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育种工作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新疆核桃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新疆核桃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新疆核桃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一、新疆核桃产业发展政策及主栽品种林果业作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经济增长的亮点,林果业的发展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重点政策盘点如下:新疆核桃的主栽品种有新丰、新新2号、扎343和温185核桃,其中,适合园式集约栽培的是新新2号和温185核桃,适合林农间作栽培的是新丰和扎343核桃。

近几年,受市场销售价格、消费需求以及国家提倡林农间作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新新2号和温185核桃有取代新丰、扎343核桃成为林农间作的新品种的发展趋势。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1年第二批授予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名单,新疆获授植物新品种权4项,按属(种)为核桃属的“新和1号”“墨宝”“新辉”“新盛”4个新品种,这是继2018年“新叶1号”之后新疆核桃再次获国家林草局新品种授权。

二、新疆核桃产量新疆核桃的栽培历史悠久是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

2020年底新疆地区核桃坚果产量为125.79万吨,其中核桃产量占91.75%。

核桃对其生长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品种对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也有所不同,新疆在核桃种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新疆地区核桃产量115.41万吨,种植面积586.7万亩,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位。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新疆地区核桃单产略高于其他地区且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

2015-2020年新疆地区核桃单产从2015年的113.9千克/亩三、种植和生产地区分布1、三大主产区产量情况疆核桃的主要产区为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阿克苏、和田、喀什三地核桃产量分别是43.81万吨,27.72万吨,27.9万吨,2020年阿克苏、和田、喀什三地核桃产量分别是49.08万吨,31.9万吨,29.32万吨,三大主要产区核桃产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产品除畅销国内各地,还远销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从核桃产量占比看,新疆三大核桃主产区核桃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连续多年维持在90%以上,从2016-2020年的统计数据看,2019年占比最高,达到了98.15%。

晋中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晋中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晋中市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核桃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目前,晋中市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核桃6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与此晋中市核桃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传统产业结构落后,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品牌建设不足等。

为了促进晋中市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现状分析1.优势晋中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宜核桃生长。

尤其是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核桃产品的销售和运输,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晋中市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和技术经验,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问题尽管晋中市核桃产业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晋中市核桃产业的品牌建设不足,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

产业链长、环节多、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处于小散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和品牌推广,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传统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滞后,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发展建议1.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晋中市核桃产业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核桃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

可以鼓励企业进行品牌联合,共同打造区域核桃品牌,实现资源整合、市场共享。

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建设水平。

2.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加大对核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培育适应当地环境的新品种,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

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提高核桃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为其提供政策优惠和专业技术指导。

3.发展产业合作社建立规模化的核桃种植基地和加工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规模经营。

可以发展农民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和生产。

通过产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资源整合、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中国的核桃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了国内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核桃经济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核桃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对核桃产业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核桃种植进展情况目前,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3万平方公里,产量约200万吨。

其中,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份核桃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较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投入的不断增加,核桃种植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

各地积极开展核桃新品种选育、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等工作,实现了在品质、产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二、核桃加工进展情况核桃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不仅使核桃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也极大的拓宽了核桃产品的市场出口。

目前,我国的核桃加工工厂数量逐步增加,技术也逐渐成熟。

从简单的核桃仁到加工成各种西式糕点,核桃的加工工艺和领域逐渐扩大。

同时,我国的核桃出口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统计,我国的核桃出口量约为5万吨左右,其中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是我国核桃的主要进口国。

三、核桃销售进展情况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核桃作为一种健康食品的地位越来越高。

现在,核桃已经成为了市场上一种受欢迎的健康食品。

在消费市场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核桃消费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各种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也日渐多样化,不仅通过超市、农贸市场等传统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同时通过电商、网络销售、海外销售以及品牌经营等多种方式拓宽了销售的渠道,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核桃产品。

总的来说,核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我国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未来,核桃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核桃种植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核桃种植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核桃种植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核桃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核桃种植深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决策参考。

核桃种植市场核桃种植规模与产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核桃生产和消费国家,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总产量超过500万吨。

同时,核桃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成为出口量较大的农产品之一。

核桃种植区域和主要品种核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

这些地区因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成为核桃的主要产区。

主要的核桃品种有欧美核桃、中亚核桃和华北核桃等。

核桃种植技术和管理核桃种植技术和管理的不断改进,为核桃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有机栽培、害虫防治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渐应用到核桃种植实践中,提高了核桃的品质和产量。

