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终极货币
“黄金”——稳定经济的终极武器

一
、
世 界 黄 金 储 备情 况 与黄 金 现 货
分 布
地 球 的 人 类 在 整 个 数 千 年 文 l历 { 月 史 中 ,从 这 个 星 球 上 共 计 采 出 来 总 量 约 1 多 吨 黄 金 ,目前 这 1 万 多 吨 黄 金 其 5万 5 中 的 4 % 夸 有 是 作 为 可 流通 的金 融 性 储 0 领 域 ,总 量 大 约 为 6万 多 吨 。其 中 3 多 吨 万 的黄金 是各 个 国家拥 有 的官 方金 融 战略 储 备 , 2万 多 吨 黄 金 是 国 际 上 私 人 和 民 问 业 所 拥 有 的 民 间 金 融 黄 金 储 备 ;而 另外 6 %左 右 的黄金 足一般 性商 品状态 0 存 在 ,比如 存 在 于 白饰 制 品 、历 史 文 物 、 ‘
饰 、 筑 装 饰 、黄 金 器 具 、电 子 工 业 、牙 建 医 、 金 章 及 其 他 工 业 用 金 。 黄 金 长 期 作 为 货 币 金 属 而 受 到 严 格 控 制 , 导 致 目 前 黄金 的商 品用途 仍是 十分 狭小 的 ,黄金
【 文章 摘 要 】
21 0 年 8月 ) 7日星期 四 O O 黄 金 BT 期 贸 收 盘 价 19 . 美 元 /盎 司 ,日涨 7 72 5 .
黄 金 目益 从 宫 廷 、 庙 宇 走 向 了 民 间 , 由 达 官 贵 人 的 特 权 拥 有 变 成 了 大 众 所 拥 有。 黄 金 成 为 可 以 自 由 拥 有 和 自 由买 卖 的 商 品 , 黄 金 从 国 家 金 库 走 向 了 寻 常 百 姓 家 ,其 流 动 性 大 大 增 强 , 黄 金 交 易 规 模 增 加 , 冈此 为 黄 金 市 场 的 发 育 、 发 展 提 供 了 现 实 的 经 济 环 境 。 黄 金 非 货 币化 的 二 十 年 来 也 正 是 世 界 黄 金 市 场 得 以 展 的 时期 。黄 金开始 由货 币属性 主导 的 阶 段 向 金 融 货 币 与 商 品 x 属 性 纷 呈 的 义晕 阶段 发展 ,商 品黄金 市场 得 以发展 的 同 时也促 使 金融 黄金市 场 迅速地 发展 。
黄金、纸质货币、以特币谁才是最后的货币形式?

黄金、纸质货币、以特币谁才是最后的货币形式?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没有国别、主权背书,也没有合格的发行责任主体,没有国家的信任支撑,它们是靠什么获得现在的地位呢?
这让我想起了货币形式之一的黄金,早在公元前6世纪开始,黄金就被作为货币使用,同样没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却能履行货币的义务。
这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既不是信用,也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共识。
公众认为黄金能为交易提供便利,愿意在交易中使用黄金,那黄金就是货币,不管政府背书不背书,甚至不管政府同意不同意。
同样支撑比特币的不是信用,而是公众共识。
只要公众认可它是货币,它就是货币。
而让公众都认可虚拟货币的关键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它的出现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是用来提高生产力,而是用来改变生产关系的数字技术。
区块链为虚拟货币提供的一个“低信用成本”平台,以特币作为今年6月诞生的新型虚拟货币,在新老势力对峙的局面下,还能保持自身价格不断提高,显现比特币当年的实力,这些都离不开区块链的支持。
除此之外,加上以特币匿名性、去中心化、全球化的特性,将虚拟货币和纸质货币区分开来,以特币的交易全天24小时在线,你可以将货币传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相较之以后的发展前景,虚拟货币以特币的提升空间潜力值无限,发行数量恒定,具有黄金的稀缺性的同时还能作为支付的方式,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黄金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解读

黄金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解读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保值、流通和作为储备资产的特性,使其成为国际间交易和支付的媒介,并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解读黄金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得益于其稀缺性和价值稳定性。
黄金的产量有限,因此其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相对稳定。
与其他货币不同,黄金不容易受到通胀的影响,因此能够保值。
这使黄金成为一种可靠的储备资产,不仅可以帮助国家维持经济稳定,还可以用于支持货币的信任度。
其次,黄金在国际贸易和支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黄金具有高度可接受性和通用性,它被广泛用作支付和储备资产。
在国际交易中,黄金可以用作支付的媒介,特别是在涉及大额交易或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时。
黄金也可以作为储备资产用于支付国际债务,以保障债务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黄金还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标准。
