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虚证之1 PP讲义T课件
合集下载
刺络放血疗法ppt课件

刺络放血疗法
18
注意事项
•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 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
勿失其络。 •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
刺络放血疗法
19
•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 立即加用拔罐。
刺络放血疗法
3
历代医家利用刺络疗法
• 汉代:华佗刺络治疗红丝疔;
• 唐代:秦鸣鹤刺百会治疗头痛;
• 金元:张子和刺血治疗目赤肿痛;
• 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以治疗中风;
• 清代:傅青主刺印堂治疗产后血晕;
•
叶天士刺委中治咽喉肿痛。
刺络放血疗法
4
刺络放血疗法
5
刺血络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变经络 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 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2020/6/11
刺络放血疗法
2
2
历史源流
• 《内经》有四十余篇涉及刺络放血; 专篇:血络论、刺疟论;
《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泻有余,补不足。”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 则。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 络”
《素问·针解》 “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
刺络放血疗法
10
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 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
刺络放血疗法
11
操作方法
• 1、点刺法 • 2、刺络法 • 3、散刺法 • 4、挑刺法
刺络放血疗法医学PPT

精品课件
20
施术前的准备
一、物品选择 准备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手术帽、一次性口罩、辅料、棉签、
一次性注射针头、碘伏、方巾。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二、部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暴露刺络部位, 为患者铺好方巾。 三、消毒
循环障碍状态。本法亦可能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引
起复杂的生理病理效应。刺络放血时若刺中非真毛
细血管,可刺激血管平滑肌上的自
主神经,引
起细胞
复杂
的信号转导
变化,
生细胞
内、
细胞
间
、血
管局部
和整体的调
节反应。
精品课件
9
刺络放血法的针具
1)古代 锋针、铍针 《灵枢·九针论》:“锋针……主痈热出血。” 2)现代 粗毫针、三棱针、 小眉刀、皮肤针、手 术尖头刀、注射针等
常可立即解除。
2020/6/12
精品课件
77
作用机理
解毒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 毒、疖肿、红眼病等,针刺放血治疗可以促使炎 症消散。疖肿、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红肿 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
消肿
跌打损伤引起的肢体局部肿胀疼 痛,活动受限,
多因气滞血瘀、经络壅塞所致。刺络放血可以疏 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 伤处气血畅通,则肿痛自可消除。
精品课件
6
作用机理
1 解表泻热
2 止痛 3 镇静 4 急救开窍
运用刺血疗法可治疗神经 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 神经痛、阑尾炎腹痛等病 症,针刺放血后疼痛均可
明显减轻或消失。 临床观察到治疗狂躁型精 神分裂症、失眠、癔病、 破伤风、癫痫等疾病有一
刺络放血疗法PPT课件

·
17
适用范围
• 点刺法多用于昏厥、高热、中风 闭证、高血压、急性咽喉肿痛(井穴); • 刺络法多用于中暑、发痧(委中、曲泽); • 散刺法多用于丹毒、痈疮、顽癣、
扭挫伤(局部); • 挑刺法多用于痔疾、目赤红肿、
疳疾、肩周炎、胃痛、颈椎病、 失眠、支气管哮喘等 (腰骶部、肩胛区)
·
18
出血量多少
化瘀 消癥
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刺络放血 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 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消癥的作用。
2020/12/10
·
8
现代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放血疗法直接把富
含致痛物质的血液放出,同时形成负压促使新
鲜血液向病灶流动,稀释了致病物质的浓度,
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障碍状态。本法亦可能通过
2020/12/10
·
2
历史源流
• 《内经》有四十余篇涉及刺络放血; 专篇:血络论、刺疟论;
《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 血……泻有余,补不足。”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 疗原则。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 之络”
《素问·针解》 “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
·
10
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 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 尖2~3mm。
·
11
操作方法
• 1、点刺法 • 2、刺络法 • 3、散刺法 • 4、挑刺法
·
12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0
·
13
1、点刺法
•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最新医学刺络放血法临床运用PPT课件

