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试卷
2013上海市中考二模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2013上海市中考二模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 1.5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右图是一组关于我国古代一项著名水利工程的邮票,他们位于四川平原岷江中游,规模宏大,结构科学,兼有排洪、灌溉、航运、漂木等多种功能,是世界水利工程中极为罕见的奇迹。
两千二百多年来,它效益不衰,一直造福于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项水利工程是()A.战国时的都江堰 B.战国时的郑国渠C.秦朝时的灵渠 D.西汉时的白渠2.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名称是一样的。
他姓()A.夏 B.秦 C.唐 D.宋3.“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水土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幅南阳武侯祠对联盛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位政治家和军事家()A.曹操 B.孙权 C.诸葛亮 D.刘备4.下列事件不属于...光武中兴内容的是()A.田租恢复为三十税一 B.合并郡县 C.惩处贪官污吏 D.主张以农为本5.隋炀帝从洛阳出发乘坐龙舟到江都巡游,经过通济渠后,还要经过运河那段方可到达()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广通河6.小明同学患了重感冒,他认为西药副作用过大,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想采用中药治疗。
请你判断小明应该参阅下列哪部书籍()A.《金刚经》B.《千金方》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7.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开始于()A.隋朝 B.清朝 C.元朝 D.明朝8.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
你看过《东归英雄传》吗?它讲述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
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A.东突厥 B.土尔扈特 C.回族 D.吐蕃9.“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
右图是上海世博会是我们——“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南北战争 D.工业革命2.“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这位“大人物”是()A.但丁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塞万提斯3.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打破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的一步是()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 B.文艺复兴C.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D.新航路的开辟4. 据新华社伦敦5月12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卡梅伦组建新一届政府。
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人民宪章》5. 1649年1月30日,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处死,他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A.路易十六 B.詹姆士一世 C.查理一世 D.查理二世6. 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A.莱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托加战役C.1781年宪法的颁布D.大陆会议的召开7. 小军同学将某一位历史人物评说为:“通过政变上台,建立军事独裁,法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者,欧洲封建君主们的仇敌。
”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A.华盛顿B.伏尔泰C.拿破仑D.莎士比亚8. 法国国旗是三色旗,其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算盘5.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次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D. 达·伽马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8. 辛亥革命后,下列哪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袁世凯D. 孙中山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1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点是?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广州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A. 世贸组织B. 联合国C. 亚太经合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A.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 丝绸之路经济带C. 中巴经济走廊D.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6.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制度。
17.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______。
18. 元朝时期,我国设立的最高行政区域是______。
19. 明朝时期,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______。
2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战败,被迫签订______条约。
21.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______革命的开始。
22.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是______。
23. 1940年,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______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破袭战。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8分)鸟巢杨文丰①鸟儿筑巢,是实用主义至上的。
②鸟巢,巢内羽毛□□,草叶□□,巢壁□□。
如果你从鸟巢内望出去,那巢外的天空,想来也是井口般圆圆,和井底蛙所观的天空形状当是相差无几的。
③鸟巢,依靠外力而被高高擎起,是力量与柔软的结合。
至于托举鸟巢的主干枝条,与其他柔软所形成的合力,却又使鸟巢异常坚牢、结实,尽管一阵风来一场雨过,鸟巢会宛如慈母乳汁饱满的乳房般微颤。
④鸟巢与树林、草地、原野、河流和星空在悠久的农业社会里总趋于和谐或者基本和谐。
如果连基本和谐都达不到,就不可能有鸟巢在地球村的代代传承了。
⑤谁能断言鸟儿筑巢就没有自觉的艺术构思呢?⑥除了像米斗,若砚台,如酒爵,似农人编织的筐,鸟巢难道就不像人的指掌所合拢的形状吗?⑦多数鸟巢都不带顶盖。
没有顶盖而上空,空如北京四合院、中国瓷器碗、花瓶和壶。
依照国人的审美观,唯空者,方有艺术意味,如国画“留白”。
唯空者,方成器,方可构成生活与艺术的空筐——啊,鸟巢,竟空出了哲学与艺术的意蕴。
⑧而且,鸟巢含蓄的椭圆外形,还总趋“圆点哲学”。
作为天地间的一个“点”,尽管小,却也孕育了一个个生命,演绎了一段段故事。
晨间,鸟儿带着理想和希望离巢飞入广阔天地□黄昏,带着谷粒、虫子、快乐和对家的眷恋,鸟儿从远方归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1)擎起 (2)微颤A.(1)qíng (2)chàn B.(1)qín (2)chànC.(1)qíng (2)zhàn D.(1)qín (2)zhàn2.根据上下文,第②段方框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普陀区初中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历史与社会

2013年普陀区初中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考生须知:本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分为试题卷(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和答题卷。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注意题目序号。
本卷为开卷考试,考试时可查阅课本及其他材料,但必须独立答题,不能交流材料和讨论问题。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共(▲)在北京举行。
大会首次将(▲)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十七届七中全会可持续发展B.十八大科学发展观C.十八届一中全会科学发展观D.十八大可持续发展观2.中国作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带动了中国文化日渐升温。
A.易中天B.郭沫若C.于丹D.莫言3.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主题班会上,某同学在历史辨析环节上遇到了难题。
在下列四句话中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A.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B.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孙子兵法》C.隋朝时,穷人普遍穿麻布、棉布衣服D.宋朝时,有人用火药武器和阿拉伯人交战4.今年是蒋介石逝世36周年,他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右图是1942年6月《时代》的封面,这一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A. “在孙中山陨落之后逐渐升起”B. “挺过了艰苦五年,以后会更艰苦”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扭转形势”D. “八年抗战后,和平正经受挑战”5.为进一步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2013年4月1日,我市启动餐饮行业和单位食堂共同参与的“文明餐桌”行动。
这说明(▲)①参与这项活动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②反对浪费是公民应有的现代文明素养③弘扬传统美德要从具体小事做起④开展这一活动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初中历史会考试卷(自拟)

初中历史毕业考试试题本套试题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种植水稻的原始农耕文明是()A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商朝B 秦国C 西汉D 唐朝3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最杰出的使者()A玄奘B鉴真C马可波罗D阿陪仲麻侣4 回族形成于下列那个朝代()A 唐B 元C 明D 清5 科举制诞生于()A 汉B 秦C 唐D 隋6 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8 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人是()A 郑成功B 林则徐C 左宗棠D张之洞9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黄花岗起义10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三大改造完成11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不属于大河流域的是()A 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文明C古代雅典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 巴黎公社C 十月革命胜利D 《共产党宣言》发表1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 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录14 十四、十五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美国15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湖南道县16.我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的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下列英雄人物中,有一个人的事迹在性质上与其他三人有明显的不同,这个人是()A.戚继光B.岳飞C.郑成功D.邓世昌17.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在不断探索中国的出路,中国的近代化在山重水复中艰难前进,下列近代化历程中的哪一事件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8.2009年2月25日,法国公开拍卖原属中国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见右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谴责,此文物是在中国一著名的皇家园林被洗劫焚毁时遭法国人抢去,这一皇家园林是()A.颐和园 B.圆明园 C.万春园 D.随园19.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
上海市历史(有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2013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

2013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这是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2.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4.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6.“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 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D.儒家学说与权术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导“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9.隋王朝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
其中由隋朝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科举制、均田制10.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①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②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和《黄庭经》等③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④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父子合称二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下列事实不属于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而进行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契丹族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D.南诏实行复种制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A.《考工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1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