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讲练结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7讲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7讲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课件
第17讲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 比较
01
考点一
考点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
1.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减数分裂Ⅰ
(1)
(2)
(3) 有丝分裂
2.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Ⅰ
考向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1.(2022·高考全国卷乙)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 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 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分裂Ⅰ
2.(2021·江苏选择考)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内都同时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 B.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
√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
2.(2021·海南选择考)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 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 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丁组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2.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像常用于变量分析,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 分裂相关图像,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图丙是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主讲教师:毕诗秀一、多细胞生物发育中的细胞变化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四、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 请指出下面图1、图2分别对应那种分裂形式五、典型例题.2.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3.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每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和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5.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6.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期。

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解题技巧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解题技巧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解题技巧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考的考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比较两者异同是关键,有丝分裂是“复制自己”,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子代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稳定;减数分裂是“减半自己”,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经两次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结果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即染色体减少一半,染色体上的DNA也减少一半,两种分裂过程如下:有丝分裂(以动物为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子细胞减数分裂(以精细胞形成为例)精原细胞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前期中期后期精细胞从上面分裂过程可比较出:(1)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I前期不同:前者无联会现象(2)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I中期不同:前者染色体在细胞赤道板上呈一个平面排列,后者染色体呈两个平面,上下两排。

(3)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I后期不同:前者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去向两极,后者同源染色体分开去向两极。

(4)有丝分裂子细胞与次级精母(卵母、第一极体)不同:前者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后者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表现为前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后者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无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5) 有丝分裂与减数II 分裂过程相同,子细胞不同:减数II 产生的精细胞(卵细胞、第二极体)中无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基本不同,一般情况下(二倍体中),细胞中发现染色体数目是单数(如3、5、7条)且无染色单体即可认为是生殖细胞。

(6)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主要看分裂后期是否为均等分裂,均等分裂的细胞为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分裂,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分裂。

(7) 减数分裂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 数量变化规律(8)有关坐标系类习题中染色体和DNA 曲线的鉴定:DNA 复制需要时间,所以在坐标系中呈坡型曲线,染色体变化呈直角线型例一.甲、乙两位同学在显微观察细胞分裂实验时,甲的装片中观察到两个图象,乙的装片中观察到八个图象,他们观察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讲解及习题集锦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讲解及习题集锦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讲解及习题集锦有丝分裂的过程:?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 ?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前期:同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点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2、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精选小习题1.下列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B、精原细胞C、马蛔虫的受精卵D、蛙的红细胞 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例是1∶2∶2的时期有( )A.间期、前期和中期 B.前期、中期和后期 C.中期、后期和末期 D.间期、中期和末期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视野内部分细胞清晰,另一部分细胞不清晰。

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显微镜坏了B、光源有变化C、细准焦螺旋调得太快D、根尖压片厚薄不匀4.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完全相同B、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C、染色体和纺锤体的活动方式不同 D、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 5.做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是()的细胞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和末期 6.科学家发现,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许多来自高尔基体的小囊泡聚集在一起,排列在赤道板上,这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技法篇】决胜2022年高考生物解题技巧详解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技法篇】决胜2022年高考生物解题技巧详解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细胞分裂的图形识别,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宠爱,将核心知识、教学策略及解此类题方法整合下,仅供同仁们参考!一、聚焦高考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图形(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模型1:DNA:间加倍,末减半解读:有丝分裂染色体:后加倍,末减半DNA:间加倍,减I减半,减II末再减半减数分裂染色体:减I减半,减II后加倍,减II末减半特别提醒: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缓增速减,染色体速增速减。