28
29
刺络部位
然谷 行间 内庭 阴陵泉 丰隆 足三里 尺泽、曲泽 每次选用2-4穴, 出血100-200ml 急性期1次/周 预防性治疗1次/月
30
31
• 1、下肢外侧胆经外丘、阳交、光明、阳陵泉穴附 近寻找异常血络
• 2、颈部督脉、胆经走罐、刺络、拔罐 • 刺络出血拔罐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增加
瘀血处,太阳、阿是穴刺络放血,等暗紫色血净,再加拔 火罐); • 2、病变局部点刺加拔火罐; • 3、病变局部点刺配合艾灸。 • 工具 -- 三棱针、梅花针、采血针等。
25
其它刺络法
• 方法一 • 取督脉大椎至中枢,梅花针自上而下叩3遍,后自上而下
走罐,出血量达5~10mL。多数病人经3次治疗而愈。 • 方法二 • 用三棱针在疱疹部位的头尾处直刺出血,然后用大口玻璃
感热病等。
20
刺络泻血法禁忌症
1、正气极度羸弱者 2、忌用刺络放血的病症
某些血液系统病症,如出血倾向的血友病、血小板在5万以下不可刺 血,白血病不可刺血 糖尿病5年以上者不能用刺血,因为刺血后无法加强营养。 严重下肢静脉曲张者 脑溢血病情未稳定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3、孕妇产前、产后
21
局部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轻对神经 根的刺激,消除神经根反应性水肿。
32
33
• 年老者-- 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 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 起间歇性的刺痛。
• 免疫不全者-- 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 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27
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
• 1、减轻或消除疼痛 • 刺络对一般带状疱疹患者能在数小时内控制疼痛。绝大多数首
29
刺络部位
然谷 行间 内庭 阴陵泉 丰隆 足三里 尺泽、曲泽 每次选用2-4穴, 出血100-200ml 急性期1次/周 预防性治疗1次/月
30
31
• 1、下肢外侧胆经外丘、阳交、光明、阳陵泉穴附 近寻找异常血络
• 2、颈部督脉、胆经走罐、刺络、拔罐 • 刺络出血拔罐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增加
瘀血处,太阳、阿是穴刺络放血,等暗紫色血净,再加拔 火罐); • 2、病变局部点刺加拔火罐; • 3、病变局部点刺配合艾灸。 • 工具 -- 三棱针、梅花针、采血针等。
25
其它刺络法
• 方法一 • 取督脉大椎至中枢,梅花针自上而下叩3遍,后自上而下
走罐,出血量达5~10mL。多数病人经3次治疗而愈。 • 方法二 • 用三棱针在疱疹部位的头尾处直刺出血,然后用大口玻璃
感热病等。
20
刺络泻血法禁忌症
1、正气极度羸弱者 2、忌用刺络放血的病症
某些血液系统病症,如出血倾向的血友病、血小板在5万以下不可刺 血,白血病不可刺血 糖尿病5年以上者不能用刺血,因为刺血后无法加强营养。 严重下肢静脉曲张者 脑溢血病情未稳定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3、孕妇产前、产后
21
局部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轻对神经 根的刺激,消除神经根反应性水肿。
32
33
• 年老者-- 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 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 起间歇性的刺痛。
• 免疫不全者-- 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 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27
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
• 1、减轻或消除疼痛 • 刺络对一般带状疱疹患者能在数小时内控制疼痛。绝大多数首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课件

