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1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1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1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

湖北省钟祥市罗集二中(431925)熊志新

、选择题

1 ?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2.如图,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图形

线段总数361015

(n 2)(n 1)

A . n+2

B . 1+2+3+…+n+n+1 C.n+1 D.

2

9. 甲从O点出发,沿北偏西30°走了50米到达A点,乙也从O点出发,沿南偏东35°方向走了80米到达B点,则/ AOB^( )

A . 65°

B . 115 °

C . 175°

D . 185°

3.

4.

5.

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构成的平面图形是

(A.矩形 B .六边形

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C.三角形

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

A . 42

C . 30°,

6. 已知点A、

距离是()

A . 8cm

D .七边形

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138°;

138。或40°, 130 °; B . 42

150 ° ;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B、C都是直线I上的点,且AB=5cm BC=3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

B . 2cm 或6cm

7. 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

A . 12

B . 16

C . 8cm 或2cm

D . 4cm

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 n等于(

D

10. 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 C为直线I上三点,PA= 4cm, PB= 5cm, PC= 2cm,则点P 到直线I的距离是()

A. 2cm B .小于2cm C .不大于2cm D . 4cm

二、填空题

简.计算:80 32 15 90 27 45 = 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钟表面5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 AOE的内部从O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角;如果引出5条

射线,有 ______ 个角;如果引出条射线,有___________ 个角。

第作題图第14膻图第15理图

14. 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 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 AO內/ DOC=

15. 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 AB= 2, BC= 4,把矩形绕着一边旋转一周,则围成的几何体

的体积为________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A、B是直线L外两点,贝U 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的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7. 已知x、y都是钝角的度数,甲、乙、丙、丁四人计算(x y)的结果依次为50°、

6

26 °、72 °、90°,你认为______ 结果是正确的。

18. _____ 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可到达B站,那么在A B两站之间最多共有种不同的票价。

19. 天河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道上

铺设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 3

元,主楼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问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

要_________________ 元。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1750年欧拉在写给哥德巴赫的信中列举了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其中

一条是:如果用V, E, F分别表示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则有V—E+ F=2。这个发现,就是著名的欧拉定理。根据所阅读的材料,完成:一个多面体的面数为12,棱数是30,则其顶点数为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21. 如下图所示,把一块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

若/ EFC= 50°,求/ DEG和/ BGM的大小。D C

22. 已知线段AD - 8,平面上有一点 P 。

(1) 若AP = 5, PB 等于多少时,点 P 在AB 上? (2) PB 满足什么条件时,点 P 不在AB 上?

(3) 当PA = PB 时,确定点 P 的位置;并比较 PA + PB 与AB 的大小。

1 1 23. 如图所示,AD= —DB, E 是BC 的中点,BE=—AC=2c m 线段DE 的长,求线段

2

5

24. 如图:已知/ AOB=60 ° , OC 是/ AOB 的平分线,0D 、0E 分别平分/ BOC 和/ AOC 。

(1) 求/ DOE 的度数

(2) 当0C 在/ AOB 内绕0点旋转时,0D 、0E 还是/ BOC 、/ AOC 的平分线?问此 时/ DOE

的度数是否与(1)中相同?通过此过程,你总结出怎样的结论?

25. 一只小虫从点 A 出发向北偏西30°方向,爬行了 3cm 到点B,再从点B 出发向北偏东 60°爬了 3cm 到点Co

(1) 试画图确定A B C 的位置;

(2) 从图上量出点 C 到点A 的距离(精确到 0. 1cm ); (3) 指出点C 在点A 的什么方位?

26.

某人晚上六点多钟离家外出, 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110°,回家时

发现时间还未到七点,

且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仍为 110°,请你推算出此人外出了多长时间? 27. 猜一猜,做一做

如图,点 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 CB = 6 cm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

DE 的长。

E

(1)求线段MN的长;

[ ■■■■

A M C N B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

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 cm, M N分别为AC 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28. 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 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 cm/s

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 D在线段BP上)

(1 )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

A CP D B

(2 )在(1)的条件下,

PQ 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 BQ-PQ求的值。

A P B

1

(3)在(1 )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CD AB,此时C点停止运动,D

2

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 上) , M N分别是CD 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 PM+PN勺值不变;

②MX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AB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答案

11. 171°; 12. 15

°;13 . 10、21、(n-2)(n 1);14

2

.1800

15. 8十4

或16. 0或1或无数个;17 .甲;18 . 10 ;19 .

