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测量实验报告
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报告》篇一 嘿,今天咱们来唠唠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这实验啊,就像是一场和神秘金属的较量。
实验刚开始的时候,我瞅着那些实验仪器,心里就犯嘀咕。那些个洛氏硬度计,长得就像个小怪兽,感觉随时会给我来个下马威。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能有多难搞呢?也许就像玩游戏过关一样,摸索摸索就成了呗。
我们首先得把试样准备好。那试样啊,躺在操作台上,就像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摆弄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它弄出个好歹来。然后就是调整硬度计的参数,这就像在给这个小怪兽下指令一样。我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刻度和旋钮,感觉自己像是在操控一艘宇宙飞船,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导致“飞船坠毁”。
当我第一次把压头压到试样上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就像第一次上台演讲一样。我在想,这硬度数值到底会是多少呢?要是测出来的结果特别离谱,那可咋整?也许我会被老师当成个“实验小白”吧。随着硬度计的指针开始转动,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悬起来了。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事儿。有个同学在测量的时候,那表情就像在和试样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皱着眉头,咬着嘴唇,特别投入。我就忍不住笑了,这时候老师看了我一眼,我立马就收敛了,感觉自己像个犯错的小学生。 测量完之后,看着那些数据,我又开始纠结了。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呢?会不会是我操作过程中哪里出了岔子?我开始回忆每一个步骤,就像在回放一部电影一样。我想啊,要是能再重新测一次就好了,可是时间不允许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虽然有点让人头疼,但也挺好玩的。就像探险一样,你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问题,但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感觉自己像个小英雄。而且通过这个实验,我对洛氏硬度这个概念有了更实实在在的理解。不像以前,就只在书本上见过这个名词,感觉它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摸不着。现在我可算是把这颗星星给摘下来,好好研究了一番。这洛氏硬度的测量实验啊,真的是一场独特的体验呢。
硬度测试实验报告

硬度测试实验报告篇一:硬度测量实验报告硬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常利用硬度测量原理及方式;2. 了解布氏和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和方式;二、实验设备洛氏硬度计、布洛维硬度计、轴承、试块三、实验原理1. 硬度是表示材料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指的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必然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入其表面的阻力。
由于硬度实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普遍。
常常利用的硬度实验方式有: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置后的产品性能查验。
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有色金属材料查验,也可测一般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
2. 洛氏硬度洛氏硬度测量法是最常常利用的硬度实验方式之一。
它是用压头(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在载荷(包括预载荷和主载荷)作用下,压入材料的塑性变形浓度来表示的。
通常压入材料的深度越大,材料越软;压入的浓度越小,材料越硬。
下图表示了洛氏硬度的测量原理。
图:未加载荷,压头未接触试件时的位置。
2-1:压头在预载荷P0(98.1N)作用下压入试件深度为h0时的位置。
h0包括预载所相起的弹形变形和塑性变形。
2-2:加主载荷P1后,压头在总载荷P= P0+ P1的作用下压入试件的位置。
2-3:去除主载荷P1后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的位置,压头压入试样的深度为h1。
由于P1所产生的弹性变形被消除,所以压头位置提高了h,此时压头受主载荷作用实际压入的浓度为h= h1- h0。
实际代表主载P1造成的塑性变形深度。
h值越大,说明试件越软,h值越小,说明试件越硬。
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人为规定,用一常数K减去压痕深度h的数值来表示硬度的高低。
并规定0.002mm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表示,则洛氏硬度值为:HR?k-h0.0023.布氏硬度布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是用必然大小的实验力F(N)把直径为D(mm)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维持规按时间后卸除实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mm),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或按照d 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
硬度测试实验报告

硬度测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硬度测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硬度测试,评估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从而为材料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硬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负荷,观察其表面压痕深度或形变程度,以评估材料硬度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洛氏硬度测试法,其原理是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记录压痕深度,并根据压痕深度计算硬度值。
硬度值与材料的弹性、塑性和韧性等物理性质有关,是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取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如低碳钢、中碳钢和不锈钢等,制备成标准尺寸的试样。
