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和鉴定教学文案
槐花米萃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槐花米中有效成分的萃取方法。
2. 通过萃取实验,了解溶剂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
3. 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萃取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槐花米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萃取技术将其从槐花米中提取出来。
实验原理基于“相似相溶”原理,即溶质易溶于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对槐花米进行萃取,以达到提取有效成分的目的。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器材: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烘箱、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等。
2. 药品:槐花米、乙醇、甲醇、蒸馏水、氯化钠、无水硫酸钠、浓硫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槐花米样品:准确称取槐花米10g,放入烧杯中。
2. 萃取溶剂的选择:分别用乙醇、甲醇作为萃取溶剂,进行对比实验。
3. 萃取过程:a. 将槐花米与萃取溶剂混合,放入分液漏斗中。
b. 振荡分液漏斗,使槐花米与萃取溶剂充分接触。
c. 静置分层,将有机层(上层)与水层(下层)分离。
d. 将有机层收集于烧杯中,重复萃取过程2-3次,以确保有效成分充分提取。
4. 浓缩与干燥:a. 将收集到的有机层倒入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处理。
b. 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浓缩,直至溶剂基本蒸发。
c. 将浓缩后的固体物质转移至烘箱中,在60℃下烘干至恒重。
5. 称量与计算:准确称量烘干后的槐花米提取物,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现象1. 在萃取过程中,有机层与水层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2. 有机层呈橙黄色,水层无色。
3. 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有机层的颜色逐渐变浅。
4. 浓缩过程中,溶剂蒸发,固体物质逐渐增多。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槐花米中的有效成分。
2. 乙醇和甲醇均可作为槐花米提取的溶剂,但乙醇的提取率略高于甲醇。
3. 萃取过程应充分振荡,以保证有效成分充分提取。
槐米测定黄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2.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
3.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槐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实验采用铝离子络合显色法测定槐米中的总黄酮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的铝离子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羟基或甲氧基发生络合作用,在强酸条件下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
最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槐米、无水乙醇、铝离子溶液、盐酸、蒸馏水等。
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槐米样品处理:将槐米样品研磨成粉末,过筛后备用。
2. 标准曲线绘制:(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品(如芦丁)0.1g,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 容量瓶中,得到浓度为100mg/L的标准溶液。
(2)分别取0.5、1.0、1.5、2.0、2.5mL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2mL铝离子溶液和5mL盐酸,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3)将上述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槐米样品粉末0.1g,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到样品溶液。
(2)分别取1.0mL样品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2mL铝离子溶液和5mL盐酸,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3)将上述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
根据下式计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mg/g)= 浓度(mg/L)× 10 × 样品质量(g) / 样品体积(mL)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在波长510nm处,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2.5mg/L。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活性成分,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用于药物研发、化妆品研发和营养保健制品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有关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有效地获取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助于发挥其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力和功能,为提高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效率提供有效的帮助。
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多种多样,比如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色谱提取等。
在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中,溶剂提取是最简单的方法。
一般可以采用醇提取、水提取、水-乙醇混合提取等提取方法,选择最适合提取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溶剂,以获得最佳效果。
另外,超声波提取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同时减少提取损失。
而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不污染、高效的提取方法,具有温和的提取条件,使提取物质更容易释放,从而提高提取效果。
最后,还有色谱提取,是一种能够有效分离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取活性成分有效,而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提取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槐花的农业产值,提高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产品化效率,为提高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还可以利用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开发出新药,从而实现药物研发、化妆品研发、营养保健制品研发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在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展开了大量的实验,其中研究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色谱提取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未来,学者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提取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提取技术,以实现大规模的提取,并有效发挥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活性成分的潜力和功能,为药物研发、化妆品研发和营养保健制品研发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槐花药材中总黄铜的质量分析设计