540

20. 20 。

3

(3)

.(1) 3; (2) PA >3; ( 3)当 PA= PB 时,点 P 的位

PA + PB= AB;② P 不在 AB 上,此时 PA + PB > AB;

三、解答题

C

26. 4°分钟; DOE=3°°

(2) (2)Z DOE 的度数与(1 )中相同;结论:略;

AC 4.2cm ;

(3) C 在A 北偏东15°

方向,距A 约4.2cm 处。

27. (1) MN=7cm ; (2) 1 MN^a(cm); (3)猜想:MN =!(AC BC) -b(cm); 2 2 28. (1)

第27题

1 1 1 1 理由如下:??? MCd AC 、NC 」BC ,??? MN=MC-NC=(AC BC)= b(cm)。

2 2 2 2 1

P 点位于定长线段 AB 的前三分之一处,即: AP=」AB;

(2)

PQ 1十PQ 彳

AB 3 AB

正确的是:② MN 的值不变。

AB

MN = 1 AB =12。

21.Z DEG= 100°,Z BGM= 80°;

22 置有两种情况:①P 为AB 的中点,此时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练习题及答案

C .(1-R)(k-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由n=30的一组样本估计的、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计算得可决系数为0.8500,则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D) A.0.8603 B.0.8389 C.0.8655 D.0.8327 2.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y t=b0+b1x1t+b2x2t+u t后,在0.05的 显著性水平上对b1的显著性作t检验,则b1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大于等于(C) A.t0.05(30) B.t0.025(28) C.t0.025(27) D.F0.025(1,28) 3.线性回归模型y t=b0+b1x1t+b2x2t+......+b k x kt+u t中,检验 H0:b t=0(i=0,1,2,...k)时,所用的统计量服从(C) A.t(n-k+1) B.t(n-k-2) C.t(n-k-1) D.t(n-k+2) 4.调整的可决系数与多元样本判定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D) A.R2=n-1 n-k-1 R2 B. R2=1-n-1 n-k-1 R2 C.R2=1-n-1 n-k-1 (1+R2) D. R2=1-n-1 n-k-1 (1-R2) 5.对模型Y i=β0+β1X1i+β2X2i+μi进行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的零假设是( A) A.β1=β2=0 B.β1=0 C.β2=0 D.β0=0或β1=0 6.设k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统计量可表示为(B) A.RSS k-1)B. R2k (1-R2)(n-k-1) R2(n-k) 2 ESS/(k-1) D.TSS n-k) 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为k),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与可决系数R2之间的关系(A) R2=1-(1-R2)n-1 n-k-1 A. B.R2≥R2

保险学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保险学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某建筑工程队在施工时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物塌陷,则造成损失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 A.物质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道德风险因素 D.思想风险因素 2、现代保险是从_____ 发展而来的。 A.海上保险 B.火灾保险 C.人寿保险 D.责任保险 3、某固定资产投保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20 万元,出险时财产价值为25 万元,财产实际 损失8 万元,若采用比例赔偿方式,保险人应赔 _________ 元。 A. 5.6 万 B.6.4 万 C.7.2 万 D.8 万 4、负有支付保险费的义务的人是_______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 受益人 5、某份家财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限为2002年9月23日到2003年9月22日,该合同的保险标的在2002 年12 月5 日因保险事故发生而全损,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额赔偿后,保险合同就终止了。该保险合同的终止属于_______________ 。 A.期满终止 B.履约终止 C.协议终止 D.解约终止 6、属于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有_______ 。 A.减损与避免 B.抑制与自留 C.转移与分散 D.保险与自留 7、关于劳合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劳合社是一个保险公司 B.劳合社是一个承保人组织 C.劳合社的成员只能是法人 D.劳合社只经营水险业务 8、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关要做出有利于 ________ 的解释。 A ?保险人 B .被保险人C.保险代理人 D ?保险经纪人 9、从保险合同的性质看,责任保险合同具有 ________ 。 A.安全性 B.投资性 C.补偿性 D.给付性

