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标准详解
土地出让金标准

土地出让金标准土地出让金是指政府向开发商出让土地使用权所收取的一定金额。
土地出让金标准的制定对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土地出让金的确定依据、影响因素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地出让金的确定依据主要包括土地市场价格、土地规划用途和土地供应情况。
土地市场价格是土地出让金确定的重要依据,通常由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和土地评估价格综合确定。
土地规划用途也是影响土地出让金的重要因素,不同用途的土地对应的出让金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土地供应情况也会对土地出让金产生影响,供应紧张的地区土地出让金标准相对较高。
其次,影响土地出让金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开发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成本是确定土地出让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土地收购成本、整理费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
开发程度也会对土地出让金产生影响,土地的开发程度越高,土地出让金标准相对越高。
此外,土地利用效益也是影响土地出让金标准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效益越高,土地出让金标准相对越高。
最后,土地出让金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
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是土地出让金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合理的出让金标准。
城市发展规划也是制定土地出让金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确定合理的出让金标准。
此外,土地利用政策也会对土地出让金标准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确定合理的出让金标准。
综上所述,土地出让金标准的确定依据主要包括土地市场价格、土地规划用途和土地供应情况;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开发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标准制定需要考虑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
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土地出让金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土地出让金标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出让金征收标准

1、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使用者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准予转让,出让金征收标准如下:(1)按照原批准用途办理出让手续,非经营性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35%;商品住宅和综合经营性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40%;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45%;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25%。
(2)原批准用途为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开出让,并按现时经营性用地的市场价格(备案评估地价,下同)减去原用途的现时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全额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目前,暂按本条第(1)项规定标准执行。
(3)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按国家和省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且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10%。
(4)出让年限按国家规定最高可出让年期办理,即:住宅(含商品住宅)7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40年;工业、综合用地等其他用地50年。
2、新增建设用地办理出让手续,出让金征收标准如下:(1)非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熟地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70%;毛地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50%。
(2)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开出让,并按成交价缴纳出让金。
缴交标准为:熟地不得低于成交价的70%;毛地不得低于成交价的50%。
3、土地使用者经取得规划部门和出让方同意,改变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重新签订出让合同或签订出让合同变更协议,并按下列标准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原批准用途为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并按现时经营性用地的市场价格减去原用途的现时非经营性用地市场价格的差额相应调整,改变为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的,不得低于差额的45%;改变为商品住宅和综合经营性用地的,不得低于差额的40%。
(2)原批准用途为非经营性用地的,按改变用途前后的现时备案评估地价的差额相应调整,并不得低于差额的35%。
土地出让金标准

土地出让金标准
土地出让金标准:
一、划定范围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开发的城镇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
2、计算方法:出让金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即直接核算法和参照价格法,具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相关法律法规来计算。
二、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所有的出让者和受让者都要遵守平等原则,出让土地国地税均要征收,并向公共财政收取出让金,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安全原则:土地出让要按照安全可靠的原则确定,土地出让必须结合地域上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可操作的原则,保障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
三、出让金标准
1、按照买卖双方协商结果确定:出让金可根据买卖双方的交涉结果确定,出让者以及受让者必须按照最后确定的标准缴纳出让金,不得就价格双方出现争议。
2、按照国家最新的土地出让金确定:出让者和受让者可以根据国家最新的出让金标准确定价格,包括土地价格总额、地税占土地价格比例等。
3、如果土地出让金费用有扩大,必须双方协商后确定:如果出让金有扩大,如规划工程费或者其他相关费用,必须受让者和出让者双方协商后确定,不得一方自行确定。
四、缴纳出让金
缴纳出让金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本标准出让金只能以现金的方式缴纳,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出售、转让或调拨等商业方式进行缴纳以及交易。
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标准

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标准
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是指农村集体土地出让给国有企业或其他经
济组织、个人使用或经营时,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所获得的补偿款。
为了保障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集体利益,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
根据《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国家发改委财金〔2016〕398号通知》,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标准应按照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土
地位置、土地等级等因素进行核定,具体如下:
首先,土地使用年限越长,出让金标准越高。
例如,70年及以上土地使用年限的,出让金标准应不低于评估价值的50%。
其次,土地用途的不同也会影响出让金标准。
例如,商业、住宅
用地出让金标准较高,而农业、林业用地则相对较低。
再次,土地位置也会影响出让金标准。
例如,城市周边区域的土
地出让金标准较高,而偏远山区的土地则相对较低。
最后,土地等级也是影响出让金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等级越高
的土地,出让金标准也相对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来源,但也要兼顾农民的利益,确保他们在土地出让中获得合理补偿。
因此,在规定农村国有土地出让金标准时,还需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土地资源状况等因素,确保标准合理、公正、透明。
2023年土地出让金标准