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铜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2.熟悉槐花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二、实验原理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系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
槐花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铜类化合物,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所以槐花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均以芦丁为指标。
芦丁(C27H30O16,610.510)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铝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红色的配位化合物,使得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可见光区,且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
黄酮类与铝盐的配位反应是定量完成的,因此可采用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宗黄酮的含量,避免其他非黄酮成分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
三、仪器与试药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分析天平1台、25ml容量瓶9个、100ml容量瓶3个、具塞锥形瓶2个、10ml量筒2个、移液管(1ml、2ml、5ml、10ml)各2个、药匙1个、玻璃棒1个、50ml烧杯1个、250ml烧杯1个试剂与药材:槐花药材25g、芦丁对照品60mg、三氯化铝试液、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氢氧化钠试液:甲醛、乙酸、乙醇。
四、实验步骤(一)、总黄酮的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取,置于25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至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ml时,置于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与6ml时,分别置于6个25ml量瓶中,各加水使成6.0ml时,精密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再加10%硝酸铝溶液1.0ml,摇匀,放置15分钟,不加对照品溶液同法配置空白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和鉴定

[适用对象] 中药国际交流、中药知识产权、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专业[实验学时]一、实验目地要求学习黄酮类化合物地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了解沸水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地原理和操作.()了解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地方法.()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地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地检识方法.二、实验原理由槐花中提取芸香苷地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地溶解度差异地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纸色谱地分离原理是利用各种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仪器设备烘箱、水浴锅、铁架台,烧杯,三角烧瓶,滤纸,试管,层析槽,毛细管等.四、相关知识点槐花为豆科植物槐 .地干燥花及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芸香苷(),分子式 ,分子量,淡黄色针状结晶,178℃.难溶于冷水(﹕),略溶于热水(﹕),溶于热甲醇(﹕),冷甲醇(﹕),热乙醇(﹕),冷乙醇(﹕),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槲皮素(),分子式 ,分子量,黄色针状结晶,.314℃(分解).溶于热乙醇(﹕),冷乙醇(﹕),可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中,几不溶于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OO O H OH OHOHOR五、实验步骤(一)芸香苷、槲皮素和糖地纸色谱鉴定、点样:取新华一号色谱滤纸,规格 × ,在滤纸下端约 处用铅笔画一直线,间隔 分别点上下列样品或标准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糖样品溶液 ()标准葡萄糖溶液()标准鼠李糖溶液 ()芸香苷样品甲醇溶液()芸香苷标准品溶液 () 槲皮素样品甲醇溶液()槲皮素标准品溶液、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上层上行展开.、显色:展开完毕,将滤纸取出,记录溶剂前沿位置.待溶剂挥尽后,在()与()点之间剪开,分别显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糖地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分钟,显棕色斑点.计算并比较样品和标准品地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黄酮化合物地显色:①可见光下观察色斑,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②经氨气薰后再观察.③待氨气挥尽后,喷甲醇溶液,再观察.④计算并比较样品与标准品地值.(二)芸香苷和槲皮素性质试验、酸性试验:取小试管支,每支一组,第一组每管中加入芸香苷,第二组每管中加入槲皮素,每组四管中分别加入稀氨水、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各,振摇后观察各管溶解情况.溶解地溶液应呈黄色.再加浓盐酸数滴酸化,黄色褪去或变浅,并有沉淀析出或产生混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反应:取试样置小试管中,加乙醇溶解,加α萘酚试剂滴,摇匀.倾斜试管,沿管壁徐徐注入浓硫酸约静置.观察两层溶液地界面变化,出现紫色环者为阳性,表示样品分子中含有糖地结构(糖和苷类均呈阳性反应),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地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验:取试样数,溶于热水中,加斐林氏试剂甲、乙等量混合液,沸水浴上加热,如产生氧化亚铜地暗红色或黄色沉淀表示有还原糖或其它还原性物质.充分加热作用后滤去沉淀,滤液滴加浓盐酸酸化,在水浴上加热水解,水解液以中和,再进行斐林氏试验,此时显阳性反应者表示样品为糖苷化合物.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地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盐酸镁粉反应:取芸香苷,加乙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加镁粉约,滴加数滴浓盐酸,溶液由黄色渐变红色者表示有黄酮类化合物.以同法试验槲皮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用锌粉代替镁粉,则芸香苷(羟基与糖结合成苷)仍有作用,而槲皮素(黄酮醇类)不呈还原显色反应.因此可区别两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锆柠檬酸反应:取样品,加甲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再加二氯氧锆甲醇溶液滴,凡有羟基或羟基地黄酮即呈鲜黄色.然后加柠檬酸甲醇溶液滴,有羟基地黄酮黄色不褪.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地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氯化铝反应:取样品溶于甲醇中,加三氯化铝甲醇溶液滴,黄酮类呈鲜黄色,并有荧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实验报告要求应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数据记录、解决问题地能力、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及建议等.七、思考题、检识黄酮类化合物地常用化学方法有哪些?、本实验中各种色谱地原理是什么?解释化合物结构与值地关系.、试讨论苷类成分地检识程序.八、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本门实验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地%,该实验考核成绩占实验总成绩地%.考核分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操作、实验报告等三个方面,其成绩计算为预习实验占(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实验过程操作占%(包括数据记录、解决问题地能力)、实验报告占%(包括实验结果、实验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槐花的黄铜及抗氧化活性测定(毕业答辩)

