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及未来汽车教案资料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2. 掌握未来汽车的设计理念和新型材料应用;3. 能够分析未来汽车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2. 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3. 未来汽车的设计理念;4. 新型材料在未来汽车中的应用;5. 未来汽车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掌握未来汽车的设计理念和新型材料应用;2. 能够分析未来汽车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未来汽车技术特点;2. 掌握新型材料在未来汽车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2. 实践法: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新型材料在未来汽车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未来汽车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第二步:讲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20分钟)1.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共享化;2. 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新能源。
第三步:讲解未来汽车的设计理念(10分钟)1. 环保节能:采用新型材料,减少排放;2. 安全可靠:采用自动驾驶技术,降低事故率;3. 舒适体验:提高乘坐舒适度,增加娱乐功能。
第四步:讲解新型材料在未来汽车中的应用(15分钟)1. 轻量化材料:碳纤维、镁合金等;2. 新能源材料:锂电池、燃料电池等;3. 智能材料:变色玻璃、自修复涂层等。
第五步:分析未来汽车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0分钟)1. 环境影响: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 经济影响: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 社会影响:改善出行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第六步: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未来汽车的实践操作;2. 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技术特点、设计理念和新型材料应用。
第七步:总结(5分钟)1. 总结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2. 总结未来汽车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未来的汽车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未来的汽车教学目标1.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
2.了解未来汽车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网络研究、实验探究、情境模拟、共同研究。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未来汽车?未来汽车是指基于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环保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加先进和优秀的-类交通工具。
未来汽车具有更出色的性能和更低的排放,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
2.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下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1)汽车智能化未来汽车将完全智能化,从安全性、普适性、环保性等方面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智能汽车集成了更加先进、更实用的思想,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创新和设计。
(2)可再生能源未来汽车将更多地采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在以往的发展趋势中,汽车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的使用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
(3)多元化出行未来汽车的出行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化,例如:轻量化、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
相信未来,这些趋势将进一步繁荣,在出行方式上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4)数字化未来汽车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智能驾驶、数字娱乐等。
汽车将会变得更加幸福和舒适,同时也代表着我们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
3. 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1)无线充电技术未来的汽车将采用更加智能的无线充电技术,这样可以避免线缆纠缠和便携性差的问题。
未来,我们不仅可以将手机无线充电,还可以将车在零公里条件下无线充电。
(2)碳纤维材料未来汽车的车身将越来越轻薄,目前大部分汽车使用钢铁等材料,然而未来汽车将会逐渐采用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重量轻、气密性好,同时还拥有比传统材料更高的强度。
(3)虚拟操控系统未来的汽车将会具备更加智能化的虚拟操控系统,驾驶员只需要通过按钮或者手势就可以完成汽车的操作,这将极大地提升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通用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未来的汽车》这一主题,通过教材第二章“科技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汽车的可能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
具体内容包括:汽车的历史、汽车的基本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构造,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难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工作原理、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汽车模型、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未来汽车的宣传片,让学生对未来的汽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基本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未来汽车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探讨如何设计一款符合未来需求的汽车,并展示讨论成果。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汽车的发展历程。
2. 请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工作原理。
3. 请说明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方式。
答案:1. 汽车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蒸汽汽车到内燃机汽车,再到新能源汽车。
2.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工作原理:以电池作为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汽车。
3. 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方式: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控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讨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到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
但在讲解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作原理时,部分学生表示难以理解,今后可以尝试通过更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案概述未来的汽车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拥有许多令人兴奋的特点和功能。
本教案将介绍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可持续性、智能化、连接性和安全性等。
可持续性1.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长续航里程和快速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2.氢能源汽车–氢燃料的清洁性和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未来汽车的另一种可持续能源选择–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是氢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智能化1.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2.人机交互系统–未来汽车将拥有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功能–这将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连接性1.物联网技术–未来汽车将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实现高度的连接和信息交互–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实时交通信息、导航指引等,提高驾驶效率2.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之间的通信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碰撞和拥堵–还可以实现车队自动驾驶等功能,提高交通效率安全性1.