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作文例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作文例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二、积累与运用.(41分)1.(4分)找出每组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并在横线上改正。

(1)洁.白(jí)糊涂.(tu)背诵.(sòng)(2)戒.尺(jiè)语段.(dàn)照例.(lì)(3)放假.(jià)衣裳.(shǎng)凤.尾竹(fèng)(4)圆圈.(juàn)清楚.(chǔ)挨.打(ái)2.(8分)看拼音,写词语。

ān jìnɡxiān yàn dǎbàn tiào wǔfúzhuāng zǎo chen hùxiāng luòxià3.(6分)照样子,换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

杨杨邮邮清清4.(4分)选词填空。

粗壮强壮喜爱可爱(1)由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小明长得十分。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的枝干上。

(3)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4)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

5.(3分)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填在横线上。

热闹:A.繁盛活跃;B.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C.热闹的景象。

(1)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热闹..一下!(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三.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4分)6.(1分)茫茫的草原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地毯。

(判断对错)7.(1分)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判断对错)8.(1分)树上的苹果如同灯笼般又大又红。

(判断对错)9.(1分)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判断对错)10.(8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改为“被”字句)(2)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第一单元 时、分、秒》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第一单元 时、分、秒》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测试卷(一)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

秒针从2走到5,经过了( )秒;分针从3走到7,经过了( )分;时针从4走到9,经过了( )小时。

3.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小格。

1分=( )秒4.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

(2)爸爸一天工作8( )。

(3)眨一下眼睛用1( )。

(4)乐乐跑100米大约要用20( )。

(5)每天做家庭作业大约需要半( )。

5.填上合适的数。

60秒=( )分2分=( )秒3分20秒=( )秒300分=( )时6.在里填上“>”“<”或“=”。

180秒3分5时30分1时61秒6分60秒1分2 5秒8 5秒2分1 0秒 2 10秒7.读出下面表盘上的时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二、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刻,再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每题7分,共14分)1.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连一连。

(1题8分,2题9分,共17分)1.唱一首歌深呼吸一次多于1分钟上课铃响一遍少于1分钟吃一顿饭2.三个小朋友进行200米赛跑。

四、解决问题。

(4题20分,其余每题8分,共44分)1.爸爸早上7时1刻出门上班,妈妈比他晚出门25分钟。

妈妈早上什么时候出门上班?2.一场电影从8:30开始放映,10:20结束,小华进去看电影时迟到了,只看了1小时40分钟,他是什么时刻进电影院的?3.亮亮每天早晨7:50之前到达学校,他吃早餐要10分钟,从家到学校需要走25分钟。

亮亮最晚应该在什么时候起床?4.(1)上午第二节课用了多长时间?课间操用了多长时间?(2)每节课的时间相同,第三节课什么时候结束?(3)课间休息10分钟,根据上课的时间规律,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第1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________ 是所有自然数的开始。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3, 4)的横坐标是 ________,纵坐标是________。

3.水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4.句子“The cat is on the mat.”中的主语是 ________。

5.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________ 度。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偶数?A. 2B. 4C. 7D. 107.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的?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三角形C. 梯形D. 菱形(选项可能根据具体图形定义调整)8.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和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氮气和淀粉D. 甲烷和葡萄糖9.下列哪个句子是陈述句?A. Are you hungry?B. He eats an apple.C. Where is the book?D. Don't touch that!10.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不考虑具体值,只考虑范围):A. 1cmB. 3cmC. 8cmD. 9cm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解释什么是质数,并给出三个质数的例子。

12.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3.在数学中,什么是等差数列?请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例子。

14.简述句子“She likes to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四、计算/应用题(每题10分,共25分)15.计算:32+4×5−7。

16.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cm,高是6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7.小红有20本故事书,她给了小明5本后,两人拥有的书一样多。

问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五、综合题(10分)18.请用至少5句话描述一次你参与的科学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目的、所用材料、主要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有()位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0.13×0.28=()13×2.8=()0.013×28=()0.13×2.8=() 1.3×0.028=()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积()。