1回归分析测试题

回归分析测试题 A 卷 一、 选择题: 1.炼钢时钢水的含碳量和冶炼时间有( ) A.确定性关系 B.相关关系 C.函数关系 D.无任何关系 2.对相关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相关性是一种因果关系 B .相关性是一种函数关系 C .相关性是变量和变量之间带有随机性的关系 D .以上都不正确 3.∑=n i i i y x 1等于( ) A.121)(y x x x n +++ B.121)(x y y y n +++ C. ++2211y x y x D.n n y x y x y x +++ 2211 4.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x y 5.22-=,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2.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2.5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5.x 与y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必定过( ) A.(0,0)点 B.(0,x )点 C.(0,y ) D.(y x ,) 6.某化工厂为预测某产品的回收率y ,需要研究它和原料有效成分含量x 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取了8对观测值,计算得 528 1 =∑=i i x , 2288 1 =∑=i i y ,

4788 1 2=∑=i i x ,18498 1 =∑=i i i y x ,则y 和x 的回归方程是( ) A.x y 62.247.11+= B.x y 62.247.11+-= C.62.247.11+=x y D.x y 62.247.11-= 7.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有一组独立的观测数据),(11y x ,),(,),,(22n n y x y x ,则系数b 的值为( ) A. ∑∑==---n i i n i i i y y y y x x 1 2 1 )() )(( B. ∑∑==--n i i n i i i x y y x x 1 21 ) )(( C. ∑∑==---n i i n i i i x x y y x x 1 21 )() )(( D. ∑∑==--n i i n i i y y x x 12 12 )()( 8.已知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 则y 和x 的线性回归方程 a bx y +=必过点( ) A .(2,2) B.(1.5, 0) C. (1, 2) D.(1.5, 4) 二、填空题: 9.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中,b 的意义是 . 10.有下列关系:(1)人的年龄和他(她)拥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2)曲线上的点和该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3)苹果的产量和气候之间的关系;(4)森林中的同一种树木,其断面直径和高度之间的关系;(5)学生和他(她)的学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相关关系的是 . 11.若施化肥量x 和水稻产量y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2505+=x y , 当施化肥量为80kg 时,预计的水稻产量为 . 12.已知线性回归方程{}),19,13,7,5,1(455.1∈+=x x y 则=y . 13.对于线性回归方程25775.4+=x y ,当28=x 时,y 的估计值是 . 三、解答题: 14.为了研究三月下旬的平均气温(x C 0)和四月二十号前棉花害虫化蛹高峰 x 0 1 2 3 y 1 3 5 7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 ?发生沙尘暴,沙尘漫天做无规则地运动 B. 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 C. 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 D. 将泥沙投入水中搅动,水变浑浊了 2 .如图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F列现象最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 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F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F列热学现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就越快,因而物体的内能越大 7 .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焙手,手会变暖和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8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天搓手会感 觉暖和些 C.闻到香皂的香味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 .空气容易被压缩 C. 花香袭人知骤暖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B. —块0C的冰融化成0C的水,内能增 C.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增加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降低 C. D. B.气体的扩散

26、回归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公司产品当产量为1000单位时,其总成本为4000元;当产量为2000单位时,其总成本为5000,则设产量为x,总成本为y,正确的一元回归方程表达式应该是( )。 A、y = 3000 + x B、y = 4000 + 4x C、y = 4000 + x D、y = 3000 + 4x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可列方程组:设该方程为y = a + bx,则由题意可得:4000 = a + 1000b5000 = a + 2000b 解该方程,得b=1,a=3000,所以方程为y = 3000 + x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回归分析中,估计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A、使得因变量观测值与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使得因变量估计值与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使得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乘积和最小 D、使得因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较偏较难的一道题目。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的一种方法 第 3题:多选题(本题2分) 关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说法,正确的的有() A、相关分析可以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B、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 C、相关分析中需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 D、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E、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有明显区别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变量的变化情况。 (2)、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

