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基本知识及病理学常用技术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病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和转归。
3.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病理学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解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二、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历不同的病程和发展过程。
2.疾病的基本特征:疾病具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等基本特征。
3.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分类与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概念及类型:适应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的类型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2.损伤的概念及类型: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适应性应答反应,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
3.修复的概念及类型:修复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损伤的修复过程,包括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或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及类型: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包括血栓的类型(血栓的主要成分)和血栓的结局。
3.栓塞的概念及类型: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和细菌栓塞等。
4.梗死的原因及类型:梗死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病理三基培训计划

病理三基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病理三基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医院病理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病理理论知识、病理诊断、病理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病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内容1. 病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2. 病理诊断技术的培训:包括镜下病理诊断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分子病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3. 病理实验技术的学习:包括组织标本的处理、染色、切片、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4. 病理质量管理的培训:包括病理工作流程管理、病理质量控制、病理信息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课程学习等方式进行病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进行病理诊断技术和实验技术的培训。
3. 病理切片学习:通过观看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诊断技术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
4. 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参与病理质量管理实践,了解病理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和要求。
四、培训框架1. 第一阶段:病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论培训(1)学习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学习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基础知识;(3)学习免疫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4)进行病理学案例讨论和理论学习。
2. 第二阶段:病理诊断技术的培训(1)进行镜下病理诊断技术的实践操作;(2)学习免疫组化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3)学习分子病理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原理;(4)进行病例讨论和实践操作。
3. 第三阶段:病理实验技术的学习(1)学习组织标本的处理方法和技巧;(2)学习病理染色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原理;(3)学习切片和显微镜观察的技术操作;(4)进行实验技术的操作和实践操作。
4. 第四阶段:病理质量管理的培训(1)学习病理工作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2)学习病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要求;(3)参与病理质量管理实践和案例分析;(4)进行病例讨论和质量管理实践操作。
病理科目录

病理科目录病理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旨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变态发展的规律及其与形态学和功能异常的关系。
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广泛,包括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实验室技术和临床病理学等。
以下是一个关于病理学科目的目录,介绍病理学科目的主要内容。
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 病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病理学的含义、研究范围和学科发展的历史。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组织学、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3.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病理过程、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等。
4. 病理病变的分类:介绍病理病变的分类,如炎症、肿瘤、变性和坏死等。
5. 病理学与临床的关系:介绍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如病理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等。
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1. 心血管系统疾病:介绍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2. 呼吸系统疾病:介绍肺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3. 消化系统疾病:介绍胃溃疡、肝病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4. 泌尿系统疾病:介绍肾炎、膀胱癌和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5. 神经系统疾病: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出血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6. 免疫系统疾病: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免疫缺陷病等免疫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等。
三、病理实验室技术1. 组织学技术:介绍组织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常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等。
2. 细胞学技术:介绍细胞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细胞培养、细胞染色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等。
3. 分子生物学技术: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PCR、Western blot和DNA测序等。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梳理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梳理临床医学作为医学专业的核心学科,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基础与指导。
本文旨在梳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并介绍其重要性及应用。
一、生理学基础知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石,通过研究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为了解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生理学,可以揭示细胞的组织、代谢和功能特点,为研究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之一,神经生理学研究各种神经传导、神经调节过程,有助于理解和解决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3. 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系统,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理学基础知识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其知识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 细胞病理学通过研究和观察变化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病理学可以识别疾病发生的早期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病因和诊断依据。
2.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异常组织结构和功能,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临床病理学临床病理学是将病理学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通过对临床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和分析,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了解药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医生可以更好地应用药物治疗疾病。
1.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直接影响其药效和药物治疗效果,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合理应用药物,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内可以相互影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可以避免药物治疗中的潜在风险。
3. 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选择药物剂量的选择和给药途径的合理应用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医生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和电镜检查等。
组织学检查是病理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组织学检查通常使用染色技术,如常规的血液染色、克罗姆氏染色、偏心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免疫组化是在组织学检查的基础上,使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来检测和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
这种方法可以识别特定抗原,例如肿瘤标记物或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类型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分子病理学是一种通过分析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子改变来诊断疾病的
方法。
它使用一系列的实验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等,来检测和分析DNA、RNA和蛋白质的变化。
分子病理学在肿瘤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分型、预后和治疗方案。
电镜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
它可以揭示细胞器的形态和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病理变化。
电镜检查在研究一些罕见的疾病、细胞内的代谢异常以及病毒感染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如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培养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有其特定的应用。
综合利用这些病理学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病理学规培大纲

临床病理学规培大纲临床病理学规培大纲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 细胞结构和功能
- 细胞增殖和凋亡
- 组织结构和功能
- 组织修复和再生
- 免疫病理学基本原理
2. 病理学技术
- 组织取材和处理
- 组织染色技术
- 免疫组化技术
- 分子病理学技术
3. 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机制
- 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机制
- 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和机制
- 免疫性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机制
- 代谢性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机制
4. 临床病理学实践
- 病理学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 病理学报告的撰写
- 病理学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5. 临床病理学的专科领域
- 外科病理学
- 儿科病理学
- 妇产科病理学
- 皮肤病理学
- 包括乳腺、神经、肌肉、骨骼、心血管等系统的病理学
此外,临床病理学规培大纲还会包括实习和考核等内容,以确保医生在临床病理学领域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院校的要求有所差异。
临床病理学技术知识点