国家的货币政策决策者常常会参考黄金的价格走势和供需情况,以评估经济形势和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黄金市场的波动可以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动态和风险,从而帮助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方向和策略。
黄金还可以作为一种避险资产,用于保护国家免受金融风险和不稳定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时期,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会把资金转移到黄金等相对稳定和安全的资产上,以避免贬值和损失。
因此,黄金具有稀缺性和价值稳定性,使其成为投资者避险的首选资产之一。
然而,黄金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金本位制的废除。
金本位制是指货币的发行与国家黄金储备直接挂钩,但这种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被废除,货币的价值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
尽管如此,黄金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各国央行仍然持有大量黄金作为储备资产。
其次,随着金融创新和电子支付的发展,黄金的使用作为支付媒介的需求减少了。
虽然黄金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被广泛接受,但大多数国际交易和支付逐渐转向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市场发展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
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
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前∙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
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
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
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
简述历史上的黄金货币

简述历史上的黄金货币从器饰到货币的黄金黄金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生活。
现有的考古证据表明,人类使用黄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第五千纪,保加利亚Varna墓葬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金权杖和弓。
到了公元前第三千纪前后,古埃及与两河流域都开始使用黄金制品。
在古代中国,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相当于西周之前),已经开始使用黄金制成的器饰,如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内蒙古赤峰大甸子墓地出土的金耳环,据考古报道,在新疆小河墓地还发现了距今约3800年的金饰品(或为金片)。
欧亚大陆上的草原民族,特别喜爱使用黄金制或制成各种装饰品。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斯基泰国王的墓葬中通常只随葬金杯而不用银和青铜,波斯人为武士和国王随葬金,而为牧师随葬银。
炫耀亮丽的黄金,代表着永恒和不朽,而且成为力量、权利、身份的象征。
在拜火教经典著作《阿维斯塔》中描述的马车为:“前蹄被钉上金制的铁蹄,后蹄则是用银做的”。
如斯基泰人的金牌饰,利用黄金表现了生动的草原动物生活景象。
这些黄金器饰,本身就是拥有财富的象征,在作为器饰使用的历史过程中,黄金已经融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其固有价值。
使用自然金在黄金的生产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在早期,主要是利用天然金和通过淘选砂金矿来获得黄金。
通过提炼含金的矿物,黄金的来源进一步扩大,使黄金用作货币有了数量上的保证。
古代提纯金的方法主要为矿炼法与混汞法,或这两者同时被使用。
矿炼法是利用矿物酸或腐蚀性较强的盐来浸蚀含金的矿物以部分的除去金中的杂质元素,混汞法是利用金颗粒较容易被汞湿润的性质,并向金颗粒内部扩散形成含汞的合金,而与其他金属矿物和脉石分离,经加热蒸馏去汞而得到金。
世界上最早关于用矿炼法提纯金的实物证据,是吕底亚金币或金银合金铸币。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说明了贵金属一旦取得货币地位,其价值将是根深蒂固的。
贵金属用作货币,最早是在古典文明时期的地中海沿岸。
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流通的国家, 均拥有较 高的黄金储 备。美元称霸世界 , 正是 因为 美 国拥有 8 1 3 3吨 占全球 7 0 %的黄金储备 。欧元成 为世界第二 货币 , 也正是 由于德 国、 法国和意 大利 等国分别拥有超 过 1 0 0 0 吨的黄金储备 , 总量 占全球 2 3 %的黄金储备作为支撑 。 中国经 济实力 近些年来 不断增强 , 2 0 1 0年 G D P已经超过 日本位列全球第 二位 。 人民币要想实现 国际化 , 必须要保持 币值 的稳定 , 因此增加黄金储备是是一条合适 的途径。然 而 , 没有任 何贵金属作 为支撑 的主权信用货 币是十分危险的。一旦 出现全
五、 增持黄金 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
地位与作用
■罗 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本课 囊受首都 经济 贸易大学 2 0 1 3年研 究生科技 刨新资 助项 目
