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精心设计教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紫藤萝瀑布》(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紫藤萝瀑布》(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体会文章首尾照应的表现手法,能说出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首尾照应的作用:
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五、限时训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笑容”一词,拟人化,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1.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学情分析
赏析词句虽然一直是文章解读的必要环节,方法、格式已经能初具模式,但因为思考单一,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往往只知其一,思考不严谨,答题不全面。文章的写作手法选题时可切入的角度比较多,学生还不能一眼明了,做出精准的判断,即使所用手法判断准确,能写出一言中的的答案仍有待于训练。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绪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描写;领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深沉而独特的感悟,感悟生命的可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析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由花到人的联想,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紫藤萝瀑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在宗璞的笔端,小小的紫藤萝花绽放着怎样的光辉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再次观赏那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感受作者对此寄予的浓浓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赏花、忆花、悟花)3、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二、品读感悟(一)寻花之美--品词析句1、课件出示:思考探究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得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2、释题: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眼前的,千回百转总是离不开紫藤萝,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树藤萝啊?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

(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细细品味,进行批注、评点,写出喜欢它的原因。

(指名读)(2)结合找到的句子,用“这是一树______的藤萝!不信,你看____________(填句子)”这个句式说一说。

预设:美丽、耀目:“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带着惊叹的语气读)辉煌:“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哪个词写出了花瀑的宏大?)活泼、热闹:“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 18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 18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紫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让我们驻足,作者那卓越细腻的笔触也让我们折服。

这节课我们一起品读文章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二、合作探究(一)走进语言请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并揣摩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借景抒情)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的使用,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泛着”“迸溅”“挑逗”等词语,将花瀑拟人化,并将花瀑的颜色、形态动态化,把阳光照耀下的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勃勃。

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5.“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7.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深层探究1.“我”为什么会“疑惑”和“痛楚”?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我”的“疑惑”和“痛楚”是因为“我”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提示:物我交融,是外界的事物与人物的内心相融合
答题格式:由(藤萝的生机勃勃)与(我内心疑惑和痛楚)相融合,写出了(藤萝的生机勃勃带走了我内心的疑惑和痛楚),表达了(作者对藤萝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合作
探究
悟花之魂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发现藤萝的美不仅在其表,更在其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藤萝的灵魂!
从下面选择一句赏析,进行挑战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提示: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
答题格式:(芳香)是(嗅)觉,(浅紫色)是(视)觉,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作者被紫色和香气笼罩着)
《紫藤萝瀑布》教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班级:七(5)班主备教师:徐花日期:2017.5
第二课时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领会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语言,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从而领悟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采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藤萝拟人化,突出了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6、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藤萝比作船,又将其拟人化,写出了藤萝花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藤萝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紫藤萝瀑布(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紫藤萝瀑布(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17 紫藤萝瀑布1.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笔下紫藤萝盛开的热烈辉煌,并品析了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生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品悟美的情感1.文中除了第2—6段描写紫藤萝瀑布,还有哪几段提到紫藤萝瀑布?看谁找得最快。

给大家读一读。

(7—9段)紫藤萝瀑布流经之处,就是作者走过的心路。

作者走过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请同学们齐读第7段,找出本段中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

2.作者为什么焦虑和痛苦?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明确:作者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所以痛苦;生死未卜,是生是死还是谜,所以焦虑。

文中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正隐含作者的焦虑和痛苦。

3.看了紫藤萝之后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只有宁静,只有喜悦呢?假如你是宗璞,读者向你提出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呢?明确:美好的生命力可以征服一切,它好比一服灵丹妙药,让你忘忧,为你消愁。

4.那让作者忘忧消愁的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不是)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怎样的?请一位同学朗读第8段,其余学生注意画下关键词。

5.紫藤萝虽然遭遇被毁的不幸,但可喜的是——十多年后,紫藤萝又活过来了。

紫藤萝的重生说明了什么?明确:紫藤萝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不屈不挠的美丽精神,紫藤萝美,不仅美在外形,更美在精神。

6.作者读懂紫藤萝精神的美了吗?读懂了花的精神的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人的遭遇,感悟出什么?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作者的感悟意味深长,你是如何理解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来念,才能把感情很好地传达出来。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表格教案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表格教案

课时教案年月日课题《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4.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5.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难点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教具及实验仪器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作业展示1、学生朗读并点评自己喜欢的片段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把其提到的考点要素充分明确。

