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自己觉得很值得一看)文库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輝教授的研究生手冊(自己觉得很值得一看)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1)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 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
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 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 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 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
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 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
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 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8 ) 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
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
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0014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 】创造一个更值得珍惜的家

第四讲:教育的目标与人的价值P16---25「创造一个更值得珍惜的家」第四讲:教育的目标与人的价值彭明辉教育的目的,是教养出能爱自己,能自得其乐,值得让身周的人爱他,而且又有吸引人的魅力人格。
但是,既有的教育目标与社会价值却狭隘到只剩「赚钱」和「拼斗」两个目标。
因此,我们用尽各种手段在教养出只会赚钱与斗争,不会爱自己,没有能力自处,乏味而不值得人爱的孩子。
教育是为了要激发人的热情,让我们的孩子可以终身怀着热情与憧憬,浑身带劲地活下去。
但是,流行的社会价值或者乏味、无聊,或者浅薄、虚无,使得真正心灵聪慧的小孩不知道活着有什磨意义。
家长和社会流行里这些狭隘的价值观如果不能解除,即使把小孩从小送到国外,这些价值观仍将在国外箝制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未来的梦魇。
国内现阶段最严重的教育问题不在制度不良,或师资养成过程有问题。
而是家长自己就找不到可以活得有趣、或者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一、教育的目标与人生的意义人和其它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生存的本能之外,他需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或赋予一个意义。
这种「意义感」的需要,经常比单纯地求肉体的生存还强烈。
因此,在存活边缘的史前时期、中世纪,乃至于当代的西藏、印度和尼泊尔,人可以压榨自己已经不足的物资,去装饰宗教场所,并寻求宗教的灵感与安慰。
假如我们误以为人生中一切精神性的价值都是虚幻的,而人完全一如动物般,只会靠本能去从事「优胜劣败」的生存兢争或强取豪夺,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解释任何一个人类文明的诞生。
从口述历史时期的宗教,到五大古文明的肇始,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时空领域里,各自提出他们为人生所赋予的「意义」,并将这些「价值」流传给后代,成为整个后继人类文明发展的依据。
虽然这些文明初期所提出的人生价值、意义或理想一再遭到后继者的质疑和修正,但是至少到十九世纪为止有一件事一直不曾改变:对人生价值、意义与理想的再思考与再反省,是所有文明活动的核心,以及再造的原动力。
研究生手册(台湾清华大学)

研究生手册作者: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一、论文的要求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
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
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
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 8)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
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
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9)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指的是:把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扣除掉学术界已经发表过的所有成果(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参考过,没有参考过也算是你的重大过失),剩下的就是你的贡献。
XX1027如何利用文献资源辅助管理学论文选题与开题

n 比如,国外SSCI期刊:MIS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Organization Sci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ournal of Marketing …
n 国际SSCI期刊: Master Journal List
/mjl/
n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meeting/
n SSCI期刊,参阅蔡今中教授的《如何撰写和发表 社会科学论文:国际刊物指南》
SCI 即可查询 到CSSCI最新收录的期刊
PPT文档演模板
XX1027如何利用文献资源辅助管理 学论文选题与开题
二、国际SSCI来源期刊
•按期刊首字母浏览SSCI所有期刊 •查找某一特定期 刊
•浏览SSCI所有学科领域及相应期刊
你对什么感兴趣。
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
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 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
PPT文档演模板
•资料来源:陆铭教授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XX1027如何利用文献资源辅助管理 学论文选题与开题
好的选题
n 现有理论研究没有解决的,或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
•资料来源:台湾清华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 。下同。
PPT文档演模板
XX1027如何利用文献资源辅助管理 学论文选题与开题
n 资料筛选的能力:
在大概一两百篇或数百篇论文中,和你研究的问 题直接且密切相关的论文,通常只有20~30篇左 右。
如何可以只读论文的题目、摘要、简介和结论, 而还没有完全看懂内文,就准确地判断出这篇论 文中是否有值得你进一步参考的内容,以便快速 地把需要仔细读完的论文从数百篇降低到20~30 篇?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一、国内CSSCI来源期刊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SCI 即可查询 到CSSCI最新收录的期刊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二、国际SSCI来源期刊
•按期刊首字母浏览SSCI所有期刊 •查找某一特定期 刊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以及作者学术 思想、学术观点的高度概括; •论文的关键词可以用来揭示其研究的主题领域;
•SSCI关键词包括:作者关键词,即Author Keywords; 编辑者补充的关键词,即
Keywords Plus.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这59篇博士论文将是我今后做电子政务的接纳 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博士论文有些什么 样的特征?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从关键词的分布,大概可以看到这些博士论文 的研究重点。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学校、时间分布
•接下来,国内对于电子政务的接纳问题研究如何?