资金资助 。 本论 文为研 究成果
摘
要: 自1 8 1 6 年金 本 位 制创 立 以 来 , 黄金 与货 币的 关 系不
题, 以此 来说 明黄金在货 币体系 中的重要 性 , 未 来 的国际货币
仍然要 以黄金作 为重要 的参考依据 。 三、 黄金在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中的地位演变 1 . 国际金 本位制( 1 8 1 6 ~1 9 1 4 ) 。 在 国际金本位 制下 , 黄金成 为统一 的国际货币。在“ 金本位制” 的货币制度 中黄金是商品交 换过程中使 用的主要支付手段 , 黄金就是货币 , 具有 自由流动 、
推进 , 增加黄 金储 备 , 并将其作 为战略决策 进行 国际储备改革 ,
更应该重视 黄金在未来国际货 币体系 中的作用 。
=、 文献综述
巴菲特“黄金无用”论是错的 那黄金能否成终极货币

巴菲特“黄金无用”论是错的那黄金能否成终极货币?∙字号∙∙∙评论邮件纠错2015-11-20 08:32:33来源:和讯网作者:何修毅巴菲特错在对两种重要货币的观点上面,它们是黄金和美元。
巴菲特关于黄金的言论众所周知,概括一句就是“黄金无用”,关于美元则是“储备货币地位无可替代,几十年都不会变”。
这里之所以称黄金为货币,这是因为无论世人如何待它,黄金的天然货币属性一直都在,虽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时,美元印钞为了挣脱规矩的约束,将黄金彻底抛弃,黄金在名义上已经不再承当货币职能,然而当肆意印钞的放纵过后,黄金还会回来应对这些纸币乱局的,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国央行仍然大量储备黄金的主要原因,几千年的历史告诉人们,将一张纸变成“钱”的印钞行为,从来就逃不脱人类的贪婪和无度,而黄金独立于世界各国,作为货币和财富载体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印不出来,相比存世量每年仅有百分一点几的产量还被大量用到了工商业上面。
(然而黄金虽然优异,但还不是理想的终级货币,这个在下文中叙述。
)如果只把黄金当成普通的商品,譬如珠宝和一些工业用途,那么黄金的价值确实有限,也就是说如果巴菲特对黄金的认知仅限于此的话,那么他的“黄金无用论”也可自圆其说。
然而黄金的最大价值恰恰就在它的天然货币属性上,这也是金融危机后这几年,黄金价格经常要高于比它更稀少生产成本更高的铂金的主要因素。
如果黄金仍是货币,那么巴菲特的“黄金无用”论,其实就是“货币无用”论,其荒谬自不待言。
以巴菲特之精明,当然不会不知道黄金的货币属性以及纸币滥印的后果,关键就在于他是现有美元体系下,美国透支型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以他的影响力,发表“黄金无用,美元地位无可替代”这类的护主言论情有可原。
虽因利益而被抛弃,但黄金作为迄今最可靠货币的本色并没有改变,由此,黄金的货币属性受到印钞受益者们的不断诋毁完全可以解释。
黄金被诋毁的最大一点就是它的规模稳定,没法乱印,会造成所谓的“通缩”,制约经济发展,而可以不断印钞的货币能够制造“适度通胀”,促进经济发展,然而这个论断正是凯恩斯理论的最大谎言之一,这在我的《洞悉经济危机的真相》文章中做了详细分析。
人民币与黄金的关系

鑫圣金业:
人民币与黄金的关系
随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地位的逐渐增强,中国在黄金市场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那么,研究人民币与黄金的联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据研究发现,人民币与黄金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
人民币国际化与黄金市场发展相互推动
黄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和物质的终极保障,虽然人民币币值的根基来自于我国的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但是随着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货币,大量的黄金储备将成为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终极支撑因素。
以美国为例子,二战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到世界总储备的80%左右,截至目前,美联储也持有8000吨以上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持有量。
为什么美联储要增持这么多的没有利息收益的黄金呢?表面上看是废除了黄金的货币属性,但是黄金长达数千年的影响力,仍然在人们心灵深处发生着潜在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在极端的情况下就会再次出现,比如说两国的货币进行竞争,黄金就可能作为可兑换本币的潜在抵押品,对持有者的信心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
黄金市场可以成为境外人民币投资和回流的重要渠道,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为境外人民币创造合理的流通渠道。
扩大境外人民币投资和使用渠道,这个方面的探索一直是债券市场的实践。
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2010年6月大多数人,包括分析师和投资者,都把黄金视为一种商品,试图以看待铜或镍的方式来理解黄金价格变动。
虽然不能说这种方式就是错的,但是黄金确实不仅仅是商品,它还是货币,一种特殊形式的货币。
正是黄金的货币属性使其价格超过作为商品的相对价值。
