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2.通过对锋面天气系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其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4.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际锋面天气案例,让学生亲身感受锋面天气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锋面天气系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气象学知识对锋面天气系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测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锋面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其实践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锋面的形成、特点及天气变化等基本知识。通过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培养其地理学科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某地区近期出现的锋面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锋面天气系统的变化。
2.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锋面天气现象,你们认为什么是锋面?锋面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设计思想】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知理-明理-说理-析事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获取、应用信息的水平。
【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
1. 学生了解气团、锋的概念及分类
2. 学生能从气温、气压、湿度等方面分析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 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了解锋的构成,形成与天气
2. 动手绘制冷锋和暖锋示意图,理解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3. 列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对比冷暖锋移动中对某地天气的影响、解释我国常
见天气现象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树立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对比分析冷、暖锋的形成及天气变化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时的降水特点
教法学法】
教法:读图分析法、启示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图文转化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法过程】
板书设计:
锋与天气
一、锋与天气
1. 锋
(1)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锋面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3)锋面的天气特点
2. 锋的类型与天气。
2.3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学设计1

2.3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教材以示意图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锋与天气”这节内容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多,需要学生结合示意图理解锋面、锋线的概念。
教材虽然给出了气团的定义,但需要老师补充气团的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差异,为后文学习锋的形成过程打下基础。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识别冷锋、暖锋示意图,并比较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对风、云、雨等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但此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不足,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锋是在冷、暖气团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动态图或教具演示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通过表格比较冷、暖锋差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1.了解气团、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
2.能够识别冷锋、暖锋示意图,并比较冷锋、暖锋的区别。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出某地冷锋和暖锋过镜前、过镜时、过镜后的天气特征。
4.通过对天气系统的学习,能解释眉山最近天气变化的原因,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
【教学重点】冷锋、暖锋形成过程;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教学难点】冷锋、暖锋的区别【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法、对比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彩色硬纸片、黑板磁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主板书副板书2.3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气团 冷气团、暖气团 二、锋面系统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三、锋面天气气温高 气压低 天气晴朗气温低 气压高 天气晴朗。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能预测天气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特点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锋面系统的图片、示意图、案例分析等。
2. 实物模型:锋面系统模型。
3. 天气预报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学习材料:相关书籍、文章、案例。
5.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
2. 讲解: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4. 实践操作:使用天气预报软件,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尝试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关注锋面系统的变化。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其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天气预报软件上的操作能力。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常见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的关系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图,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锋面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其带来的天气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观察最近的天气现象,分析其与锋面系统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锋面系统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锋面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关系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天气案例。
七、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展示不同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
2. 天气图:提供近期我国的天气图,方便学生观察锋面系统的移动和影响。
3. 气象知识手册:作为课后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锋面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2. 第二课时: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讲解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初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

初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锋面的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活动】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教师总结】(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3)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2.锋的分类【问题】按照气团主导地位的不同,锋有哪些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过渡】那冷锋又有什么特点,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
3.冷锋通过画示意图,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教学设计10:2.3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 锋与天气【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安排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和“气压带和风带”之后,是在1、2节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深化,将地理基本原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将地理基本原理同生活相联系,讲述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节看似简单,实则抽象,特别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如气团、锋面;锋前、锋后;辐合、辐散等。
一些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比如为什么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锋面出现的位置为什么会在低压槽附近等。
本节内容也是对前两节所学知识的运用,比如用到风、高压中心气流上升、低压中心气流下降等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教学难点】1.区分冷锋与暖锋。
区分的关键是让学生分清谁是主动运动的气团。
另外,冷锋和暖锋造成的天气有很大不同,冷锋天气很复杂,暖锋天气比较简单。
2.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天气预报,配简易天气图。
(1)提问:给你简易天气图,你能播报吗?(2)在图中找出标示的锋线,与卫星云图比照,看看其特点。
1.一般锋面图(修改图2.18或另绘图,先不标冷暖气团运动箭头)。
标示冷暖气团的位置,降水区域、锋线。
学生观察、比较、绘图。
(1)冷锋-“直去”,暖锋-“回头”。
(2)“冷锯齿”、“热馒头”,凸向即前进方向。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教案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锋的形成和分类,清晰掌握冷锋和暖锋的特征。
2.认识锋对天气的影响,学会判断天气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
1.锋的概念
2.冷锋和暖锋的特征
3.锋的分类
4.锋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听讲法
2.演示法
3.案例分析法
4.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向学生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强调本节课的目标。
2.讲授锋的概念(10分钟)
教师讲解锋的概念,并与学生共同探讨锋的形成原因、锋的分类等。
3.冷锋和暖锋的特征(10分钟)
教师介绍冷锋和暖锋的特征,并以图例、案例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锋的分类(10分钟)
教师对锋的分类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静止锋、移动锋和锋面的形成。
5.锋对天气的影响(10分钟)
教师讲解锋对天气的影响,同时以天气预报为例,让学生理解锋的判断及天气变化趋势的确定。
6.合作学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共同讨论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趋
势,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天气变化趋势。
7.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冷锋和暖锋的特征,锋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锋的形成原理,锋面的形成。
六、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方式:小组讨论
评估内容:根据已学内容判断某地区天气变化趋势,判断是否正确。
评估标准:能够准确判断天气变化趋势,合理运用锋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2、掌握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锋面系统各类图,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对部分天气现象的科学剖析,破除封建迷信,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锋面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难点: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思考】
◆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天气变化受什么影响?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认识气团
【自主学习】气团的概念、性质、分类?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学习选好组长,指定好代表发言。
1、气团的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___ __的_____ __空气。
2、按性质分类,气团分为_ __气团和__ __气团
)
●认识锋
活动要求:(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1页第二、三段、观察图2.18。
【自主学习】了解锋面、锋线、锋的概念
1、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____ _。
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__ ___。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___ _。
【自主学习】锋的结构特征与天气特征
(1)、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天气有何特征?为什么?
(2)、冷暖气团在锋面位置上有何特点?
示意图
锋面符号
降水区的位置降水区的位置在锋(前、后)降水区的位置在锋(前、后)
锋面坡度
●准静止锋与天气
【自主学习】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锋是怎样的?天气状况如何?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是________锋。
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______天气。
●冷锋、暖锋与天气( 小组合作学习锋面与天气:选好组长,指定好代表发言。
)
活动要求:看教材P41-42页相关内容,结合课件展示的锋面动画演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探讨】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天气?
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
冷锋单一___ 气团控制,
天气____ __。
气温
气压常出现__________
天气
气团控制
气温____ __,
气压__ ___,
天气转____ _。
暖锋单一__ _气团控制,
天气___ ___。
气温
气压出现
________ _
天气
气团控制
气温___ ___,
气压__ __ _,
天气转___ _ _。
【第三环节----课后巩固】
1、据图回答:
(1) 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A、B 气团的名称。
(2) 图中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地,
气压最高的是_____地。
(3)图1中 E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
锋面过境时。
锋面过境后
3、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锋面是空气与山地相接触的界面
B.一般来说,冷气团在锋面上面,暖气团在锋面下面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与锋没有明显差别
D.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4、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B.冷锋活动时冷气团被迫抬升
C.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D.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5、关于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暖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
B. 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C. 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D. 暖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板书:。