• 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一,电子政务领域的论文产出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主要发表在哪些期刊?来自哪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作者对 电子政务领域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 第二,电子政务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有哪些?高产 出作者有哪些?这些机构或者作者主要来自哪些学科? 主要关注哪些研究议题?这些研究对哪些学科领域产生 了影响?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与开题
•近10年电子政务研究的重点:电子政务概念体系的构
建,电子政务的技术创新、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政务
的用户接受和信任问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公共服务
研究生手册

研究生手册研究生手册一、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研究创新骨干的重要途径。
作为即将走进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定位,认识到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学术研究1. 研究生期间,学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同学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
2. 同学们需要熟悉学院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同时,要学会查阅文献、阅读研究成果,并定期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3. 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在发表学术论文时,应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确保学术质量。
三、课程学习1.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同学们应该重视课程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时要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和设施。
2. 同学们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学业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并保持良好的学习记录。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科研实践1. 研究生阶段,科研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同学们应该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结合导师的指导和推荐,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
2. 在科研实践中,同学们要学会提出合理的研究问题,提出科学的研究假设,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同时,要积极参与实验室工作,熟悉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五、学术交流1. 研究生期间,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参与学术交流有助于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并与其他研究生进行学术讨论和经验分享。
2. 同学们要注重学术交流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要勇于提问,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团队合作1. 研究生期间,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同学们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同学们要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沟通,与导师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
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

一个判断硕士论文的好坏有一个粗浅办法:假如你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s,而非 magazines)上发表,通常就比一篇只能在国外学术会议(conferences)上发表的硕士论文贡献多;一篇国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又通常比无法发表的论文贡献多;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比一篇二流的学术期刊论文贡献多。SCI有一种叫做 Impact Factor 的指数,统计一个期刊每篇论文被引述的次数。通常这个次数(或指数)愈高,对学术界的影响力就愈大。以机械视觉相关领域的期刊而言,Impact Factor 在 1.0 以上的期刊,都算是顶尖的期刊。这些期刊论文的作者,通常是国外顶尖学府的著名教授指导全球一流的博士生做出来的研究成果。
0095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通识课程讲义-安娜卡列妮娜导读Anna_Karenina_5

【安娜․卡列妮娜】討論題綱(5)課名:俄國小說導讀(通識課)教師:彭明輝讀物:托爾斯泰著,【安娜․卡列妮娜】,貓頭鷹出版社,智量譯。
另一個譯本是:托爾斯泰著,【安娜․卡列妮娜】,桂冠出版,周揚與謝素台譯。
第五部討論題綱[1] 列文和吉蒂的心路歷程[Q1-1] 第1章裡列文行懺悔禮時最害怕的是什麼事?列文為什麼不像別人那樣敷衍了事而要認真地害怕?他最大的收穫是什麼?[Q1-2]第2章裡,列文結婚前夕突然懷疑、害怕起來,而跑去問吉蒂。