A.扩大到它的10倍B.扩大到它的100倍C.扩大到它的1000倍D.不变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B.0.85×0.99C.0.85×1D.0.85×2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结合律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2.3×0○1 0.58×5.5○5.5×20.23×1○0.23 0.23×1.1○2.3×0.11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80×0.3= 1.1×9=2.列竖式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九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九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九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填(17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2.秒针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

3.分针从4走到9,走了( )分,时针从4走到9,走了( )小时。

4.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从8:20开始,应在( )下课。

5.480分=( )时,1分40秒=( )秒,480秒=( )分。

6.1时20分=( )分,230秒=( )分( )秒。

7.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5,此时是( )时( )分。

8.在50米比赛中,明明用时15秒,彤彤用时11秒,红红用时13秒,( )第一名,( )最慢,第二名是( )。

二、我会判(10分)1.5分=500秒。

( )2.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时针,最短的是秒针。

( )3.读完一篇300字的文章需要10小时。

(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大格。

( )5.伊伊7:15出发,7:35到达学校,路上用了20分钟。

( )三、在里填上“>”“<”或“=”(9分)半小时40分6分60秒1分15秒75秒2时10分100分3时300秒90分1时30分250分4时95秒-35秒1分4时+1时300分四、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6分)1.一节课40( )。

2.妈妈每天工作8( )。

3.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15( )。

4.浩浩拍10下球用7( )。

5.下一盘象棋大约要用40( )。

6.拍2张照片用2( )。

五、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并写一写它们经过的时间(10分)( )( )六、解决问题(48分)1.洋洋星期天下午3:30到4:10写作业。

(10分)(1)她写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2)如果还要做30分钟,她应该是几时几分写完作业?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7:30,它比准确时间慢了6分钟,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5分)3.淘气包感冒了,打针时需要做皮试,现在钟面上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做皮试需要20分钟,淘气包要到几时几分才能让医生看皮试结果?(5分)4.下面是同学们参加50米赛跑的成绩。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1一、填一填(21分,第4小题共5分,其余每空1分)(1)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结果是()。

(2)0.9+0.9+0.9+0.9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49×0.2积是()位小数,0.35×0.7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150×7.4积是()位小数。

(4)在○里填上“>”“<”或“=”(5分)6.7×0.98○6.7 6.09×1.3○6.09 3.9×1○1 6.3×2.04○2.04 18×0.35○0.354.8×7.5○7.5×4.8 56×0.86○56 87×1.15○87 1×0.98○1 8.25×1.1○8.25(5)0.23×0.8=(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4.5米,宽是0.25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书包的售价是48.5元,买2个要付()元,买4个要付()元。

(8)3.56×3+7×3.56可以用()律进行简算,0.25×9.5×8可以用()律进行简算。

(9)一匹马的时速约为62千米,一只猎豹的速度是马的1.4倍,猎豹的时速约为( )千米。

(10)把6.73改写成与它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二、判一判(5分)(1)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 积比原数小。

()(2)7.2×0.78 > 7.2 ( )(3)8.999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是9.00。

( )(4)3.03×2.06的积有四位小数。

()(5)一个数乘100,等于将这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

()三、选一选(5分)。

(1)18.491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A、18.49 B、18.5 C、18.50(2)下面的算式中,积等于100的是()A、2.5×400 B 、24×5 C、125×0.8(3)近似值13.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一年级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年级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年级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按顺序写数。

- 0、1、__、3、__、5。

2. 比3大比6小的数是__和__。

3.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__和__。

4. 3后面的第2个数是__。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2 = 5.- 4 -()= 1.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1 + 3 = 4()(对的打“√”,错的打“×”)2. 5比2小。