色体系芦丁标准曲线
2、黄酮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测定(单因素实验)
图3 不同溶剂条件下的黄酮提取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
2、黄酮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测定(单因素实验)
图4 不同乙醇浓度条件下的黄酮提取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
2、黄酮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测定(单因素实验)
图5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黄酮提取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
槐花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答辩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 五、致谢
一、研究背景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 的干燥花及花蕾, 其中花蕾中黄酮含量较高,约为14% 左右。 黄酮类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降血糖、血脂,抗氧 化,抗衰老的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力。 优化槐花黄酮的提取条件,确定槐花黄酮的提取工艺,将
率越高。
不同溶剂
不同乙醇浓度
不同温度
不同次数
五、致谢
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 感谢所有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 ,他们在我成长中给予了我很大帮助。本文能顺 利完成,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何大俊老师 ,他在实验的顺利完成、论文开题和写作中,给 了我很大的指导,并且非常仔细的评阅了我的论 文,指正很多错误,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
2、黄酮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测定(正交实验)
表2 黄酮提取率及数据分析
因素 乙醇 浓度 A 1 2 3 4 5 6 7 8 9 均值1 均值2 均值3 极差 1 1 1 2 2 2 3 3 3 7.951 9.035 5.621 3.414 时间 B 1 2 3 1 2 3 1 2 3 7.614 7.679 7.314 0.365 温度 C 1 2 3 2 3 1 3 1 2 7.061 7.557 7.988 0.927 7.595 8.325 7.932 8.885 9.672 8.548 6.361 5.041 5.462 1 2 3 4 5 6 7 8 9 均值1 均值2 均值3 极差 黄酮提取 率(mg/g )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槐花(Sophorajaponica)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原料,在中药制药、中草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活性。
然而,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利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因为该物质的提取率不高。
因此,提高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技术原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超声波萃取、溶剂萃取、冷萃取、蒸馏法等。
比较而言,超声波萃取工艺是技术现代化、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准确、操作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提取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是提取黄酮类物质的理想原料。
实验方法1.槐花进行洗涤,将其干燥,浸润在90%的乙醇中,待酒精蒸发后备用;2.干燥的槐花粉碎,放入500 ml容器中,加入足够的超声波溶液,用超声震荡器震荡15分钟,超声波频率为50kHz;3.回容器,放置1.5 L滤瓶内,用中性密度拌和液滤清,收集滤渣;4.滤渣移至烧瓶内,用热水加热,恢复到100 ml,取20 ml移至离心瓶内,离心15分钟,去掉上清液;5.沉淀物放入毛细管,加入甲醇离子交换柱,洗脱,收集洗脱液。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高达80%,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为5.6 mg/g植物干涉品。
结果表明,超声波萃取方法可有效提高槐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
结论超声波萃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具有技术现代化、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准确、操作时间短等优点。
本实验应用超声波萃取法,成功地提取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可达到80%。
由于超声波萃取法耗时短,简便易行,在提取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未来将会有更多研究可以应用这一方法。
总结本文以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为题,介绍了超声波萃取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讨论了实验结果和趋势,得出结论:超声波萃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在提取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槐花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槐花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目的:制备槐花对照提取物,并以其为对照测定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
方法:用水提法制备槐花对照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流动相为甲醇-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
以槐花对照提取物为对照测定槐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并与以化学对照品为对照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所制槐花对照提取物中,4个成分的含量占86.85%;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76 8~3.07、0.002 24~0.089 6、0.001 59~0.063 7、0.003 40~0.136 μg(r均≥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3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96.99%、102.3%、100.9%(RSD分别为2.51%、1.58%、2.97%、3.20%,n=6)。