保险学试题与答案修正版最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 1承保责任围最广泛的商业性医疗保险是( A ) A.普通医疗费用保险 B.住院费用保险 C.重大疾病保险 D.大额医疗费用保险 2.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是(B )。 A.损失分担说 C.危险转嫁说 B.损失赔偿说 D.欲望满足说 3. 二元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 日本的米谷隆三 C 美国的休勃纳 B 德国的马修斯 D 德国的爱伦贝堡 4.房主外出忘记锁门属于( C ) A.道德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 B.社会风险因素 D.物质风险因素 5. 对于损失概率高、损失程度小的风险应该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是 (B ) A.保险 B.自留风险 C.避免风险 D.减少风险 6. 股市的波动属于( B )性质的风险。 A.自然风险 B.投机风险 C.社会风险 D.纯粹风险 7. 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诸多因素中,( D)与总量成反比关系。 A.风险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B.经济发展因素 D.价格因素 8. 现代保险首先是从( A )发展而来的。 A.海上保险 C.人寿保险 B.火灾保险 D.责任保险 9. 以投保时保险标的实际价值或估计价值作为保险价值,其保险金额按保险价值来确定,这种保险被称之为( B ) A.不定值保险 C.定额保险 B.定值保险 D.超额保险

10.下列哪些利益可作为保险利益(D ) A.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 B.精神创伤 C.刑事处罚 D.根据有效的租赁合同所产生的对预期租金的收益 11.在保险合同订立程序中,一般(B)为要约人。 A.保险代理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被保险 人 12.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正式凭证为(C) A.保险凭证 B.暂保单 C.保险单 D.投保单 13.再保险合同( D ) A.只具有给付性 B.具有补偿性或给付性,视原保险合同的性质而定 C.既有补偿性又有给付性,二者同时具备 D.以补偿为原则,表现为分摊性 14.建筑工程一切险中,安装工程项目的保险金额一般按( B )A.实际价值计算。 B.重置价值计算。 C.双方协商确定计算。 D.现金价值计算。 15.有关保险市场述错误的有(C ) A.保险市场就是保险商品买卖和交易相关行为的总和 B.现代意义的保险市场已突破传统的地理上的意义 C.保险市场应具备买方、卖方和中介三大要素:主体、客体、交易价格 D.现代保险市场指促进保险交易实现的诸多环节,既供给者、需求者、中介人、管理者在的整个市场运行机制。 16. 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这一经营规则是指( A )。 A.禁止兼业 C.禁止联营 B.分业经营 D.禁止专营 17.普通医疗费用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支出的(C )。 A.住院医疗费用 C.门诊医疗费用 B.手术医疗费用 D.各种医疗费用

回归分析模拟试题分解

(1)根据给定的模型,考察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y的变化,确定参数C0的初始值; (2)求给定的模型关于参数C0、C1、C2的导数; (3)若取参数的初始值C0=100,C1=4to7搜索步长0.1,C2=3to5搜索步长0.1,利用高斯-牛顿迭代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如下: 请写出完成该运算的SAS程序(数据集sta7)、拟合所得的模型,计算所得的相关指数R2。Data its_4; Input x y@@; Cards; 1 0.5 2 2.5 3 3.5 4 24 5 54.7 6 82.1 7 94.8

