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税收协同初探——兼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国和各地区关注的焦点。
这一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还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追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机遇方面,首先是政策环境的优化。
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
例如,针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会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以增强这些地区的发展能力。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
其次,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产业得以升级改造,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这使得不同区域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比如,一些偏远地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电商,打破了地理限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再者,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这就为各个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机会。
例如,一些地区以绿色、环保、有机为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一些地区则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然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突出问题。
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健全;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和配置,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一些地区在产业选择上盲目跟风,导致产业结构相似,产品同质化严重。
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摘要:文章站在国家和广西的发展战略高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经济、金融、财政税务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论证税制改革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广西经济的现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税收政策和制度改革方面的建议,解决因税制不完善而给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该经济区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税收政策一、税收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总体关系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如何充分利用税收这一有效手段,加快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决定税收总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
200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的GDP只有596.4亿元(广西统计年鉴,我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财政收入只有39.13亿元。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北部湾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为2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比全区高2.7个百分点,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
同时,北部湾经济区的财政收入在2008年也达到27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比全区高9个百分点。
经济的发展决定税收的总量,通过收集2000-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CDP与财政收入之间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北部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收入与GDP保持同步的增长的速度,如图1所示。
由北部湾经济区2000-2008年GDP与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图几乎重合,这也充分证明了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北部湾税收的总水平。
只有保持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才能充分培养税源,为北部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税收收入,从而有利于政府更好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来北部湾投资。
(二)税收反作用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税收的增长受到北部湾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税收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北部湾整个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兼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要务 , 紧紧抓 住 发 展 这 个 主题 , 确 地 把 握 科 学 准
发展的规律 , 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谋划 区域经济合作 , 围绕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 , 聚精会神搞建设 , 一心一意谋发展 。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明确提 出北部湾 经 济区的功能定位是 : 立足北部 湾、 务 “ 服 三南” 西 ( 南、 华南和 中南 ) 沟通 东 中西 、 、 面向东南 亚 , 充分 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 、 交流桥梁和合作平 台
l1
( 坚持统筹兼顾 的理念。科学发展观 的根 四) 本方 法是 统 筹 兼 顾 , 是 区域 经 济 合 作 的根 本 方 也 法 。胡 锦涛 提 出 的科 学 发 展 观 强 调 要 实 现 “ 十个 统筹 ” 其 中一个 重 要方 面 是 统 筹 国 内发 展 和 对外 , 开放。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关键要为国内市 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以及 资源在全球范 围内的配 置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体制保障。区域经济 合作发展要建立有效 的资源共享体系 , 充分发挥区 位优势、 资源优势 , 在实现资源互 补与信息共享的 同时 , 充分 突 出地 区性 资 源综 合性 优势 。北 部湾 经
2 1 第 4期 00年 21 0 0年 4月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E O O C A D S CA E E O ME T C N MI N O I L D V L P N
VOL 8 No 4 . . .
APR . 01 2 O
科 学 发 展 视 野 下 的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济 区的建设 在经 济全球 化 的大环境 下 , 充分 利用 中
受跨越 发展 理 念 , 营造好 合 作发 展氛 围。各 成员市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选题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本科,研究生,硕士〕第一局部1、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我国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领导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个体工商户放松管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大连城市精神塑造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应用PPP模式开展公共租赁房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城市旅游公共效劳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公共部门与企业组织绩效管理比拟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广佛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治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与政府审计机制创新---------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基于人本管理的公共组织凝聚力增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二局部1、经营性公共根底设施TOT工程融资集成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税政管理体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公共组织冲突演进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南京公共旅游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基于物联网的政府公共效劳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州地区公共交通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城市根底设施建立中政府融资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假设干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效劳型招商: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招商模式转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基于绩效评价导向的政府会计体系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德国绩效预算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基于公共管理理念的湘潭红色旅游开发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区域一体化态势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课程设置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鼓励机制比拟