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

合集下载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研究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研究

一、《望乡词》的音乐特征 (一)作品与作者简介 《望乡词》歌词真挚、沉郁而又宽广,出自我国当代著名书法 家、诗人于右任先生创作的爱国诗歌《望大陆》(发表于1964年), 是诗人在自己晚年在特殊背景下所创作的,是诗人对家乡、对大陆 的思念、渴望落叶归根的情感倾述;歌曲的旋律深沉且气势磅礴, 是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所于1998年所创作的。整首作 品内敛深沉、气势宽广,苍凉凝重,采用男中音进行演唱,完美的 诠释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对大陆的眷恋。 (二)音乐作品分析 《望乡词》整首作品由四个部分(含有前奏)构成的为二部曲 式结构,即12个小节构成的前奏部分、A部分(36小节)、8个小节构 成连接部,节奏部分以及重复出现的A’部分(38小节)。 前奏部分当中前10小节用来进行气氛的烘托,进入第10小节伴 奏音型的出现使得规定作品的速度。A作为一个二段体结构部分, 有a段(13-29)和对比乐段b段(30-39)构成,a段为8+8的平行乐 段。对比乐段b则是4+6结构的乐段;连接部分有8小节,是感情的进 一步宣泄;紧接着是钢琴进行的间奏,重复出现的A’部分则是采用 情面b乐段材料进行的变化重复。 整首作品采用民族调式写成的,宫调式与羽调式交替出现。前 奏部分作者采用羽调式,伴奏上使用了高度叠置的柱式和弦以及大 量震音的使用,对于这种悲情的情绪进行渲染;进入a段第一乐句以 后调性没有发生改变,伴奏则变成了分解和弦式的旋律线条,使得 歌唱变得深沉,内敛,这种伴奏音型一直持续到贯穿A部分,a段的 后一乐句则进行到了宫调上。b段调性一直在宫调式上进行,伴奏 当中三连音的出现,使得整首作品推向了高潮;连接部分调性也没 有,伴奏部分当中高声部的分解和弦,使得整个情绪变得细腻、柔 软;进入钢琴节奏之后,经过四个小节的哼唱,进入B部分,整个B 部分气势磅礴,以三连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更加熏染了歌曲的这 种宽广大气,最后整首乐曲以宫调式进行结束。 二、《望乡词》的演唱分析 (一)特定音色的演唱技巧要求 《望乡词》作为特定男中音演唱的,是典型的具有我国音乐风 格的艺术歌曲,对与它的演唱有着较为特别的音色要求。首先要具 备男中音应有的浑厚、低沉且又不失明亮的声音特点,又不能相演 唱传统男中音作品那样声音力度夸张。根据《望乡词》这首作品的 演唱速度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要求声音在男中音固有的音色基础 之上,要略微柔和,稍作明亮的处理。 在这种特定音色的要求下,首先需要演唱者在呼吸上注意。在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望故乡》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其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您浅谈《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创作手法方面,《望故乡》运用了民族音乐的特色元素,突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旋律的构建上,该曲借鉴了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并巧妙地融入了西方音乐元素。

旋律上的变化丰富且富有感染力,通过音乐的流动传递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品中采用了重复的音乐句型,让听众在重复中感受到情感的深入。

伴奏乐器的运用契合了主题的表达,使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和谐。

在演唱技巧方面,《望故乡》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塑造。

演唱者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将自己融入到才能真正传递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的运用来表达出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

例如在高潮部分,演唱者可以通过声音的开阔和放松来传递出宽广无垠的故乡景象;而在低潮部分,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演唱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方法、准确的音准和流畅的音程跳跃等,以确保演唱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演唱者在表演时还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加演唱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自如的动作和表情,演唱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与观众进行默契的交流,使演唱更具感染力和认同感。

《望故乡》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在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创作上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演唱上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塑造,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方式,传递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望故乡》在音乐表达上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具备了广泛的感染力,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艺术歌曲独立于其它音乐体裁,融合了音乐与诗歌两种艺术元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望乡词》是一首陆在易先生根据男中音音域特点而创作的歌曲,在演唱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歌曲是一种可以将原有调号进行移调让其他声部得以演唱并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也因此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大歌曲魅力,吸引了众多男中音亦或是女高音演唱。

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它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艺术歌曲《望乡词》进行演唱分析。