8 96.2 9 96.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c qplot; Plot y*x=’*’/grtd; Ru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c nlin; Paras c0=100 c1=3 to 6 by 0.02 c2=3 to 6 by 0.02; Model y=c0-c0/(1+(x/c2)**c1); Run; 多重共线性对回归参数的估计有何影响? 1.对参数的估计值不精确,也不稳定。样本观测值稍有变动,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都会使参数估计值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符号错误,从而不能正确反映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2.参数估计的标准差较大,使参数的显著性t检验增加了接受原假设的可能,从而舍去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 主成分回归的思想和分析步骤: 有偏估计的方法:参数的有偏估计方法有岭回归、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 主成分回归的思想和方法: (1)主成分回归是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在损失信息很少的前提下把原变量利用正交旋转变化转化为较少个数的主成分(综合指标),计算样品在所选主成分上的得分,将原因变量对原来各分析样品主成分得分进行回归,并将各主成分分别对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后再代入原因变量对主成分的回归方程就得到主成分回归方程。 (2)分析步骤: 1.求原自变量集的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和相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 2.按从大到小排列特征值,以累计方差贡献率>=85%选取前面较大的若干个特征值,利用其相应的特征向量构成主成分; 3.计算各样品在所选主成分上的得分; 4.利用原因变量对所选主成分得分进行回归,各主成分分析对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并将所得的回归结果代入原因变量对所选主成分的回归方法既得结果 该方法的主要用途是消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它与回归参数的普通最小二重估计的主

回归分析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α=)。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t Sig. 相关性 B标准误差试用版零阶偏部分 1(常量).003 人均GDP.309.008.998.000.998.998.998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 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 Sig.相关性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显著性B标准误Beta 1(常量) 人均GDP(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998a.996.996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保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保险学》期末考试 结合案例,说明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和财产保险的运用差别,字数在1000字左右。 保险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投保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中有着不同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 (一)保险利益的来源不同。 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财产经营权、使用权;财产承运权、保管权;财产抵押权、留置权。一游客到北京旅游,在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故宫投保。分析: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没有保险利益。因为保险利益是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当保险标的安全存在时投保方可以由此而获得经济利益。若保险标的受损,则会蒙受经济损失。外地游客来上海旅游,在游览完东方明珠电视塔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电视塔投保,问保险公司是否予以承保? 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利害关系。包括:自我人身关系;亲属关系;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案例:小张(男)和小王(女)大学时就是一对恋人,毕业后虽然在不同城市工作,但仍不改初衷,鸿雁传情。小王生日快到了,约好到小张那里相聚。小张想给她个惊喜,就悄悄买了份保单,准备生日那天送给小王。谁知在小王赶往小张所在城市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小张悲痛之余想起了手里的保单,不料保险公司核查后却拒绝支付保险金。这是为什么呢?保险四原则中第二个原则就是:保险利益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您不能给与您“毫不相干”的财产或者他人买保险。“毫不相干”在这里当然不是说丝毫没有关系,而是说没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关系。这里的保险利益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为法律认可,受法律保护;其次,保险利益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利益,不能是预期的利益;第三,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原则要求保险人或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王某陪其姐到医院检查身体,得知其姐已怀孕。王某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想自己花钱为其姐购买一份“母婴安康保险”以示庆祝。保险公司不予承保。保险法明确规定必须要有保险利益。只有父母、子女、配偶才可以。兄弟姐妹是不可以的。(二)对保险利益的时效要求不同。 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且要求保险利益在保险有效期内始终存在,特别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比较特殊,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A购买了一份房屋保险,一年以后,他将这所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了另外一个人,这时如果A投保人的保单仍在有效期内,他也不可能从被保险人那里获得赔偿,因为此时A投保人已不对房屋具有保险利益。 某车辆的车主甲在投保机动车辆保险后,将该车出售给乙,如果没有办理批单转让批改手续,则发生保险事故时,因合同无效保险人不能履行赔付责任。因为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已不存在保险利益。 而人身保险则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问题。如:已解散企业的职工可持有企业为其办理的保险单向保险人索赔;同理,离异后的夫妻也不因可保利益的不存在而丧失索赔权。某投保人为其雇员投保人身保险,即使在保险期内该雇员离开这家公司,保险合同依

