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转向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转向系统开题报告汽车转向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驾驶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转向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现有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二、发展历程1. 传统机械转向系统最早期的汽车转向系统采用的是机械传动方式,通过转向轴和转向杆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传递给前轮。
这种机械转向系统简单可靠,但操控性和灵活性有限,对驾驶员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
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为了改善操控性和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力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液压泵和液压缸提供辅助力,使得驾驶员可以更轻松地操纵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大大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成为了主流的转向系统。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取代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机和传感器实现转向辅助,不仅能够根据驾驶环境和车速自动调整助力大小,还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转向控制。
相比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更加节能环保,并且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现有技术1. 可变助力转向系统可变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根据驾驶环境和驾驶员需求自动调整助力大小的技术。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驾驶环境的变化,如车速、转向角度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助力的大小,使得驾驶员可以更加轻松地操纵转向。
可变助力转向系统能够提供不同的驾驶模式,满足驾驶员在不同路况下的需求。
2. 主动转向系统主动转向系统是一种能够主动参与转向过程的技术。
该系统通过电机和传感器实现对转向角度的主动控制,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指令或者驾驶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转向角度。
主动转向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减少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未来趋势1. 自动驾驶转向系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转向系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4年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车辆转向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汽车市场中。
本文将对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
该技术通过电子控制传动系统实现对汽车的转向控制,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2.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在这三个阶段中,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性能逐步提升,操控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市场应用目前,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包括轿车、SUV、商务车等。
不同类型的汽车在使用线控转向系统时,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特性。
例如,高级轿车和SUV更倾向于采用高性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而商务车则更关注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
这些竞争者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努力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5.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将会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
例如,应用人工智能和车联网技术,使得转向系统具备更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提高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节能环保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节能环保能力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应用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3 个性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也将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2024年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前景分析

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操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关注增加,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概况汽车转向系统市场是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等多个细分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2.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逐渐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取代,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2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鼓励汽车制造商使用先进的转向系统,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政策支持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吸引了更多的制造商进入市场。
3. 市场细分及竞争态势3.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市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市场是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的传统细分市场,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该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在发达国家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3.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市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市场是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的新兴细分市场,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该市场有着很高的增长潜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和可靠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采用。