临床病理学技术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临床病理学技术》①基本定义:临床病理学技术呢,简单说就是在临床环境下,对病理样本(像组织、细胞这些东西)进行处理和检查的技术。
比如说从病人身上取了一块组织,怎么把它处理好,然后能看到里面有啥毛病,这就得用到这些技术。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这个大领域里,特别是在诊断疾病方面,临床病理学技术可太重要了。
它就像是医生的侦察兵,能让医生清楚知道病人身体到底出了啥问题,是炎症、是肿瘤,还是其他的病。
要是没有这些技术,很多病就只能瞎猜,没法准确诊断来对症下药。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点基础的解剖学知识,不然都不知道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在哪长着,怎么取样本呢。
还有生理学知识也需要一些,得了解正常的身体机能啥样的,这样才能看出病理样本和正常的差别在哪。
另外,基本的化学知识也不能少,因为在处理样本的时候会用到好多化学试剂和化学反应。
④应用价值:在医院里,得了各种病的病人都要依靠这个技术。
例如有个病人肚子痛,怀疑是肠道有毛病,医生取了肠道组织,通过临床病理学技术进行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就能看到细胞有没有异常,是感染了病菌啊,还是发生了恶变之类的。
这样就能给到准确的治疗方案,不浪费病人的时间和医疗资源。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医学学科里,临床病理学技术处于诊断环节的核心位置。
它联系着基础医学知识,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理论这些,同时为临床的各种学科比如内科、外科、肿瘤科等提供诊断依据。
②关联知识:和解剖学关联很大,知道人体结构才能准确取病理样本。
和病理学理论也是相辅相成的,病理学理论告诉咱们疾病的原理,而这个技术就能从实际样本里去验证这些理论。
还有和影像学也有关,有时候影像学先发现一个肿块之类的,然后临床病理学技术就去进一步确定这个肿块到底是啥。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 就我感觉,这个知识点的难点在样本处理部分。
比如用福尔马林固定样本,浓度啊,固定时间长了短了都会有影响。
样本切片也挺难的,切得薄厚不均匀就没法好好在显微镜下看。
病理培训计划百度文档