2.安装试样:将试样放置在硬度测试机上,调整位置使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
3.设置参数:设置加载压力、保载时间和压头类型等测试参数。
4.开始测试:启动硬度测试机,使压头压入试样表面,保载一定时间后卸载。
5.观察压痕:记录试样表面的压痕深度,并观察压痕形貌。
6.计算硬度值:根据压痕深度和压头类型,查表或使用公式计算洛氏硬度值。
7.重复测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更可靠的硬度值。
8.数据处理:整理测试数据,计算平均硬度值和标准偏差,并绘制硬度与材料类型的关系图。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实验数据:下表为不同材质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
(1)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洛氏硬度值。
低碳钢的硬度值最低,而不锈钢的硬度值最高。
这说明金属材料的硬度与其成分和组织结构有关。
(2)对于同一种金属材料,加载压力和保载时间对洛氏硬度值没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加载压力和保载时间的变化不会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3)通过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可以评估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低碳钢在耐磨性和加工性能方面可能不如中碳钢和不锈钢。
(4)本实验采用洛氏硬度测试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迅速和重复性好的优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洛氏硬度值是一个相对值,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人员测试的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布氏硬度实验报告

布氏硬度实验报告布氏硬度实验报告引言: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布氏硬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施加一定压力,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布氏硬度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的硬度特性。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硬度计为布氏硬度计,其主要由压头、刻度盘和支架组成。
2.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材料的样品,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材料。
3.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水平台上,并调整支架使其与样品表面垂直。
(2) 施加压力:使用硬度计的压头,以一定的压力施加在样品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使压头完全压入样品表面。
(3) 测量压痕直径:将刻度盘放在压痕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压痕的直径,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金属材料的硬度特性: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因其内部结构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铁、铝和铜三种常见金属材料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铁的布氏硬度值最高,铝次之,铜的硬度最低。
这与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关,铁具有较为紧密的晶格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硬度;而铜的晶体结构较为松散,故硬度较低。
2. 陶瓷材料的硬度特性: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高硬度,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瓷砖和陶瓷块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瓷砖的布氏硬度值较高,而陶瓷块的硬度较低。
这是因为瓷砖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硬质颗粒,而陶瓷块中则含有较多的填充剂,导致硬度降低。
3. 塑料材料的硬度特性:塑料材料的硬度通常较低,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链状结构和间隙。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乙烯和聚苯乙烯两种常见塑料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聚苯乙烯的布氏硬度值较高,而聚乙烯的硬度较低。
这是因为聚苯乙烯分子链更加紧密,而聚乙烯分子链较为松散,导致硬度差异。
结论:通过布氏硬度实验,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的硬度特性。
比较硬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3. 比较不同材料的硬度。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破裂的能力,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等。
1. 布氏硬度试验:在一定压力下,将直径为D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根据压痕直径d计算硬度值。
布氏硬度值HBS(或HBW)的计算公式为:HBS(或HBW)= P D / (π d^2)其中,P为试验力,单位为kN;D为钢球或硬质合金球的直径,单位为mm;d为压痕直径,单位为mm。
2. 洛氏硬度试验:在一定的试验力作用下,将金刚石圆锥体或钢球压入试样表面,根据压痕深度h计算硬度值。
洛氏硬度值HR表示为:HR = HRA、HRB、HRC、HDR等,具体数值由试验力和压头形状决定。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标准硬度块、待测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
2. 实验材料:金属(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陶瓷(如氧化铝陶瓷等)。
四、实验步骤1. 布氏硬度试验(1)将待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表面光洁度要求高。
(2)选择合适的试验力(如30kN、50kN、60kN等)和钢球直径(如10mm、5mm 等)。
(3)将试样放置在布氏硬度计的试样台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