3.3 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市场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市场是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的最新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该市场在高端汽车市场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4. 市场机会与挑战4.1 市场机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市场机会。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2024年汽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汽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动辅助装置帮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系统。
近年来,汽车EPS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EPS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近年来,汽车EPS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EPS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EPS系统,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能源效率和环保要求:汽车EPS系统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因此受到环保要求的推动,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3.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对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EPS系统能够提供更为平稳和精准的操控感受,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汽车EPS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平均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长趋势将保持稳定。
市场竞争态势汽车EPS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市场领导者和新兴的本土制造商。
市场领导者通过其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保持竞争优势,而新兴本土制造商通过低成本和本土化优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此外,市场中还涌现出许多创业公司,它们专注于开发特定类型的汽车EPS系统,如高端豪华车型、新能源汽车等,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市场竞争的主要关注点包括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和品牌认知度。
在这些方面,市场领导者通常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新兴本土制造商和创业公司的崛起,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未来,汽车EPS市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EPS系统有望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功能,如自适应转向、自动泊车等。
这将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操控体验,同时也为汽车EPS市场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2.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汽车EPS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也将逐渐增加。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5)提高了操纵稳定性。当驾驶员转动转向盘一角度,然后松开时,EPS系统能够自动调整使车轮回正。同时还可利用软件在最大限度内调整设计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回正特性。而在传统的液压控制系统中,要改善这种特性必须改造底盘的机械结构,实现起来很困难。
(6)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布置方便。由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模块化设计,所以不需要对不同的系统重新进行设计、试验、加工等,不仅节省了费用,也为设计不同的系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而且更易于生产线装配。相对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PS没有油泵、油管和发动机上的皮带轮,使得设计该系统时有更大的余地,而且该系统的控制模块可以和齿轮齿条设计在一起或单独设计,发动机部件的空间利用率极高。
转向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C-EPS)的助力电机固定在转向柱的一侧,通过减速增扭机构与转向轴相连,直接驱动转向轴助力转向(图2)。这种形式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现在多数EPS就是采用这种形式。此外,C-EPS的助力提供装置可以设计成适用于各种转向柱,如固定式转向柱、斜度可调式转向柱以及其它形式的转向柱。但由于助力电机安装在驾驶舱内,受到空间布置和噪声的影响,电机的体积较小,输出扭矩不大,一般只用在小型及紧凑型车辆上。
由于技术、制造和维修成本等原因,目前汽车转向系统仍以液压助力的HPS(包括 ECHPS、EHPS)为主。线控转向系统由于成本高以及现有法规限制等原因,在近期很难在车辆上装配。EPS具有节能与环保等诸多优点,EPS取代HPS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趋势。
从EPS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控制信号将不再仅仅依靠车速与扭矩信号,而是根据转向角、转向速度、横向加速度、前轴重力等多种信号进行与汽车特性相吻合的综合控制,以获得更好的转向路感。目前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动机或者液压泵等方式,为驾驶员提供操控方向盘的帮助,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舒适。
这一系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好的驾驶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发展历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高端车型开始使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技术逐渐普及并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中。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标配,甚至将其与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的驾驶辅助。
在过去,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方式,通过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工作来帮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
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得转向系统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
随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出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的需求。
二、技术特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许多技术特点。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配备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单元,通过精准的电子控制来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控需求,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和及时的转向助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动机或者电动液压泵等设备,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灵活。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节能环保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用电能取代液压油,降低了车辆能耗和排放。