核桃深加工市场核桃仁产品核桃仁是核桃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膳食补充。

目前,市场上的核桃仁产品多种多样,包括生核桃仁、炒核桃仁、糖蜜核桃仁等,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核桃油产品核桃油是核桃深加工的重要产品,具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核桃油被广泛应用于食用油、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核桃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核桃壳和核桃衣产品核桃壳和核桃衣是核桃深加工的副产品,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核桃壳可以用于动物饲料、木质板材和生物质能源等领域,核桃衣可以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的生产。

这些产品的综合利用对核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现状与趋势市场竞争格局核桃深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为品牌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竞争。

一些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取得了市场优势,而一些小型企业则通过创新产品和区域特色发展自身。

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栽培技术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栽培技术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栽培技术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核桃产地之一,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核桃的生长,在这里开展核桃栽培具有很高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地帮助阿克苏地区农民开展核桃栽培工作,本文将对阿克苏地区核桃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农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阿克苏地区地处新疆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土壤以轻砂土和撂荒土为主,具有排水良好和通透性强的特点。

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核桃的生长和发育。

二、品种选择在阿克苏地区进行核桃栽培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核桃品种。

目前在阿克苏地区栽培的核桃品种主要包括陆老、南京五号、富硒1号等。

这些品种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青睐。

三、土壤改良阿克苏地区的土壤多为轻砂土和撂荒土,虽然土壤通透性好,但肥力较低,容重较大,因此在核桃栽培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土壤改良。

通常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磷肥、钾肥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核桃的生长需求。

四、栽植方式在阿克苏地区进行核桃栽培时,通常采用的栽植方式主要包括大田栽培和山地栽培两种方式。

大田栽培是指在平整的田地上进行规模化的栽种,而山地栽培则是指在丘陵和山区进行核桃的栽植。

不同的栽植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农民在选择栽植方式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五、灌溉管理由于阿克苏地区降水较少,为了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农民需要进行有效的灌溉管理。

通常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确保核桃树根系获得充足的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六、病虫害防治在阿克苏地区进行核桃栽培时,病虫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常见的核桃病虫害主要包括核桃凤螟、核桃疤痂病、核桃褐斑病等。

为了有效防控这些病虫害,农民可以采取定期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源等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护核桃树的生长。

关于黄龙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关于黄龙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目录一、现状及分析................................... - 2 -(一)发展历程回顾............................ - 3 -(二)核桃产业开发的主要成绩及做法............ - 6 -(三)三大基地建设情况....................... - 10 -二、存在问题.................................... - 12 -三、对策及建议.................................. - 14 -(一)加大投入,努力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开发的“瓶颈”问题......................................... - 15 -(二)加强管理,提高水平,解决重栽轻管效益低下的问题- 15 - (三)拓宽管道,解决技术培训问题............. - 16 -(四)积极探索,研究核桃深加工问题........... - 17 -(五)高度重视,深化核桃文化建设............. - 18 -关于黄龙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核桃是最具黄龙特色的优势产业,是黄龙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

为了深入了解黄龙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近期我带领核桃局、林业局、科技局、渭北核桃研发中心等单位业务干部,深入乡镇、村组,围绕核桃“三大基地”建设,探索如何加快核桃产业化进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调查分析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就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做了初步的探讨,现报告如下:一、现状及分析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02.7毫米,无霜期平均158天,是国内核桃优生区域,是我国北部地区核桃生产条件最优越、良种栽植面积最大、产量效益最好的县份,是渭北地区唯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和我国北部地区唯一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矮化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的县份。

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研究

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研究

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的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讨论了核桃育苗技术研究、核桃营造林技术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栽植管理措施和技术提升途径。

结论部分总结了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研究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了相关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和提升。

【关键词】核桃育苗、核桃营造林、技术研究、影响因素、栽植管理、技术提升、总结、展望未来、经验与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各地。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核桃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由于我国核桃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当前,核桃育苗技术和营造林技术仍存在着许多瓶颈和难题,如幼苗成活率低、抗逆能力不强、树形不规整等。

开展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核桃树的种植效益,保证核桃产量和品质,促进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技术路径,提高核桃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核桃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通过寻找创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核桃树的抗逆能力和产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核桃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将通过对核桃营造林技术的研究,探索如何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态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林木配置和管理措施,达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目的。