(4)开启布氏硬度计,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并保持一定时间。
(5)关闭布氏硬度计,读取压痕直径d。
(6)根据公式计算布氏硬度值HBS(或HBW)。
2. 洛氏硬度试验(1)将待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表面光洁度要求高。
(2)选择合适的试验力(如60kN、100kN、150kN等)和压头形状(如金刚石圆锥体、钢球等)。
(3)将试样放置在洛氏硬度计的试样台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
(4)开启洛氏硬度计,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并保持一定时间。
edta测水的硬度实验报告

edta测水的硬度实验报告EDTA 测水的硬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会用 EDTA 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
3、了解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意义。
二、实验原理水的硬度主要是由于水中含有钙、镁离子。
测定水的硬度,一般采用络合滴定法。
在一定条件下,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EDTA 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反应式如下:Ca²⁺+ H₂Y²⁻⇌ CaY²⁻+ 2H⁺Mg²⁺+ H₂Y²⁻⇌ MgY²⁻+ 2H⁺在 pH = 10 的条件下,铬黑 T 与钙、镁离子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当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时,EDTA 首先与游离的钙、镁离子络合,然后夺取铬黑 T 与钙、镁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中的钙、镁离子,使铬黑 T 游离出来,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指示滴定终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2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电子天平、pH 计。
2、试剂(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
(2)氯化铵氨水缓冲溶液(pH = 10):称取 54 g 氯化铵溶于200 mL 水中,加入 350 mL 浓氨水,用水稀释至 1000 mL。
(3)铬黑 T 指示剂(5 g/L):称取 05 g 铬黑 T 和 20 g 盐酸羟胺,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 100 mL。
(4)碳酸钙基准物质:在 110℃干燥 2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5)HCl 溶液(1:1)。
四、实验步骤1、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约 95 g EDTA 二钠盐于 500 mL 烧杯中,加入约 200 mL 水,温热溶解后,转入聚乙烯瓶中,用水稀释至 1000 mL,摇匀。
水的总硬度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总硬度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组成:2名实验者
实验目标:测量不同水样品中总硬度含量
实验原理: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的铁、钙、镁等离子的量,它主要受水中氯离子的影响,水中存在的这些离子能使水的亲水性更强,从而影响水的含氧能力和蒸发速率,影响水质,因此,确定水的总硬度水平很重要。
实验材料和仪器:EDTA试剂溶液、pH试剂溶液、Na2CO3溶液、双硫化钠滴定剂和标准滴定液等及酸度计、滴定管等仪器。
实验方法:
(1)准备样品:将水调节至pH=7,加入有效的Na2CO3溶液,使水充分搅拌,并加入适量EDTA溶液;
(2)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品,并加入适量双硫化钠滴定剂;
(3)将水样品滴入滴定管中;
(4)用校正好的标准EDTA滴定液滴定,继续滴定至指示液呈暗红色;
(5)记录滴定液的用量,计算水的总硬度。
实验结果:
实验所用样品的总硬度测试结果如表所示:
表1 水的总硬度测试结果
样品名称总硬度(mg/L)
样品A 6.8
样品C 9.2
样品D 10.0
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总硬度水平是不同的。
样品A、样品B和样品C的总硬度较低,样品D和样品E的总硬度也较高。
样品D和样品E的总硬度可能已超出了适宜的水质标准,无法喝用。
因此,从水的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对水的总硬度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水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用硬度测量原理及方法;2。
了解布氏和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和方法;二、实验设备洛氏硬度计、布洛维硬度计、轴承、试块三、实验原理1.硬度是表示材料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指的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入其表面的阻力。
由于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验。
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有色金属材料检验,也可测一般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
2.洛氏硬度洛氏硬度测量法是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
它是用压头(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在载荷(包括预载荷和主载荷)作用下,压入材料的塑性变形浓度来表示的.通常压入材料的深度越大,材料越软;压入的浓度越小,材料越硬.下图表示了洛氏硬度的测量原理。
图:未加载荷,压头未接触试件时的位置。
2-1:压头在预载荷P0(98。
1N)作用下压入试件深度为h0时的位置.h0包括预载所相起的弹形变形和塑性变形。
2—2:加主载荷P1后,压头在总载荷P= P0+ P1的作用下压入试件的位置。
2-3:去除主载荷P1后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的位置,压头压入试样的深度为h1。
由于P1所产生的弹性变形被消除,所以压头位置提高了h,此时压头受主载荷作用实际压入的浓度为h= h1— h0。
实际代表主载P1造成的塑性变形深度。
h 值越大,说明试件越软,h 值越小,说明试件越硬。
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人为规定,用一常数K 减去压痕深度h 的数值来表示硬度的高低。
并规定0。