结论部分笔者通过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处理方式,展现了自己在演唱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诠释风格和方式。

关键词:望乡词;女高音;艺术歌曲;风格特点;作品处理绪论一、选题意义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陆在易先生是中国著名声乐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都极其具有影响力。

在其中,《望乡词》是一首陆在易先生根据男中音音域特点而创作的歌曲,在演唱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歌曲是一种可以将原有调号进行移调让其他声部得以演唱并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也因此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大歌曲魅力,吸引了众多男中音,亦或是女高音演唱。

二、研究现状《望乡词》这首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马兴智的《论陆在易的〈望乡词〉》等篇虽然涉及了陆在易先生歌曲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歌词以及作品的演唱,但是作者在《望乡词》一曲中,没有结合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对于气息的把握、演唱的技巧上比较欠缺,基本上都是以主观演唱感受为主;段海燕的《浅谈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处理与表现》中,主要讲述了艺术歌曲形象创作的这方面;毛炜的《陆在易男中音艺术歌曲研究——以歌曲望乡词为例》中,也是以其自身作为男中音为例进行的演唱分析,在其他声部的演唱上没有加以研究;二、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背景分析一、创作背景分析《望乡词》中的歌词改编自于佑任先生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

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

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

分类号:I学校代码:11460学号:00923207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Theory“hometown words”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songs and singing style所在院(系):行知学院学生姓名:吴同建指导老师:岳李研究起止日期:二〇一二年九月至二〇一三年五月二〇一三年五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平时学习声乐的心得体会,受老师启发,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从歌曲的创作、曲式、演唱风格及审美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用情用声的表达上,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上进行剖析,探索出其独有的演唱特质和规律,以达到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

【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审美特征;演唱风格[Abstract] According to own interest hobby and the usual learning of vocal music ,inspired by the teacher,for art songs,this style from the creation of songs, melody, singing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and other Ang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in mood with soun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song writing and singing style,explor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in order to dig deeper connotation and emotion .[Key words]art songs;hometown wor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singing style目录绪论 (1)1.艺术歌曲的界定 (1)1.1艺术歌曲的概念 (1)1.2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 (1)1.3《望乡词》的创作背景 (1)2.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 (2)2.1艺术歌曲的美学原则 (2)2.2《望乡词》的曲式结构 (2)2.3《望乡词》的音乐特点 (2)3.作品的艺术风格及二度创作 (5)3.1《望乡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5)3.2《望乡词》的二度创作特点 (6)4.《望乡词》的演唱特点 (6)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文献综述 (11)绪论《望乡词》是著名爱国诗人于右任先生的经典诗作,又名《国殇》,此曲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思念大陆之情,歌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写法,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炽的感觉,表达祈求落叶归根的思想。

浅析歌曲《望乡词》的音乐表演

浅析歌曲《望乡词》的音乐表演

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61浅析歌曲《望乡词》的音乐表演卢文琦(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陆在易是中国现今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大家,业界对其非常关注,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他音乐的影响力。

笔者根据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分析两个方面,浅析歌曲《望乡词》的演唱。

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陆在易一、引言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是我国少有的资深作曲家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艺术歌曲《望乡词》。

二、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分析(一)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在大我之爱中,涵盖无数小我之爱,把灵魂中最深刻美好的情感写入音乐。

陆在易选用于右任的名作《望大陆》可谓独具慧眼,正体现了他艺术歌曲创作新的审美观和风格要求,是作曲家艺术眼光和创造勇气的体现。

众多周知,成功地创作出一首质量高、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歌曲,歌词的选择至关重要。

陆在易创作的《望乡词》具有同于右任融会贯通的诗人情怀和让人挥之不去的深厚情思,集中地、典型地突出其旋律创作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

(二)歌曲《望乡词》的音乐结构分析《望乡词》的歌曲曲式结构为二部曲式,其中前奏是第1至第12小节;其中A段为a第13至第19小节和b为第30至第39小节两个部分;链接部为第40至第47小节;A1段包括a1为第48至第63小节和b1第64至第83小节,两个部分。

陆在易根据歌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基调等因素,为歌曲选用了F宫调式系统,在整首作品中D羽调式与F宫调式多次交替出现。