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浅析我国公共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网络监视成效分析与深化开展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三局部1、基于博弈理论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假设干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新公共管理理念下陕西省地方税务局纳税效劳提升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节约型政府视野下我国政府行政本钱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构建公共财政下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体系---------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展状况与改良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管理案例库构建方法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在我国预算支出管理中的运作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耕地保护的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县域土地收购储藏制度的公共管理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公共管理视野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与效劳---------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税务机关绩效考评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中的中国海关绩效预算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食品平安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基于公共管理角度的城市片区拆迁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区域公共物品供应现状及构建有效供应体制设想---------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公共管理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四局部1、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完善税收效劳的对策---------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乡村旅游开展中政府公共管理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完善地方税源管理的途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拟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资溪县生态旅游开展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关于公共管理合理引导我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改良和优化纳税效劳---------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英国与日本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比拟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新公共效劳理论视角下的Y市城市照明管理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新公共管理视域下中国食品平安监视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我国PPP模式物有所值评价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浦东新区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优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海事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山东省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管理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五局部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主体“一体与多元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标杆管理对公共工程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公共财政应对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温州商会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的个案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食物平安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城市公共住房政策分析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湄洲湾LNG船舶海事平安监管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地方政府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公共租赁住房动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可持续开展视角下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与后期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PPP模式下公共管廊运营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广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管理会计框架构建---------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企业社会责任危机的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基于公私合作制〔PPP〕的上海旅游公共效劳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从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谈异地商会制度建立---------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我国城乡根本公共效劳供应差异及其均等化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六局部1、东莞市公共交通效劳管理质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广西边境旅游业开展的政府职能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税收效劳的转型与优化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公共危机管理下的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军队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地方税务机关纳税效劳的优化探索8、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纳税效劳社会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论我国政府公共效劳市场化运作机制建构---------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论多元治理构造下的社会中介组织---------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制度困境与重构---------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公共效劳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城市政府的公共效劳供应创新---------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新公共效劳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纳税效劳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基于风险评价的公共工程工程融资方案选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温州城市综合公园运营模式分析1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鼓励---------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城市土地储藏制度对北京商品房价影响分---------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析第七局部1、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上海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城镇存量建立用地整治研究与应用---------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我国保障性住房根本公共效劳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效劳型政府构建视角下的纳税效劳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公共管理视角下改良港口国监视管理工作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知识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公共财政管理腐败及其综合防治---------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网络虚拟社会公共平安管理与创新---------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中国干散货航运业开展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常德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其对策---------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政府部门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八局部1、基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土地储藏制度探讨---------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我国公共工程本钱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基于公共审计治理理念的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公共效劳质量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创新---------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公共管理学演进态势的计量学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