列文怕的是什麼?列文為什麼一地要在婚前搞清楚這件事?[Q1-3] 從第1章到第6章都在很仔細地描述列文和吉蒂結婚的過程。
這裡頭有形式化的宗教儀式、民俗(單身漢的聚會)、啟人深省的宗教禱詞與祝福、新人的期盼和恐慌、旁人的湊熱鬧與閒言閒語。
面對這聖、俗雜混的婚禮,你期待婚禮該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尤其對比於安娜和伏倫斯基沒有婚禮便開始了他們的共同生活這個對照,你以為婚禮原本該具有什麼樣的意義?[Q1-4] 列文和吉蒂在結婚前對彼此的瞭解不管有多少都還是有限,面對婚後實際的生活狀態其實雙方都沒有辦法提前去想像。
許多人都批評:婚姻的承諾多到遠超出當事人所能想像的,因此婚姻的承諾是不合理、違背人性、不可能也沒必要信守。
面對這些事實或指控,在你想像中,婚姻可以永續的基礎是什麼?[Q1-5] 17~19章裡,面對著二哥尼古拉的死亡,列文手足無措,而吉蒂卻處理得井然有序。
這個對比,通過這個托爾斯泰想彰顯什麼?[Q1-6] 第20章裡,二哥尼古拉臨死前充滿痛苦,也因為無法忍抑的痛苦而對別人充滿怨恨和不滿,連吉蒂都逃不過。
面對這種窘境,列文是什麼心情?妳有什麼心情?[2]安娜和伏倫斯基的心路歷程[Q2-1] 高列尼謝夫和伏倫斯基本來是彼此有心結的,為何一見面卻都很高興? [Q2-2] 伏倫斯基為什麼畫畫?[Q2-3] 伏倫斯基為什麼要去拜訪畫家米哈伊羅夫?[Q2-4] 米哈伊羅夫是個有天分或有自信的畫家嗎?[Q2-5] 綜合第7~13章裡有關伏倫斯基和安娜在義大利的生活,他們的共同生活幸福、愉快嗎?何以致此(尤其是和第14~20章裡列文他們的生活相比較)?[Q2-6] 第32章裡,安娜為什麼不聽伏倫斯基的勸阻而要去歌劇院?[Q2-7] 綜合28~33章,安娜在義大利的時候並不會想念兒子,一回到彼得堡就一直想見兒子,見了兒子後卻又不再愛她的女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研究生手册(上)作者: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一、论文的要求我对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
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
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
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
(7)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8)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
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
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9)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指的是:把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扣除掉学术界已经发表过的所有成果(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参考过,没有参考过也算是你的重大过失),剩下的就是你的贡献。
假如这个贡献太少,也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上面所叙述的九款要件中,除第(2)款之外,通通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因此没有好坏之分。
一篇硕士论文的好坏(以及成绩的评定标准),主要是看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的多寡与重要性而定。
假如你要申请国外的博士班,最重要的也是看你的硕士论文有什么「贡献」而定(这往往比TOFEL、GRE、GPA还重要)。
一个判断硕士论文的好坏有一个粗浅办法:假如你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s,而非magazines)上发表,通常就比一篇只能在国外学术会议(conferences)上发表的硕士论文贡献多;一篇国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又通常比无法发表的论文贡献多;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比一篇二流的学术期刊论文贡献多。
SCI有一种叫做Impact Factor 的指数,统计一个期刊每篇论文被引述的次数。
通常这个次数(或指数)愈高,对学术界的影响力就愈大。
以机械视觉相关领域的期刊而言,Impact Factor 在 1.0 以上的期刊,都算是顶尖的期刊。
这些期刊论文的作者,通常是国外顶尖学府的著名教授指导全球一流的博士生做出来的研究成果。
二、完成硕士论文所需要的能力从前面的叙述可以归纳出来,完成硕士论文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以下数项,依它们的培养先后次序逐项讨论。
(1)资料检索的能力:在给定(或自己拟定)的题目范围内,你必须有能力利用文资料索引系统,查出所有相关的论文,而无任何遗漏(否则你可能在论文口试时才发现同一个题目已经有人发表过了)。
你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关键词和查所程序去保证你已经找出所有相关的文献?这是第一个大的挑战。
每一组关键词(包含联集与交集)代表一个论文所构成的集合,假如你用的关键词不恰当,你可能找到的集合太小,没有涵盖所有的相关文献;假如你用的关键词太一般化(譬如「image」),通常你找到的集合会太大,除了所有相关文献之外还加上好几十倍的毫不相关的文献。
(2)资料筛选的能力:即使你使用了恰当的搜寻策略,通常找到的文献集合都还是明显地比你所需要的集合大,而且通常文献比数大概在一两百篇或数百篇之间,而其中会和你的的研究子题直接且密切相关的论文,通常只有廿、卅篇左右。
你如何可以只读论文的题目、摘要、简介和结论,而还没有完全看懂内文,就准确地判断出这篇论文中是否有值得你进一步参考的内容,以便快速地把需要仔细读完的论文从数百篇降低到廿、卅篇?这考验着你从事资料筛选的能力。
(3)期刊论文的阅读能力:期刊论文和大学部的课本截然不同。
大学部的课本是寻次渐进地从最基本的知识背景逐步交代出整套有系统的知识,中间没有任何的跳跃,只要你逐页读下去,就可以整本都读懂,不需要在去别的地方找参考资料。
但是期刊论文是没头没尾的十几页文献,只交代最核心的创意,并援引许多其它论文的研究成果(但只注明文献出处,而完全没有交代其内容)。
因此,要读懂一篇论文,一定要同时读懂数篇或十数篇被援引的其它论文。
偏偏,这十几篇被援引的论文又各自援引十数篇其它论文。