一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具有自适应和主动安全的功能,能够根据前方道路情况和车辆速度自动调整转向助力,提高行车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且,通过与车辆的其它系统和传感器相互联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实现车道保持辅助、碰撞预警等先进的辅助功能,为驾驶员提供更为全面的驾驶辅助。
2023年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盘来控制车辆转向的装置。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球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汽车产量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汽车,对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2. 技术升级换代: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技术在不断升级换代,以提高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逐渐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取代,后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能够更好地满足驾驶员的需要。
3. 电动化趋势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实现电子辅助转向和自动驾驶等功能,有助于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 市场竞争激烈: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博世、TRW、日立、福特、大陆等。
这些厂商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垄断。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开始自主研发线控转向系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5.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高级的转向控制功能,市场潜力巨大。
总之,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电动化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汽车工业中的重要一环。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现状 (6)2.1 国内外技术对比 (7)2.2 关键技术发展 (8)2.2.1 传感器技术 (10)2.2.2 控制算法 (11)2.2.3 电源系统 (12)2.3 市场应用情况 (13)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三、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6)3.1 技术创新方向 (17)3.1.1 高性能传感器技术 (18)3.1.2 智能化控制算法 (20)3.1.3 绿色能源与环保技术 (21)3.2 市场需求变化 (22)3.3 政策法规影响 (24)四、未来展望 (25)4.1 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 (26)4.2 市场竞争的焦点 (27)4.3 行业发展的潜在机遇与威胁 (28)五、结论 (29)5.1 研究成果总结 (30)5.2 对产业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综述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作为现代商用车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现状与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商用车行业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控转向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其性能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及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实践,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加精准的转向控制、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控转向系统需求亦随之增长。
更高的集成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将更多地集成其他功能,如自动驾驶辅助、车辆稳定控制等,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调整、预测转向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 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赵 燕 周 斌 张仲甫 [摘要]多年来,转向系统经历了从舒适性到安全性再到环保性的演变。
本文简要回顾了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 转向系统 电动转向器1 概述汽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
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
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往转向器的生产厂商主要在质量、价格、舒适性及其他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而且将改进汽车的舒适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作为转向器的发展方向。
然而,随着全球汽车总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
在21世纪,汽车技术的发展必须全方位考虑环保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对转向系统的大量需求不仅仅是针对性能的改善,还应对更高层次的安全及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文展示了转向系统相关的技术趋势,包括当前的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2.1 汽车的产品数量汽车是在一个世纪前出现的,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可以远溯到1911年。
相关技术的发展及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技术更新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汽车工业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中起到了中心作用。
1999年,全球轿车的总产量大约为3866万辆,比1998年增加大约2.2%;2000年世界汽车产量达5733万辆,比1999年增长2.8%[1],创历史新纪录。
汽车生产大国日本在1999年生产了810万辆汽车,比1998年增加了0.6%[2]。
由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汽车市场的扩大,这种增长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1992~2001年的10年里,我国汽车产量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
2000年我国生产汽车206.82万辆。
2002年1~9月我国国产汽车实现销售237.11万辆,销售拉动生产,1~9月累计生产汽车234.15万辆,年底突破300万辆已胜券在握。
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即2005年,汽车产量的预期目标是320万辆,其中轿车为110万辆[3]。
然而,这种增长也具有负面影响,那就是会导致空气污染和其他负面的社会和环保问题。
因此,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人们对具有更高水平的环保、节能、安全性的转向系统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2 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对转向系统产品的需求随着汽车化的提高而发生着变化。
最初驾驶员们只希望比较容易地操纵转向系统,而后则追求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良好的操纵感。
动力助力转向器系统应运而生。
在上世纪5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推出循环球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由油泵产生的液压力帮助驾驶员克服负载施加在转向系统上的操纵阻力。
在过去的50年里,转向系统主要使用液压力来帮助驾驶员操纵汽车。