株洲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西安地税纳税效劳优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税收效劳优化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失效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完善海关稽查职能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上海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立体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协调合作组织优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用地价格评估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九局部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上海信用制度建立---------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效劳型税务组织构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论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良---------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沈阳市铁西新城公共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新公共管理视阈下我国税制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阴山岩刻保护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政府会计改革、政府审计完善与政府治理绩效---------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经济开发区“两型〞园区建立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文化产业集聚开展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我国公共就业效劳流程标准化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城市规划管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我国食品平安政府监管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停车位管理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纳税效劳优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十局部1、企业化鼓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长株潭城市群建立的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南北钦防城市群建立中的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新公共管理语境下顾客导向理念的二重悖论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纳税效劳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产业融合视角下浙江海洋旅游管理体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新型城镇化视域中的山东小城镇建立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朝阳县乡村旅游开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山东省区域开展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公共治理视角下税务行政危机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公共化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在我国的开展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公共管理的制度研究--关于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我国农村土地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我国政府公共效劳职能转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构建“效劳型税务管理体系〞的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8、上海市公共文化效劳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地方公共管理创新---------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十一局部1、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纳税遵从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优化广州地税纳税效劳的启示---------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公共管理视阈中我国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新公共管理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特许经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重庆市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奉献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新公共效劳理论视阈下高新区管理创新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第十二局部1、广西铁路客运产品市场化供应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预算管理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3、民航公共危机管理跨部门合作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4、新公共效劳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效劳体系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5、基于物联网的旅游公共管理优化设计---------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6、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7、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海南海事局效劳型海事建立探析---------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8、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食品平安监管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9、商业保险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0、税收遵从分析-试论构建新型税收效劳体系---------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1、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及实践思考---------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2、罗伯特·B·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3、我国公共效劳市场化运作的改良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4、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运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5、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偏好显示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6、我国公共部门管理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7、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基层税务机构改革问题探析18、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19、吉林省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20、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的应用研究---------公共管理专业本硕选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协调性分析

效安全 、 互连 互 通 的基 础设 施 体 系 , 别是 铁 路 、 特 高 速公路 、 国际机 场 、 际轨 道交 通 等设 施建 设 , 短 城 缩 区域 内的时 空距 离 ,提 高 区域 的内外 通达 能 力 , 使
的经济增长极。
【 收稿 日期】 20 — 2 O 08 0一 1
L Pe I i
Ab ta t o a c l rt p n n n e e o i g Beb a c n mi o e o a g i n o m e oc fe o o c s r c :T c ee ae o e i g a d d v lp n iu B y e o o c z n f Gu n x,a d f r a n w f re o c n mi d v l p n, i s u p s d o i t o r ia e h r lt n i cu i g d n s aie l n i g — d v lp n , i tr ss — e eo me t t s p o e t f s i r c o d n t t e eai s n l d n a mi i r t p a n n o t v — e e o me t n・ e t  ̄ —
[ 中图分类号】 F 2(7 176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6620 )10 5— 3 6 381(080—090
Co r na i n Ana y i o o di to l ss f Ope i nd De eo ng Bebu G u f Ec n m i Zo f n ng a v l pi i l o o c ne o G u ng i a x
。
・。
・。
・。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与竞争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与竞争关系研究协同与竞争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同时,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既可以促进经济创新和进步,又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是指不同区域经济间通过合作共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
协同发展有助于弥补各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之间的差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协同发展可以通过一体化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来实现。