在前奏部分,D羽调首先突出了歌曲的悲剧特征。

随着歌曲速度渐快,音乐因#C音的出现而由D羽调转入同主音的D宫调式,戏剧性的音量变化幅度突出了音乐的效果。

他在第10小节仅用两个八度叠置于低音声部,使音响效果显得空洞而苍茫。

歌曲从A段开始的13小节是D羽调,经过15\16小节后转为D羽同宫系统的F宫调,音乐的色彩随即明亮起来,在“故乡不可见兮”做了一次重复后,音乐又回到D羽调。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望故乡》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它以优美悠扬的旋律、深情浓烈的歌词和独特的演唱技巧,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下面从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对《望故乡》进行浅析。

首先,从创作手法方面来看,《望故乡》采用了充满力量感的旋律串联起诗情画意的歌词,旋律起伏变化,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民族声乐的独特韵味。

在旋律的构建上,创作者灵活运用了音阶的上行下行,通过音符的跳跃和下落,增加了曲调的变化多样性和表现力,使整首歌曲更加富有层次感。

在和声的运用上,创作者通过和声的丰富和对位的巧妙运用,让整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音乐性。

其次,从演唱技巧方面来看,《望故乡》的演唱要求具有较高的技巧要求和情感表达能力。

首先,歌者在演唱时要准确把握音准,保持音高的稳定和准确,通过正确的唱法和发声技巧,确保音质的圆润和明亮。

其次,在表达情感方面,歌手需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感情投入,将歌词中所表达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利用音色的变化,通过润音和颤音等技巧,让歌声更具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力。

此外,演唱者还需要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注入额外的力量和能量,通过进退有据的掌握演唱强度和音量,使整首歌曲在高潮部分更具冲击力和音乐张力。

总的来说,《望故乡》通过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让人们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体验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这首作品在音乐性、表现力和感染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民族声乐特色,也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人们对民族声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
《望故乡》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在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上融入了许多民族元素,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在创作手法方面,《望故乡》充分利用了民族乐器和音调的特点。

在作品的伴奏中,运用了胡琴、板胡、二胡等民族乐器,使整个曲调更加富有民族特色。

作品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小调、半音、滑音等技巧,使得音乐的节奏更加独特,旋律更加动听。

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让听众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演唱技巧方面,《望故乡》注重在细节上的表现,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演唱者在唱词和音调的处理上需要有较高的技巧和感情表达力。

演唱者需要灵活运用音色,刻画出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在望故乡这首歌中,有的地方需要低沉的音色表达出思乡之情,有的地方需要明亮的音色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演唱者通过音色的变化,使整个曲调更加生动、细腻。

演唱者需要注重发音和音准的准确性。

民族声乐在发音和音准上较为独特,演唱者需要做到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每个字音,保持良好的音准,使歌曲的意境更加明确和感人。

在演唱技巧上,《望故乡》也注重了节奏的掌控和音高的变化。

演唱者需要注意将歌曲中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拆分和运用,使得歌曲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演唱者还要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在表达思乡之情时,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高,使歌曲更富有激情和力量;而在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时,则可以适当地降低音高,使歌曲更加柔和和深情。

陆在易艺术歌曲《望乡词》的教育意义与表演分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望乡词》的教育意义与表演分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望乡词》的教育意义与表演分析
陆在易是现代著名音乐人,在音乐创作方面多有建树,并且常常将社会关注焦点转化为音乐,用歌曲传达思想,引起社会共鸣。

他的歌曲《望乡词》就是一首关于教育意义与表演分析的优秀作品。

首先,从教育意义方面来看,《望乡词》体现了故乡情怀的重要性。

歌曲中的歌词通过回忆故乡、父母的叮嘱、乡音里的思绪等细节展现了歌手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不但可以唤起人们对家的思念,还可以为在外漂泊、劳动的人们提供心理慰藉。

同时,歌曲中还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与寄托,引导人们回到家乡,感受故土之美,寻找心灵的寄托。

其次,从表演分析方面来看,《望乡词》的表演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首先,歌曲的曲风独具特色,融合了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等不同的音乐元素,使得歌曲旋律生动、优美。

其次,歌词的创作精湛,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使得歌曲在情感上更具共鸣,能够深深地打动听者。

最后,在演唱方面,歌手把握节奏、音调变化的能力十分精准,演唱时深情款款,既流畅又深情。

综上,陆在易的《望乡词》是一首充满教育意义与独特表演风格的优秀作品。

它挖掘了人们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引起了听众的思考与共鸣;同时,它在表演上做到了人性化、时尚化,使得歌曲具有一定的潮流感。