DNA和染色体(质)同时加倍受精作用DNA:染色体 = 2 :1 有丝分裂前、中期;减I、减II裂前、中期。

DNA:染色体 = 1 :1 有丝分裂后、末期;减II裂后、末期。

(2)模型2解读:有丝分裂: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有前、中期甲图染色单体无后期乙图;末期丙图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4:2:4 前、中期甲图= 4:4:0 后期乙图2:2:0 末期丙图减数分裂(以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有减I、减II前、中初级精母、次级精母细胞(减II前、中)染色单体无减II后、末期精原、次级精母(减II后、末)、精细胞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n:2n:0 精原细胞= 4n:2n:4n 初级精母细胞减I2n: n: 2n 次级精母细胞(前、中)减II前、中期n: n:0 精细胞减II末期教学策略:利用黑板画,以细胞分裂的图像(必修1 P113 图6-3,P114 图6-4;必修2 P17 图2-2,P19 图2-5)为载体,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等的数量及关系,让学生列表对照,并绘出相关图形。

强调细胞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

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动态细胞分裂过程,让学生感受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培养其动态过程静态处理的思维方式、图文相互转换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点整理高考专题总结完美版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点整理高考专题总结完美版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点整理高考专题总结完美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专题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④ 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⑥DNA 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 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若无染色单体,则DNA 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⑦.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三、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2024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教学案

2024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教学案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2024年高考考纲解读】考点扫描命题规律备考指南1.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视察(五年十考)2.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五年八考)3.细胞的苍老、凋亡与癌变(五年八考) 1.细胞周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更规律。

3.细胞分化的实质、特点及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4.细胞凋亡、癌变与苍老的特征。

1.结合细胞分裂模式图或曲线图,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2.运用比较法驾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运用联想对比法理解细胞分化、苍老、凋亡与癌变等概念与特点。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巧辨细胞分裂图像与曲线,详解变异根本缘由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与辨析(1)推断下面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①染色体相对散乱,排列在纺锤体中心―→前期――→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减Ⅱ有――→是否联会⎩⎪⎨⎪⎧是:减Ⅰ否:有丝分裂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中期――→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减Ⅱ有――→有无四分体⎩⎪⎨⎪⎧ 有:减 Ⅰ无:有丝分裂 ③染色体移向两极―→后期――→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减Ⅱ有――→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有:减Ⅰ无: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中依据细胞质分裂状况推断细胞名称2.视察下面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核DNA 含量、染色体数目变更的曲线,总结推断技巧。

(1)曲线中有“斜线”存在的——核DNA 曲线;曲线中没有“斜线”存在的——染色体曲线。

(2)细胞分裂方式推断——“三看法”①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为4N ——有丝分裂最大为2N ——减数分裂②二看“核DNA 复制和分裂次数”:曲线中“斜线”代表核DNA 复制,曲线中“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

⎩⎪⎨⎪⎧“斜线”出现一次,“竖直下降”两次——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一次,“竖直下降”一次——有丝分裂③三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目或核DNA 含量与分裂前相等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7讲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 课件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7讲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 课件

同源染色体的比 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但不出现同 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出现同源 较 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 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项目 意义
有丝分裂(体细胞、受精卵) 使生物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 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 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栏目导航
题 型 结 构 解 题 思 维 命 题 角 度 真 题 剖 析 突 破 训 练
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分裂的曲线热图呈现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曲线解读:(1)图1、图2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 胞核内的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 (2) 图 3 和图 4 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 化。 (3) 图 5 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
3.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返回导航
第4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角度四►
细胞分裂中各物质、结构柱状图
比较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染色单
体∶DNA的比值有以下几种(以二倍体细胞为例): 2N∶4N∶4N 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 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四)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1.细胞分裂的曲线热图呈现曲线解读:(1)图1、图2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

(2)图3和图4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3)图5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4)图6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5)图7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解题方法1.“三结合”法图析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1)结合不同分裂时期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2)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方式(3)结合细胞质的分裂情况作出判断2.归纳细胞分裂的曲线类型及细胞分裂方式染色体、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出现同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出现同源染色3.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的也是染色体、核DNA 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解题思路与坐标曲线图基本相同,但对染色单体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DNA 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若表示的某物质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如下图所示:答题步骤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大致判断是考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然后根据图像判断细胞分裂时期,或者根据曲线判断物质、结构的变化规律。