在经济不振,特别是对纸币的信任出现动摇度时,黄金的货币属性尤其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近几年来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为其作为避险货币的特性。
与其他任何货币一样,黄金实际上也有多种价格。
因此,说“以美元表示的黄金太贵”等于说“以黄金表示的美元太便宜”。
我们注意到,无论以哪种主要货币来表示,长期以来黄金价值都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
黄金市场 目前全球黄金持有量大约为166,000吨。
由于黄金几乎不会被毁坏,而且实际的黄金消耗等于零,因此黄金不会像石油或其他原材料一样越用越少。
然而,由于许多黄金储量并不能进入黄金市场,因此每年的供需状况对价格前景有巨大影响。
本报告由UBS AG 编制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文中的市场价格指交易所收盘价。
黄金 – 终极货币自2001年以来黄金相对于所有主要货币的价格大幅攀升。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人们对纸币系统的信心大为动摇,而黄金似乎在恢复作为无负债货币的传统地位。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对黄金价格前景进行了评估,并展示了投资者如何从金价走势中获益。
世界上绝大部分“新”黄金供给来自矿山,但采矿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对价格的反应迟缓。
废旧黄金(scrap gold )是另一个来源,中央银行出售的黄金是第三个来源。
珠宝首饰和投资是主要的需求来源。
近几年来投资需求快速上升,反映出投资者对纸币系统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
中央银行在1990年代减少了黄金储备,目前却开始维持甚至重建黄金储备。
我们认为黄金投资需求上升可能使未来金价震荡加剧。
黄金真的贵吗?对黄金进行估值很棘手。
没有一种绝对的、独立的衡量方式可以决定黄金何时便宜、昂贵或是价格合理。
然而,我们认为本报告中提出的参数为黄金估值提供了合理的指引。
我们对黄金生产成本所做的调查表明,黄金当然已不便宜。
但同时,与其他类型的资产相比,黄金估值还没有高到极端水平。
事实上,与石油或股票相比,黄金即便不能说便宜,至少也可以说估值合理。
瑞银研究焦点:黄金 – 终极货币 摘要我们对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黄金长期价格前景的分析印证了上述观点。
我们的价格模型将黄金价格与黄金和货币的数量相关联,模型显示金价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几年美元供应增加。
模型还显示, 如果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体系以黄金价格来表示的话, 其未来显然令人担忧。
我们对黄金投资前景的看法我们认为,黄金价格仍将继续上涨。
我们预测未来12个月金价将上升至每盎司1500美元。
当然,如果欧洲主权债危机急剧恶化可能促使金价升得更高,但是也不能忽视下跌风险。
我们认为金价低于每盎司1200美元是买入良机。
我们预计投资者在此价位的风险/回报比极有吸引力。
一如既往,投资者还应仔细分析买入黄金的理由,因为明确了投资目的才能决定哪种投资工具最合适。
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看好无对冲、有实物支持的黄金头寸(相对于黄金类股和纸黄金)。
“瑞银研究焦点“是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的旗舰刊物,每年出版10至12期。
每期报告专注于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投资领域的一个具体话题。
报告全文以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出版。
瑞银客户请与您的客户顾问联络索取本报告。
联系人:ubs-research@摘要 瑞银研究焦点:黄金 – 终极货币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由隶属于UBS AG(UBS)的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以及财富管理美洲出版。
UBS AG在一些国家被称为UBS SA。
本出版物仅供个人参考,不作为任何买卖投资或其它特定产品的报价或邀请报价。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
某些服务和产品受法律约束,不能无限制地向全球提供、及/或者不适合对所有投资者销售。
本出版物中与UBS AG及其子公司、分公司不相关的内容,所有信息和意见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且真实的,尽管如此我们对于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除了关于UBS AG 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信息)。
报告中提及的所有信息、观点和价格仅反映截至报告公布时的情况,未来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因采用的假设和/或标准不同,本报告中的观点可能与UBS 其它业务领域或部门不同或甚至相反。
在任何时候,UBS AG (“UBS”) 和UBS集团的其它公司(或其员工)都可以持有相关证券的多头或空头头寸,或作为委托人或代理人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向相关证券的发行人或者与发行人相关的公司提供咨询或其它服务。
某些投资可能因所处的证券市场流动性差而不能随时变现,所以对投资进行估价和识别所处的风险可能很难进行量化。
UBS 依赖信息壁垒来控制信息在UBS 各个地区、部门、集团或关联公司间的流动。
期货和期权交易风险很大。