2、教师结合具体片段,教给学生点评景物描写的方法。

过渡:刚才同学们的点评有的说得到位,有的说得有些笼统,那么怎样点评算是到位的呢?当我们读到一段描写优美的句段,从哪几方面鉴赏呢?下面结合具体文段一起学习。

二、学习新课1、着重分析2-6节。

导入: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什么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

是怎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先停住脚步又加快脚步呢?教师朗读并点评自己喜欢的片段。

学生朗读该文段学生掌握:1、看作者写了事物的哪些方面;2、这些方面有怎样的特点;3、思考作者对这些特点的描写能体现怎样的情感?小组研讨,整理意见,选一5分钟1分钟10分钟由此来分析 2-6节。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什么特征描写的,又是怎样描写的。

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

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

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从花瀑到花穗到教学过程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

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学生任选一个片段,运用刚才的鉴赏要点进行评价赏析。

三、探究与质疑。

1、分析第8节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诵读课,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脉,积累有效的词语。

2.根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对生命的感悟。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梳理结构,品析语言,了解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手法。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相结合,将课文情境和生活紧密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生活情境,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体会生命的美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好好把握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如何写景状物,品味揣摩语句,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难点:理解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切实地感受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陶渊明用菊花表达辞官归隐的情怀,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周敦颐用莲花表达高洁的品质,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那宗璞对紫藤萝有何情感呢?一起读文章感受吧。

(二)感知学习(学习前温故一下上节课讲到的背景知识)1.师生同读:感受一下文章的内容,品味一下文章的语言。

2.默读后,分组讨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叙写文章的?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

课文分层,线索为:以紫藤萝花为线索。

一(1~6段):赏花──写作者看见的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二(7~9段):忆花──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三(10~11段):悟花──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面对“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作者的感情怎样变化?赏花前:焦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感悟、振作(三)内容探究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2.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会有这样的感情变化,对生命又有这样的感悟呢?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师引导学生回答:1.(1)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描写的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探究。

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看看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二、找出描写花开和香味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修辞。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隐含生命的绵延长远,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拟人,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

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地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三、品味情感1、文章除了第2-6段外,还有哪些段落提到了紫藤萝瀑布?7-9,紫藤萝瀑布流经之外就是作者走过的心路。

2、作者为什么焦虑和痛苦?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文中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3、看了紫藤萝之后,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只有宁静和喜悦?美好的生命力可以征服一切,它好比一服灵丹妙药,让你忘忧,为你消愁。

5、紫藤萝的重生说明了什么?紫藤萝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紫藤萝美,不仅美在外形,更美在精神。

6、作者看到紫藤萝,他悟出了什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意思是: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四、把握文章的主旨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本文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的思想变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学科(第一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课题4、紫藤萝瀑布总授课
时数
总第课时设计者李守生
调整与思考本课 2 课时授课者李守生
执教时间2010年 9 月日授课班级七<1>班课型新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3.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
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的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1、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法、教具
及资源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调整与思考
第二课时
三、涵泳品味——奇文共欣赏
请你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
合具体内容,鉴赏文章的美。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1.结构美:
⑴层次:花瀑—花穗—花朵
角度:色形态香
层次之美——和谐有序
⑵角度之美:立体丰富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
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
终极。

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挨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

在和阳光互
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语言美
比喻
⑴“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
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⑵“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
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从结构美语言美
情感美这三个方
面入手,结合具体
内容,鉴赏文章的
美。

(要求学生大
声朗读)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调整与思考
拟人
⑴“在和阳光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
的耀眼与生机
⑵“在笑在嚷:‘我在开花。

’”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通感
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
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
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
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思想感情:
3.情感美
⑴对紫藤萝花的喜爱
⑵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
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
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与生命的长河的联系:
没有生物永生不死,那为什么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
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个体的生命有限,无数个体前赴后继,就汇成生命的洪
流,贯穿时空;个人的光彩构筑出人类的辉煌,也因人
类的辉煌而更显灿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由“物”及“我”
情由景生理从情来
通感,即人的
感觉相通,如花香
是嗅觉感受,作者
把它说成“浅紫
色的”,这是视觉
感受,“梦幻一般
轻轻地笼罩着
我”是幻觉感受。

作业课后阅读席慕蓉《白色山茶花》、宗璞《西湖的绿》、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看花——繁华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思花——振奋精神
教学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