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合集下载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1. ①“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作者:王玺陈宇翔来源:《前线》2014年第02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依据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的产物。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千千万万中国同胞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当代国人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改革开放不仅促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入新的境界,而且促使中华民族孕育已久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立国兴邦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中国精神包括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在长期革命斗争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等;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廉洁奉公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相互联系,共同构筑了不同时期的中国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在过去的发展中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照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的发展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

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凝结着民族的理想信念,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含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生生不息的民族理想信念。

而畅想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弘扬。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

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

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5000多年甚至更长时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国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力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梦既是对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中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对自己的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

正是这种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近现代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也必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低点,我们体验了国运的衰败和3000年没有的大变局,中国人在这种转变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有深沉的民族悲情和苦难记忆,由此也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

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随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新时代。

新时代所提出的中国梦,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根本利益,也融入着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

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构筑方式,正是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核心,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新时代,中国精神更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构筑和丰富。

首先,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需要坚持中华文化的立足点。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和,也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就要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其次,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全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标准。

只有通过坚持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和国民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明、法治的社会。

然后,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需要坚持创新创造的驱动。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核。

在新时代,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入推进创新创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需要坚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最新范文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最新范文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国开(电大)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国开电大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专用资料。

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答: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高扬的精神放帜为指引,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为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我们必须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力量在人民,最强大的力量在团结凝聚起来的人民。

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重演中国近代以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悲剧。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 13 亿多人的智想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

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必须有创新创造、向上向前的强大精神奋发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通过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个民族会在心神不定、游移彷徨中成就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二)

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二)

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二)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二)v>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答: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

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改革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020 年初,中国疫情期间人民抗疫鲜明凸显出中华民族团结的强大凝聚力,深化和升华了中国民众对于中国精神的认知。

青年们勇敢地担起肩上的责任,中国青年用自己的时代担当书写了最美的青春故事。

14 亿中国人用史诗般的众志成城应对疫情,在抗疫战中勠力同心风雨同舟共同战斗,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无穷伟力,这就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

中国人民以伟大的中国精神构筑起钢铁长城,保证在抗疫战中打主动仗、打硬仗、打胜仗,彰显中国力量和中国风范,以中国精神捍卫了五星红旗的自豪和荣耀。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勇做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先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什么是法律权威?为什么要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答: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然是要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一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代代中华民族不断累积淬炼出来的精髓,是我们追求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一是心存正义。

正义既是行事的导向,也是行动的准则,是善念的引导,也是道德的支柱。

它能带来美好的社会秩序,敦促我们恪尽职守,践行共同道德,让社会在贵朴中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大有帮助。

二是鼓励创新。

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动力,无论是针对个人,组织,社会,还是国家,对哪些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良的领域都应该积极地、持续地支持和鼓励。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三是实现行动的创造力。

只有有创造力的行动,才能支撑起中国梦的实现,而行动的创造力,伊始于梦想,实践于行动,应该培养梦想的热情,行动的驱动力,以及把梦想的实现贯彻到行动的能力。

四是充分尊重他人。

多元文化融合共赢,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

聆听他人,包容他人,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更全面地接受他人,将自己的文化氛围融入分享,增强文化内涵,多元文化融合为一体,是实现中国梦有力保障。

五是弘扬文明文化。

正是这种流传至今的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文明文化,拓宽了我们探索世界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内涵与包容,增强了我们的理性认知,并给历史、现实与未来绘上全新的画面,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源动力之一。

经过几千年台风骤变,中华民族已经习惯了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顽强与坚韧,就是弘扬中国精神的灵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坚持正义、创新、行动、尊重他人以及弘扬文明文化,朝着自己的中国梦不断努力追求,才能实现中国梦。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谦逊、仁爱、厚德、勤勉、君子、尊卑、拼搏、谋略为主要品格。

其中,谦逊表现为虚心能汲取别人优点;仁爱表现为善待同胞;厚德表现为崇尚德智兼备;勤勉表现为勤勉有效;君子表现为坚持正义;尊卑表现为尊老爱幼;拼搏表现为敢为拼搏创新;谋略表现为把握节律。

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首先,弘扬中国精神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其次,弘扬中国精神能凝聚民族的意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再者,弘扬中国精神能增强全民族的责任意识,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团结精神;最
后,弘扬中国精神能激发全民族的斗志和拼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社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隋笑飞华春雨周英峰
2019-4-17 14:4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4.17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

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

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那片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真诚清澈的眼睛——
“你那么拼命,给谁看啊?他扭头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给老百姓看。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原副乡长冬孜回忆说,“菊美多吉的眼睛就像家乡的鲜水河一样,清澈见底。


让孩子有学上、农牧民有藏房住、老百姓过好日子……在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的心中,有太多的梦想。

怀着这样的憧憬,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33岁。

造福乡亲的梦想,让茫茫雪山对这个背影充满了深情的眷恋。

梦想蕴含着的中国精神,让这个灵魂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个人总是需要一些梦想、一点精神,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磨难,始终深怀强国富民之梦。

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饱受侵略、欺凌和挫折,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

一百多年前,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写出了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由此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

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精神源远流长。

从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在追寻民族复兴梦想的不同时期,民族精神都奏出激昂的乐章。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小岗精神到深圳精神、浦东精神……逐梦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着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延续不断的民族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紧跟世界与时俱进的时代灵魂。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说。

“放眼中外历史,大凡在世界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在崛起和发展的道路上,都会迸发出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西安政治学院教授杨玉玲说,中国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