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

策变更。有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 范畴。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与以前不同的本质而 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而采用新的 会计政策,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涉及到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的会 计处理方法。
企业的会计政策是组织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政策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会计政策执行的相对灵活性。
一、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会计政策的披露 在附注中予以披露的会计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合并政策。即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采纳的原则 外币折算政策。即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所采用的折算方法
和对汇兑损益的处理方法。 收入确认政策。即在确认收入时所采用的原则。 存货计价政策。即对存货计价所采用的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政策。即对长期投资所采用的核
算方法。 坏账损失的处理政策。即对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 借款费用处理政策。 其他会计政策。如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政策,长期待摊
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根据累积影响数进行会计处理; 对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累积影响数的计算程序 在运用追溯调整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累积影响数的计算按 下列程序进行:
按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 项;
二是每一家企业在具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 遵循的具体原则,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 况,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或者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的范围内有选择地执行,因而具有特殊性。
会计政策变更浅析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一个以上期间的财务报表时,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第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这种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则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按照新的会计政策执行。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发出存货计价排除了后进先出法,这就要求执行企业准则体系的企业按照新规定,交原来以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改为准则规定可以采用的会计政策。
第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变更后新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以便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例如,企业一直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持续地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此时,企业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认定,直接影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因此,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应当正确认定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第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这是因为,会计政策是针对特定类型的交易或事项,如果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交易或事项有本质区别,那么,企业实际上是为新的交易或事项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没有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
8-会计政策变更

第八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新旧准则比较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如果没有相应具体会计准则或其应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或其应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会计政策变更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二)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事项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规定1、法定变更的,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上市公司上市公司20072007年年1 1 月月1 1 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准则及其解释规定进行处理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规定进行处理,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根据本准则相关规会计政策变更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会变法(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1、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额之间的差额。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三)追溯调整法具体使用规定(分三个层次)2、具体使用规定(分三个层次)(1)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一些示例。
1.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会计政策是指一个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原则和方法,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现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主动改变其原有会计政策的行为。
以下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当一个企业认为原有会计政策不再适用或者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政策有要求时,可以考虑变更会计政策。
-变更会计政策的处理方法:变更会计政策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计算,即以往年度的财务报表也需要按照新的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编制。
同时,还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库存计价,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计价。
为了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该公司决定变更会计政策,并从下一个会计年度开始采用FIFO法进行库存计价。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以及对过去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
2.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会计估计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某些交易或事件的结果尚未确定,需要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做出合理的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以前的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以下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修订会计估计的情况:当相关信息或经验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企业认识到以前的估计存在错误或不准确时,可以考虑修订会计估计。
-修订会计估计的处理方法:修订会计估计需要在当前会计年度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直线法对长期资产进行折旧,但由于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发生变化,该公司决定修订折旧估计,并改为使用加速折旧法。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对当前会计年度和未来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和作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会计政策是企业为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选择和应用一套准则、原则、基础和方法所形成的行为规范。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使报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种类会计政策变更可以分为两类: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准则变更。
1. 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于一些无法精确计量的事项,根据可得到的信息和经验做出的合理估计。
会计估计的变更常发生在每年末或在编制特定报表时,如重新计算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存货的减值准备等。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的变更或者是企业发现之前的估计存在错误等。
企业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时,需要对既往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确保报表信息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 会计准则变更会计准则是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对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提出的规范和要求。
会计准则的变更通常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会计准则的修订或者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组织(IASB)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等原因。
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范围通常较大,会导致企业对原有会计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
在面对会计准则变更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会计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符合最新的会计准则要求。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1.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的变化: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准则的要求发生变化,企业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以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
•审核机构或投资者要求:外部审计师或投资者要求企业采用特定的会计政策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旧有的会计政策无法满足公司经营需要,需要进行调整。
•错误或欺诈:企业发现之前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或欺诈行为,需要进行变更以修正错误。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一、引言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更改的行为。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基本假设、计量基础和核算方法的总和。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会计准则更新或企业内部需要等原因而发生。
本文将详细探讨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政策变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会计准则的变更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政策的基础,当会计准则发生变更时,企业需要相应地调整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的变更可以由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机构发布,也可以由国际会计准则组织(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引起。
企业在变更会计准则时,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政策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2 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需要调整会计政策。
例如,法律法规的改变、税收政策的调整、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等都可能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计政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 企业内部需要企业内部需要是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可能由于经营策略调整、组织结构变化、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会计政策。
例如,企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会计政策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模式。
企业内部需要的变化是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动因,但变更会计政策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连续性造成不良影响。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会计政策的变更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降低。
企业在变更会计政策时,需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变更前后的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的变化。
变更会计政策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数据不可比,给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困扰。
3.2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