机理、施术部位、操作手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精辟
的论述。PPT学习交流
3
《汉书·苏武传》曾有这样的记载 “ … …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 武,驰召整。凿地为坎,置温火,覆武 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 息。”也就是说,卫律的医生在坎火的 辅助下,用蹈其背出血的方法,使苏武 的呼吸在半日内恢复到正常。这种放血 疗法极像后世刘涓子所说的水角或水银 角血法。晋·葛洪《肘后方》载以“针角” 之法治病。南北朝 《小品方》载 “若有 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即是用刺血的 方法治疗疾病。
②沟通表里:络脉中的十五别络, 从 本经别出后, 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有沟通表 里经脉的作用。如《灵枢·经脉》曰:“手太 阴之别, 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别走 阳明也。”
PPT学习交流
16
③贯通营卫:营卫由于其性质不同,一行 于脉外,一行于脉内,但营卫之气并不是互 不相涉,各自为政,二者通过络脉相贯通,以 实现“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 会》) 的生理常态。如《素问·气穴论》曰: “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 亦以应一岁……以通 营卫”。
中医刺血疗法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 一、刺络疗法追根溯源 • 二、络脉含义及此穴疗法的作用机
制和功用 2.1络脉含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2.2刺络疗法的功效、适应症
• 三、病例展示 • 四、展望
PPT学习交流
2
刺血疗法源远流长,它的
一、刺络
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现存的文献中此法最早载
如《灵枢·经脉》说:“手太阴之别,名曰
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
中……别走阳明也”,“手少阴之别, 名
曰通里, 去腕一寸半……别走太阳也”,
(医学课件)放血疗法 最新PPT幻灯片

9
(一)点刺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点刺前,可在被刺部位或其周围用推、揉、挤、捋 等方法,使局部充血。点刺时,用一手固定被刺部 位,另一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刺部 位快速刺入并迅速出针,进出针时针体应保持在同 一轴线上。点刺后可放出适量血液或黏液,也可辅 以推挤方法增加出血量或出液量。
3
《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 血。泻有余,补不足”。 《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 在血调之络”。 汉代华佗放血治疗红丝疔 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治疗中风 叶天士刺委中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4
二、刺络放血工具——三棱针
5
6
7
简易穴位埋线法
元代名医。罗天益《卫生宝鉴》中的 井穴接经开窍法,在井穴上点刺放血, 接经开窍,协调阴阳,对于中风等神 志障碍疾病效果确切。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十二井穴对脑梗死模 型动物确有改善脑、心循环的作用。由于 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投影区较大,故针刺井 穴对脑神经的兴奋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和耳部,如井穴、十 宣、印堂、攒竹、耳尖、四缝等穴位。
10
消毒
刺络
11
12
刺血疗法 细 小 瘀 络
13
14
四、治疗作用
(一)退热作用:发热原因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 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 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 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二)止痛作用: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 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 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 通了,疼痛立时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 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 效果。
(一)点刺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点刺前,可在被刺部位或其周围用推、揉、挤、捋 等方法,使局部充血。点刺时,用一手固定被刺部 位,另一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刺部 位快速刺入并迅速出针,进出针时针体应保持在同 一轴线上。点刺后可放出适量血液或黏液,也可辅 以推挤方法增加出血量或出液量。
3
《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 血。泻有余,补不足”。 《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 在血调之络”。 汉代华佗放血治疗红丝疔 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治疗中风 叶天士刺委中放血治疗咽喉肿痛
4
二、刺络放血工具——三棱针
5
6
7
简易穴位埋线法
元代名医。罗天益《卫生宝鉴》中的 井穴接经开窍法,在井穴上点刺放血, 接经开窍,协调阴阳,对于中风等神 志障碍疾病效果确切。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十二井穴对脑梗死模 型动物确有改善脑、心循环的作用。由于 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投影区较大,故针刺井 穴对脑神经的兴奋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和耳部,如井穴、十 宣、印堂、攒竹、耳尖、四缝等穴位。
10
消毒
刺络
11
12
刺血疗法 细 小 瘀 络
13
14
四、治疗作用
(一)退热作用:发热原因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 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 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 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二)止痛作用: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 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 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 通了,疼痛立时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 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 效果。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课件