通过研究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为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站长申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站长申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站长申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山核桃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山核桃产业的现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引起人们对山核桃产业的重视,认识到其潜力与机遇,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及农民提供参考,共同推动山核桃产业的繁荣。

在引言的这一部分,将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组织的框架和布局,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正文和结论的内容。

正文部分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

首先,我们将分析当前山核桃产业的现状,包括产量、销售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状况。

这部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措施提供依据。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发展山核桃产业的重要性。

这包括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角度来分析山核桃产业所带来的好处和影响。

我们将探讨发展山核桃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然而,发展山核桃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挑战,例如技术和人才的不足、市场的风险和竞争等。

同时,我们将提出解决这些挑战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改善市场环境和推广山核桃品牌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我们将展望山核桃产业的未来发展,探讨其潜力和前景。

最后,我们将以一句简短的结束语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和观点。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讨论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措施,从而为读者提供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发展山核桃产业的有效措施,以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桃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
赵宝军刘万生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116031)
摘要:通过回顾多年来核桃科研工作,根据进展情况对核桃研究进行阶段划分,对育种、栽培和良种繁育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实际情况对核桃科研工作进行了展望。

1核桃科研工作回顾
1.1 研究阶段
1.1.1 起步阶段
从1959-1970年,是打基础阶段。

主要工作是引种收集和研究核桃原始材料。

在省内外调查研究和定位观察,总结群众经验,摸清资源概况,初步开展了核桃选优和杂交育种工作。

1.1.2 深入研究阶段
从1971-1990年,开始列入省重点课题和国家公关课题,主要工作是核桃选引育种,特别是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繁殖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并对部分成果进行了鉴定,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厅奖励。

1.1.3研究推广阶段
1991-2008年,主要工作是对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选育出的20几个新品种、品系,嫁接技术,早密丰栽培技术,核桃室内嫁接技术,高接改优技术等进行广泛地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辽宁1号、辽宁3号等品种已成为我国核桃的主栽品种。

1.2 科研进展情况
1.2.1 育种
1.2.1.1引种
从1959-1994年,先后从国内的主要产区和国外主要生产国引进120个品种、优系、实生株系。

营建两处资源圃,定植3000多株,并对其生物学及经济性状进行了观察研究。

1.2.1.2 选优
从1963-1993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963-1965年,从本省主要产区选出60个优良单株,经几年观察大部分被淘汰。

1972-1978从本省原有资源和引进的资源中进行选优,共决选出13个优良单株,有的已形成品种,通过鉴定后大量推广。

1991-1999年,从杂种后代和新品种的半同胞子代中选择,现已决选出13个优树,并已形成五性系,正在继续研究。

1997年又选出3株,即礼短、特高、特矮类型。

1.2.1.3 杂交育种
从1959-2008年主要工作如下:
收集和研究核桃育种原始材料,建立基因库,共收集核桃属6个,100多个地区生态型。

核桃花粉贮藏和花粉生活力测定经过3年试验,核桃花粉发芽获得成功。

杂交组合的选配与授粉从1969-1980年先后进行种间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种内杂交、自交等780多个组合的授粉工作,培育出杂种苗近万株。

杂种选择与鉴定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核桃实生苗的某些性状和特征与结实特性、丰产性、坚果品质有相关,因而制定的核桃杂种相关性状的
早期选择标准,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

通过建立杂种鉴定圃,对杂种的丰产性、坚果品质、抗病、抗寒、抗风等鉴定。

区域化试验与繁殖对经过筛选出的优良杂种繁殖成无性系,分别在省内外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先后培育20多个杂种无性系在本省和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进行栽培,通过区试,选育出辽宁1号、辽宁2号、辽宁3号、辽宁4号、辽宁5号、辽宁7号、辽宁10号、新纸皮、寒丰、礼品1号、礼品2号新品种,这些品种已经在省内外推广栽培。

另外一批品系仍在繁育试验,如辽宁6号、辽宁8号、辽宁9号、19-21、19-29等、礼品3号等。

1.2.2 早密丰栽培技术
在我国由我们首先提出核桃密植栽培并开展研究,大体分两个阶段:1974-1985进行两种密度(3×3m,4×4m)试验,1981年验收,每667m2产坚果116kg。