这些都为我们在教育与文艺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I学校代码:11460学号:00923207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Theory“hometown words”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songs and singing style所在院(系):行知学院学生姓名:吴同建指导老师:岳李研究起止日期:二〇一二年九月至二〇一三年五月二〇一三年五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平时学习声乐的心得体会,受老师启发,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从歌曲的创作、曲式、演唱风格及审美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用情用声的表达上,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上进行剖析,探索出其独有的演唱特质和规律,以达到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

【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审美特征;演唱风格[Abstract] According to own interest hobby and the usual learning of vocal music ,inspired by the teacher,for art songs,this style from the creation of songs, melody, singing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and other Ang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in mood with soun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song writing and singing style,explor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in order to dig deeper connotation and emotion .[Key words]art songs;hometown wor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singing style目录绪论 (1)1.艺术歌曲的界定 (1)1.1艺术歌曲的概念 (1)1.2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 (1)1.3《望乡词》的创作背景 (1)2.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 (2)2.1艺术歌曲的美学原则 (2)2.2《望乡词》的曲式结构 (2)2.3《望乡词》的音乐特点 (2)3.作品的艺术风格及二度创作 (5)3.1《望乡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5)3.2《望乡词》的二度创作特点 (6)4.《望乡词》的演唱特点 (6)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文献综述 (11)绪论《望乡词》是著名爱国诗人于右任先生的经典诗作,又名《国殇》,此曲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思念大陆之情,歌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写法,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炽的感觉,表达祈求落叶归根的思想。

曲作者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所折射出的题材时代性、主题简洁性、旋律民族性、歌词通俗性、伴奏意像性等特征应为中国当代雅俗共赏艺术歌曲创作的主流。

他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将旋律、技法、民族精神、社会融于一种体裁的方式,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崭新的一页。

本文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方向机平日里声乐学习中指导老师的启发和心得体会,从审美特点、二度创作和演唱风格等角度进行初步分析,以对艺术歌曲的演绎和理解得到提升和进步,更好的诠释作品的内涵及情感。

1.艺术歌曲的界定1.1艺术歌曲的概念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人物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的歌曲种类。

它结合了优美的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1.2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艺术歌曲最早传入我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受美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音乐活动的展开为艺术歌曲提供了广阔的题材,涌现出大量脍炙人口,艺术性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艺术歌曲根据创作技术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将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旋律、气质相融合,加上丰富高雅的钢琴伴奏,形成不同于原始民歌的中国艺术歌曲。

从1920年廖尚果(笔名黎青主)发表的《大江东去》为起点,至今中国艺术歌曲已有90多年历史。

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创作者进行了不少实践研究,为探索有意义与价值的作品付出大量心血,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积累做出很大贡献。

在广义的艺术歌曲中,在中国的声乐实践中,艺术歌曲不仅仅是用美声唱法来演唱。

那些用民族唱法来演唱的艺术歌曲,应该属于艺术歌曲的范畴。

中国的声乐教育,除了美声唱法的教学外,还有以科学发声为基础,结合中国戏曲、曲艺、民歌演唱特点而形成的民族唱法。

1.3《望乡词》的创作背景这首歌的歌词选自著名爱国诗人与友人的诗《望大陆》(又名《国殇》)。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凝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题材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而艺术歌曲《望乡词》这首男中音独唱苍凉凝重,似经年珍藏的醇酒浓烈深沉、芳冽长久。

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深刻体会到这位老人“永不能忘”的爱国之情,体会到老人临终前仍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回归大陆的深挚心情。

歌曲结束部分,从心灵深处呐喊出的: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也正是抓住了于右任老先生作品的真正内涵,挖掘到心灵最深处的情感。

3.2《望乡词》的二度创作特点二度创作对作品的演绎是必不可缺的,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来达到二次形象的传达。

首先需要掌握作品的内涵和背景,通过分析作品的力度、节奏、速度、音准等基本元素,对歌曲有一个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理解和词、曲作者的阐释达成共识,这就有了构思的起点,它是二次创作的动力。

