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级工伤赔偿标准(正式)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等级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标准如下:1. 一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0%。
对于一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0倍。
2. 二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25%。
对于二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5倍。
3. 三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26-40%。
对于三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0倍。
4. 四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41-55%。
对于四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5倍。
5. 五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56-70%。
对于五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0倍。
6. 六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71-80%。
对于六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5倍。
7. 七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81-90%。
对于七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0倍。
8. 八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91-100%。
对于八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5倍。
9. 九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
对于九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70倍。
10. 十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并且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等级1-10级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级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级分别对应的赔偿标准如下:
1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60%左右;
2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60-70%左右;
3级工伤:工伤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并再确定的轻伤残等级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70-80%左右;
4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减损,但工资收入未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80-90%左右;
5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减损,工资收入减少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90-100%左右;
6级工伤:工伤员工功能损失较重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10-120%左右;
7级工伤:工伤员工丧失完全劳动能力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30-140%左右;
8级工伤:工伤员工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50%左右;
9级工伤:工伤员工丧生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170%左右;
10级工伤:工伤员工丧生或者按照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一次性赔偿金为两年工资的200%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所不同,上述的数值仅供参考。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是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的评定等级。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对于不同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有相应的赔偿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
首先,伤残等级1-3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1-3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3倍。
伤残津贴是按月发放的,发放期限为伤残等级确定之日起至法定退休年龄止。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0%,二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5%,三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0%。
其次,伤残等级4-6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4-6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6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四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5%,五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0%,六级伤残为月工资的5%。
接下来,伤残等级7-10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7-10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10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七级伤残为月工资的4%,八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九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十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
此外,对于因工伤致残需要雇佣辅助人员照料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辅助人员工资,并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总之,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工资水平来确定的。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保障。
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赔偿责任,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定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定工伤赔偿标准定1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1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1级的职工,按照1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2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2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2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2级的职工,按照2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3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3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3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3级的职工,按照3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4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4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4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4级的职工,按照4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5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5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5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5级的职工,按照5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6级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6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如下:1. 医疗费用: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就医费用,由参保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 伤残津贴:伤残程度为6级的职工,按照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支付;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程度为6级的职工,按照6级伤残津贴标准的30倍支付。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工伤事故中受伤的工人,有一套明确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和相应的赔偿金额。
这些标准和金额的确定,不仅关乎受伤工人的权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便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但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对于一级伤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至5倍。
二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对于二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6至10倍。
三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
对于三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11至15倍。
四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
对于四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16至20倍。
五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
对于五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21至25倍。
六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
对于六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26至30倍。
七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障碍。
对于七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1至35倍。
八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丧失。
对于八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6至40倍。
九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丧失,且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身体伤害、功能障碍或者器官损伤,并且符合法定的认定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由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赔偿标准划分为十级。
下面是1到10级工伤赔偿表:1级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住院生活补助费用,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支付,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倍。
2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倍。
3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90倍。
4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20倍。
5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50倍。
6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80倍。
7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10倍。
8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40倍。
9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70倍。
10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倍。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赔偿标准,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高于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赔偿标准仍然以平均工资为基准进行计算。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请求,如果工伤事故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和赔偿。
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还要考虑伤残程度、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赔付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赔付标准伤残等级是指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身体功能永久性损害的程度。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对于不同等级的伤残,有着相应的赔付标准。
下面将对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赔付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级伤残指身体功能完全丧失,全身活动能力丧失。
对于一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
二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较重,但仍能自理。
对于二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50%。
三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较重,需要他人帮助。
对于三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40%。
四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中等,需要他人照顾。
对于四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30%。
五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较轻,但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五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20%。
六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较轻,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六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15%。
七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较轻,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七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10%。
八级伤残指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轻微,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八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5%。
九级伤残指身体功能轻微受损,不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九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3%。
十级伤残指身体功能轻微受损,不影响工作能力。
对于十级伤残的赔付标准为按月领取工伤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伤残人员的工作年限的1%。
总之,不同等级的伤残都有着相应的赔付标准,这也是保障伤残人员权益的重要举措。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相关政策,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

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伤残赔偿标准是指根据被保险人在意外事故中所遭受的伤残程度,由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的一项规定。
在我国,伤残赔偿标准是由国家规定并不断修订的,以保障被保险人在意外事故中受到伤害后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帮助其重新恢复生活。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
1级伤残,指部分劳动能力丧失,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1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3%至5%。
2级伤残,指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2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6%至10%。
3级伤残,指较重的伤残,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3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11%至20%。
4级伤残,指较为严重的伤残,部分劳动能力丧失,且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4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21%至30%。
5级伤残,指严重的伤残,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且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5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31%至40%。
6级伤残,指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但能够自理生活。
对于6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41%至50%。
7级伤残,指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且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自理生活。
对于7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51%至60%。
8级伤残,指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且需要专业护理。
对于8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61%至70%。
9级伤残,指严重的伤残,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且需要全天候专业护理。
对于9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71%至80%。
10级伤残,指极其严重的伤残,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且需要全天候专业护理,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对于10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赔偿比例为81%至100%。
以上是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希望被保险人在遭受意外伤害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伤残程度,及时向保险公司申请相应的赔偿,以便得到应有的经济帮助,重新恢复生活。
同时,也希望保险公司能够依法依规对被保险人进行公正合理的赔偿,共同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643-84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内容如下:
一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四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六级工伤赔偿
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七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