2023年土地出让金标准
2023年土地出让金标准
一、土地出让金的基本原则
1、土地出让金的定价原则:土地出让金定价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以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作为收费的标准,以确保土地出让金水平的可调性和公正性。
2、土地出让金的收费期限:土地出让金应在土地使用期限内收取,由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收取,不得拖延。
3、土地出让金的收费标准:土地出让金收费标准应结合土地用途,根据土地面积、土地位置、土地开发程度,以及土地经济价值等因素确定。
二、土地出让金的收费标准
1、工业地:根据地点的不同,年出让金可以从3万元/亩至8万元/亩不等。
2、商业性地:根据地点的不同,年出让金可以从2万元/亩至5万元/亩不等。
3、住宅地:根据地点的不同,年出让金可以从1万元/亩至3万元/亩不等。
4、其他地:根据地点的不同,年出让金可以从1万元/亩至2万元/亩不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方式: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方式可以采用现
金或其他结算方式,但必须经过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2、土地出让金的用途:土地出让金收入应专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供更好的环境给居民。
3、土地出让金的调整:土地出让金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以确保土地出让金水平的可调性和公正性。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1.按宜市国土资发[2002]151号文件和市政府令第80号的规定,享受房改政策的房改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收取按下列公式计算:
出让金=房屋参考价格×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1%
让金按下列公式计算:
出让金=基准地价×分摊土地面积×45%
办理程序
1、初审。
享受房改政策的房改房上市交易需要交纳出让金的,由窗口工作人员按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计算、收取土地出让金。
2、地籍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交的房屋原产权单位名称、详细土地座落、当前的门牌
号及联系方式,到现场调查。
3、地籍测绘人员现场测绘宗地图,实时更新地籍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准确分
摊土地面积,不能准确分摊土地面积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属经济房、集资房等划拨用地上市交易需要交纳出让金的,地籍调查人员将土
地用途、土地等级、分摊面积交土地利用科,由工作人员按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5、审核、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自受理之日起15个有效工作日内办理地籍调查、确认土地出让金征收标准、权属审核后,我局工作人员打印土地使用证,申请人在行政服务中心交纳相关费用后,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
1。
土地出让金计算方法