机理、施术部位、操作手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精辟
的论述。PPT学习交流
3
《汉书·苏武传》曾有这样的记载 “ … …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 武,驰召整。凿地为坎,置温火,覆武 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 息。”也就是说,卫律的医生在坎火的 辅助下,用蹈其背出血的方法,使苏武 的呼吸在半日内恢复到正常。这种放血 疗法极像后世刘涓子所说的水角或水银 角血法。晋·葛洪《肘后方》载以“针角” 之法治病。南北朝 《小品方》载 “若有 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即是用刺血的 方法治疗疾病。
中医刺血疗法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 一、刺络疗法追根溯源 • 二、络脉含义及此穴疗法的作用机
制和功用 2.1络脉含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2.2刺络疗法的功效、适应症
• 三、病例展示 • 四、展望
PPT学习交流
2
刺血疗法源远流长,它的
一、刺络
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现存的文献中此法最早载
放血
于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 《五 十二病方》中,其中曾有“一
疗法
引下其皮,以砭穿其旁”的记 载即用砭石刺破八髎以治疗
追根
疝气。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的《黄帝内经》,使这一疗
溯源 法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全书162 篇,论及此疗法的
竟多达40余篇,从理论到临
床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
的体系,其中对刺血疗法的
从别络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叫做“孙 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做“浮 络”。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络脉从大 到小, 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 将气血渗 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 这样就使在 经脉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 状弥散,起到营养和络属脏腑肢节的作用。
刺络放血疗法医学PPT课件

9
刺络放血法的针具
• 1)古代 • 锋针、铍针 《灵枢· 九针论》:“锋针……主痈热出血。” • 2)现代 粗毫针、三棱针、 小眉刀、皮肤针、手 术尖头刀、注射针等
10
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 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 尖2~3mm。
11
操作方法
• • • • 1、点刺法 2、刺络法 3、散刺法 4、挑刺法
化瘀 消癥
2019/1/31
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刺络放血 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 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消癥的作用。
8
现代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放血疗法直接把富含致 痛物质的血液放出,同时形成负压促使新鲜血 液向病灶流动,稀释了致病物质的浓度,改善 了局部微循环障碍状态。本法亦可能通过调节 内皮细胞,引起复杂的生理病理效应。刺络放 血时若刺中非真毛细血管,可刺激血管平滑肌 上的自 主神 经,引 起细 胞复杂 的信 号转导 变化, 生细胞 内、 细胞间 、血 管局部 和整 体的调节反应。
17
出血量多少
• 1 根据病人体质而定 强壮者刺血量可稍 多,瘦弱者刺血量宜少。 • 2 根据病证特点而定 病程短、病情轻、病 邪浅者放血宜少,反之则放血稍多。如治 癫狂,往往刺血量较大。治疗新发的热病, 出血量就很少。 • 3 根据刺血部位而定 刺四肢的井穴,一般 出血量少。刺血络及动脉往往出血量较大。
13
2、刺络法
• 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 法。 •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 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 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 准瘀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 以针尖“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 橡皮管,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 孔,并以碘伏棉签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 百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刺络放血法的针具
• 1)古代 • 锋针、铍针 《灵枢· 九针论》:“锋针……主痈热出血。” • 2)现代 粗毫针、三棱针、 小眉刀、皮肤针、手 术尖头刀、注射针等
10
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 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 尖2~3mm。
11
操作方法
• • • • 1、点刺法 2、刺络法 3、散刺法 4、挑刺法
化瘀 消癥
2019/1/31
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刺络放血 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 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消癥的作用。
8
现代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放血疗法直接把富含致 痛物质的血液放出,同时形成负压促使新鲜血 液向病灶流动,稀释了致病物质的浓度,改善 了局部微循环障碍状态。本法亦可能通过调节 内皮细胞,引起复杂的生理病理效应。刺络放 血时若刺中非真毛细血管,可刺激血管平滑肌 上的自 主神 经,引 起细 胞复杂 的信 号转导 变化, 生细胞 内、 细胞间 、血 管局部 和整 体的调节反应。
17
出血量多少
• 1 根据病人体质而定 强壮者刺血量可稍 多,瘦弱者刺血量宜少。 • 2 根据病证特点而定 病程短、病情轻、病 邪浅者放血宜少,反之则放血稍多。如治 癫狂,往往刺血量较大。治疗新发的热病, 出血量就很少。 • 3 根据刺血部位而定 刺四肢的井穴,一般 出血量少。刺血络及动脉往往出血量较大。
13
2、刺络法
• 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 法。 •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 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 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 准瘀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 以针尖“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 橡皮管,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 孔,并以碘伏棉签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 百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