西南财经_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7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各专业本科 2005 级(三年级一学期)学号评定成绩(分)学生姓名担任教师 《计量经济学》期末闭卷考试题 (下述一 - 四题全作计100分,两小时完卷) 考试日期: 试题全文: 一、单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模型中属于线性回归模型是( ) A. 212()i i i E Y X X ββ=+ B. 1()i i i E Y X β= C. 212()i i i E Y X X ββ=+ D. 12 i i i X Y u ββ=+ + 2、半对数模型01ln Y X ααμ=++中,参数1α的含义是( ) A .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相对变化率 B .Y 关于X 的弹性 C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化 D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3、在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设F 统计量对应p 值为 F p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则下列说法正确是表明( ) A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C 、若F p α< ,则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影响均不显著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对被解释变量Y 个别值作的区间预测,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对Y 的预测区间是随F X 的变化而变化的 B. 对Y 的预测区间上下限与样本容量有关 C. 对Y 的预测区间只决定于随机扰动i u 的方差 D. 对Y 的预测区间不仅受抽样波动影响,而且还受随机扰动项的影响 5、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2 .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3 . 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随之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4 .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枝摇曳B.冬天瑞雪飘飘 C.秋天落叶纷飞D.夏天荷花飘香 5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能制成的 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照射到宇宙的能量就消失了 C.“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想法是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 D.有种“全自动”手表,不上发条,也不用任何形式的电源,却能一直走动,说明能量也可以无条件的产生 6 . 荷叶上的两滴小露珠相互接触时,自动融为一滴大露珠,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7 . 某科学探究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某种液态物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每分钟物质向外放出的热量相等,忽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它的液化温度是60℃ B.该物质的液化过程持续了10min C.该物质气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大 D.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的比热容大 8 . 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瑞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玻

回归分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22460 11226 34547 4851 5444 2662 4549 7326 4490 11546 2396 2208 1608 2035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139.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98a.996 .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保险学试题库十套(题和答案)

保险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风险 2、保险供给 3、被保险人 4、重要事实91 5、保险单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是() A 自然风险 B 投机风险 C 纯粹风险 D 财产风险 2、风险管理程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是() A 风险识别 B 风险衡量 C 风险评价 D 风险自留 3、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追偿到的金额大于赔偿给被保险人的金额,超出部分应归 ()所有。 A 保险人 B 被保险人 C 投保人 D 保险代理人 4、下面各方中()有资格直接指定受益人。 A 投保人 B 保险人 C 被保险人 D 受益人自己 5、正式保险单签发之前由保险人出立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种临时凭证是() A 保险费收据 B 投保单 C 保险凭证 D 暂保单 6、某批货物以定值保险方式投保,保额为110万元,后该批货物发生全损,事故发生地货物的市场价值是9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 A 90万元 B 110万元 C 100万元 D 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7、某业主将自有的一套价值120万元的住宅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90万元,后房屋发生火灾,造成部分损失共计40万元。按第一风险责任赔偿方式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金是()。 A 120万元 B 90万元 C 40万元 D 30万元 8、某企业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1000万元,约定的免赔额是1000元,保险事故发生后总计造成的损失为50万元,若按相对免赔额保险公司应赔偿()。 A 1000元 B 499000元 C 500000元 D 不予赔偿 9、各国普遍采用的保险组织形式是() A 相互保险公司 B 国有独资保险公司 C 互助保险组织 D 股份有限公司