002mm 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 表示,则洛氏硬度值为: 002.0-H hk R3.布氏硬度布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N )把直径为D (mm )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mm ),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 值,或者根据 d 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硬度测量原理及方法;
2、了解布氏与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与方法;
二、实验设备
洛氏硬度计、布洛维硬度计、轴承、试块
三、实验原理
1.硬度就是表示材料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指的就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一定形状与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入其表面的阻力。
由于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与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验。
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有色金属材料检验,也可测一般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测量法就是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
它就是用压头(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在载荷(包括预载荷与主载荷)作用下,压入材料的塑性变形浓度来表示的。
通常压入材料的深度越大,材料越软;压入的浓度越小,材料越硬。
下图表示了洛氏硬度的测量原理。
图: 未加载荷,压头未接触试件时的位置。
2-1:压头在预载荷P0(98、1N)作用下压入试件深度为h0时的位置。
h0包括预载所相起的弹形变形与塑性变形。
2-2:加主载荷P1后,压头在总载荷P= P0+ P1的作用下压入试件的位置。
2-3:去除主载荷P1后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的位置,压头压入试样的深度为h1。
由于P1所产生的弹性变形被消除,所以压头位置提高了h,此时压头受主载荷作用实际压入的浓度为h= h1- h0。
实际代表主载P1造成的塑性变形深度。
h 值越大,说明试件越软,h 值越小,说明试件越硬。
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人为规定,用一常数K 减去压痕深度h 的数值来表示硬度的高低。
并规定0、002mm 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 表示,则洛氏硬度值为: 002.0-H h
k R
3、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的测定原理就是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N)把直径为D(mm)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mm),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 值,或者根据 d 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 值。
测量范围为8~650HBW
由于金属材料有硬有软,被测工件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如果只采用一种标准的试验力F 与压头直径D,就会出现对某些工件与材料的不适应的现象。
因此,在生产中进行布氏硬度试验时,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试验力与压头直径,对于同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F 与D 进行试验时,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关键在于压痕几何形状的相似,即可建立F 与D 的某种选配关系,以保证布氏硬度的不变性。
特点:一般来说,布氏硬度值越小,材料越软,其压痕直径越大;反之,布氏硬度值越 大,材料越硬,其压痕直径越小。
布氏硬度测量的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压痕面积大,能在较大范围内反映材料的平均硬度,测得的硬度值也较准确,数据重复性强。
四、实验内容
1. 测量滚动轴承表面洛氏硬度值
使用洛氏硬度计对轴承外圈进行硬度测定,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加载力(kgf)= 1471 N
2. 测量试块表面布氏硬度值
在布洛维硬度计上,使档位调至布氏硬度测定档,试块进行表面硬度测定,记录相关测定数据: 加载力(kgf) = 980 N
)-D -(D 222d D P
HB π= (D=2、5 mm ; d=读数差×0、004)
五、思考题
1. 测量硬度前为什么要进行打磨?
答:测试样品与工作台的接触面不平。
按照国家标准GB/T 230、1-2004,洛氏硬度值=100-h/0、002,式中h 为洛氏硬度计压头压入样品的深度,也就就是说每0、002毫米或2微米代表1HRC 硬度单位,因此被测试样品与工作台接触面的平整度将对测试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试样底面不平时,载荷完全施加时只要试样因为不平整而导致轻微的偏转,就可能使压头多向下移动几个微米,测试结果就可能引起1-5HRC 的误差,甚至更大。
因此,测试前被测样品的底面必须用机械加工(如磨床)或手工方法(如砂纸打磨)磨平,以减小测试误差。
2. HRC 、HB 与HV 的试验原理有何异同?
答:1、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就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
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就是采用60kg载荷与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就是采用100kg载荷与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就是采用150kg载荷与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3 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与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3.HRC、HB与HV各有什么优缺点?各自适用范围就是什么?举例说明HRC、HB与HV 适用于哪些材料及工艺?
答:布氏硬度(HB)适用于退火正火钢,压痕大,适用于硬度不均匀材料,不适用于薄料。
硬度值应在有效测量范围内(HRC为20-70)为有效;布氏硬度计多用于原材料与半成品的检测,由于压痕较大一般不用于成品检测。
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材料,对于较硬的钢或较薄材料不适用;维氏硬度适用于较大工件与较深表面层的硬度测定,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负荷1、961~<49、03N,它适用于较薄工件、工具表面或镀层的硬度测定;显微维氏硬度试验负荷<1、961N,适用于金属箔、极薄表面层的硬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