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这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和交通管理非常重要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警告和辅助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例如,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未来汽车的技术创新未来汽车的技术创新将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绿色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新能源技术1.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同时,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如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2.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提高氢能源汽车的可行性和效率–这对未来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智能驾驶技术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未来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通过学习和实时决策,车辆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情况2.传感器技术–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多种信息,帮助实现自动驾驶–这些传感器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对于驾驶安全和行车决策至关重要连接技术1.5G网络–5G网络的推广将提供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支持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这对于自动驾驶、远程监控和交通管理等都非常重要2.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将实现车辆、交通信号、行人等之间的高效协同–这将提高交通流畅性、减少拥堵和事故的发生未来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挑战未来汽车的发展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带来一系列挑战。
未来的车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改变。
2. 学习有关未来汽车的技术和设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研究、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有关未来汽车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改变。
2. 未来汽车的技术和设计。
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对未来汽车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搜集和整理有关未来汽车的信息和资料。
2. 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讨论题目。
1. 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未来的汽车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未来的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每组选定一种未来的汽车类型,如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并搜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未来汽车的特点和优势。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款自己心目中的未来汽车,可以包括汽车的外观、功能和环保特点等,并制作模型或图纸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改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未来汽车的技术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表现。
六、教学延伸:1.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未来汽车设计竞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未来汽车发展的书籍和文章,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高涨,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未来的汽车大班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2. 激发学生对汽车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未来汽车的外观设计:介绍未来汽车可能出现的奇特外观设计,如变形、透明等。
2. 未来汽车的动力系统:介绍新能源动力系统,如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
3. 未来汽车的智慧功能:介绍自动驾驶、等智能功能。
4. 未来汽车的安全性能:介绍车联网、防碰撞系统等安全技术。
5. 未来汽车的环保理念:介绍环保材料使用、尾气处理等技术。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未来汽车的设计图、模型照片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未来汽车科技的短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技术。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未来汽车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创意设计:分组设计一款未来的汽车,并展示介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未来汽车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
3. 投影仪、电脑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款未来汽车的设计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讲解:分别讲解未来汽车的外观设计、动力系统、智慧功能、安全性能和环保理念。
3. 讨论:分组讨论未来汽车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
4. 创意设计:分组进行未来汽车设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汽车设计。
5. 展示评价:每组展示设计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共同选出最佳设计。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环保理念。
7.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未来汽车的设计图,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参观汽车制造厂: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厂,了解汽车生产流程,感受汽车科技的魅力。
2.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汽车行业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
3. 汽车科技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科技展览,了解最新的汽车科技产品。
未来的汽车教案

未来的汽车教案1.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变革。
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如何教授未来的汽车知识?本文将从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未来汽车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电动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未来的汽车将会采用更加高效的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同时也会采用更加智能的充电技术,实现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
2.2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的汽车将会采用更加智能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管理。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2.3 智能化未来的汽车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实现智能语音控制、智能导航、智能娱乐等功能。
同时,未来的汽车也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设计,实现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3. 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电动化技术未来汽车将会采用更加高效的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
同时,未来汽车也将会采用更加智能的充电技术,实现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
3.2 自动驾驶技术未来汽车将会采用更加智能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管理。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3.3 智能化技术未来汽车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实现智能语音控制、智能导航、智能娱乐等功能。
同时,未来的汽车也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设计,实现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4. 未来汽车的教学方法未来汽车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技术特点。
4.2 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展览、参加汽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未来汽车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
《未来的汽车》教案

《未来的汽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技术创新。