两种方法中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制备的槐花对照提取物为对照建立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并能同时测定槐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可用于槐花饮片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To prepare reference extract of Sophora japonica and used it as reference substanc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4 flavonoids in S. japonica. METHODS:The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was prepared by water extraction. 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rutin,kaempferol-3-O-rutinoside,narcissoside and quercetin.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Diamonsil C18(2)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1% acetic acid (gradient elutio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360 nm,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and sample size was 10 μL. The contents of 4 components in S. japonica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as reference,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with chemical control as reference. RESULTS:In prepared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the contents of 4 components were 86.85%. The linear range was 0.076 8-3.07 μg for rutin,0.002 24-0.089 6 μg for kaempfer ol 3-O-rutinoside,0.001 59-0.063 7 μg for narcissoside and 0.003 40-0.136 μg for quercetin (all r≥0.999 5). RSD of precision,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ests were all ≤2.30% (n=6). The recoveries were 100.4%,96.99%,102.3% and 100.9%(RSD were 2.51%, 1.58%, 2.97%, 3.20%,n=6),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4 components between 2 kinds of methods (P>0.05). CONCLUSIONS:Using prepared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as reference,established method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and can be us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4 components in S. japonica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 japonica decoction piece.KEYWORDS Sophora japonica;Reference extract;Preparation;HPLC;Flavonoids;Content determination對照提取物是三大类中药标准物质(中药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之一,为非单体成分的对照物[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和鉴定[适用对象] 中药国际交流、中药知识产权、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专业
[实验学时]9
一、实验目的要求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了解沸水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槐花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各种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三、仪器设备
烘箱、水浴锅、铁架台,烧杯,三角烧瓶,滤纸,试管,层析槽,毛细管等。
四、相关知识点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
芸香苷(rutoside),分子式C27 H30 O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
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
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分子式C 15 H 10 O 7,分子量302.23,黄色针状结晶,mp.314℃(分解)。
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中,几不溶于水。
O
O O H OH OH
OH
OR
五、实验步骤
(一)芸香苷、槲皮素和糖的纸色谱鉴定
1、点样:取新华一号色谱滤纸,规格20 cm ×20 cm ,在滤纸下端约2 cm 处用铅笔画一直线,间隔2 cm 分别点上下列样品或标准溶液:
(1)糖样品溶液 (2)标准葡萄糖溶液
(3)标准鼠李糖溶液 (4)芸香苷样品甲醇溶液
(5)芸香苷标准品溶液 (6) 槲皮素样品甲醇溶液
(7)槲皮素标准品溶液
2、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上行展开。
3、显色:展开完毕,将滤纸取出,记录溶剂前沿位置。
待溶剂挥尽后,在(3)与(4)点之间剪开,分别显色。
(1)糖的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10分钟,
显棕色斑点。
计算并比较样品和标准品的Rf值。
(2)黄酮化合物的显色:
①可见光下观察色斑,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②经氨气薰后再观察。
③待氨气挥尽后,喷1% AlCl3甲醇溶液,再观察。
④计算并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Rf值。
(二)芸香苷和槲皮素性质试验
1、酸性试验:取小试管8支,每4支一组,第一组每管中加入芸香苷1mg,第二组每管中加入槲皮素1mg,每组四管中分别加入稀氨水、5%碳酸氢钠水溶液、5%碳酸钠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各2 ml,振摇后观察各管溶解情况。
溶解的溶液应呈黄色。
再加浓盐酸数滴酸化,黄色褪去或变浅,并有沉淀析出或产生混浊。
2、Molish反应:取试样1 mg置小试管中,加乙醇0.5 ml溶解,加α-萘酚试剂1~2滴,摇匀。
倾斜试管,沿管壁徐徐注入浓硫酸约0.5 ml静置。
观察两层溶液的界面变化,出现紫色环者为阳性,表示样品分子中含有糖的结构(糖和苷类均呈阳性反应),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3、Fehling试验:取试样数mg,溶于0.5 ml热水中,加斐林氏试剂甲、乙等量混合液2 ml,沸水浴上加热,如产生氧化亚铜的暗红色或黄色沉淀表示有还原糖或其它还原性物质。
充分加热作用后滤去沉淀,滤液滴加浓盐酸酸化,在水浴上加热水解,水解液以10% NaOH 中和,再进行斐林氏试验,此时显阳性反应者表示样品为糖苷化合物。
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4、盐酸-镁粉反应:取芸香苷1 mg,加乙醇2 ml,在水浴上加
热溶解,加镁粉约50 mg,滴加数滴浓盐酸,溶液由黄色渐变红色者表示有黄酮类化合物。
以同法试验槲皮素。
如用锌粉代替镁粉,则芸香苷(3-羟基与糖结合成苷)仍有作用,而槲皮素(黄酮醇类)不呈还原显色反应。
因此可区别两者。
5、锆-柠檬酸反应:取样品1 mg,加甲醇2 ml,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再加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3~4滴,凡有3-羟基或5-羟基的黄酮即呈鲜黄色。
然后加2%柠檬酸甲醇溶液3~4滴,有3-羟基的黄酮黄色不褪。
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6、三氯化铝反应:取样品1 mg溶于甲醇中,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2~3滴,黄酮类呈鲜黄色,并有荧光。
六、实验报告要求
应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数据记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及建议等。
七、思考题
1、检识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化学方法有哪些?
2、本实验中各种色谱的原理是什么?解释化合物结构与Rf值的关系。
3、试讨论苷类成分的检识程序。
八、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本门实验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该实验考核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
考核分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操作、实验报告等三个方面,其成绩计算为预习实验占20%(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实验过程操作占40%(包括数据记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占40%(包括实验结果、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