其次加上良好的演唱技巧及文化艺术修养,才能做到对听众传达艺术形象。

二度创作离不开作品情感的把握,在熟悉作品,并理解内涵的基础上,从情感的表达可以看出成败。

适当的想象可以使演唱加分,为歌者更好诠释形象,塑造形象提供基础。

我们不可能真正处在作品年代,见到主人公,身临其境地感受,但能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分析,从韵味,风格等方面把握。

当那厚重的音乐响起时,我的眼前浮现了一位老者“吟诗”一样的诉说自己心愿的的形象,使我很快进入角色,联想到老人的愿望和现实存在矛盾的背景,虽然只是短短的海峡,但是老人只能隔海相望,不能落叶归根,回到故乡,不过老人任然自强不息,坚信自己的愿望会实现。

总之,一部好的作品留给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余地和潜力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演唱精心的去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使每一首歌都焕发出最灿烂的光芒。

4.《望乡词》的演唱特点( 一)把握歌词诗歌的韵律通过对歌词的分析,抓住诗的意境。

以作品的演唱部分的第一段A乐段为例:在演唱这一段的时候演唱者应用心感受前奏的音响效果,前奏中最后两小节的音量和音色上都给予了演唱者很好的预示,演唱时要尽量按音乐所标示的速度和力度演唱。

开始时弱起,音量的控制十分重要,过大的音量会破坏前奏音乐营造的凝重的音乐色彩,会显得比较突兀。

结合诗词内容,这里的演唱不像是在“唱歌”更像是“吟诗”,“吟”的这种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有很好的气息支持以达到高位置演唱并使声音不会虚掉。

a部的“永”字表明故乡大陆是我的根,永远不能忘本,这一句的由强渐弱处理,表达对故乡永远在我心中,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与老先生不能回到故乡,只有无尽的哀叹;这一段中出现了多次的调式转换,演唱时要注意不同的调式中音色要有所变化,歌曲内容上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在演唱时的情绪要一直紧跟音乐的发展,并在语气和音量上有所体现,比如“大”字往后坐渐强处理,到“大陆”强音处理,再次强调大陆是我的故乡,“大陆不可见兮”出现两次,第二次的出现以渐弱处理,随着音量上的减弱仿佛“望我大陆”时的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所以“只有痛哭”,在这里音量上的减弱要以语言上的加强来平衡,这样在咬字上第二次的要比第一次更加紧一些,加以强调。

“只有痛哭”这一句为三小节,“只有”两个字否定了一切其他的可能,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切分音使重音落在“有”字上在演唱时要有所体现,“痛哭”两个字之间没有换气口,并且“痛”字要做渐慢并做渐强处理,所以在之前的吸气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的完成这一句。

“哭”字在密集的三连音、五连音、九连音渐快的处理下把歌曲推向了第一次高潮。

b部的速度上选用了Moderato,较之前上一部分速度明显加快,这一段既是前面一段的发展也是前面压抑的情绪在这里得以爆发。

结合歌词我们可以看出里是于老先生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统一的呼喊,而音乐在“殇”字上采用下行音阶减弱处理,使得这种呼喊显得有心无力。

(二)注重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中国的语音语调,语言文化自身就异常丰富,在演唱上要特别注意中国汉字的四声走向与音乐旋律声腔的紧密结合,从而使诗词、旋律与演唱三方面能和谐统一,更好地表达出诗词的内容来。

演唱时应注意研究语言的发音规律,在歌唱发声时的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

以作品的B段和连接部为例:B段情绪明显更加激动,在演唱上的力度和速度上都要有所体现。

在咬字方面“天”字的“i”母音与“an”的结合部的把握是能否唱好这个字的关键。

第一次的“天”是强音起,是接前面的“哭”的情绪爆发,第二次“天”弱起,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殇”第一次是以两小节的长音出现,为配合D羽调五级音不稳定的感觉,应适当延长“a”母音,在气息很好的控制下保持音的平稳,随着渐弱来归韵。

连接部伴奏音区变化使音乐十分清澈,形成一种空灵感觉,所以在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以保证音色与伴奏的融合。

“轻声高位”的哼鸣更能体现歌唱者的技巧。

哼鸣的第三个乐句由四小节构成,要完成这个长乐句必须在换气时做好充足的准备,效果才好。

(三)情感的运用音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情感的表达,声乐技巧则是表达音乐情感的工具。

所以想要演唱好这首作品,必须做到“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和“声情并茂”,真实的情感抒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