(2)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基本认识和设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技术创新。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基本认识和设计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未来汽车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准备汽车设计的相关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一些未来汽车的相关知识。
(2)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一些未来汽车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提前了解的未来汽车的知识。
2. 小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未来汽车的可能发展趋势和创新点。
(2)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3. 教师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讲解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技术创新。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创新应用到汽车设计中。
4. 设计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汽车设计实践,可以包括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
(2)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展示与评价:(1)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解释设计理念和创新点。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个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未来汽车的发展,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六、教学延伸:1. 项目实践:(1)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未来汽车设计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如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汽车等。
(2)学生通过调研、分析和设计,完成项目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的工作原理
▪ 当车轮制动时,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立即能感知 车轮是否抱死,并将信号传给电脑,对抱死的车轮, 电脑马上降低该车轮的制动力,车轮又继续转动, 转动到一定程度,电脑又对其施加制动,保证车轮 既受到制动又不致抱死,这样不断重复,直至汽车 完全停下来。
▪ 电脑能在一秒钟之间对车轮进行几百次的检测,并 同时对制动系统进行数十次的操纵。
▪ 在躲避碰撞状态,集成安全系统会自动运用ABS制动装置, 牵引力控制装置和制动力分配等系统,使汽车的各个系统达 到最佳状态,帮助驾驶员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
自动巡航技术(自适应巡航系统)
▪ 新型巡航系统则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能够自动调整车速, 巡航时速最低可以达到32km/h。
▪ 装上新巡航系统的汽车在街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将脚远 远地搁在一边,车辆可自动减速、加速,仿佛有一位看不见 的驾驶员在为你驾驶。人眼看得见的,自动巡航系统能察觉, 就是驾驶员看不到的东西,它同样也能发现。它携带的GPS 定位系统会时时提醒自动巡航系统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 突然出现的物体,例如前方路上准备穿过路口的车辆,在路 边等待穿越的行人等。自动巡航系统一接受信息,马上会用 它自己的“脑子”判断最佳车速应该是多少,并自动巡航行 驶,待确认无潜在危险之后,又会自动恢复到较快的巡航速 度。
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及未来汽车
2004年世界十大汽车集团(按销量)
数量(万辆)
120 316
337.5 339.5 390 507.9 578.5 679.8
747
80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汽车技术发展目标
▪ 安全 ▪ 节能与环保 ▪ 便于操作 ▪ 舒适
安
全
安全带
▪ 根据美国运输部的调查: ▪ 使用三点式安全带,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
率可降低43%~52%(因车速不同而异)
▪ 副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37%~45% ▪ 在低于95km/h的碰撞速度下,不会有死亡
事故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如果不装用安全带,即便是在20km/h的碰 撞速度下也会发生死亡。
安全气囊(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
▪ 侧面气囊系统是保护汽车遭侧面碰撞以及车辆翻 滚时乘员的安全。一般安装于车门上,在车辆遭 到侧面碰撞导致车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 车门,车内乘员被困于车内时,侧面安全气囊可 以有效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来自侧面撞击导致的 腰部,腹部,胸部外侧,以及胳膊的伤害,保证 身体上肢的活动能力和逃生能力。
AIRBAG
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 新型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让驾 驶员在急速行驶或转弯的汽车中不会撞得头 破血流或被甩出车外。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 将制动、悬挂、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 进行“电子化连接”,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 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使车辆整体性能和稳 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减少颠簸和快速转向时 离心力造成的冲撞。
▪ 不过,ABS只在紧急制动时才起作用,一般情况下 起作用的还是普制动系统。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简称EBD)
▪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由 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其 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高速调整,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 (牵引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 lock-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 根据交通事故统料的分析表明:装有ABS的 汽车
▪ 翻车事故减少30%~40%; ▪ 在干燥的公路上,能减少大约24%的车祸; ▪ 在湿地或雪地上,能减少大约15%的事故; ▪ 与行人和骑自行车者相撞的事故降低了27%。
集成安全系统
▪ 装备这种集成安全系统的汽车同时带有先进的雷达装置。汽 车行驶中,电脑可以自动监测周围情况并进行计算。监测包 括路面,迎面来的车辆和行人或其他物体,计算出驾驶员应 该作出何种快速反应以及车辆应该多快减速等,然后根据情 况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这些工作都能在瞬间完成。这种车内 还安装有先进的测试系统,例如眼睛跟踪系统,它可以测定 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疲劳程度。如果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 驶状态,汽车就会发出警告以确保安全。
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 简称TCS)
▪ 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 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 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 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 原采只是豪华轿车上才安装TCS,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
▪ 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 ▪ TCS和ABS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并与行车电脑连接,
不断监视各轮转速,当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 ABS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 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 打滑车轮不再打滑,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 当紧急刹车车轮抱死的情况下,EBD在ABS动作之前就已经平 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现甩尾和侧移, 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 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功效。 所以在安全指标上,汽车的性能又多了“ABS+EBD”。
▪ 在EBD系统的辅助之下,刹车力可以得到最佳的效率,使得 刹车距离明显地缩短,并在刹车的时候保持车辆的平稳,提 高行车的安全。而EBD系统在弯道之中进行刹车的操作亦具 有维持车辆稳定的功能,增加弯道行驶的安全。
▪ 安全气囊平时是收卷的,汽车行驶中的任何颠簸 都不能引爆气囊系统,仅在汽车受到剧烈的正向 碰撞时才会引爆气囊系统。
▪ 汽车发生碰撞后,气体发生器在30m内使气囊完全 充满气体,从而避免或减轻对乘员头部及身体上 部的伤害。
▪ 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副驾驶 位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 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乘 员的头部和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