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根尖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株的生长 课件

K 课前导学
二、茎、枝条的生长发育
枝条是由___芽_发育而成的。新的枝条是由幼嫩的 ____茎、____叶和芽组成。
芽根据着生位置分为____顶__芽_和_____侧__芽。______是指 着顶生芽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______是指着生在 主侧干芽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K 课前导学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其中需
D 达标训练
12.(实验探究)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 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 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 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 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 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 全素培养(用含有各种植物必需元素的营养液培养)和 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D 达标训练
12.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配制全素营养液和等量的缺锌营养液和 _等__量___的__缺__镁__营___养__液_营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 编号为A、B、C。 (2)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种 营养液中。 (3)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 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__A__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 说明__苹__果___小__叶__病__是___由__缺__锌__引__起___的______________。
根尖结构示意图 分区
特点
功能
③_分__生__区_
细胞小,排列 __紧__密___
___分__裂__产生新 细胞,补充伸 长区细胞数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一、植物的基本结构1.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和花。
2. 根的结构:主根和侧生根,根尖和根毛。
3. 茎的结构:秆、节和叶轴、叶柄、叶片等。
4. 叶的结构:叶缘、叶尖、叶柄和叶脉。
5.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花托、雄蕊和雌蕊。
二、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方式:原生和次生生长。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光、水、空气、营养和温度等。
3.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和繁殖等。
4. 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利用光合成化学能量。
5.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繁殖。
三、动物的基本结构1. 动物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和四肢。
2. 身体骨骼的组成:脊椎骨、头骨、肋骨、肢骨等。
3. 动物的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4.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和肺等。
5. 感觉系统:眼、耳、鼻、舌、皮肤、神经系统等。
四、动物的生存和繁殖1. 动物的生存条件:食物、水、空气、气温、适宜的居住环境等。
2. 动物的行为特征:习性、种群和社交行为等。
3.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4. 哺乳动物的生殖特征:胎生和卵生,哺乳期等。
5. 鸟类的生殖特征:产卵、孵化、育雏等。
五、健康和保健1. 健康的定义:身心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 保持健康的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3. 对付疾病的方式:吃药、进行手术和接种疫苗等。
4. 如何预防疾病:做到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习惯。
5.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
六、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 环境的定义: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一切外部条件。
2. 环境保护的意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
4. 资源利用:适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 生态环保:文明开发与和谐共生,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多样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古城开封以菊花闻名于世,每年的菊花花会都会迎来八方游客,到处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黄色,红色,紫色,白色,粉色,各种颜色非常艳丽。
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液泡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等。
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D 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人口腔上皮细胞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D.黑藻叶片细胞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通过比较人体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判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细胞壁就不是动物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该细胞肯定不是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
故选B。
3、实验室有下图所示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供选择。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A.d和eB.a和cC.c和fD.a和b答案:D解析:a、d、f无螺纹是目镜,b、c、e有螺纹是物镜。
生物七年级上册默写-2023年中考生物全册知识默写与背诵(人教版)

4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食物链:
树
虫
鸟
写法:起点:生产者
终点:最高级消费者
箭头含义: 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数量/物质: 多
少
能量: 多
少
有毒物质: 少
多
5
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2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海洋生态系统:主要氧气来源
14
3.2.1 种子的萌发
种件 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 的条件
充足的空气 具有完整的胚
有活力的胚 自身条件
不在休眠期
种子饱满
15
3.2.1 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 根
种子萌发 胚轴→ 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的过程 胚芽→ 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
16
3.2.2 植株的生长
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器官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2
3.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植物类群:
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氧气主要来源
苔藓: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无输导组织,
孢子植物
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植物
蕨类: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古代蕨类形成煤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花药 (内有花粉)
雄蕊 花丝
花蕊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壁 珠被
子房
果皮
种皮
果
实
胚珠 卵细胞 +精子→受精卵 胚 种子
2019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2.2 植株的生长(79张ppt)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 的开放,使果实、种子 提早成熟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 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 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 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 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2.除了上述三类无机盐以外,植物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其中,有些无机 盐的需要量十分微小,但它们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缺 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知识拓展
无土栽培
(1)概念: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 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优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种植 空间和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例3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A.含氮的、含铁的、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D.含氮的、含磷的、含硼的无机盐 解析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答案 B
6.(2017广东中山期末)如图是叶芽各部分结构及其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其中错 误的是 ( )
A.a发育成叶
图3-2-2-2 B.b发育成叶 C.c发育成茎 D.d发育成芽
答案 A 由题图可知:a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A错误。
知识点三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7.(2019江苏泰州中考改编)把3株大小相似的青菜分别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 养液和蒸馏水中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光照、通气并及时补充培养的液体。一周后 观察它们生长的情况如图,出现下图生长结果差异的原因是青菜的生长需要 (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2 植株的生长 习题课件 (共24张PPT)

