承兑额占权益与信贷损失准备占比如下表所示:表78、资本充足率第一级资本充足率等于一级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一级资本由普通股,非累积的永久性优先股和少数股东权益(减去商誉)构成。
根据表1-5,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一级资本为8462百万美元,加权风险资产为124328百万美元,则其1997年的资本充足率为:8462/12438*100%=68.0%同样,可得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89、流动性流动性通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来衡量。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证券,在其他国的或国际的大银行同业存款。
根据表1-6,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4034百万美元,总资产为207838百万美元,则其1997年的总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为:74034/207838*100%=35.6%同样,可得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总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的相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9占总资产的35.6 35.8 35.1 29.8 30.3比率(%)10、信用评级根据表4-13,蒙特利尔银行1995年到1997年的信用评级均为AA-级。
四、对比分析蒙特利尔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分析和其1997年的业绩衡量与排名的对比分析,是决定蒙特利尔银行股,加拿大银行股,及美国银行股哪个更具有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
1、蒙特利尔银行自身财务指标分析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五年平均回报率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
图2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平均股权益回报率蒙特利尔银行平均股权益回报率从1993年到1997平稳上升,但是增幅逐年递减。
图3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盈利增长率蒙特利尔银行1997年的盈利增长率只比1993年的高3.8%,从1996年到1997年的盈利增长下降幅度较大,盈利水平不是非常理想。
图4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收入增长率蒙特利尔银行的收入增长率比1993年提高了5.6%,从1994年到1997年逐年提高,1997年比上一年的增幅较大,收入增长较为可观。
图5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银行费用占收入比率蒙特利尔银行费用占收入的比率比1993年提高了4.4%,比1996年仅提高了0.1%,与1996年基本持平,费用率较为可观。
图6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信贷损失准备率蒙特利尔银行的信贷损失准备率比1993年下降了0.64%,而且逐年下降,到1997年则与1996年的持平,其信贷损失不高,较为可观。
图7 蒙特利尔银行1993年到1997年的违约贷款与承兑额占权益与信贷损失准备比率蒙特利尔银行的违约贷款与承兑额占权益与信贷损失准备比率逐年以较大的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偿还债务能力强,违约风险低,风险管理能力强。
但蒙特利尔的盈利能力不是非常强,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投资回报率也并非很高。
2、蒙特利尔银行与样本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根据表4-13,与加拿大样本组中的其他银行相比,蒙特利尔银行有3项指标排名第一,有1项指标高于平均水平,有6项低于平均水平。
与北美样本组中的其他银行相比,蒙特利尔银行有3项指标排名第一,有2项指标高于平均水平,有5项指标低于平均水平。
相关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0加拿大银行的排名第一级的指标中,基本上除了信贷损失准备率,其他基本上属于经营状况指标。
经营状况指标中,与加拿大样本组相比,只有第一资本充足率低于平均水平,其均排名第一或者高于平均水平。
与北美样本组对比,排名第一与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的各居半数。
总体上看,蒙特利尔银行的经营状况,风险控制能力比其他样本银行较好。
业绩衡量指标中,与加拿大样本组相比,除了信贷损失准备率排名第一,其他都低于平均水平。
与北美样本组对比,也是信贷损失准备排名第一,平均普通股权益回报率和收入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其他的普通股股东投资5年回报率和每股收益增长率却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蒙特利尔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对于其他样本银行,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收益和投资回报水平较一般,如果是对以收益为首要目标,则蒙特利尔银行不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
加拿大银行股均值中,业绩指标中,有4个高于美国银行股,2个低于美国银行股。
经营指标中,有2个高于银行股,分别是违约贷款与承兑额占权益与信贷损失准备占比与信用等级,其他两项,第一资本充足率和现金流占总支出比率则低于美国银行股。
也就是说,加拿大银行股和美国银行股的风险能力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加拿大银行股的收益水平和投资回报水平较美国银行股高。
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加拿大银行股更具有投资价值,应该提高加拿大银行股的比重,减持蒙特利尔银行股。
五、结论根据上述的分析,应该重视银行业,减持基金会中蒙特利尔银行股票,并且提高投资组合中其他加拿大银行股的比重。
附录:表1-1 蒙特利尔银行5年投资回报率表1-2蒙特利尔银行平均股权益回报表1-3 蒙特利尔收入增长表1-4 资产负债表概要表1-5 蒙特利尔银行充足率表1-6 蒙特利尔银行流动资产概要表4-13 蒙特利尔银行1997的业绩衡量与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