汽车厂家已经为不同尺寸、不同质量、不同类型的汽车——从经济型到大的运动型汽车及大货车的液力和电液动力转向系统做了超凡的工作,使之成为当今动力转向系统的主力。
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电动转向系统(EPS)则为动力转向器增添了新品种。
EPS不仅可以提供汽车在高・22・汽车研究与开发 综 述 速下的操纵稳定性,还能减小转向系统的质量并节省能源,因而迎合了下一代汽车对环保的要求。
根据汽车车型的不同,使用电动助力系统能够降低燃油费用达5%~10%[4]。
这使得电动助力转向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2种动力转向器是电液助力转向器和柱式电动转向器。
2.3 电动转向器的发展电动转向器在1988年首先用于微型车上(最大排量为600m L),然而现在它已广泛应用于较大型车辆上。
这种扩大要归功于社会对节能型转向系统的需求,而且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使电动转向器和液力转向器的性能一样好,甚至超过了它。
目前性能良好的转向器可以通过传感器探测到转向角、车速、转向扭矩等数据,并将其反馈到转向器的控制单元中以获得助力控制信号。
为了使转向系统和汽车的个性化要求相匹配,集成系统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EPS应用到较大型车辆上的技术关键点是能提供大的轴向力,因为中型或大型车辆需要的轴向力可达到10000N,甚至更高。
然而,在目前大多数汽车配装12V 电压系统的情况下,由于电动转向器的电动机电流的限制,电动机输出扭矩的增加受到了很大限制。
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研究配有42V电压系统的中型车辆上应用EPS方面走在了前头,而在拓展EPS的应用方面,日本的KOYO、NSK、HONDA及美国的DELPHI等公司已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EPS,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齿条式电动转向器(R-EPS)——电动机安装在齿条上直接驱动齿条,无须液压助力;(2)柱式电动转向器(C-EPS)——电动机安装在转向器的立柱上。
这种类型在欧洲主要用于轻型汽车上,无须液压助力;(3)齿轮式电动转向器(R-EPS)——电动机安装在齿轮上直接驱动齿轮,无须液压助力。
EPS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器,它没有因电液或液力动力转向器的体积大、部件多、管路漏油等造成的耗能、污染环境的缺点。
因此,从1988年第1个EPS样品诞生至今的十多年里,快速完成了从实验室走向商品化的过程。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的EPS受到了汽车厂家的欢迎。
我国汽车日益增多而能源又较为短缺的现状更需要EPS产品。
但目前EPS完全是国外产品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EPS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
2.4 未来市场需求人类逐渐意识到全球变暖的问题,从而需要改进燃烧效率,并且对具有环保、节能型特点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可以预测从液力转向系统到电动转向系统的转变过程会在将来很快地发生。
表1和表2展示了EPS及HPS在世界各地的需求趋势[4]。
数据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电动转向器和电液转向器的使用会增加很快,2001年大约42%的安装在新车中的转向器是这种节能型的。
即使是保守的估计,到2006年欧洲市场中电动转向器和电液转向器的份额会达到56%。
这是因为在欧洲人们热切地关注着环境问题及微型车在此地很流行,而且电动转向器在这些车辆上的安装相对容易。
使用电动转向器是汽车发展过程中相对于采用线控转向(steering by w ire)系统的一大进步。
随着42V电子系统在未来几年大规模地进入市场,它将会促进电动转向器应用于大型豪华汽车上。
表1 EPS占所在地转向器的比率(%)全球日本北美欧洲2001年11.116.09.6012.52006年28.334.629.540.0表2 HP S占所在地转向器的比率(%)全球日本北美欧洲2001年 5.60 1.20 5.8012.52006年13.37.7015.8016.03 发展面向21世纪的转向系统技术3.1 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尽管汽车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21世纪的汽车化必须面对这种便利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智能运输系统技术可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尽管今天的汽车仅仅拥有移动、停止、转向等基本功能,但它们很快将装备用作“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电子和信息系统,早期的实例有汽车导航系统,使整个汽车变成一个机械与电子的集成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领域可分成如下5个部分:・23・2003年第2期 综 述 3.1.1 车辆智能化集成驾驶支持系统包括高级的驾驶监控、可视化支持、车辆交互式空间控制和车辆驾驶安全预防性控制等技术。
3.1.2 车辆多媒体车辆和社会间包括交通和运行信息的通信体系、车载终端及通信设备。
3.1.3 设施在车辆和社会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如通行费的收取和停靠场所的自动化管理,使交通平稳地运行。
3.1.4 后勤保障追求运输体系中较高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它包括车辆运行管理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
3.1.5 运输体系发展下一代的交通体系,包括区域内及区域间的运输体系。
3.2 车辆集成控制体系的建立基于以上原因,应开发最优化的转向集成控制系统。
这些基于EPS系统拥有主动安全特点的控制系统可与未来汽车的操纵系统兼容。
3.2.1 主动力矩控制系统为了使汽车在行驶时避免危险的发生,当目标离车辆很近时,车辆给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并增加力矩(转向阻力),从而使驾驶员避免撞上目标。
该体系包括车道维持功能、倾翻防止功能、交叉风力补偿功能等。
3.2.2 转向与制动器集成系统该系统是通过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谐调控制来实现汽车的运动并使车辆能在较小摩擦系数的路面上保持运行的稳定性。
在线控转向系统中,其输入端(转向柱)与输出端(转向动作端)之间无机械连接,这可以防止在激烈碰撞时转向柱所受到的直接冲击。
除了由那些传统的角度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提供输入信号外,还由车辆的偏摆率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提供输入信号,这使得主动控制成为可能。
3.2.3 用于自动驾驶的转动系统发展转向角度控制技术、外部干扰补偿技术和驾驶员输入分辨技术来改善车辆自动转向的精确度。
这些先进的集成车辆控制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未来的转向系统,而且可用于设计传统的转向产品。
从整车的观点来看,这还会增加转向系统的附加值。
3.3 模块化当前流行的是汽车制造商向具有提供完整模块能力的部件商提出批量订单,而不是订购单独的部件。
因此转向器生产厂商应朝着提供与转向系统密切相关的模块系统的方向发展,在转向系统模块中纳入制动、悬架等系统。
4 结论21世纪是一个充满无限潜力的世纪,世界上许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都在不断地进行其业务的全球化扩展,并为在这个世纪所要完成的目标制定了更清晰的长期技术规划。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应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敏锐预测市场形势的变化并及时对其作出迅速反应等方面做实质性的工作,以研制与环境协调友好的EPS系统和集成转向系统为中心任务,才能在世界转向系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参 考 文 献1 专题调研(17):2000年日本汽车产业恢复增长.WW W.mo ftec.o r.jp,20022 M asahiko N og uchi.T rend and Future Pr ospect Reg ar ding Steer ing Sy st em T echno log y.KO Y O Eng ineering Journal Eng lish Edit ion,pp38~41,N o159E,20023 张伯顺.数字印证——中国汽车加速前进.经济日报网络板, 2002,10.304 Env iro nmentally F riendly Pr oduct s.Electr onic Po wer St eering.M o tio n&Contr ol N o.12NSK,P41,20025 Wer nr Har ter,Wo lfg ang Pfeiffer,Peter Do minke,Ger hard Ruck,Peter,P eter Blessing.F ut ur e Electr ical Steering Systems:Realizatio ns w ith Safety Requirem ents.SAE pp1~9,2002.01.0822・24・汽车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