回归分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22460 11226 34547 4851 5444 2662 4549 7326 4490 11546 2396 2208 1608 2035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139.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98a.996 .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黄沙漫天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大雪纷飞 2、如图10-1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 )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图10-1 3、冬天我们通常采用向手“啥气”和两手“相搓”的方法使手暖和一些。这两种取暖方式() A.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C.“哈气”是通过热传递取暖,“搓手”是通过做功取暖 D.“搓手”是通过热传递取暖,“哈气”是通过做功取暖 4、烧热的油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图10-2 5、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0℃ B、25℃ C、50℃ D、75℃ 6、如图10-2所示是利用太阳能对水加热的简易装置。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1米2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A.2.1×104焦 B.8.4×104焦 C.4.2×106焦 D. 4. 2 ×107焦 7、骑自行车下坡时,尽管不踩脚踏板,速度还是越来越大,其原因是() A、摩擦力越来越小 B、惯性越来越大 C、势能转化为动能 D、重力越来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在图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9、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回归分析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生产总值(GDP)与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北京上海 22460 11226 34547 4851 5444 2662 4549 7326 4490 11546 2396 2208 1608 2035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与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98a.996 .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保险学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汽车刹车失灵会引起意外事故,这属于()。 A.主观风险因素B.客观风险因素 C.心理危险因素D.物质危险因素 2.下列哪一项不是损失控制措施?() A.避免风险B.损失减少 C.损失预防D.转移风险 3.保险方法最适用于对付哪种风险?() A.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B.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 C.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大D.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 4.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以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一种保险形式是() A重复保险B、团体保险C、社会保险D、互助保险 5.()是一种简化的保险单。 A、投保单 B、保险凭证 C、暂保单 D、批单 6.货物运输保险合同所承保的标的是一种流动标的,在不同的地方,其价值不一致,为此采用()方式。 A、定额保险 B、定值保险 C、不定值保险 D、超额保险 7.我国的保险立法采用()的形式要求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 A、无限告知 B、询问回答告知 C、明确列明 D、明确说明 8.代位求偿权不适用于()。 A、人寿保险 B、家庭财产保险 C、货物运输保险 D、建筑工程险 9.与其他寿险相比较,定期寿险不具有下列()特征。 A.保险费率低廉B.无逆选择 C.保单可更新D.保单可变换 10.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的市场模式是()。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 11.简易人寿保险费率相对高于普通终身寿险的原因不包括() A.被保险人死亡率高B.保险失效率高 C.保险费上门收取D.按保险费单位而非保险额单位出售保单 12.信用人寿保险是一种()的定期寿险。 A.保险金额递增B.保险金额递减 C.保险费率递增D.保险费率递减 13.下列有关保险市场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保险市场遵循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B、保险市场是即时清结市场 C.保险市场是一种特殊的期货交易市场D.保险市场交易的对象与风险直接相关14.精算学是()。 A、数学的一个分支 B、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C、保险学的一个分支 D、综合运用上述理论的一门学科 15.精算控制循环是()。 A、一个封闭的内部控制循环 B、一个完全随机变化的开放循环 C、一个精算师完全控制的循环 D、是在外部环境和精算师影响下的内部控制循环 三、判断题(10分)

回归分析测试题

测试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则我们根据试验数据得到的点 (i=1,2,3,…,n)将散布在一条直线附近 B.如果两个变量x与y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那么根据试验数据不能写出一个线性方程。 C.设x,y是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且回归直线方程是,则叫回归系数 D.为使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有意义,可用线性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判断变量x与y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2.在一次试验中,测得(x,y)的四组值分别是(1,2),(2,3),(3,4),(4,5),则y与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B.C.D. 3.回归直线必过点() A.(0,0)B.C.D. 4.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预报变量在轴上,解释变量在轴上 B.解释变量在轴上,预报变量在轴上 C.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 D.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 5.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r()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 D.绝对值越接近1 6.若散点图中所有样本点都在一条直线上,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的相关系数为()A.0B.1 C.-1 D.-1或1 由此她建立了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她用这个模型预测儿子10岁时的身高,

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一定是145.83 B.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以上 C.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左右 D.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以下 8.两个变量有线性相关关系且正相关,则回归直线方程中,的系数()A.B.C.D. 能力提升: (1)画出散点图; (2)求每月产品的总成本y与该月产量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10.某工业部门进行一项研究,分析该部分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工业 (1)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 (2)对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线性相关进行相关性检验; (3)设回归直线方程为,求系数,。 综合探究: 11.一只红铃虫的产卵数y和温度x有关。现收集了7对观测数据列于表中,试建立y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B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经典

编号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 2.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 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A.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 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 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5.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 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 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 6.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7.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A. 温度 B. 比热容 C. 内能 D. 质量 8. 将一个铝块截成相同的两半,取走一半,则余下的一半铝块() 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 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 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 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 9.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则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 度升高的度数的() A. 1倍 B.31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