病理培训计划百度文档为了提高病理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升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我们制定了以下病理培训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能够使参与培训的人员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员对病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进行病理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培训内容1. 病理学基础知识介绍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内容,让学员了解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基本原理。
2. 组织学和细胞学介绍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组织学技术、组织学检查等内容,让学员了解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
3. 病理学常用技术介绍病理学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组织取材、切片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分子病理学技术等内容,让学员了解病理学中常用的技术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
4. 病理学实践操作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学检查等病理学实践操作的演示和实践,让学员掌握病理学实践能力。
5. 临床病例分析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让学员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高学员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示范操作和实践演练相结合,使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病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四、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医院临床病理科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同时也欢迎其他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预计为期三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点:医院临床病理科实验室。
六、培训效果评估通过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达到要求者将颁发结业证书。
七、培训经费本次培训的经费由医院承担,具体费用包括培训教材费、教师工资费、实验材料费等。
八、培训后续跟踪培训结束后,将对学员进行后续跟踪,关注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1
5.其它
如:系统、完整的病理资料为科研积累资料;
尸体解剖有助于认识新的疾病或疾病类型。
h
12
(二)病理诊断的局限性
1.形态学的局限性
只能对有形态学改变的疾病,尤其是对有特 征改变的疾病作出诊断。对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
功能性或代谢性疾病,病理学检查不能确诊。
h
13
同形异病
h
14
同病异形
h
15
• 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h
2
诊断病理学的概念
临床实际工作中,许多病例的疾病诊断 有赖于对病变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检查,这种 检查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病理学关 于这方面的实践和理论范畴称诊断病理学 (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科病理学。
h
35
四、病理标本的长期保存
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标本保存方法: 液体保存:如大体标本
石蜡包埋:所有活检标本,最常用
塑料包埋:如骨髓穿刺标本 液氮保存:如需提取DNA、RNA的标本
低温冰箱(低于-20℃保存)
h
36
五、病理标本制作及报告的基本过程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规定 病理报告于标本送达病理科后5个工作日内发出 第一天:肉眼检查、取材,固定、脱水、浸蜡。 第二天: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初验 第三天:复验,发出病理报告 第四、五天:复杂疑难病例需会诊及补取材,进
同病异形和同形异病:
同一疾病在不同病例可呈不同形态; 不同疾病亦可呈相同或极相似形态。
疾病形态复杂多变导致病理诊断的复杂性:
鉴别诊断有赖于临床资料和病理鉴别诊断技术, 如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镜等。
h
16
2.小块活检组织的“代表性”有限
3.取材、标本固定及制作的影响
4.病理医生的主观性
病理诊断受病理医师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影
h
23
肿物或器官切开的方法:
肿块:沿最长径线切第一刀,以后切面与第一 刀平行,切忌横一刀,竖一刀。
h
24
乳腺:沿肿块中央与乳头连线切第一刀 肺叶:沿肺门作冠状切开 肾:沿肾门作冠状切开 胃:沿胃大弯或小弯剪开(避开病灶) 肠:沿病灶对侧纵行剪开 食管:沿病灶对侧纵行切开 子宫:沿宫颈前壁向宫底、输卵管作“Y”字形切开
h
5
2.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如:明确病因(肿瘤或炎症)--治疗方案 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确定手术范围 良性病变有否恶变--确定手术范围 原位癌或浸润癌--确定手术范围 肺小细胞癌或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淋巴瘤或其它肿瘤--化疗或手术
h
6
h
7
h
8
h
9
3.提供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信息
不能做冰冻!!!
h
26
冰冻切片
h
27
冰冻切片
h
28
(四)体液(胸腹水、尿、脑脊液、痰)的送检:
新鲜(2小时内)送检或冰箱储存; 勿加固定液; 沉淀物必须送检; 指导病人取痰。
h29ຫໍສະໝຸດ (五)送检单填写重点内容:
术中所见或病灶描写;冰冻送检单须说明送 检物是何种组织、取自何处(取材部位); 刮宫标本须说明末次月经日期; 疑血液病标本须说明外周血像和骨髓涂片结果 临床诊断 可能诊断1,2,3;尽可能不要写 “肿块性质待查”,“发热原因待查” 旧病理号,以往活检的病理诊断; 住院号;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积缓冲液(pH7.4)
2.95%酒精 适用于细胞涂片、刷片固定
3.4%戌二醛
适用于电镜标本固定
4.特殊固定液,如糖原h 固定液,等
34
(四)固定液的量 大于标本的4倍体积或固定液水平面高于标本
(五)固定时间:一般3~24h (六)哪些标本不必固定?
术中冰冻检查标本; 肾穿刺标本; 免疫荧光、某些免疫组化检查标本; 肌病标本
h
3
一、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h
4
(一)病理诊断的任务及重要性
1.对疾病作出最后的诊断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在诊断疾 病的手段上日渐增多,如实验室检测、内窥镜 检查、影像学诊断技术等,它们在疾病的发现 和定位上起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疾病的最后确 诊(如病变的性质、类型及程度)还是有赖于 病理诊断。建立在全面系统病理检查基础上的 病理诊断是公认的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h
20
2.勿用电灼作病理取材 3.临床医生取材时应注意:
善于识别病灶,勿仅取坏死组织; 取材刀必须锐利,勿过度挤压组织; 内窥镜取材组织要尽可能大一些; 刮宫标本必须全部送检。
h
21
h
22
(二)肿物或器官切除标本送检
无论术前有无病理诊断,手术标本都 应送检。术前活检的病理诊断往往有局限 性甚至有误,最后诊断应根据对肿物或器 官的全面检查作出。
响,带主观性和经验性。
5.部分特殊病例成为疑难病例
h
17
二、病理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h
18
(一)活检小标本 1.淋巴结活检
h
19
当一组淋巴结肿大时,各个淋巴结的病变常 常是不同步的。
若一组多个淋巴结肿大,勿取最小淋巴结; 尽可能将淋巴结完整取出;
若多组淋巴结肿大,勿取腹股沟淋巴结; 若疑为淋巴瘤,勿要求冰冻报告。
重点检查部位或细微病灶要作标记,并在送检
单上说明。
h
25
(三)冰冻切片
送标本作冰冻切片检查的原则:
只有当临床需要根据冰冻切片病理报告决定手
术方式或范围时才送标本作术中冰冻检查; 剖腹活检; 某些特殊检查,如酶染、免疫荧光检查等标本
须作冰冻切片,但不必作术中冰冻检查。
脂肪组织、骨组织、大量钙化组织
有计划的定期活检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动态变 化和疗效判断;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预后不同; 肿瘤有无转移,预后不同; 有无激素受体,对治疗的敏感性和效果不同。
h
10
4.帮助临床判断疗效
如:肝穿刺--判断肝炎的治疗效果 移植后穿刺--判断移植物情况、有无排斥 骨髓穿刺--白血病治疗疗效, 骨髓移植后情况
07级临床本科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及病理学常用技术
王卓
中山大学病理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一院病理科
h
20091-06
病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人体病理学
• 尸体解剖(Autopsy)
•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诊断病理学
• 细胞学检查(Cytology)
(二)实验病理学
•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h
30
h
31
h
32
三、标本的固定
(一)固定的意义 保存细胞结构:使各种酶灭活,防止组 织自溶;促进各种化学成分在原位凝固沉 淀。
(二)固定的时机 越快越好,最好不要超过离体后2小时
h
33
(三)固定液种类和选择 1.4%甲醛
适用于手术及活检标本固定;
配制:1份体积市售福尔马林(40%甲醛)加9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