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业绩。
有些投资可能会突然大幅跌价,收回的资金可能低于投资额,或者甚至需要赔付更多。
汇率的变动可能对价格、价值或投资收入产生不利后果。
我们必定无法将具体投资对象、金融形势以及不同客户的需求都纳入考虑范围,建议您就投资相关产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税务方面的影响)进行金融和/或税务咨询。
若无UBS或UBS子公司的事先授权,不得复制或复印本文档。
UBS明确禁止以任何原因将本文档派发或转交给第三方。
UBS不对第三方因使用或派发本文档引起的任何索赔或诉讼承担责任。
这份报告仅在适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派发。
澳大利亚:由瑞银财富管理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号码231127的持有者)派发,地址:Chifley Tower, 2 Chifley Square, Sydney, New South Wales, NSW 2000。
奥地利:根据奥地利法律,本篇研究报告不应被视为一个公开邀约或报价,只有在不构成在奥地利进行证券公开发行的情况下,才可用于提供信息之目的。
本报告只可以由直接接收人使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转交给任何其他投资者。
巴哈马:本出版物对UBS(巴哈马)有限公司的个人客户派发。
根据巴哈马的外汇管制规定,不对巴哈马市民或居民派发。
加拿大:在加拿大,本出版物由UBS投资管理加拿大公司向UBS资产管理加拿大公司的客户派发。
迪拜:由位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的瑞银集团迪拜分公司发表的报告,仅面向专业客户提供,不得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内进一步分发。
法国:本刊物系由UBS(法国)股份有限公司所发行提供予其客户或潜在客户; 其具有€125.726.944, 69, 之股本,位于69, boulevard Haussmann F-75008 Paris, R.C.S. Paris B 421 255 670。
UBS(法国)股份有限公司系依循法国“Code Monétaire et Financier”(货币与金融法)授权提供投资相关服务,由法国银行业和金融主管机关- “法兰西银行”(Banque de France)以及“法国金融市场监管局”(Autorité des Marchés Financiers)所监管。
德国:根据德国法律,发行人为UBS Deutschland AG (Stephanstrasse 14-16, 60313 Frankfurt am Main)。
UBS Deutschland AG由联邦金融服务监管局(Bundesanstalt für Finanzdienstleistungsaufsicht)授权和管制。
香港:本出版物由UBS AG香港分行对其客户派发,UBS AG香港分行是受《香港银行业条例》许可的一家银行,同时也是《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一个注册机构。
印度尼西亚:根据《印度尼西亚资本市场法》及其实施条例,本出版物不作为证券公开发行之目的而备制。
本文提及之证券尚未且将来也不会在《印度尼西亚资本市场法》及其管理法令之下注册。
意大利:本出版物透过del vecchio politecnico 3 – Milano (一间意大利央行充分授权的意大利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及受证券管理委员会和意大利央行监督) 派发给UBS (意大利) S.p.A 的客户。
泽西岛: UBS AG泽西岛分行受泽西岛金融服务委员会监管,可开展银行、基金以及投资业务。
卢森堡:根据卢森堡法律,本篇研究报告不应被视为一个公开邀约或报价,但可用于为 UBS (卢森堡) S.A. 的客户提供信息。
UBS (卢森堡) S.A. 是一家受“卢森堡证监会”(Commission de Surveillance du Secteur Financier,CSSF) 监管的银行,这篇报告的内容尚未提交CSSF进行审核。
新加坡:如对本报告中的分析有任何疑问,请联络UBS AG新加坡分公司,该公司是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顾问法》(第110章)规定的豁免财务顾问和《新加坡银行法》(第19章)许可的批发银行。
西班牙:本出版物由UBS España, S.A.(一间向西班牙央行注册的银行) 派发给UBS España, S.A.的客户。
阿联酋:根据阿联酋(UAE)的法律,本篇研究报告不应被视为邀约销售或发行股票或其它证券。
本报告的内容并未且将不会取得阿联酋任何官方机构包括阿联酋证券及商品局、阿联酋央行、迪拜金融市场、阿布达比证券市场或其它任何拉联酋外汇管理局之批准。
英国:由UBS AG核准,由金融服务管理局授权和管制。
它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之一。
本出版物向英国伦敦的UBS个人客户派发。
如果产品或服务由英国以外的国家提供,则其不受英国管理制度或金融服务补偿计划的管制。
美国:通过UBS AG的子公司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向美国人派发。
UBS Securities LLC是UBS AG及其子公司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的子公司。
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对于向美国人派发非美国附属机构编制的报告的内容承担责任。
美国人进行本报告中涉及的证券交易时,应通过在美国注册的UBS 关联机构进行,而不得通过非美国关联公司进行。
2010年1月版本。
UBS 2010。
本行三把锁匙的标志和UBS是UBS的注册和未注册商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