2.要看清纵坐标代表的含义。

3.要注意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并能与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相对应,还应想到每个时期细胞内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规范答题1.选择题在审视每个选项时尽量考虑全面,特别是细胞分裂方式未知的情况下。

2.文字叙述类题目要求回答原因时,要表述清楚,逻辑严密。

3.审题细致,答题严谨简练。

细胞增殖是遗传规律体现的基础,对理解遗传变异具有重要作用,当与DNA复制和染色体变异综合出题时,该类试题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角度一►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建立几个典型时期细胞分裂模型。

抓住几个特殊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角度二►注意特殊的细胞分裂1.雄蜂的减数分裂。

2.秋水仙素或低温作用后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的情况。

角度三►细胞分裂中相关数目的变化曲线图分析1.染色体复制只能增加DNA含量,而不能改变染色体数目。

2.着丝点分裂只增加染色体数目,而不改变DNA含量。

3.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

角度四►细胞分裂中各物质、结构柱状图比较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值有以下几种(以二倍体细胞为例):2N∶4N∶4N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4N∶0∶4N有丝分裂后期、末期N∶2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2N∶0∶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期或染色体未复制的体细胞N∶0∶N精细胞、卵细胞[例1] (2014·江苏卷)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甲(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A项错误;乙(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与丙(星射线,由蛋白质组成)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B项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项错误;该细胞所处时期没有核膜和核孔,D项错误。

1.如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图1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E段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C.正常情况下图2中乙细胞内①和②、①和③上都不存在等位基因D.图2中丙细胞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该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解析图1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DNA含量,AB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逐渐增加应是DNA复制,DNA复制发生在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E段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有同源染色体,故A项错误。

图2中甲细胞的同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B项错误。

由图可知,图2中乙细胞内①和②分离前是经过复制而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般不存在等位基因,但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存在等位基因;①和③是非同源染色体,肯定不存在等位基因,故C项错误。

图2中丙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该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应处于图1中的BC段,故D项正确。

2.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1中的A1B1段。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E2F2段。

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相同。

(3)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图4 。

(4)图3细胞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有0 个四分体。

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数,则图3~图5 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的D1E1段的相等?图5 。

解析(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1中的A1B1段。

(2)图5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处于图2的E2F2段;D2E2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这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原因相同。

(3)图3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图4细胞属于初级精母细胞,图5细胞属于次级卵母细胞。

图5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4细胞。

(4)图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形成于减数分裂过程中;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的核DNA数,则D1E1段表示细胞中DNA数与体细胞中DNA数相等,图3和图4中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2倍,图5细胞中DNA数目与体细胞相等。

课时达标第17讲1.下左图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右图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有丝分裂;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2)C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它含有同源染色体0 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②(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

左图中B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 1 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

(4)按分裂过程判断,右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丙→乙。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1/2 。

解析(1)分裂方式②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方式①是卵原细胞形成过程,为有丝分裂。

(2)C 细胞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因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 ,故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 或Ab 或aB 或ab 。

(4)右图中甲有四分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为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散乱分布于细胞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 个体交配,则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_bb(3/4×1/2)+aaBb(1/4×1/2)=1/2。

2.(2014·江苏卷)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丙、丁;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丁。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 早期卵母细胞――→注射早期卵母细胞少量细胞质早期卵母细胞早期卵母细胞――→注射成熟卵细胞少量细胞质成熟卵细胞 实验二⎩⎪⎨⎪⎧早期卵母细胞――→孕酮成熟卵细胞早期卵母细胞――→孕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早期卵母细胞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

解析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征可以判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雄性生物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均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因不知亲代的基因型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丁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卵巢切片中无法观察到此时期的细胞,因为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在输卵管中发育到该时期。

(3)由实验一的相互对照可知,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在实验二中,孕酮处理组形成成熟卵细胞,可见孕酮有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与孕酮同时处理时,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早期卵母细胞不能发育成熟,推测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孕酮的作用则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从而促进其发育成熟。

3.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 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ABD 。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 条、 2 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②(填标号)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