例如,多地区的政府可以签订协议,在交通、产业等方面进行合作,从而促进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不同地区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协同发展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不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可以进行合作研究,互相借鉴经验,促进技术进步。
此外,协同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
二、区域经济的竞争关系区域经济的竞争关系指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竞争。
竞争可以激发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经济的创新和进步。
例如,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政策等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竞争还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然而,区域经济的竞争关系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竞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或优质资源,不同地区可能会进行无效竞争,浪费资源和时间。
其次,竞争可能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竞争激烈的地区可能会吸引大量资源和人才,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其他地区可能无法跟上发展步伐,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三、协同和竞争的关系研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协同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与竞争的良性循环,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协和万邦”理念的传承和实践——兼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定位问题

M O a Sh o—s e hn
( e a t n oil c n e D p rme t fS c i c ,Qiz o nvri o aSe n h u U ies y,Qiz o 3 0 0 hn t n h u 5 5 0 ,C ia)
Ab ta t “ r n zn sr c : Ha mo i g,c e ih n a mo y,ma i g u v ra e c ” r h mp ra tCh n s r dto a d a n C i e e d ai g i h r ig h r n s k n n e s lp a e a e t e i o t n i e et a i n li e si h n e l i i s n
I e ia e a a tc f t d a o nh r t nc nd Pr c i e o he I e f“ Un v r a a e i e s lPe c ”
— —
An n t eDe eo me tOr n ain o a g i iu GufEc n mi Z n do h v lp n i tt fGu n x b l e o Be oo c oe
Gu n x eb l Ec n mi s r t a g iB iu Guf o o c Dit c i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指 出 , 国 将 始 终 不 渝 走 和 平 中 发 展道路 , 始 终 不 渝 奉 行 互 利 共 赢 的 开 放 战 略 , 将 将 继续贯 彻 与 邻 为 善 、 邻 为 伴 的 周 边 外 交 方 针 , 与 加 强 同 周 边 国 家 的 睦 邻 友 好 和 务 实 合 作 , 极 开 展 积 区 域 合 作 , 同 营 造 和 平 稳 定 、 等 互 信 、 作 共 赢 共 平 合 的 地 区 环 境 。 2 0 年 初 国 务 院 批 准 实 施 《 西 北 … 0 8 广 部 湾 经 济 区 发 展 规 划 》, 志 着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发 展 标 战 略 终 于 纳 入 国 家 战 略 。2这 是 我 国 对 外 开 放 的 重
广西北部湾区域功能协调初探

广西北部湾区域功能协调初探作者:任仕周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利用区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通过对北部湾区内的四个特殊小区域(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发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了诸如分工不明确、主导产业功能发挥有限、各自为政等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整体功能发挥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域要进行分工的调整;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培育结构合理的主导产业;区域内各部门活动要相互协调、依赖,在培养自组织能力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与沟通。
关键词:区域区域功能功能协调一、引言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广西区内的四个特殊区域的功能如何协调,即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及广西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协调问题①。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功能的研究,内容相当的丰富,成果丰硕,但大多注重“大区域(功能区整体)”的研究,定量研究居多;在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区域主体功能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小区域(功能区部分)”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我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内的四个特殊区域的功能协调问题。
研究过程是首先收集各特殊区域的介绍和相关资料数据②;在此基础上,找出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第三,分析各区域的功能运行情况是否合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区域功能是否协调,是否能使整个区域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包括增加就业、扩大招商引资渠道、新经济增长点等效益,为区域功能的更好发挥提供参考。
所以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为辅,同时兼用比较分析法和归纳的方法。
二、理论依据区域功能的协调,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区域的产业结构,而区域的产业结构与进入区域的产业类型有关,产业类型则又与区域内部的资源禀赋有关。
所以本文将区域分工理论中的要素禀赋说、增长极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进 程 中的 税 收 协 同初 探
兼论 对广 西北 部 湾 经济 区税 收协 同发展 的设 想
广西国 税局 李毒涛
, 、 n 1 4年 1 0月, 京津 冀三地税 务部 门共 同签署 《 京 津冀 厶U协 同发展税收合作框架协议》, 为贯 彻京津冀 一体 化 发 展提供 了税收 政策配套 。2 0 1 5年 2月, 国家 税务 总局 发布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 求 , 做好税收服 务和 管 理 工作 的意 见》( 税总函[ 2 0 1 5 ] 1 0 8 号) , 提 出按照 “ 一个窗 口、 两 区运作 、 统 分 结合 、 协 同服 务” 的工作思 路 , 整 合长 江 沿线 1 2省 ( 市) 纳 税服 务 资 源, 打 破地域管理壁 垒 , 开展跨 区域 多层次 的税收 协作 。
病” 现象 ) ; 另 一方 面 , 会导 致参 与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的其 他城市因无法获得相应 的利益补偿而失去 一体化发 展的
积极性 。
( 一) 税收协 同缺位 导 致 区域 经 济一体 化 发展 的 利
益协调机制难 以建立 。
长期形成 的行政 区划 及其相 应 的财 税体 制 , 使得 地 方政府主要从各 自的行政 区域考 虑 问题 , 在 遇到 跨越 城
发 展承载压力 的后果 出现 ( 如 北 上广 等大 城市 的 “ 城 市
题主要包括 : 保护主 义盛行 、 资源 流动 不畅 、 产业 结构 趋 同。在税收协 同缺位 的情 况下 , 地方 政府 往往基 于 自身 财税利益 的考量而形 成零 和博 弈的发 展局面 , 造 成影 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的体制瓶颈 。
造成区域间产业发展 同质化现象 日趋 严重 。同质化发 展
的战略思考 开始从理论研讨走 向政策 实践。北部湾经 济
区应 当“ 未雨绸缪” , 积 极借鉴京 津冀 和长江经 济带税 收 协 同发展 的思路 , 扫除 区域经 济一体 化进 程 中的财税 体
制机制障碍 , 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目标旱 日实现 。
际 的具体 问题时 , 难 以建立 利益协 调机 制。特别 是在 各
二、 国 内外 税 收 协 同发 展 实践 与 探 索
( ・) 以税 收合 作 为突 破口 的京 津冀 一体 化 发展 模
个地方政府对产业协作 的重点和途径 尚未形 成共识 的情 况下 , 不同的、 重复 的甚至相 互冲 突的产 业发 展定 位 , 往 往使区域之 间的产业对接协作演变成一场政 府间 的产 业
、
税 收 协 同缺 位 对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发 展
是 实现 区域 间产 业
良好生态环境发展 目标 的基本财力保 障。在基本公 共服
务 的均等化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 为区域经济 一体
发展 、 市场交易 、 公 共服 务、 环境 治理 以及 社会管 理 的一
一
的最终结果是地区 间的过度 竞争 , 导致 区域 内有限 的资 源不能得到有机融合 和高效 利 用 , 削弱 了规模 经济效 应 的发挥 , 影响了企 业和 产业做大做强 。 ( 三) 税收协 同缺位 影 响 区域基 本公 共服 务 和生 态 环保—体化的实现 。
税收收入是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服 务基 本职能和 实现
体化 。 目前 , 在 区域经 济一体化 过程 中存 在 的普 遍性 问
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下 ,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 距较大 , 地 方政府单靠 自身 能力 并 不能很 好 地保 证 这 些职 能 的实 现 。其导致 的结果是 : 一方面 , 优质 的公 共服务资源 不断 向大城市集 中, 并伴 随着人 口集中 , 环境 恶化等加 重城市
上述措施标志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加 强税收协 同
攻守之争 , 形成无序竞争局面 。 ( 二) 税收协 同缺 位导 致经 济 区域 的产 业无 序发 展
和重复建设 。
在经济一体化过 程 中 , 产 业转 入和 转出地 都可 能面 临财政收支压力 。在 现有 的财税 体制 下 , 各级政 府都 有 税收考核任务 , 由此造成 一方面 经济 发达 地区 一般都 不 愿 当地产业流到其他地区 ; 另一方面 , 欠发 爱地区 为了短 期的税收利益 , 经 常重 复引进 、 重复建 设见效 快 的产业 ,
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方向 。
京津冀一体化 的发展思 路 已提 出近三 十年 , 之所 以 进展有限 , 与三地地 方税收 利益 与分 工协 作之 间的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