因此,相对于大学部的教科书而言,期刊论文是一个极端没有系统的知识,必须要靠读者自己从几十篇论文中撷取出相关的片段,自己组织成一个有系统的知识,然后才有办法开始阅读与吸收。
要培养出这种自己组织知识的能力,需要在学校靠着大量而持续的时间去摸索、体会,而不可能只利用业余的零星时间去培养。
因此,一个大学毕业后就不再念研究所的学生,不管他在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学士只学习过吸收系统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读别人整理、组织好的知识,典型的就是课本);但硕士则学习过自己从无组织的知识中检索、筛选、组织知识的能力。
(4)期刊论文的分析能力:为了确定你的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确实比所有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都更适合处理你所拟定的应用场域,首先你必须要有能力逐篇分析出所有相关期刊论文的优点与缺点,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再拿他们来做比较,总结出你的论文的优点和缺点(限制)。
但是,好的期刊论文往往是国外著名学府的名师和一流的博士生共同的研究成果,假如你要在锁定的应用场域上「打败」他们,突出自己的优点,这基本上是一个极端困难的挑战。
即使只是要找出他们的缺点,都已经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工作了。
一个大学毕业生,四年下来都是假定「课本是对的」这样地学下来的,从来没有学习如何分析课本知识的优缺点,也就是「只有理解的能力,而没有批判的能力」。
硕士生则必须要有「对一切既有进行精确批判」的能力。
但是,这个批判并非个人好恶或情绪化的批判,而是真的找得到充分理由去支持的批判。
这个批判的能力,让你有能力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因此也有机会自己精益求精。
所以,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业界做事的时候,需要有人指导他(从事批判性检验),帮他找出缺点和建议改进的可能性。
但是,一个严格训练过的合格硕士,他做事的时候应该是不需要有人在背后替他做检证,他自己就应该要有能力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主动向上级或平行单位要求支持。
其实,至少要能够完成这个能力,才勉强可以说你是有「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
(5)创新的能力:许多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也能创新,但是硕士的创新是和全世界同一个学术团体内所有的名师和博士生挑战。
因此,两者是站在不同的比较基础上在进行的:前者往往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闭门造车」,后者是一个全球的开放性竞争。
其次,工程师的创新往往是无法加以明确证明其适用条件,但是学术的创新却必须要能够在创新的同时厘清这个创新的有效条件。
因此,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能力是吸收既有知识,但硕士毕业生却应该要有能力创造知识。
此外,台湾历年来工业产品的价位偏低,这一部分是因为国际大厂的打压以及国际消费者的信任不易建立。
但是,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台湾的产品在品质上无法控制,因此只好被当作最粗糙的商品来贩卖。
台湾的产品之所以无法有稳定的品质,背后的技术原因就是:各种创新都是只凭一时偶然的巧思,却没有办法进一步有系统地厘清这些巧思背后可以成立的条件。
但是,创新其实是可以有一套「有迹可寻」的程序的,这是我最得意的心得,也是我最想教的。
三、为什么要坚持培养阅读与分析期刊论文的能力我所以一直坚持要训练研究生阅读与分析期刊论文的能力,主要是为了学生毕业后中长期的竞争力着想。
台湾从来都只生产国外已经有的产品,而不事创新。
假如国外企业界比国外学术的技术落后三年,而台湾的技术比国外技术落后五年,则台湾业界所需要的所有技术都可以在国外学术期刊上找到主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核心构想(除了一些技术的细节和know how 之外)。
因此,阅读期刊的能力是台湾想要保持领先大陆技术的必备条件。
此外,只要能够充分掌握阅读与分析期刊论文的技巧,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轻松进行「创新」的工作。
所以,只要深入掌握到阅读与分析期刊论文的技巧,就可以掌握到大学生不曾研习过的三种能力:(1)自己从无组织的知识中检索、筛选、组织知识的能力、(2)对一切既有进行精确批判的独立自主判断能力、(3)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创新的能力在台湾一直很少被需要(因为台湾只会从国外买整套设备、制程和设计与制造的技术)。
但是,大陆已经成为全球廉价品制造中心,而台商为了降低成本也主动带技术到大陆设厂(包括现在的晶元代工),因此整个不具关键性技术的制造业都会持续往大陆移动;甚至IC 的设计(尤其数字的部分)也无可避免地会迅速朝向「台湾开系统规格,进行系统整合,大陆在前述架构下开发特定数位模块」的设计代工发展。
因此,未来台湾将必然会被逼着朝愈来愈创意密集的创意中心走(包括商务创意、经营创意、产品创意、与技术创新)。
因此,不能因为今天台湾的业界不需要创新的能力,就误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需要拥有创新的能力。
我在协助民间企业发展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碰到过一位三十多岁的厂长。
他很聪明,但从小家穷,被环境逼着去念高工,然后上夜校读完工专。
和动态性能(bandwidth、response speed等)无关的技术他都很深入,也因为产品升级的需要而认真向我求教有关动态性能的基本观念。
但是,怎么教他都不懂,就只因为他不懂工程数学。
偏偏,工程数学不是可以在工厂里靠自修读会的。
一个那么聪明的人,只因为不懂工数,就注定从三十岁以后一辈子无法在专业上继续成长!他高工毕业后没几年,廿多岁就当课长,家人与师长都以他为荣;卅岁当厂长,公司还给他技术股,前途无量;谁想得到他会在卅岁以后被逼着「或者升级,或者去大陆,或者失业」?每次想起这位厂长,看着迫不急待地要到台积电去「七年赚两千万退休金」的学生,或者只想学现成可用的技术而不想学研究方法的学生,我总忍禁不住地要想:十年后,我教过的学生里,会不会有一堆人就只因为不会读期刊论文而被逼提前退休?再者,技术的创新并不是全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