第三步,调整差异 差异=新政策-旧政策2006年末调整差异: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20
考虑所得税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暂时性 差异。
05年末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1 30-计税基础1
10=20(应纳税),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所得税费用) 5
②利润表项目的调整(07年报表的上年数,即 06年金额):
调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金额20万元(只是 06年金额,不包括05年的60万)。其他项目同理。
③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对照第12章 中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即表12-8):
注意: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会计政策变 更”项目是“上年年末余额”大项目下的小项目。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第三步,调整差异 差异=新政策-旧政策,2005年末调
整差异: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60
考虑所得税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暂时 性差异。
05年末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5 10-计 税基础4 50=60(应纳税),应确认递延所 得税负债15=60*25%。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两种情形:一是法规
要求变更;二是客观情况变化,变更能够 提供更加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新事新政、不重要事项不属于会计政 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举例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
①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更,比如,先进先出 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即,成本 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第一,会计估计变更是关于不确定项目,而 会计政策变更是关于确定项目;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都至关重要。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和报告财务信息时,为了满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所做的一系列假设、方法和个别决策,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收入确认、成本核算、资产计量等。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应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业内惯例、企业自身情况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1. 收入确认政策:企业应根据实际销售或服务交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收入确认政策。
例如,采用销售发生制,即在货物或服务交付给买方时确认收入;或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在项目完成的百分比达到一定比例时确认收入。
2. 存货计价政策:企业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每种方法都会对存货的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政策:企业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时,可以选择使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成本法即按照购买股权时支付的成本计量;权益法即按照所持股权对投资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账面价值计量。
二、会计政策的变更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变更会计政策,例如法律法规变更、企业经营成果受到重大影响、会计准则更新等。
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重大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如果企业进行了重大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明确的披露,并解释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2. 会计政策的连续性:会计政策变更应当保持连续性,即相同的会计政策应当在连续的财务报告期间中应用。
如果变更会计政策后发现有错误或者需要调整,应当在变更时及时进行纠正。
3. 可比性的维持:企业应当确保会计政策的变更不会对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变更会计政策会对可比性产生显著影响,企业应当提供额外的信息来解释变更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会计政策变更
ACCA P2考试: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y
A change in accounting policy only can be made if:
required by an IFRS or IFRIC (i.e. a mandatory change); or
it would result in the finan cia l statements providing more relevant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i.e. a voluntary change).
As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ill wish to see trends in an entity's financial statements, it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 for an entity to change its accounting policy whenever it wishes.
If an entity decides to adopt the revaluation model of 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his would be classified as a change in accounting policy.
If a new IFRS is issued, the transitional provisions of that standard will be applied to any change of accounting policy. When IFRS 11 Joint Arrangements was issued it did not allow the use of proportionate consolidation, so the transition statement explains how to change from a policy of proportionate consolidation to a policy of equity accounting.
If a new standard does not have transitional provisions, or it is a voluntary change, the entity must apply the change in policy retrospectively.
Retrospective application means adjusting the opening balance of each affected part of equity for the earliest period presented and the comparative amounts disclosed for each prior period as if the new policy had always been applied.
If it is not practicable to apply the effects of a change in policy to prior periods then the change of policy is made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for which retrospective application is practicable.
IAS 1 requires an entity to include an additional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i.e. three statements must be presented) whenever it changes an accounting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