1982年利用辽宁1号核桃苗,株行距4×2m,每667m2定植84株,1988年验收,每667m2产量达246.33kg。

1896年与国内9省(市)协作进行大面积(39hm2)试验,1990年验收,平均667m2产量108.6kg,最高达184.25kg,从而解决了核桃早密丰栽培技术问题。

1.2.3嫁接和高接技术
1.2.3.1 嫁接技术
核桃嫁接育苗在我国核桃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个难题,高接成活率也不高和不稳定。

为此,国家和各省(市)都曾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

1960-1965年,我们进行了枫杨嫁接核桃、核桃春季枝接和秋季芽接试验,无多大进展。

1972年,受原国家林业部委托,对我国北京、山西、河北、云南等10多个省
(市)的核桃嫁接进行考察,确认我国核桃嫁接技术部过关,建议全国进行协作研究。

1979年1989年解决核桃室内嫁接技术问题。

1.2.3.2 高接技术
在1986-1994的试验研究中解决了技术问题,其成活率在80%以上,1995-1999年高接技术进一步得到完善,其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

2002年我们开展了核桃楸高接改造核桃优良品种试验,获得了成功。

2 核桃科研工作展望
2.1 抗逆育种
2.1.1 抗病育种
目前,随着我国核桃优良大面积推广应用,核桃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仅仅靠防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抗病育种是才是出路。

核桃个体间的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可以通过选种和育种方法解决。

通过种间杂交是增强后代抗病性的有效方法,但是杂交一代虽然具有抗病性状而不具备良好的坚果品质和优良的经济性状,要通过进一步杂交或回交来完善其综合性状,所以要靠几代人的努力来完成。

2.1.2 抗寒育种
提高核桃的抗寒性不仅可以扩大栽培范围,还可以在降低幼树防寒成本;晚霜危害也常常造成大面积核桃减产。

培育抗寒品种可以通过核桃与核桃楸之间的种间杂交,引进利用现有的抗寒资源来提高核桃的抗寒性。

2.2优良新品种培育
这里所说的优良新品种,是指比目前我国推广的核桃品种更加优良的坚果品质和经济性状。

辽宁1号丰产稳产,但坚果品质并不是最佳。

目前,已经
具备了各方面优良性状的基因库,通过人工控制杂交是可以培育出具有更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

2.3无性系砧木苗育种
砧木是以嫁接繁殖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研究周期比较长,所以我国对核桃砧木的研究不是很多。

可以从砧木种子园建设、砧木品种选择、杂交育种、砧木无性系培育等途径逐步解决。

可以借鉴美国核桃研究工作中砧木无性系的培育经验。

2.4早实核桃类型和晚实核桃类型的取舍
早实核桃类型和晚实核桃类型是核桃不同结实特性,通常认为早实核桃具有早果丰产的优点,而抗病性差,晚实核桃恰恰相反。

因栽培晚实核桃的前期效益差,往往扼杀果农的积极性。

因而,在育种目标中就不再考虑培育晚实品种,而是把培育生长势强的早实品种作为育种目标,或培育生长势强的砧木和采用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克服早实核桃树势容易衰弱的问题。

2.5芽接技术的突破
因芽接技术的不成熟,辽宁省还是延用室内枝接方法繁殖核桃良种。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核桃良种嫁接苗的成本也不断增加,导致核桃良种苗木价格居高不下,果农的建园成本高,影响核桃良种的推广和应用。

突破核桃芽接技术,降低良种苗木成本是目前工作重点之一。

2.6 核桃组织培养技术
核桃组织培养不仅能提高核桃良种的繁殖速度,而且会促进育种工作的发展。

近几年欧美国家和中国林科院在此项研究中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虽然核桃良种的组培苗木还没有大量应用到生产上,但对此开展研究,是很有
意义的,前景也相当广阔。

2.7核桃深加工的研究
多年来,我们对育种工作做的很多,对栽培研究不足,而对核桃的进一步深加工工作没有开展。

随着我省核桃产量的不断增加,对核桃的加工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8 新技术在核桃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是国内,即便是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在核桃等坚果树种上的应用远没有水果多。

先进技术对核桃科研和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先进设备和高级人才是应用先进技术的基础。

辽宁省干坚果工程技术中心已经挂靠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相信工程技术中心会对核桃科研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