②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两周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B)
A.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
B.无①号试管,不影响得出实验结论
C.为两株幼苗提供相同的温度和光照
D.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2.下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叶芽(纵剖)、种子的结构(纵剖)示 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C )
知识点三: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6.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农作物生长也需要营
养。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D)
A.水分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氧气
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含磷、含锌的无机盐 B.含氮、含铁、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含硼、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一、幼根的生长 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__根根毛毛__的一小段,__根根尖尖__是幼根生长最 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分分生生区区__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 面靠__伸伸长长区区__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芽的分类:按着生位置可以分为__顶顶芽芽__和__侧侧芽芽__。 2.叶芽的结构及发育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思维导图
重难点解读 1.根尖 (1)根尖生长最关键的部位是分生区,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 长是分生区和伸长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2)区分根尖四部分的方法 ①根据细胞的形态来区分
②根据位置区分:位于根尖最尖端的是根冠,然后向上依次是分生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具有根毛。 2.芽的发类:按照着生位置分类,可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发育分类, 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1)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拭载玻片、盖玻片使用纱布。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3)更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内含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酸、甜、辣和色素(植物细胞特有)注意:(1)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很毛细胞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感受植物的需水量之大
1、回忆复习植物根尖的结构和作用?
2、提问:那么多的水都是从植株的哪部分吸收的呢?
学生在同桌之间讨论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让学生巩固旧知识,感受新知识。
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呢?
示图:长出大量根毛的黄豆幼苗
3.植物根尖的发育依靠组织来产生新细胞
A.保护B.分生C.营养D.输导
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练习题
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
通过采用观察,自学,分析,讨论等形式,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让学生从宏观上知道根是怎么长长的,产生求知的欲望,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创造机会。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初学新课(初步探究)→引导释疑(合作学习)→拓展学习(深入探究)→当堂检测(梳理归纳)→课堂小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医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大家知道200千克的水是多少吗?以一桶纯净水是15升,也就是15千克来算,大家快速算一下需要多少桶桶装水呢?
学生根据板书,配合老师一起总结
锻炼学生总结得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写出图示结构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其外观上的标志是生有大量的_______。
学生思考: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和吸水速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
问: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观察与思考:取一段带叶的芹菜茎,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靠顶端的那一段迅速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你会发现,叶脉红了,整个叶片都有些红了,而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红色。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到叶片中的呢?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
七、教学板书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作用。
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2、运输无机盐、水分的结构——输导组织
3、物质输送的途径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将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下放到学生的手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更好提高效率。
1.植物的导管输导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
A.有机物,从下向上B.有机物,从上向下
C.无机盐,从下向上D.无机盐,从上向下
3.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分()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了解植物中水的运输途径。
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
2Hale Waihona Puke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教学难点:解释水在植物内的运输途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对绿色植物根尖的结构充满好奇,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初步的认识,但学生不了解根尖的结构,不明白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和机理。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根尖的结构
姓名:
郭云豪
工作单位:
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初级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重点学习根尖的结构,了解植物中水的运输途径,为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绿色植物根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