()3. 0表示一个也没有。

()4. 3和2合起来是5。

()5. 4 - 4 = 1。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比2多3的数是()。

- A. 1 B. 5 C. 0.2. 下面数字中最大的是()。

- A. 3 B. 4 C. 5.3. 2 + 1等于()。

- A. 3 B. 1 C. 0.4. 0 + 4的结果是()。

- A. 0 B. 4 C. 5.5. 3 - 0的结果是()。

- A. 0 B. 3 C. 1.四、计算题(每题2分,共30分)1. 1+1 =.2. 2+2 =.3. 3 - 1 =.4. 4 - 2 =.5. 0+3 =.6. 5 - 3 =.7. 1+2 =.8. 3+0 =.9. 4 - 0 =.10. 2 - 1 =.11. 5 - 1 =.12. 2+3 =.13. 3 - 3 =.14. 1+3 =.15. 4 - 3 =.五、解决问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了2只,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2. 妈妈买了5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苹果?3. 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花丛中还剩几只蝴蝶?。

(完整版)第一单元测试卷

(完整版)第一单元测试卷

拓展模块单元训练题第一单元基本篇目:《胡同文化》、《废墟的召唤》、《过万重山漫想》、《内蒙访古》、一、选择题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召.唤(zhāo)迤逦.(lǐ)停泊.(bó)B. 海藻.(zǎo)绮.辉(qǐ)雕镂.(lòu)C. 嗫嚅.(rú)窸窣.(sù)废墟.(xū)D. 轮廓.(kuò)干皱.(zòu)远瀛观.(guàn)答案:B解析:A召(zhào)唤C窸窣(sū)D干皱(zhò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黯然失色转瞬即逝摧山坼地 B. 联绵不断荜路蓝蒌千仞飞瀑C. 不盈不溢一泄千里渗淡经营D. 船舷浐侧嘁嘁喳喳惊心动魄答案:A解析:B、连绵不绝筚路蓝缕 C、一泻千里 D、船舷敧测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杀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

B.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C. 此事一再警示我们,依法治国,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办事的根本。

D.四年的下海经历,使他尝尽了人世的苦辣酸甜,也培养了他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答案:A解析:B表意不明;C“实现”与“根本利益”不能搭配;D介词结构掩盖主语4、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B.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C.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D. 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很残破。

答案:C 明喻解析:A一般形容,不属修辞;B举例子说明;D拟人修辞5、下列句子中应填的词语是()(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点拨】A.娉婷.(tínɡ);B.呢喃.(nán),“新颖别至”改为“新颖别致”;D.成吉思汗.(h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点拨】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富有变化。

此句用来形容情节不恰当;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此句使用有误;C.“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与“影响”搭配不当。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点拨】A.成分残缺,“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C.搭配不当,“加强……水平”不搭配,应为“加强……检查,提高……水平”;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4.(襄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5.根据提示,用诗词原句填空。

(6分)(1)(贵阳中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2)(聊城中考)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3)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千古传诵的诗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即景生情,抒发惆怅伤感之情,显得真切而又空灵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5)(南通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6)2017年的中国:国产航母下水,墨子号完成量子纠缠实验,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袁隆平“海水稻”试种成功……想起这些成就,人们不禁感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词句填写) 6.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答题。

(2分)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以上的诗句选自艾青(蒋正涵)(填写诗人姓名)所写的《黎明的通知》,诗中的你指“黎明”,这首诗中的黎明象征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光明的到来,幸福生活的到来。

7.(日照中考)下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请你用文字进行恰当的表述,要求简明、连贯、准确。

(80字左右,3分)示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8.(郴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6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2分)①礼貌用语大串联②礼节规矩我传承③礼仪知识我知晓【礼貌用语我知晓】(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2分)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______(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______(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①久仰②莅临③拜读【礼节习俗我评说】(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

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2分)示例:①我赞成。

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②我不赞成。

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二、阅读理解(45分)(一)(4分)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时值安史之乱。

9.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2分)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10.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分)①思念家乡,思念(或牵挂)战乱中流散的舍弟(或家人);②盼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愿望。

(二)(15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4分)(1)卷.石底以出(翻卷)(2)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3)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一样)(4)乃记之而去.(离开)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C.以.其境过清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D.乃记之而.去择其善者而.从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点拨】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15.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3分) 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

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

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

(三)(六盘水中考)(10分)人工智能2.0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

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

“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

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

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

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

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

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