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二册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二册

((1))【2008年闭卷】屈辱、抗争、探索--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共18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近代中国历史,分三个主题出一期板报。

第一个主题可以概括为“欲哭无泪,太悲惨了,看不尽的惨案,满目献血"。

1、19世纪的中国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如两次、中法战争、中日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2、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的内容总是包括:割地——沙俄里哪个条约成为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赔款——勒索赔款数额最大的是《条约》;开埠-—最早在条约中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要求的是国;……中国主权遭到践踏。

第二个主题可以概括为“热血沸腾,太壮观了,数不清的英雄,名垂青史."3、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近代中国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请说出两位你最尊敬的民族英雄名字:、。

第三个主题可以概括为“发人深省,太深沉了,全民族的精华,都在上下探索.”4、社会各阶层为摆脱民族危机前赴后继。

百折不回。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了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官僚阶层进行了寻求自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救亡图存的变法;资产阶级革命志士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然而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摆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

((2))【2008年开卷】每个中国人嘴边都有一部生动的中国史,脱口而出的流行话语沉积着集体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情感和时代精神.(共25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于2009年推出以“60Ian60句:脱口而出的共和国史”为主题的系列板报,记录共和国变化发展的足迹。

如: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1966年——造反有理1976年——大块人心事,揪出四人帮1982年——一国两制1991年——希望工程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

选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1949年的流行语,是因为…………()A.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B。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c。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算盘5.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次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D. 达·伽马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8. 辛亥革命后,下列哪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袁世凯D. 孙中山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1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点是?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广州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A. 世贸组织B. 联合国C. 亚太经合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A.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 丝绸之路经济带C. 中巴经济走廊D.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6.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制度。

17.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______。

18. 元朝时期,我国设立的最高行政区域是______。

19. 明朝时期,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______。

2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战败,被迫签订______条约。

21.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______革命的开始。

22.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是______。

23. 1940年,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______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破袭战。

2012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整理

2012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整理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单元核心概念:(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试卷分Ⅰ卷和Ⅱ卷,答题时间是90分钟。

2.试卷满分为100分,采取闭卷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50分)1.1929年年底,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隆重召开,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会上报告了他在周口店发掘猿人头盖骨的经过。

他发掘出来的化石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2.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倡法制、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3.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

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 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 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4.《女史箴图》的··原作已经遗失。

现存的两幅都是后人的摹本。

一幅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宋人摹本;另一幅为唐人摹本,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该作品的作者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屈原5.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文化上的突出贡献是A.吸取北宋灭亡教训,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B.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C.完善科举制,创设殿试和武举D.开通了大运河。

6.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她是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7.李时珍参考了近千种著作,行走了近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人,花了二十七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写成了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伤寒杂病论》8.1931年某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

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2012年上海卷历史部分

2012年上海卷历史部分

2012年上海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5 题, 共计 75 分)1、(2分)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A.长城B.二里头宫殿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2、(2分)《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3、(2分)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4、(2分)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5、(2分)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已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2分)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7、(2分)“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8、(2分)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9、(2分)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初中历史会考组卷测试题

初中历史会考组卷测试题

初中历史组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

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

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

以上材料说明()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3.“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材料所述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5.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对此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概括准确的是()A.文明的产生B.早期国家的建立C.动荡与变革D.大一统国家巩固6.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争霸的()A.目的B.过程C.性质D.影响7.春秋时期,任用管仲为相,大胆改革,最先成为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吴王阖闾8.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落9.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三册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三册

((1))【2008年闭卷】年闭卷】古代区域文明的发源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共12分)分) 某校网站上登载了关于“古代区域文明”的知识竞赛题。

的知识竞赛题。

1.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文明名称文明名称最早产生时间最早产生时间 文明象征或突出贡献文明象征或突出贡献公元前3100年左右年左右 金字塔金字塔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年左右2.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古代文明的成果。

对照《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图,图一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 ;图二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 ;图三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 。

(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 3、认识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于-------( ) A .史学家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史学家的研究论文和专著 B.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材料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材料C.影视艺术反映的视频材料 C.实地探访所得的口述材料实地探访所得的口述材料((2))【2008年开卷】年开卷】某些著名画作,既能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既能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又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又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更能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共8分)分)某班学生在探究西方绘画作品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时,找到了下列两幅油画。

1.图一为拉斐尔的名作图一为拉斐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表现出人类母亲的温柔与慈爱,这反映了 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绘画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绘画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图二油图二油画反映了哥伦布请求西班牙女王资助自己航行的场景,图中的哥伦布手托地球仪,表示他相信 学说,坚信向西航行也必定能到达印度。

2.请再举出一幅反映世界历史的绘画作品,并说出其所能反映的历史事件(风貌)。

作品:《 》,可反映 的历史事件(风貌)。

((3))【2009年开卷】年开卷】历史,就是生活。

2012学业水平卷真题

2012学业水平卷真题

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9分)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②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快解释:“我知道,我知道( )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