土地出让金计算方法土地出让金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国家或地方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时,除了房屋建筑物的购买费用外,还需要支付给政府的一项费用。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的具体计算标准进行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基准1.土地面积:土地面积是土地出让金计算的基本数据,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2.土地用途:不同土地用途对应着不同的出让金计算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的规定,土地用途主要分为工业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经济适用房用地、保障房用地等。
3.地块位置:地块位置是指土地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一般根据所在城市的区位、交通条件、市场供需等因素来确定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标准。
二、计算方法1.按面积计算:土地单价是指政府或地方所确定的土地出让金计算单价。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单价是不同的。
一般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来确定土地单价。
2.按比例计算:土地容积率是指地块上允许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政府规定的出让金计算比例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土地用途而定。
三、计算系数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外,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中还会引入一些计算系数,这些系数主要是根据土地特征、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如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等级系数:土地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前景等因素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土地出让金计算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2.土地加价系数:土地的供求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土地出让金的计算,若土地供求紧缺或市场需求较高,则会引入相应的加价系数进行调整。
3.土地性质系数:不同用途的土地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商业性质的土地出让金计算系数可能会高于居住性质的土地出让金计算系数。
4.土地开发程度系数:土地的开发程度也会影响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未开发的土地可能会引入相应的折扣系数。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系数,土地出让金的金额可以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政策而有所不同,具体计算时需参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土地出让金作为一种征收形式,是指在国家土地交易中,国家土地出让方收取购买方一定数量的金额,用作国家土地收支政策性收入,在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是政府为政策性调控国家土地市场、调节土地市场价格和促进国家土地市场稳定发展而制定的,属于中央国家财政收支政策之一。
根据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收费时间可以分为全额收费和部分收费两种,这取决于土地的使用方式。
如果土地用于居民楼面积、职工宿舍、非营利性住房等,那么一般要求全额收费,收费标准是根据国家各地地价、地价改革以及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调整而定,收费期也因地区而异,一般按照总地价的3-5%收取;如果土地所用于工业、商业、仓储等,则一般采取部分收费的办法,部分收费标准按照土地使用权的总价值来确定,一般是按照总价值的1-2%收取,部分收费的期限则是按照土地使用的年限来确定。
此外,关于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标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针对部分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特定行业,仍然可采取部分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和收费期限由政府确定;或者采取折扣收费的方式,比如政府为了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折扣优惠;另外,在某些特定的重点开发区,政府还可以考虑完全免收土地出让金。
有效的收取土地出让金标准,是政府在国家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针对不同土地的性质和用途,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期限,既可以保证政策的严格执行,又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针对特殊地区、特殊行业和特定时期,采取折扣收费或者可以免收土地出让金的政策,以促进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收取土地出让金是国家土地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既要严格执行政策,又要考虑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平、合理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土地权益,有效控制土地价格,实现土地使用合理化和社会公平化,促进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出让金标准详解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有三种:协议、招标、拍卖。
在这三种方式中,招标和拍卖具有公开性、竞争性,一般不存在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现象;协议出让由于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土地由谁使用,特别是土地出让金的确定,具有主观因素。
非法低价(包括无偿)出让主要发生在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行为上,因此规范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至关重要。
区别是否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现主要依据以下规定:1992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出台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区别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于标定地价的40%”;1995年又出台了《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确定办法》规定,协议出让最低价根据商业、住宅、工业等不同土地用途和土地级别的基准地价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适用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确定协议出让最低价应当综合考虑征地拆迁费用、土地开发费用、银行利息及土地纯收益等基本因素。
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不得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协议出让最低价是衡量是否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标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出让土地类型、目的,取得土地利用状况等的差异,依靠以上原则确定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来衡量是否低价出让国有土地已远远不够。
一方面是可操作性低,出让土地有可能是新增建设用地直接协议出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补交土地出让金;再者,还有可能是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出让等。
不同情况地价内涵不一,缴纳土地出让金标准也应该有很大差异。
●首先,仅按不同用途基准地价的一定比例确定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
无法满足不同土地情况出让地价的需要,难于操作,致使有些地方公布
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形同虚设。
●第二,具体出让地块地价内涵往往与协议出让最低价地价内涵不一致,
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若以此确定协议出让土地出让金,既有可能导致国
有土地资产流失,也往往会出现侵犯原土地使用者权益的情况。
●第三,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
批办法的通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可作为企业权益计入企业资产,划拨土地需转为有偿使用土地的,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差额部分核算出让金,这已不大适用于按上述文件规定确定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
最低价确认方法:
●协议出让最低价不能简单地由基准地价的一定比例确定,应分门别类针
对具体出让土地类型及地价内涵制定标准。
●新增建设用地协议出让最低价确定。
对于新增建设用地采用协议方式出
让的,取得的土地形式有可能是生地、毛地或熟地。
✓生地主要是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续而未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和土地平整的土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征地过程中发生的
税费等土地取得费用由申请使用土地者支付。
其协议出让地价的核
定应该是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所产生的土地增值费,或称土地所有
权收益、土地纯收益。
当然,土地出让金与新增建设土地有偿使用
费是不同的,土地出让金是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土
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按规定的标准向国家
缴纳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
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时,向以出让
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新增建设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
地纯收益。
虽然缴纳主体和性质不同,但由于新增建设用地征收标
准的制定是由国土资源部按照全国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镇土地级别、
基准地价水平等情况确定的,其标准的制定办法与收取目的及土地
出让金有相似性,因此,新增建设用地协议出让最低价的确定可以
以此作为依据。
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
办法》确定,各地征收标准的制定以新增建设用地中依法纳入有偿
供地的比例约为60%,从而确定平均纯收益征收定额标准,因此协
议出让最低价的确定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协议出让最低价=新增建设
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60%。
毛地和熟地具备建设条件的土地,其协议出让最低价的确定可以以基准地价和生地出让最低价加上相应的土地开发费等综合考虑。
土地价格是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土地构成分离出土地出让金有其片面性,在使用上也有局限性,一般只适用于工业用地,用于商业、住宅等用地并不适用。
但对于目前制定新增建设用地(工业用途)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却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于新增建设用地中用作商业、住宅用途的,其协议出让最低价的确定要以基准地价为准;以生地、毛地出让的,从基准地价中扣除相应的平均土地取得费、开发费等。
企业改制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最低价确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企业改制时,划拨土地需转为有偿使用土地的,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差额部分核算出让金。
据此核算出的土地出让金就有可能低于标定地价的40%,对于企业改制涉及的补缴土地出让金,不能按“不低于标定地价的40%”作为衡量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